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09|回复: 0

金刚经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刚经的故事
两千五百多年前,伟大的觉者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向众生讲法;揭示了宇宙及生命的真相。此经典就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堂弟阿难尊者亲耳听闻讲述并由众弟子集结而成。
当时,佛在印度的舍卫国,一座名为树给孤独园的道场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有德僧众,追随佛共住修行。这一天的上午,世尊身着法衣,手中托钵,进入舍卫城中乞食。按照次序,依次乞食。得到适量的供养后,回到树给孤独园。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把双脚洗净,然后铺好法座,安然地坐到上面。佛的行住坐卧处处可见般若功行,正表无住的意境。这是佛不开口的讲法。
一、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此时,长老须菩提尊者体悟此义。既在大众当中,从座位上起来;按礼仪习俗坦露右肩,右膝跪地双手合掌,恭敬向佛请问:“如来教化的功德真是太稀有了!世尊。因为您能够善巧地保护菩萨们正念;并且善巧地嘱托给诸修行人法义。请问世尊,如果有一心向善的男子或者女人,发起了求证佛道无上正等正觉之心。那么,他们的心应该如何安住,如何降伏呢”
佛陀回答道:“问得好!问得好啊,须菩提。就像你所说,如来能够善巧保护菩萨们的正念;并且善巧地嘱托给诸修行人法义,你现在要专心谛听,如来应当为大家讲说。
“发起了求证佛道无上正等正觉之心的善男子和善女人,应当如你领悟那样让心如此安住,如此降伏。”

须菩提回答:“是这样,世尊。大众非常期待听您讲法。”

于是,佛这样告诉须菩提:“诸位发心求道者及开悟的菩萨,应按这样的方法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种类的众生,不论是卵生,胎生,湿生,还是幻化而生;不论有形相的、无形相的、有思想的、无思想的,不能说有思想的,也不能说无思想的;我都应当帮助他们彻底解脱而圆满自在。虽然这样度化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却不认为有什么众生被我灭度。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菩萨心还有能度、所度之念,既是有对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执着。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当发心度众生,不仅是人类;而是度所有一切种类的众生。其心量之大,必是尽虚空遍法界。必然将执着我相的自私自利烦恼所降服所化掉。佛首先回答了云何降伏其心。

“再有,须菩提,菩萨应当以无所住着的心行于布施——为众生服务。也就是说,既不要执着于事物的外相;也不要执着于事物的声音,气味,味道,触觉或者法理等而为众生布施。须菩提,菩萨们应当这样布施,不执着于事物的任何相状。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菩萨不住相布施,所显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你想想看?东方虚空你能思量出来有多大吗?”

“不可以的,世尊。” “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以及四周上方和下方的虚空,你能思量出有多大吗?“不可以的,世尊。”
“须菩提,菩萨因不住相布施所显现的福德,也和虚空一样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与修行人定要遵从如来所教导的:心不住相布施而安住。”佛又回答了须菩提应云何住之问。随后释迦牟尼佛又层层深入开启众生的根本智慧。

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可以通过身相来认知如来吗?”“不可以的,世尊。不可以通过身相认知如来。为什么呢?如来所讲的身相,并不是确实存在的身相。”

于是,佛告诉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有人面对一切现象时,完全明白它是虚妄的假相,就会见到的本来真相。

须菩提向佛请问:“世尊,如果有一些众生,听到了您这样的言语开示,能踏实的生起信心吗?”

佛告诉须菩提:“你不要这样说。不止现在、即使如来涅
灭度以后,甚至在如来灭度数个五百年以后,仍有持戒修福的佛弟子,对于这样开示,能够生起真实的信心;把它当作最真实的法义。你应当知道像这样的人,他们在过去世,绝不仅仅在一位佛,两位佛,或者三,四,五位佛那里来培植自己的善根;而是在数不清的佛那里培植了自己的善根。就如这样的人,听到如来这样的言语开示,哪怕只生起了一念间的纯净信心;须菩提,如来完全知道,完全明了。这些众生,将得到如虚空一样无可估量的福德。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众生在一念纯净信心当中,也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种错误想法。他们心中没有事物的的表相,也不执著事物的空相。这是为什么呢?倘若这些众生用心分别执着事物而所牵挂的话,那就说明他们执着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倘若执取事物的形相,说明他们心中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命相;倘若执取事物的空相的话,那也说明他们心中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的错误想法。
“因此,即不应当执着事物形相,也不应执着事物空相。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如来经常告诉诸位弟子,要知道如来所说之法,就像渡人过河所需筏子那样;过河后就不再用筏子了而应舍弃。彻悟佛法真义后也应舍弃佛所言说之法而不可执着,更何况佛法以外的各种法呢!”
为加深对无相法理的领会,如来问道;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如来真的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真的有法可说吗?”

