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一副会长应邀出席四川成都双流应天寺 灾后重建落成暨全堂佛像开光大典 今年11月17日,四川成都双流县应天寺隆重举行灾后重建开光典。 5·12汶川大地震后,应天寺的殿堂受到很大的损坏,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先生得知后毅然发心捐赠1200余万元重建应天寺。重建后的应天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佛像庄严,呈现出盛唐应天寺鼎盛时风貌。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永寿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纯一法师,台湾中道学苑住持真华长老,安徽司空山二祖寺住持绍云长老,四川省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清德长老,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海空法师,成都市昭觉寺方丈演法法师,成都市大慈寺方丈大恩法师,内江圣水寺方丈智海法师,重庆市宝光寺方丈意寂法师,成都石经寺方丈素慧法师,德阳万佛寺方丈觉行法师,成都三昧禅林方丈广成法师,陕西终南山净业寺方丈本如法师,浙江上虞普净寺方丈智正法师,终南山真言法师,台湾板桥净慈寺住持宏祥法师等诸山长老、高僧大德出席了庆典并为大雄宝殿的佛像开光。 国家宗教局副司长赵建政先生,四川省政协民宗委主任董玉梅女士,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增建先生,省政府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杨伯明先生,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局长熊树林先生,成都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局长赵璐先生,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何向宗先生,双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永兴先生,双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谢仁根先生,双流县政协副主席鲜明女士,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先生等相关部门领导、大德居士、十方信善数千人出席了庆典。 应天寺坐落在今双流县城南牧马山麓,其原始之名亡轶。初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后增其制,大盛于唐、宋,降及元、明、清以至民国,虽历经战乱,毁而复建,渐以衰落,但终未弃其故地,劫后犹存,绵传不绝,已千余年。由于历史原因破败不堪,仅存清初两重破殿,法师来此后,率僧众扩土重建佛殿、楼阁、塔林,十余年呕心沥血,汶川大地震后,又被毁于一旦,2010年11月17日,在政府及以杨钊居士为代表的十方信善的大力护持之下,应天寺全面竣工。
近百亩的新应天寺现己初具规模,佛殿重重,香火袅袅,游人香客络绎不绝,成为牧马山旅游线上寻幽访古朝拜进香的圣地。真是“应法兴邦政策倡明宏宣佛教,天人护国道场成就感化凡夫”、“流水僧来如是肩头负担勿放逸,游山客到须当心念息调得真观”。
游人来应天寺后可在寺内听经闻法,礼佛膜拜,悟佛学禅理、修持,或品茗、下棋、吟诗、作画等,这些都不失为十方信众和游入朝拜寻幽的清凉闲静的好去处。
应天寺的“诗”、“书”、“画”被后人誉为“三绝”,就是因为应天寺先有孙位、景焕的画,继而又有欧阳炯的诗,尔后有僧人梦龟的草书。对此,《十国春秋》、《宣和书谱》、《画继》、《益州名画录》等古书、古籍中都有记载。为此“应天三绝”也为应天寺留下了千古佳话。所以,应天寺其玉佛殿上有楹联云:“遥对莹灯近临西藏路此地是唐僖宗幸蜀遗址察看县志尚有贯休书天王之胜迹;毗连牧马今辟东赢墅应时从欧阳炯撰书赋歌大展蓝图岂无僧宝缅甸玉佛得宣猷”。诗、书、画是为“应天三绝”。
寺庙、塔、石窟则是佛教三大建筑。在距应天寺不远的牧马山九倒拐山上的白塔寺原有“白塔”一座,与双流县城南边的三里坝的“薰风塔”合称双流二塔。这两座塔均在六十年代(“白塔”毁于1959年,“薰风塔”毁于1967年)被拆除了,而今游人到双流棠湖公园所见的“薰风塔”,却是八十年代末期(1986年)双流县政府修建“棠湖公园”时仿建的。据光绪版《双流县志》载:薰风塔在“城南三里,塔高十二层,中外皆甓,内螺旋,仅容童子,塔旁无寺观。盖前代造,取形胜者,故兵火不为害”。县志上还有记载说:该塔“巍峨特立,前代所造也。桥上一呼,声应如响,八景所谓塔桥响应即此”。这些都说明“薰风塔”在古时又叫“塔桥响应”,是为双流的古八景之一。
于应天寺山门回望,但见歇山式的寺院建筑风格更显它金碧辉煌的气派,也让人再次回味和感受到它肃穆庄严的风度,正如应天寺通道后门上的楹联所云:“这条正道说明引世间诸善何况不善但人人有份;此处修身依教超法界众生岂论无生斯个个同缘。”古之就有“云峦竹树,胜甲一方”的应天山麓,真是梵音清悠,磬响钟鸣,让人涤尽了凡世尘虑,给人一种安静祥和,返朴归真的感觉,这不由让人想起了“应天三绝”中的一绝,即《全唐诗》中欧阳炯的《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的诗来:
锦城东北黄金地,故迹何人兴此寺。
白眉长老重名公, 曾识会稽山处士。
寺门左壁图天王,威仪部从来何方。
鬼神怪异满壁走,当檐飒飒生秋光。
我闻天王分理四天下,水晶宫殿琉璃瓦。
彩仗时驱狒狇装,金鞭频策骐驎马。
毗沙大像何光辉,手擎巨塔凌云飞。
地神对出宝瓶子,天女倒披金缕衣。
唐朝说著名公画,周昉毫端善图写。
张僧繇是有神人,吴道子称无敌者。
奇哉妙手传孙公,能如此地留神踪。
斜窥小鬼怒双目,直倚越狼高半胸。
宝冠动总生威容,趋跄左右来倾恭。
臂横鹰爪尖纤利,腰缠虎皮斑剥红。
飘飘但恐入云中,步骤还疑归海东。
蟒蛇拖得浑身堕,精魅搦来双眼空。
当时此艺实难有,镇在宝坊称不朽。
东边画了空西边,留与后人教敌手。
后人见者皆心惊,尽为名公不敢争。
谁知未满三十载,或有异人来间生。
匡山处士名称朴,头骨高奇连五岳。
曾持象简累为官,又有蛇珠常在握。
昔年长老遇奇踪,今日门师识景公。
兴来便请泥高壁,乱抢笔头如疾风。
逡巡队仗何颠逸,散漫奇形皆涌出。
交加器械满虚空,两面或然如斗敌。
圣王怒色览东西,剑刃一挥皆整齐。
腕头狮子咬金甲,脚底夜叉击络鞮。
马头壮健多筋节,乌觜弯环如屈铁。
遍身蛇虺乱纵横,绕颔髑髅干孑裂。
眉粗眼竖发如锥,怪异令人不可知。
科头巨卒欲生鬼,半面女郎安小儿。
况闻此寺初兴置,地脉沈沈当正气。
如何请得二山人,下笔咸成千古事。
君不见明皇天宝年,画龙致雨非偶然。
包含万象藏心里,变现百般生眼前。
后来画品列名贤,唯此二人堪比肩。
人间是物皆求得,此样欲于何处传。
尝忧壁底生云雾,揭起寺门天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