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爱是一道光

[禅修] 在生活中禅修(1)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请友善地违背习性

 "Learn to be your best friend in a most friendly way. "

  - Godwin Samararatne

  "以最友善的方式学习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

  - 葛荣居士

  ﹙十一﹚请友善地违背习性

  在未认识禅修之前,曾多次从书本中看到或从电影中听到一句说话,就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 这句说话似乎颇有道理,但从没有仔细思考或探讨这句说话的真伪。

  视自己为敌人便是增强习性的行为

  葛荣居士建议各位同修无需视自己为敌人。若我们视自己为敌人,我们便会厌恶自己,对自己失去耐性,与自己对抗。相反,若我们视自己为最好的朋友,我们便不会讨厌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亦会有耐性,会友善。

  更有趣的是当我们知道如何体谅自己,明白与了解自己,帮助自己遂步不受自己的贪嗔痴所束缚,与自己交最好的朋友时,自然我们亦会知道如何体谅别人,明白与了解别人,帮助别人遂步不受他自己的贪嗔痴所束缚,与别人友善地交朋友。

  视自己为最好朋友便是违背习性的行为

  回望还未禅修之前,常对自己发出很多指令。指令自己不要贪不要嗔不要忧虑或掉举,误以为贪嗔痴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误以为要征服自己这个敌人便先要征服自己的贪嗔痴心。其实,这样做,无形中已经与自己的习性宣战,与自己的习性狠狠的搏斗,后果便是比以往更烦躁,给自己更多减号,常常背着沉重的负面情绪。

  后来尝试葛荣居士的建议,学习与自己交好朋友,倒发觉贪嗔痴的习性自然地减薄。学习与自己交好朋友有很多方式。例如,当觉知到嗔怒心时,与其和它搏斗或指令自己不许嗔怒,不如友善地原谅这情绪,耐性地观察为什么这情绪会生起,观察究竟心内为人和事制造了什么预期或模型,反思怎样可以对这些预期或模型无批判,无加号减号地从新认识面前的处境。友善地提醒自己这位好朋友,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过往的经验来回应与处理面前的实况,而不是用情绪来反应它。在整个过程中,友善地耐性地陪伴自己这位最好的朋友观察,陪伴他反思,最后,无论嗔怒离去也好,继续也好,无论回应也好,反应也好,无论处理事情得当也好,不得当也好,都同样友善地提醒这位最好的朋友,重要的是所付出的努力,不在其成败。

  当其它情绪如忧虑,掉举,不安,甚至贪欲生起时,亦可以同样友善地耐性地提醒与陪伴自己这位最好的朋友经历这一切。

  一次又一次的学习,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便从实际的层面了解到苦恼是源于与苦恼的搏斗,而不是源于任何情绪。后来更了解到每当自己想指令自己不可有贪嗔痴的情绪时,这指令本身就是贪嗔痴的行为,因为这指令本身就是一个意欲,对自己的一个预期与模型,跟着不顾一切,只强要自己的心达到这意欲,预期与模型。

  每当学习友善地耐性地提醒与陪伴自己这位最好朋友的时候,就是违背贪嗔痴习性的时候,因为这时心对自己没有发出主观的意欲,也没有为自己制造主观的预期与模型。

  大自然的法则很有趣,越是要征服贪嗔痴,它们越是强而有力。相反,只友善地耐性地学习体谅,陪伴与提醒,它们的力量便会自然失去。

  因此,当我视自己为敌人时,这个敌人便存在。相反,当学习与自己交好朋友时,自己这敌人便不存在。其实,无论心内的敌人是自己或是别人,都是心所虚构的。

  祝愿各位尝试学习与自己交最好的朋友,改变以往与自己为敌的习性。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请学习如何善待自己

 "Learn to achieve a mind that is free, happy and peaceful. "

  - Godwin Samararatne

  "学习如何成就一个自由、快乐与安详的心。"

  - 葛荣居士

  ﹙十二﹚请学习如何善待自己

  就算明白心内的敌人无论是自己或是别人,都是心所虚构的,仍然会有一个实际的问题,就是自己不与别人为敌,别人却会与自己为敌,那又应怎样辨?