须菩提回答说:“如按我理解佛所说法义,并没有一定的事物叫做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什么一定的法义如来可以宣说。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开示的法理,都不可以执取,也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它们既不是确实的存在,也不是虚无的没有。怎样才能理解这些法理呢?一切解脱的贤者和圣人都是以无为心法;即在一切事物中都只是无为自在随缘而已,他们也于此而证悟到不同境界。”

佛以世间的宝物对比来说明;觉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不可取不可说之珍贵。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倘若有人用遍满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金银等七种宝物来进行布施,这个人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

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如何看呢?因为这种福德是有相布施的福德,并不是不可称量的福德自性。因此如来方便地说这种福德很多。”

“须菩提,倘若还有一个人,能够在这部经当中,接受所说义理并按此修持,甚至只接受其中的一个四句偈语的内容,并随缘为别人解说。那么,他所获得的福德将胜过前面的人。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一切诸佛,及其成佛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皆依此经义理修持而产生。须菩提,你要注意,所说的佛与佛法,并不是真有个佛与佛法。


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初果须陀洹能有这样的想法,我已经证得了须陀洹果吗?
须菩提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因为须陀洹这个果位是入贤圣之流的意思,然而他却心无所入。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惑,只是称作须陀洹。”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二果斯陀含能够起这样的念头:我已经证得了斯陀含果吗?

须菩提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斯陀含虽然是一往来的意思,也就是命终先升天一次,再回到人间就能够证得阿罗汉果。而实际上,他的心并没有往来之念,所以只是称作斯陀含。”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三果阿那含能够起这样的念头:我已经证得了阿那含果。他会这样想吗?”

须菩提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阿那含虽然是不来的意思,说是不须轮回。而实际上,他的心不住相,根本就没有不来之念,所以只是称作阿那含。”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阿罗汉能够起这样的念头:我已经得道了,证得阿罗汉果位吗?”

须菩提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实在没有具体人或事叫做阿罗汉。世尊,倘若阿罗汉起这样的念头:我已经得道成为阿罗汉。他就已经执着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就不配叫做阿罗汉了!”

“世尊,您称赞我证得了没有争胜的无诤定境,在诸弟子中最了不起,是解空第一,名列第一的离欲阿罗汉。世尊,我却没有这样的念头: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倘若我起这样的念头:我已经得道证得了阿罗汉果位。世尊就不会称赞说:须菩提是自在的寂静行者。正因为须菩提实在没有造作的身心行为,只是证悟了空相乐于寂静修行。”

四果罗汉是如此不可得不起念而证无为,菩萨又是如何修行的。
佛向须菩提问道:“你想一想,如来过去世行菩萨道、在然灯佛那里,确实得到了什么法吗?”
没有,世尊!您在然灯佛那里,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你想一想,菩萨发心求证佛道是不是在庄严佛土呢?”
须菩提回答说:“不是这样。世尊!为什么呢?对你所说的庄严佛土,菩萨并没有庄严佛土这样的念头,不过是称作庄严佛土。”
通过对发心求道者、罗汉、菩萨的无相无念的论述,佛进一步开示:
“正因如此,须菩提,诸位发心求道者、悟道的菩萨应当这样生起清净心:不应当住着万物相状而生心;也不应当住着各种声音、气味、口感、触觉和法理而生心。应当无所住而生其心。”
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必然一心不乱而生其真如本来清净心;并于真如法界会证悟到不同境界。佛再次提醒不可着相:
“须菩提,譬如有一个人,他的身体像须弥山王那样高大。你怎么看呢?他的身体算不算高大呢?”

