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314|回复: 3

[大德开示] 傅大士《心王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3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心空王,玄妙难测。无形无相,有大神力,
  能灭千灾,成就万德。体性虽空,能施法则。
  观之无形,呼之有声,为大法将,心戒传经。
  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
  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
  自在无碍,所作皆成。了本识心,识心见佛,
  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
  欲得早成,戒心自律,净律净心,心即是佛。
  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心性虽空,贪瞋体实,入此法门,端坐成佛,
  到彼岸已,得波罗蜜。慕道真士,自观自心,
  知佛在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心明识佛,晓了识心,离心非佛,离佛非心,
  非佛莫测,无所堪任。执空滞寂,于此漂沉,
  诸佛菩萨,非此安心,明心大士,悟此玄音,
  身心性妙,用无更改,是故智者,放心自在。
  莫言心王,空无体性,能使色身,作邪作正,
  非有非无,隐显不定,心性虽空,能凡能圣,
  是故相劝,好自防慎,刹那造作,还复漂沉。
  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无为法宝,非浅非深,诸佛菩萨,了此本心,
  有缘遇者,非去来今。




傅大士简介

     善慧大士,俗姓傅,故亦称傅大士,名翕,字玄风,婺州义乌县人(今浙江金华),生于齐明帝建武四年(公元四九七),卒于陈宣帝太建元年(公元五六九),世寿七十有三。其传世著作有《心王铭》、《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此或系后人托其名之伪作)、《语录》四卷(即《傅大士集》或《善慧大士语录》)、《还源诗》等。
     傅大士对齐、粱的禅宗影响很大。除了以“达摩禅”为主体之外,便是志公的“大乘禅”,傅大士的“维摩禅”。也可以说,中国禅宗原始的宗风,实由于达摩、志公、傅大士“三大士”的总结而成。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傅大士《息心铭》

  无多虑,无多知,多知多事,不如息意,
  多虑多失,不如守一。虑多志散,知多心乱,
  心乱生恼,志散妨道。勿谓何伤,其苦悠长;
  勿言何畏,其祸鼎沸。滴水不停,四海将盈;
  纤尘不拂,五岳将成;防本在末,虽小不轻,
  关尔七窍,闭尔六情,莫视于色,莫听于声。
  闻声者聋,见色者肓;一文一义,空中小蚋;
  一技一能,日下孤灯;英贤才艺,是为愚蔽。
  舍弃淳朴,耽溺淫丽,识马易奔,心猿难制;
  神既劳役,形必损毙。邪行终迷,修途永泥。
  莫贵才能,日益昏瞢;夸拙羡巧,其德不弘;
  名厚形薄,其高速崩。内怀骄伐,外致怨憎。
  或谈于口,或书于手,邀人令誉,亦孔亦丑。
  凡谓之吉,圣谓之咎。赏玩暂时,悲哀长久。
  畏形畏迹,逾远逾极。端坐树荫,迹灭影沉。
  厌生患老,随思随造,心想若灭,生死长绝。
  不死不生,无相无名,一道虚寂,万物齐平。
  何贵何贱,何辱何荣,何胜何劣,何重何轻?
  澄天愧净,皎日惭明,安夫岱岭,同彼金城,
  敬贻贤哲,斯道利贞。


傅大士《还源诗》

  还源去,生死涅槃齐。由心不平等,法性有高低。
   还源去,说易运心难。般若无形相,教作若为观。
   还源去,欲求般若易。但息是非心,自然成大智。
   还源去,触处可幽栖。涅槃生死是,烦恼即菩提。
   还源去,依见莫随情。法性无增减,妄说有亏盈。
   还源去,何须更远寻。欲求正解脱,端正自观心。
   还源去,心性不思议。志小无为大,芥子纳须弥。
   还源去,解脱无边际。和光与物同,如空不染世。
   还源去,何须次第求。法性无前后,一念一时修。
   还源去,心性不沉浮。安住王三昧,万行悉圆修。
   还源去,生死本纷纶。横计虚为实,六情常自昏。
   还源去,般若酒澄清。能治烦恼病,自饮劝众生。


   傅大士著名诗词句: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傅大士《传心颂》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
   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
   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
   欲识佛去处,将这语声是。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其它作品:

  傅大士《浮沤歌》

  君不见

  骤雨近看庭际流,水上随生无数沤。
  一滴初成一滴破,几回销尽几回浮。
  浮沤聚散无穷已,大小殊形色相似。
  有时忽起名浮沤,销竟还同本来水。
  浮沤自有还自无,象空象色总名虚。
  究竟还同幻化影,愚人唤作半边珠。
  此时感叹闲居士,一见浮沤悟生死。
  皇皇人世总名虚,暂借浮沤以相比。
  念念人间多盛衰,逝水东注永无期。
  寄言世上荣豪者,岁月相看能几时?