  无需反应别人的批评

  葛荣居士曾多次请各位同修反思与了解反应(reaction)与回应(response)两者之间的分别。反应是受习性与情绪的驱驶,去忧虑仇恨或埋怨别人的批评或态度,使别人受苦,亦使自己受苦。回应是以觉醒的心境去运用经验与知识来处理问题,开放地向一切事物学习,学习如何向别人的批评与态度作出回应,取代情绪的反应。

  葛荣居士亦曾多次请各位同修学习觉知觉醒地观察(observe)自己的心或思念如何为自己别人和事制造预期,模型和形象,然后给他们附上加号(+)与减号(-)。当知道这些批评只会使我们作茧自缚,对处理事情根本没有帮助时,便学习如何无加号无减号地从新认识面前的境象,依据实际的情况来回应事情,而不是盲目地追随这些加号减号去批评或反应。同样,当别人对自己有批评时,亦无需给他人或这批评减号,只需学习无加号无减号地如实回应这批评。

  回应实况使心安详

  曾经有一位认识多年的朋友,有时候会与他互相比较,甚至会向其他朋友说对方的不是和对方的成就只是靠奉承或侥幸,没有实力。

  禅修后却观察到每当给与别人蔑视,妒忌或其它负面批评的减号时,自己的心(内境)便会因这些减号而变得不自由,不快乐与不安详。再观察周围(外境),亦发觉这些减号对自己的事业、处事的态度、人际之间的关系完全没有帮助,有时候甚至会把这些负面的情绪向 周边的友好亲人同事发泄。

  既然事实如此,便学习无加号无减号地从新认识与这位朋友之间的关系,明白到我俩之间的矛盾与猜忌,并非他个人所做成,自己要为这局面所承担的责任绝对不比他少。

  过去的已过去,唯有由现在开始学习原谅自己,原谅这位朋友。当然,这并不表示他亦会原谅我,他亦有时候会继续做些敌意的事情,但现在这些事情已变成禅修的对象,只是在给我机会来训练自己,训练如何回应与处理它,而不再是盲目地用情绪去反应。

  例如当他在背后说我常把很简单的事情弄得复杂,与其去找他的错处然后说他的不是,不如检讨他的说话是否在某程度上有依据。若有的话自己又怎可以友善地耐性地改进,若没有的话就学习无需反应一些不存在的事情。至于其他朋友是否认同他的说话,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判断能力,何况倒过来说别人的错处亦不是为自已澄清的方法。所以,实际的境况是,澄清与不澄清不在乎这位朋友的说话是对是错,而是在这个别情况下有没有需要去澄清呢?澄清与不澄清对这件事情有没有实际帮助呢?若有需要以严厉的语言和态度去澄清的话,便用这些语言与态度,但要清晰知道作用并不是要泄忿,而是处理事情,学习有智慧地运用严厉的立场。

  换句话说,无论别人是否视自己为敌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无加号无减号地如实观之,处理与回应事情;继而在实际的层面经验到,原来无论别人是自己的敌人或自己是别人的敌人,两者都是心所虚构的,面前只有需要处理的境况和学习的机会。

  祝愿各位认识甚么是心所虚构的,甚么是需要处理的,使自己这位好朋友内境安详,外境有建设性,以此内境与外境来善待自己这位最好的朋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请学习有智慧地运用心的空间

 "Learn to hiss, then you will be doing a service for that person. "

  - Godwin Samararatne

  "学习发出嘶嘶声﹙露出眼镜蛇的面孔﹚,那你便帮了这个人。"

  - 葛荣居士

  ﹙十三﹚请学习有智慧地运用心的空间

  曾有同修提及他一位朋友常问他借钱,起初以为这位朋友有需要钱周转,于是便借给他。后来这位朋友一借再借,似乎在利用他的慈心。起初这位朋友不还钱又再借钱时,这位同修都友善地原谅他,但是否应该把这友善和原谅的心继续下去呢?