须菩提回答说:“非常高大,世尊。为什么呢?因为以如来无相之说,这身体并非真实的,只是方便地称为高大之身罢了。”

为进一步加深领会无住生心法理的意义,佛又以世间的宝物来对比。

“须菩提,我现在实话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用全部像恒河沙粒那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七宝来布施,他们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假如另外有善男子或善女人能够接受如此法义;在这部经当中,哪怕只信受持诵任何一个四句偈等内容,并随缘为他人解说,这样所获的福德,就胜过前面用那么多七宝布施所获的福德。”
佛再进一步的说:“须菩提,只要有人随便在任何地方讲说这部经,哪怕只讲其中的一个四句偈等内容。你要知道,讲经的这个地方,理应受到一切世人和天人诸神的恭敬供养,就像佛塔佛寺一样。更何况有人能够完整地受持读诵这部经,须菩提,你要知道,这个人将成就最了不起的第一稀有妙法。正因为如此,倘若这部经典所在的地方,就如同有佛在,大家应当像弟子敬佛一样尊重此处。”

四、金刚般若波罗密
这个时候,须菩提尊者向佛请问道:“世尊,应当怎样称呼这部经呢?如何供奉、修持此经呢?”佛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名字叫做《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就如金刚这个名字所表达的坚固、光明、锐利之意,你们以此奉行、修持,破除一切虚妄之相。如何这样做?须菩提,佛在此宣说的圆满般若智慧,按此法义理解般若波罗密本身也不是实有的,只是方便地叫做般若波罗蜜而已。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如来真的有法可说吗?”
“须菩提肯定回答:“世尊,如来无法可说。”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当中所有的微尘,是不是很多呢?”

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

“须菩提,你要知道,一切微尘,以如来的般若智慧观察,都不是实有的,只是方便地叫做微尘罢了。同样,如来眼中的世界,也不是实有的,只是方便地叫做世界而已。“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可以具足三十二种好相的特征来认识如来吗?”

“不可以的,世尊。不可以具足三十二种好相的特征而认识如来。为什么呢?因为以如来的观察,所谓的三十二相,并不是实有的,只是方便地叫做三十二相罢了。”


最高的布施无过于献出自己最宝贵的身命,即便如此,所得福德也无法和受持此经相比。

佛说:“须菩提,倘若有善男善女用如恒河沙粒那样多的身体、生命来布施,又另有人在这部经当中,哪怕信受持诵任何一个四句偈等内容,随缘为别人讲说。那么他就比前面的善男善女所得的福报还要多。”
五、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此时,须菩提尊者听到这样的经义,深刻理解般若智慧的义理并豁然证悟其旨趣意境,见到本来真如本来之觉性;悲喜交加涕泪而泣。向佛说道:“真是难得啊!世尊。您所讲说的如此深妙之经典,从追随您修道以来,以我具有的智慧体察,从未听闻过这样的经义。
“世尊,如果有人听到这部经,虔诚的信心能够彻底清净,也就产生了真如实相。应当知道这个人成就了第一的、最稀有的功德。世尊,这里所说的真如实相,并不是什么实有的相状;因此在如来境界只是取名为真如实相。世尊,我现在有机会听到这部经典,完全能够相信、理解、接受、诵持,这对我来说不算困难。而如来涅以后数个五百年,如有众生听闻此经,并能信解受持,这人就是最稀有最难得的明心见性之人。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心中已经没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的执着。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般若智慧看待所谓的我相,并不是实有的相;所谓的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也不是实有的相。为什么呢?因为证悟了般若智慧、心能够离一切相,不被一切相所带动的人,就可称这些人为诸佛。”

“是这样,是这样的!”佛为须菩提验证“如果有人听闻此经,不惊诧,不恐怖,不畏缩,应知此人真是稀有难得。如何看待般若智慧呢?须菩提,佛在此宣称般若波罗密既为最殊胜的第一波罗蜜。虽然如此,但也不要认为真有第一波罗蜜,只是假名为第一波罗蜜。”


六、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须菩提,那忍辱波罗蜜,佛说也不是忍辱波罗蜜,只是假名为忍辱波罗蜜。怎样理解忍辱波罗蜜?须菩提,就像在过去世,我被歌利王的武士砍断四肢的时候;我那时已没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怎么理解呢?因为我被一节节砍去手脚的时候,倘若有丝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执着,就会生起嗔恨心,但实际并非如此。须菩提,我又想起过去的五百世做忍辱仙人时;我就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在修忍辱行。

“因此,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而发起求证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既不应当住着相状而生心,也不应当住着声音,气味,口感,触觉和法理而生心;应当生起无所住着的自在之心。倘若说心有所住着事物的话,这个住着也不是实有的。所以佛说菩萨心不应该执着于事相而布施。须菩提,菩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就应当这样如法布施。佛说所有的相即是非相,一切众生也即非众生。