  傅大士《三谏歌》

  舍世荣,舍世荣华道理长,努力殷勤学三谏。
  谏我身心还本乡:谏意意根莫令起,谏口口根莫说彰,
  谏手手根莫鞭杖,三谏三王王自香,虚空自得到僊堂。
  僊堂不近亦不远,徘徊只是众中央,若欲行住僊堂里,
  不用匍匐在他乡。若欲求念弥陀佛,东西南北是西方,
  西方弥陀触处是,面前背后七重行:或黄或赤或红白,
  或大或小或短长。天盖正是弥陀屋,木孔木穿弥陀房,
  天上空中弥陀路,草木正是弥陀乡,日夜前后嘈嘈闹,
  正是弥陀口放光。若欲礼拜弥陀佛,不用思想强干忙,
  若不诳人是礼拜,若不求人是道场,努力自使三功作,
  殷勤肆力种衣粮。山河是家无尽藏,草木是人常满仓,
  泥水是人常满库,藤萝是人无穷囊。多作功夫自成就,
  自行手脚熟严装,若欲往生安乐国,只是个物是西方。


  傅大士《示诸佛村乡歌》

  诸佛村乡在世界,四海三田遍满生,佛共众生同一体,
  众生是佛之假名。若欲见佛看三郡,田宅园林处处停:
  或飞虚空中扰扰,或掷山水口轰轰,或结群朋往来去,
  或复孤单而独行,或使白日东西走,或便暗夜巡五更;
  或乌或赤而复白,或紫或黑而黄青,或大或小而新养,
  或老或少旧时生;或身腰上有灯火,或羽冀上有琴筝,
  或游虚空乱上下,或在草木乱纵横,或无言行自出宅,
  或入土坑暂寄生,或攒木孔为孔贯,或遍草木作窠贼,
  或转罗网为村巷,或卧土石作阶厅。诸佛菩萨家如是,
  只个名为舍卫城。


  傅大士《四相偈》

  曰生、曰老、曰病、曰死。
  识托浮泡起,生従爱彩来。昔时曾长大,今日复婴孩。
  星眼随人转,朱唇向乳开。为怜迷觉性,还却受轮回。
  览镜容颜改,登阶气力衰。咄哉今已老,趋拜复还亏。
  身似临崖树,心如念水龟。尚犹耽有漏,不肯学无为。
  忽染沉疾,因成卧病身。妻儿愁不语,朋友厌相亲。
  楚痛抽千脉,呻吟彻四邻。不知前路险,犹尚恣贪嗔。
  精魄随生路,游魂入死关。只闻千万去,不见一人还。
  宝马空嘶立,庭花永绝攀,早求无上道,应免四方山。
发表于 2011-2-23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傅大士(弥勒佛在人间的化迹之一)

傅大士.jpg


根据《大藏经》记载,南北朝时,弥勒佛在中国转世为傅大士,即是南朝的傅翕(西元497─569年),字玄风,号善慧,人称傅大士或东阳大士。
  



傅翕生来禀性端庄,神情安详,心境清纯,无所爱著。十六岁时娶刘妙光为妻,二十四岁在河边捕鱼和天竺和尚嵩头陀相遇经点化,悟得前因。自此与妻子住在松树下,开垦山地,平日与人帮墉,夜晚归来与妻子讲经说法。
  


傅翕为了广泛地渡化众生,首先努力渡化他的妻子,使其发心,行菩萨道。所以,他设法说服妻子,将家中的田宅全部卖了,并倾其所得之财,设斋会供养僧俗四众,并发愿要渡群生。
  


有一年,正逢饥荒,傅翕设完斋会后,家中己无余粮,傅翕恳请妻子卖身做长工,以供大众道粮。他的妻子妙光发心说:“唯愿一切众生,因此同得解脱。”傅翕得了卖妻的钱后,又办救济并发愿:“弟子善慧,稽首释迦世尊、十方三世诸佛,尽虚空遍法界,常住三宝,今舍卖妻子,普为三界苦趣众生消灾积福,灭除罪垢,同证菩提。”一个月后,买妻的主人被傅翕的行为感动了,于是就把妙光送还给他。傅翕与妙光救济的工作亦不曾休息,受感动的人愈来愈多,也尽自己的能力共同布施救济大众,自此道场的感应愈多。
  


傅翕不只自渡,亦很用心的渡化其妻妙光,使其亦能有所成就,这就是弥勒世纪所强调的“弥勒家庭”,每个家庭的成员皆能有慈的表现。


傅大士2.jpg
                 


根据《大藏经》中之《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中有叙述:“佛语贤者 阿难:‘弥勒菩萨本求道时,不持耳、鼻、头、手、足、身、命、珠宝、城邑、妻子及与国土,布施与人,以成佛道;但以善权方便安乐之行,得致无上正真之道。’ 阿难问佛:‘弥勒菩萨以何善权得致佛道?’ 佛言:‘阿难! 弥勒菩萨昼夜各三,正衣束体,下膝著地,向于十方,说此偈言:我悔一切过,劝助众道法,归命礼诸佛,令得无上慧。’……”


此偈的意思就是说:“我承认一切错、过、罪,并令这一切错过罪永不再犯,同时劝化帮助众生依此修道。我自己先悔一切错、过、罪,并以至真至诚的心,礼敬十方诸佛,那么必得无上佛智佛慧。” 弥勒佛累劫累世真作真行修持叩首礼佛印心,与无量诸佛及无量众生广结深厚广大的善缘、佛缘、天缘、道缘,故成就此次应运救世的因由。




(摘编)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d26c2501009b0o.html
发表于 2014-6-28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我悔一切过,劝助众道法,归命礼诸佛,令得无上慧。
南无弥勒尊佛
南无傅翕大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8-4 13:50 , Processed in 0.229163 second(s), 20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