  又曾有不少同修问及,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心存歪念,想利用我们,若我们常修习友善的心去原谅别人,很容易便会被别人所利用,那应该怎样办呢?

  又曾有不少同修问及,若我们常修习友善地、耐性地、无加号无减号地回应与处理事情,有些人却会以为我们是容易被欺负的,那我们应该怎样办呢?

  眼镜蛇的故事

  葛荣导师常简单而直接地指出,修习慈悲、友善、耐性、无加号无减号地回应,并不表示让别人任意利用,欺负与剥削我们。

  葛荣导师还多次提及一个眼镜蛇的故事来说明。话说从前森林内有一条修习慈心禅的眼镜蛇。有一天它在祝愿一切众生平安,祝愿一切众生快乐,祝愿一切众生远离苦厄,祝愿一切众生安详。当时刚有一执拾柴枝的老妇人经过,误以为这条眼镜蛇是一条绳,便用了它来捆起一大堆柴枝。因为这条眼镜蛇认为它在修慈心,所以就任由她当为绳子把柴枝捆起背着回家。回家后,这妇人把这堆柴枝松开,这条眼镜蛇便逃回森林内,但当时已遍体伤痕,痛楚不堪。于是它便向禅修导师投诉:“你看我这些伤痕。你叫我修习慈心禅,但看看我现在如何痛苦。”它的导师详和地回答:“你并没有修习真正的慈心禅,你所修习的是愚昧的慈心禅。你当时应该把你的头部高高仰起并发出嘶嘶(hiss)的声音去显露你是一条眼镜蛇。”

  眼镜蛇的一面

  听完这故事,明白到修行人亦需学习在适当的时候要让别人知道连我也有眼镜蛇的一面。

  我们修习慈悲、友善、耐性、无加号无 减号地回应事情,心便不会被情绪所充斥,心 便有空间去灵活思考,善用经验和知识来处理事情,对事情有正面的帮助。因此,我们应学 习如何有智慧(wisdom)地灵活运用心内的空间,观察个别的情况,视乎个别不同的情况而作出变通、应变,知道哪时候需要露出眼镜蛇的面孔,哪时候无需露出眼镜蛇的面孔,而不是愚昧地任人或事所摆布。

  曾有一位朋友,他说落了订金并签了合约买一批货,但突然失了预算,不够钱付余数,还拿出一些文件来说明他的困难,于是急需问我们几位朋友借钱交余款。我便小心考虑自己的财政能力,量力而为。在这过程中我亦作出一些有关这宗交易的查询,却发现原来这位朋友其实还未付订金或签任何合约作实这宗交易,他只不过将事情的紧急性夸大,以便向几位朋友借钱。

  禅修让我明白,憎恨与嗔怒只会便使自己终日被自己的怒火所折磨,于事无补,亦明白每人(包括自己在内)都有贪嗔痴的习性,那做错事没有甚么稀奇,很容易便像原谅自己一样地原谅这位不忠诚的朋友。但是,原谅并不表示容许自己任由别人来剥削,还需处理这件事。

  在这情况下,我毫不犹豫地把这事情公开,让其他几位朋友不会上当,还以严厉的言词警告这位朋友,让这朋友清楚知道我亦有眼镜蛇的一面。

  若这事发生于未禅修之前,我会对这位朋友非常憎恨,不会原谅他,向他作出警告时亦只会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使自己受自己的怒火所折磨。禅修后,心清晰知道公开事情与严厉警告是处理事情而不是发泄情绪,心内的情绪便比以往浅,心自然比以往容易平伏、安详,并以这心境处理这事情,正面地向这事情学习,吸取人生经验,上人生的一课。

  祝愿各位在修习慈心的同时,亦学习在适当的时候让别人知道你也有眼镜蛇的一 面。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十四﹚请以修行为培育慈悲的根本

"It is only when you have something that you can give it to others. If you have kindness within you, you can give kindness to others. If you hate yourself, you can only hate others. "

  - Godwin Samararatne

  "当你有一样东西你才可以把这东西给予别人。若你心内有善意,你便可把善意给别人。若你憎恨自己,你只能憎恨别人。"

  - 葛荣居士

  ﹙十四﹚请以修行为培育慈悲的根本

  相信各位都曾听闻佛学有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禅修如何可以培育四无量心呢?又如何应用四无量心予日常生活呢?