“须菩提,你要知道,如来是讲真相的人,说实话的人,说法准确的人,不说假话的人,说话没有前后不一的人。须菩提,如来所证得的妙法,在此当中不能说实有也不能说虚无。
“须菩提,倘若有菩萨,心住着于事相而进行布施,就好比此人进入了黑暗当中,什么也看不见。倘若有菩萨,心不住事相而行布施,就好比眼睛健康的人,阳光明照之下,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佛讲述了修布施、忍辱、般若波罗密而根除贪嗔痴三毒习气,必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在未来的时代,倘若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能够受持读诵这部经,如来就会以佛的智慧,完全知道,完全明了。他们都将证悟真如实相而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七、不可思议功德
果报亦不可思议

“须菩提,倘若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每天早上用恒河沙那样多的身体来进行布施;每天中午也用恒河沙那样多的身体来进行布施;每天傍晚还用恒河沙那样多的身体来进行布施。这样经过了数不清的百千万亿劫时光、都在用身体做布施。倘若另外有人听到这部经典后,完全相信而不怀疑;那么,他所获得的福报就胜过前面的人。更何况有人不但相信,还能够书写,受持,读诵,为别人讲解呢。须菩提,简要言之,这部经有不可思议,无法称量的无边功德。如来是为那些发大乘菩提心的人宣说的,是为那些发心成佛的最上乘人宣说的。倘若有人能够受持读诵,广为大众宣说,如来完全知道,完全明了。这样的人都将成就那不可称量,没有边际,不可思议的功德。如他们一样的所有人,既承担了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事业。
“怎么看呢?须菩提,倘若心量狭小,喜好自我解脱教法的人、还有执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和寿者见的人;对于这部经就不能听学、信受、读诵、为人讲解。
“须菩提,任何地方,只要有这部经典,一切世人和天人都应当供养。应当知道此经所在之处,即等于是佛塔的地方;大家都应当恭敬,经常礼拜围绕,用种种鲜花和香料散布供养在周围。
“还有,须菩提,倘若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不但得不到恭敬,却还被人轻贱。应当知道是这个人过去世所造作的罪业,本应于后世堕落于三恶道当中受报。如今被众人轻贱的缘故,过去的罪业就自然消灭了;而且,还会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我忆念过去无量劫时,在未遇然灯佛以前,遇到了无量无数的佛;全部礼拜供养、奉持,没有错过任何一尊佛。倘若另外有人在将来的末法时代,受持读诵这部金刚般若经,其所得功德与我供养无量诸佛的功德相比,我所得功德不如其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甚至用数学和比喻都无法说明其差距。须菩提,倘若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于将来的末法时代,能够受持读诵这部经典,生起的功德是如此殊胜;我要是全面具体说出的话,有人听了会无法承受;心狂意乱,狐疑不信。须菩提,你要知道,这部经典的法义不可思议,受持者的果报也不可思议。”


八、一切法皆是佛法
那时,须菩提又向佛请问:“世尊,一心向善的男子或者女人,发起了求证佛道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他们的心为何要如此安住,如此降伏呢?”
佛告诉须菩提 “善男善女发起了求证佛道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他应当生起这样心念:要帮助一切众生彻底解脱而圆满自在。度完众生后,心中却没有任何众生被灭度的想法。为什么呢?须菩提,如菩萨心中还有度众生之心,既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他就不是菩萨。我为什么说心要不住相呢?须菩提,实在是没有发起求证无上正等正觉的人或事。”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如来当初在然灯佛那里,有法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吗?”

“没有,世尊。按我对您所说法义的理解,您在然灯佛那里,并没有法得到无上正等正觉。”

佛说:“是这样,是这样的。如你所说,须菩提,确实就没有一个法能成就如来的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倘若我确实有一个法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然灯佛就不会给我授记说:你在未来的世界,将会成佛,名字叫做释迦牟尼。正因为确实就没有一个法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燃灯佛给我授记,说此预言:你在未来的世界,将会成佛,名字叫做释迦牟尼。”