  把对自己的慈心散播别人

  葛荣居士曾说,慈心(loving kindness)即友善、善意。培育慈心须由自己开始,若我们连对自己也不会友善,又怎会知道如何对别人友善呢?若我们常给自己减号,批评自己,对自己苛刻,心便会受很多不同负面情绪所充斥,受情绪充斥的心又怎会知道如何对别人发出善意与耐性呢?因此,我们应学习如何与自己交朋友。当我们知道如何善待、原谅、体恤与耐性地对待自己的时候,我们自然会知道如何善待、原谅、体恤与耐性地对待别人。

  悲心(compassion)即见到某人受苦困时,生怜悯之意,并尝试协助这人离开苦困。培育悲心亦须由自己开始,当我们知道如何帮助自己从忧悲苦恼中释放出来,我们才会知道如何协助别人从他的忧悲苦恼中释放出来。这并不是指在物质层面协助别人,如提供金钱或满足别人的意愿,而是指非物质层面的协助,如微笑、陪伴或提醒。

  喜心(sympathetic joy)即见到某人快乐时,自己亦快乐。喜心的相反便是妒忌与羡慕。培育喜心亦须由自己开始,当我们越来越认识与欣赏自己更多的正面行为时,我们自然会越来越认识与欣赏别人更多的正面行为。我们可以学习欣赏与欢欣自己为禅修所付出的努力与承担,向任何顺逆境学习。当我们的心常开怀与欢欣,心自然会知道如何开怀地对待与关怀别人。这话听来浅易,但不知道有多少人只会对自己说:“我很沮丧,我不值得别人的关怀,我怎能原谅自己,快乐不是属于我的…… ”佛陀却说,每一个人都有从苦解脱的潜能,自由的质素就在心中。

  舍心(equanimity)即是回应而不用情绪去反应。心不要求顺意的外内境延长,心也不要求逆意的外内境离去,以同样的友善来面对顺逆境,如实地处理事情。当生情绪反应时,只需知道有情绪反应的生起,不去责备它,学习如何回应这反应。当没有情绪反应生起,便知道没有情绪反应的生起,学习观察其对人和事的正面效益。我们须明白,我们是不可以指令世事如何发生。指令是一回事,实际情况是另一回事,学习回应与处理实际的情况,而不是以情绪反应或指令世事如何发生。

  无需刻意慈悲

  以往曾误解慈悲是为别人作出某程度的牺牲。现却明白,若损害或牺牲自己的话,对自己没有慈悲,那又怎可以对别人慈悲呢?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为自己的利益而去损害别人。两者(自己、别人)之间须有平衡。一方面无需损害自己来利益别人,另一方面亦不可损害别人来利益自己。

  在前几期的一篇交章中分享修行经验,提到曾在工作中遇到一位客人,无论如何向他解释,他总是坚持己见。本是对他心生憎恨,但当我视他为一块镜子,却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耐烦和激动的样子,然后学习无需给他一个减号,亦无需给自己一个减号,只需友善地正面反思,提醒自己下次再见他时可先听听他的见解,找出互相不了解的地方,并尝试用另一个方法去解释,处理这个境况。一次又一次的见面、反思,渐渐发觉到原来不断地用耐性去解释,有些意见最终都被这位客人接纳,有些意见却自动撤消,因为后来发觉到不合理的原来是自己。有些合理的意见仍然没有被他接纳,因而有时候情绪依然生起,却可从这块镜子看到情绪生起的次数渐比以往少,时间亦比以往短,程度亦比以往浅。没有起情绪时,这块镜子亦让我知道没有情绪的生起。

  在这过程中,究竟我是帮自己,还是在帮这位客人,还是在帮助公司处理这件公事呢?根本三者都不能分开。利己时,自然会利他,自然也会对整个局面也有正面的帮助。

  祝愿各位明白,修行本身便自然是慈悲的行为,利己利他利事情,无需刻意慈悲,努力闻思修吧,以修行培育慈悲的根本。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十五﹚请以你自己为培育悲悯心的开始

 "Only you can free yourself from the suffering that you create yourself. "

  - Godwin Samararatne

  "只有你才可以把你自己从你自己所制造的苦恼中释放出来。"

  - 葛荣居士

  ﹙十五﹚请以你自己为培育悲悯心的开始

  你对你自己有悲悯心吗?你对别人有悲悯心吗?

  先怜悯你自己

  上期文章提到,葛荣居士曾说,悲心(compassion)即见到某人受苦困时,生怜悯之意,并尝试协助这人离开苦困。培育悲心须由自己开始,当我们知道如何帮助自己由忧悲苦恼中释放出来,我们才会知道如何协助别人从他的忧悲苦恼中释放出来。这并不是指在物质层面协助别人如提供金钱或满足别人意愿,而是指非物质层面的协助如微笑、陪伴或提醒。

  然后怜悯别人

  曾有两位同修同时向我倾诉他们个别被某人所针对,还气愤地指出这人怎样不合理,怎样无理取闹。

  若这事情发生在未禅修之前,我会支持他们的怨恨,说别人的不是,岂有此理。禅修后却明白到,若这样做的话,表面上是支持他们,并满足他们对我的预期,实际上却是在这两位同修已有的负面情绪上加添另一层负面情绪,使他们原有的负面情绪扩大。

  于是,我没有说别人的不是,也没有说这两位同修的不是,只与他们分享经验,告诉他们如何类似的情况以前亦曾发生于自己身上。但在认识禅修后,如何观察到原来当自己不停地为自己找理由,支持自己的怨恨与不满是有道理的,错的是对方,并没有使自己快乐,只会令自己激动、烦厌,也没有把面前的事情好好处理。再观察一段时日,便明白到自己的激动与烦厌是源于我对别人的行为有预期,并对此作出情绪的反应和批评,而不是源于别人的行为。

  亦告诉他们当时我如何开始学习无需给予这些情绪反应一个减号,也不给于别人的行为一个减号,如何学习友善地回应别人的不友善和如何学习耐性地处理面前的事情。在这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形式的困难与失落,如何可以欣然地欣赏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成也好,败也好,心的反应渐渐减轻,心便渐渐变得自由与安详,而不是再是以往的激动与烦厌。

  我亦建议他们都可以尝试以同样的方式来回应他们个别不友善的朋友,像做实验,看看会否有类似体验,利己利他利事情。

  往后的几个月,两位同修都有与我反映他们的尝试,尝试时所遇到的困难和经验。我亦分享自己过往遇到类似的情况怎样回应的经验给他们参考,让他们自己反思如何可以就个别不同的情况而作出变通、应变。只有他们自己才最清楚他们自己个别的情况,我只能旁听与分享经验。

  再过好一段日子,其中一位同修告诉我,当他学习如何回应以取代过往的反应时,发觉他朋友对他的态度也渐渐改变,虽然双方仍有隔膜,但再不是以往的互相针对。而更重要的是,他明白到如何运用禅修于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不如意的环境来训练他自己。

  而另一位同修却依然没有改变自己对别人行为的反应,继续被他自己的激动所折磨。

  我不会给予能够改变自己的同修一个加号,也不会给予不能够改变自己的另一位同修一个减号,却欣赏到他俩都有付出过个别的努力与尝试。

  就我自己而言,在这过程中,更清晰明白到我是不可直接去帮任何人,我只可以分享经验的方式来提醒别人,最后别人会否作出尝试帮他自己,完全是他自己的决择。

  同样,我亦不可以预期任何人来帮我走出忧悲苦恼,别人(包括葛荣居士) 只可以对我作出建议与提醒,最后还是要我自己去实践实行。唯一可以帮我的就是我自己一人,因为苦恼是我自己制造的,亦在我的心中,我是不可以叫别人来解决我自己心中制造的苦恼。