怎样来理解这种说法呢?因为无上正等正觉不是从外所得,而是每个人所本有的。如果以为能从外所得则是迷惑颠倒而没有觉悟。
“所谓的如来,就是觉了一切万事万物其本来之性如如不动。”
“倘若有人说,如来是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那就错了。须菩提,根本没有一个法使我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如来所成就的无上正等正觉,没有确实的有也不是虚无没有。所以我才说,一切法都是佛法既万事万物都是佛法;都是真如本性所成所现。须菩提,我所说的一切法,也不是真有一切法,只是名叫一切法。”
“须菩提,譬如有一个人,他的身体很高大……”须菩提尊者接过来说:“世尊,如来所说的身体很高大,却不是真正的法身,只是方便地称为大身。
释迦牟尼佛进一步开示众弟子:“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倘若这样发愿:我应当度脱无量无数的众生,那他就不能叫做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你要知道,也没有确实的人、事、物叫做菩萨。因此佛常说,一切万法万象之中,都没有自性,即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倘若有菩萨这样说:我应当以种种善行来庄严佛的净土。那这个人还不能叫做菩萨。为什么呢?用如来的论述,所谓的庄严佛土,并没有确实佛土好庄严的,只是方便地叫做庄严佛土罢了。须菩提,你要知道,倘若菩萨已经通达了无我妙法的话,如来说他真正称得上是菩萨。



九、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如来有照见人世间的肉眼吗?”
“是的,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如来有照见大千世界的天眼吗?”
“是的,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如来有照见因缘变化生灭无常的慧眼吗?”

“是的,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如来有照见事物生成来去前因后果的法眼吗?”
“是的,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如来有照见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佛眼吗?”

“是的,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你想想看?就像恒河中所有的沙子,以如来的观察,它们是沙子吗?”
“是的,世尊。以如来的观察,它们是沙子。”
“须菩提,你想想看,一条恒河当中所有的沙粒,有沙粒总数那样多的恒河。如这些恒河当中所有沙粒一样多的诸佛世界,算不算多呢?”

“非常多,世尊。”

于是佛告诉须菩提尊者:“在这么多诸佛国土当中,所有众生的各种心,如来完全知道。怎样认识这些心呢?在如来的境界,所谓众生的各种心都不是真实的,皆为妄心,只是方便地叫做心罢了。又如何对待这些妄心呢?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前面如来讲明诸相都是虚妄的,如来又指出各种心也不是真实的、皆为虚妄的。觉悟了此法理其福德就非常多;但福德也不是真实的。佛继续说: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倘若有人用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那么此人因为布施的因缘所得的福德多不多?”“是很多,世尊。此人因布施的因缘所得福德是很多。”“须菩提,假如福德是确实的话,如来就不会说福德多了。正因它不是实有的,如来才方便说他获得的福德多。”

十、 莫作是念
我当有所说法

对众生的各种各样妄心。释迦牟尼佛继续开示予以破除: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佛可以通过完美的身相来认识吗?”
“不可以的,世尊。不可以通过完美的身相来认识如来。为什么呢?如来说完美的身相,并不是实有的,只是方便地叫做完美身相罢了。”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可以通过各种圆满的特征认识如来吗?”
“不可以的,世尊。不应当通过各种圆满的特征认识如来。为什么呢?如来说的所谓各种圆满的特征,都不是实有的,只是方便地叫做圆满特征罢了。”
“须菩提,你不要以为如来有这样的念头:我应当有所说法,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等于说如来没有觉悟本性如如不动、也在迷惑当中;那他就是在诽谤佛,就是没能理解佛所说法理的缘故。须菩提,所谓的说法,如来说其实无法可说,只是方便地称之为说法而已。”
这时,已悟实相般若的须菩提向佛请问:“世尊,可有这样的众生,在您寂灭后,听见如此教法,他能生信心不?”
佛说:“须菩提,那些众生,并非真正的众生,又不能说不是众生。怎样讲呢?须菩提。众生啊众生,如来说不是众生,只是众缘和合而生,方便称作为众生。”

十一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尊者继续向佛请问:“世尊,难道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是什么也没得到吗?”
佛回答:“正是这样,正是这样!你说得没错。须菩提,我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一点的法都没得到,只是完全觉悟本性;是方便地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罢了。再有,须菩提,你要知道,一切法都是究竟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只是方便地形容为无上正等正觉。如果有人能够了悟诸法无自性,都是其真如本性所成所现。用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心念,来修持一切善法,他既会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你要知道,这里所说的善法,如来说也即非善法,只是称其为善法。”
理解了一切法无我无自性并以此修一切善法,既可觉悟一切法都是佛法,都是其真如本性所成所现;都是究竟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心佛众生都是平等而无差别,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又以福德对比来阐述其意义。
“须菩提,假如三千大千世界中,像所有的须弥山王这么多的七宝聚在一起,有人拿它用做布施。如有人以这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甚至于只用四句偈等,接受修持诵读,给他人讲解,那么前面作布施之人的福德,赶不上他福德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以至用数学或比喻来都无法说明他们之间的差距。