  祝愿各位明白,培育悲悯心,先要看见自己的苦恼,继而向这苦恼学习,学习了解自己,学习如何帮自己从这苦恼中释放出来,当了解自己,知道如何帮自己,才会了解别人,知道如何在适当的时候与适当的人分享这些经验,然后静心看看他会否帮他自己从他的苦恼中释放出来。

  "It is not so important to do big acts of loving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to other people, but small acts, little acts that we can do are very important. "

  - Godwin Samararatne

  "对别人做大慈大悲的行为并不重要,重要的而是一些微小的、微细的行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请培育清明与详和的心

"It is not so important to do big acts of loving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to other people, but small acts, little acts that we can do are very important. "

  - Godwin Samararatne

  "对别人做大慈大悲的行为并不重要,重要的而是一些微小的、微细的行为。"

  - 葛荣居士

  ﹙十六﹚请培育清明与详和的心

  前三期的文章谈及到慈悲心的培育。在不同的共修班中,常听到培育慈悲心往往会成为一些同修的负担负累。例如,常出现的问题是见到亲朋有困难,又不知怎样去帮他,很担心。又有不少同修曾问当别人借钱时,作为一个有慈悲心的佛教徒是否一定要借,很踌躇。又有不少同修曾问看到有亲朋食烟饮酒或做其他伤害他自己身体的行为,屡劝不听,很失望,很劳气。又有不少同修问当别人多次至电话问他很多建议时,他像没有了私人时间,很烦躁,不回答又像是缺乏慈悲。

  慈悲并不是一种责任或概念

  葛荣居士曾建议,培育慈悲心并不是要做一些大慈大悲的行为,而是做一些微小的行为,如倾谈或微笑,几分钟也好,便已是培育慈悲心的一个途径。这些培育慈悲心的机会随处可见,无论是在乘搭公共交通时或行在路上时。

  葛荣居士亦举出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你在路上见到有人滑倒在地,若你有慈悲心的话,你不会若无其事地经过,你会明白这时有需要去回应此情况,但你也不会紧张或担心, 不会用情绪去反应,否则你会不知所措。他再一次请各位同修明白回应与反应两者之间的分别。

  这说明慈悲是一种清明与详和的心的质素,而不是一种佛教徒的责任或负担,也不是一种宗教的教条或概念。

  若我们为了帮助别人,但自己的心却像上述同修们所讲的变成担心、踌躇、失望、劳气或烦躁的话,那不但没有培育清明与详和的心的质素,反而将慈悲变成情绪。

  慈悲是一种心的质素

  记得多年前曾有一位老朋友生意上受到挫折,满面无奈。当时我亦不知如何帮他是好,但禅修使我明白,这位朋友当时的心境是受不少负面情绪所充斥,若他在忧虑而我也忧虑的话,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增加他的负面情绪。 因此,我最少可以做到的便是保持心境正面,不去增加他的负面情绪,并以觉知的心来观察情况,若情况的发展有需要到我的帮忙而我又有能力的话,便行动;若情况的发展没 有需要到我的帮忙或我是没有能力去帮他的话,那便止静,只继续观察。

  换句说话,首先学习把帮助别人的动机放下,否则想帮又帮不来时便会产生不必要的负面情绪,然后视乎情况的发展才作下一步的决定,心便不会不知所措,亦不会被必定要去帮人这个概念的框框所限制,心便有弹性(flexible),有建设性(constructive)。