十二 、如来者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你们不要以为如来会这样想:我应当度一切众生。须菩提,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众生如来可以度化。倘若确实有众生如来可以度化,就等于如来也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须菩提,如来说所谓有我,并不是真地有个我,只是世间凡夫却以为确实有我。须菩提,所谓的凡夫,如来说并不是真的凡夫,只是方便地叫做凡夫。

“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可以通过佛所具备的三十二种特征好相,来观察如来吗?”须菩提回答:“是这样的,是这样的。可以三十二种特征好相,来观察如来。”

佛说道:“须菩提,倘若以三十二种好相来观察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亦具有三十二种特征好相,他也就是如来了。”

于是,须菩提尊者向佛说道:“世尊,按我理解您的意思,不应该通过三十二种特征好相来认识如来。”

这时,世尊以偈语说道: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明确告诉我们,在眼耳六根境界不可能见到如来。为避免片面理解法义,佛继续说:“须菩提,倘若你这样理解:如来不需要具备三十二种好相,就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不可以这样想:如来不需要具备三十二种好相,就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倘若这样想的话,就等于说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的人,还会说诸法断灭相。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因为发了无上正等正觉之心的人,对于一切法都不说断灭相。”

那怎样理解如来呢,菩萨怎样达到如来境界呢?佛继续说道:

“须菩提,假如菩萨用装满恒河沙粒那么多的世界七宝,来进行布施。假如又有另外的人,深知一切事物的本性空寂无我,而确认于心。那么,这位菩萨胜过前面那位菩萨所得的功德。为什么所得的是功德呢?须菩提,因为诸菩萨心无所住,不会接受福德的缘故。”


须菩提请问道:“世尊,为什么说菩萨不会接受福德呢?”


“须菩提,菩萨对于所做的福德因缘,明了其本性空寂无我,而不可贪求,因此说菩萨不会接受福德。”


“须菩提,假如有人这样说:如来是时来时去,似坐似卧。那么,此人没有理解我说法的真义。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如来,真如本性是不从任何地方来,也不向任何地方去,是不生不灭;从来都如如不动,所以叫做如来。”


十三 、于一切法
不生法相

“须菩提,倘若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把三千大千世界粉碎为微尘。你想一想,所有这些微尘,算不算多呢?”
须菩提回答:“非常之多,世尊。为什么呢?若这些微尘确实有的话,如来就不会说微尘多了。原因何在呢?因为以如来的境界,所有微尘都不是实有的,只是方便地称做微尘罢了。
“世尊,如来所称谓的三千大千世界,也并不是实有的世界,也只是方便地叫做世界罢了。为什么呢?倘若世界是实有的,只不过是一种集合体,简称一合相。以如来的境界,所谓的一合相,既以本源的一而和合、并不是实有的一合相,只是方便地叫做一合相罢了。”

佛说道:“须菩提,你要知道,所谓的一合相,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只是世间的凡夫,却执着地去探究这个集合体。”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一既一切、凡夫不明此理。佛法只是破执着而已,无二亦无三。释迦摩尼佛苦口婆心反复开导着众生。
“须菩提,倘若有人认为:佛论述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和寿者见等见解。须菩提,你怎么看呢?这个人理解佛所说的法义吗?”

“没有理解,世尊。这个人不理解如来所说的法义。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和寿者见,都不是实有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和寿者见,只是随缘开示方便地叫做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罢了。”


“须菩提,发起了无上正等正觉之心的人,对万事万象是应当这样了知,这样观察,这样信解:不生法相;既对万事万象不应当有任何分别执着。须菩提,你要知道,我讲的所谓的法相,并不是实有的法相,只是方便地叫做法相而已。

“须菩提,倘若有人用充满无量无数世界的七种宝物,来进行布施。而另外有善男子、善女人,已经发起了菩提心,能够受持这部经典;哪怕其中的一个四句偈,自己受持读诵并随缘为别人演说。因此获得的福报胜过前面的人。怎样为别人演说呢?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既不执取任何外相,内心也如如不动。为什么呢?因为: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圆满讲说这部经典之后,须菩提长老,以及在会的诸位僧人、女尼、男居士、女居士等四众弟子;还有一切有缘而来的天人、世间人、阿修罗等等,都感到无比欢喜,并且因此信仰、受持、奉守、修行此经。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白话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南无各位祖师阿闍黎
南无阿弥陀佛

弟子
金清顶礼


2010
年11月16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04:07 , Processed in 0.125984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