  后来这位老朋友想尝试拯救这盘生意, 便问我和一班好友借钱。凭当时我在生意上的经验,很明显,这将会是徒劳的。因我没有被强要帮他的动机所蒙蔽,没有踌躇,很快便对这事作出回应,友善地和耐性地与他分析整个局面,尝试说服他不要把债务继续扩大,误人误己,亦婉拒了他借钱的要求。他当时不但没有接纳我的意见,对我亦有不满与误解,但我是不会为了讨好他而借钱给他,因为在这情况下借钱给他是对整件事情没有任何正面帮助的,只会把他结束生意的日期稍为延迟,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况且为了讨好别人而去做一件无建设性的事情本身便是一种“我执”,执着自己在别人眼内的形像。

  当时我便像甚么也没有做,像一点慈悲心也没有,只是旁观。但我却清晰明白,慈悲是一种关怀,一种心的质素,而不是一种概念,更不是一个讨好别人或为自己制造有求必应的形像的游戏。觉醒地观察事情的发展像是一种静态,其实是一种无声的行动。在这情况下,无为便是有为( non-action is an action)。

  后来这位老朋友的生意结束了,要找工作做。当其他人在抱怨这位老朋友没有能力还钱,或为他的前境担心的时候,我却知道这时便是行动的时候,便立刻为他找工作。推荐他并不是因为他是我的老朋友,而是我依然相信他是一位有辨事能力的人。

  祝愿各位明白,慈悲并不是指物质层面的行为如借钱给别人或满足别人的意愿,更不是一种佛教徒的责任或概念,而是一种清明与详和的心的质素,自利利他。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请培育内心的快乐

"Learn to rejoice in our own goodness can bring about lots of joy and lightness. "

  - Godwin Samararatne

  "学习对自己的美德欢欣可带来很多愉快与轻松。"

  - 葛荣居士

  ﹙十七﹚请培育内心的快乐

  你知道如何使你自己快乐吗?你知道如何使别人快乐吗?

  对禅修所付出的努力欢欣

  葛荣居士曾说,喜心(sympathetic joy)即见到某人快乐时,自己亦快乐。喜心的相反便是妒忌与羡慕。培育喜心亦须由自己开始,当我们越来越认识与欣赏自己更多的正面行为时,我们自然会越来越认识与欣赏别人更多的正面行为。我们可以学习欣赏与欢欣自己为禅修所付出的努力与承担,向任何顺境逆境学习。当我们的心常开怀与欢欣,心自然会知道如可开怀地对待与关怀别人。这话听来浅易,但不知道有多少人只会对自己说:“我很沮丧,我不值得被关怀,我怎能原谅自己,快乐不是属于我的……。”佛陀却说,每一个人都有从苦解脱的潜能,自由的质素就在心中。

  葛荣居士建议我们可以为对修行所付出的承诺与付出的努力而欢欣(rejoice),欢欣所过的修行生活是在不断地学习,学习如何无害自己,无害他人,过着无害众生的生活。亦欢欣在禅修中,不是去求顺境或舒适的感觉,也不是去抗拒逆境或不舒适的感觉,而是向顺境、逆境、舒适与不舒适的感觉同样学习,学习如何不执着它们,不反应它们,如何友善地、耐性地回应它们,亦学习知道哪些是心所虚构的故事,哪些才是需要处理的实况。世上有多少人准备承担这个觉知与舍心的训练呢?当你诚意地承担了这个训练不就是一件值得欢欣的事情吗?

  以欣赏所付出的努力为快乐的根本

  当我的心烦躁时很容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周边的人烦躁。当我的心快乐时亦很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使周边的人快乐。

  未禅修前,只认识到物质层面的快乐。往往会为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如买车买楼,或升职加薪,或要得到别人的赞赏与认同。辛辛苦苦,不眠不休,左思右想,就是为了达到目标,达到后便有短暂的雀跃与快乐。跟着便是设立新一个更高的目标,继续追,一个又一个目标,一直追至筋疲力竭,期间还会为了得到这些短暂的物质快乐,自觉或不自觉地不顾自己的情绪或健康,亦不顾别人的感受,伤害自己,伤害别人,但求为了达到目标。不能达到目标时,便沮丧、失望与烦躁,继而将这些负面情绪发泄予周边的人。也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伤害自己,伤害别人。最后无论成败得失,都离不开老、病、死的自然过程。

  多年的禅修中,渐渐从实际的经验层面了解到物质层面的快乐的短暂、弊端与无实质。亦即“三法印”所指的无常,无完美与无我所。亦渐渐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是在心的层面,这并不是指宁静与愉悦这些适舒的感觉感受,而是指觉知、耐性、弹性、慈悲与舍心的“内心质素”。当心内这几种质素强而清晰时,便自然会“明白”到任何环境都是学习与付出努力的正面机会,心不受环境的起落变化所操控,心便自然会变得自由与轻松。当心境变得自由与轻松时,自然就不会做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的行为,“无害”自己或别人。真正的快乐便是源于这些内心质素(定),明白(慧)与过着无害的生活(戒)。

  现在工作于繁忙的商业社会中,不再着重目标的追逐,这并不是说不执着目标便放弃一切,而是着重学习与付出的努力(因)。事实证明升职加薪(果)是会因应所付出的努力自然而来。换句说话,现所着重的是把因种好,让成果自然而来。以往却倒果为因,只着重达到目标,忘记先问自己究竟付出的努力有几多。在这不断付出的过程中,既可认识到学习与付出努力的欢欣,也可明白到佛法(如三法印、戒定慧、因果法则等等)在实际层面的运作,亦了解到修行与物质之间如何可以平衡。道场就在工作与生活中。

  祝愿各位明白,若要有真正的快乐,先需问自己有没有付出努力培育戒、定、慧 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请培育清明的舍心

"Without wanting pleasant sensations to continue, without resisting unpleasant sensations, learn to see things just as they are. "

  - Godwin Samararatne

  "不要求舒适的感觉继续,不抗拒不舒适的感觉,学习如实观之。"

  -葛荣居士

  ﹙十八﹚请培育清明的舍心

  你可以正面地向顺境、逆境、舒适的感觉和不舒适的感觉学习吗?

  以回应来舍下反应

  葛荣居士曾说,舍心(equanimity)即只回应而不用情绪去反应。不要求顺意的外境内境延长,也不要求逆意的外境内境离去,以同样的友善来面对顺逆境,如实地处理事情。当生情绪反应时,只需知道有情绪反应的生起,不去责备它,学习如何回应这反应。当没有情绪反应生起,便知道没有情绪反应的生起,学习观察其对人和事的正面效益。我们须明白,我们是不可以指令世事如何发生,指令是一回事,实际情况是另一回事,学习回应与处理实际的情况,而不是以情绪反应与指令世事如何发生。

  以兴趣、学习与欣赏来舍下

  跟随葛荣居士的指引禅修,渐渐认识了很多培育舍心的工具。这些工具都是很简单而又生活化,适合在家人的修习。

  你有没有想过兴趣(interest)可以是一个培育舍心的简单工具。我们一般的习性是只有兴趣面对舒适的感受(如平静、详和等),对不舒适的情绪(如烦躁、不安、忧虑等)却完全没有兴趣,甚至讨厌它们。若我们认识到原来是可以向这些不舒适的情绪学到很多东西(例如所有情绪都是无常、无实质、没有力量除非自己给予它力量,我们是可以不跟随它走的等等),并在这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趣味,那我们已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们放开、舍下。舍下的意思并不是指这些不舒适的情绪没有了,而是指毫不介意它们的生起、停留或存在,有兴趣地面对它们,向它们学习,不因它们的生起、停留或存在而受苦。

  学习(to learn)也可以是培育舍心的一个很简单的工具。意思是向顺境、逆境、舒适的感觉与不舒适的感觉平等地学习。向顺境和舒适的感觉学习如何可以安享它们的同时却不欲求它们的继续或延长。向逆境和不舒适的感觉学习如何可以不抗拒或压抑它们,也不跟随它走,而是根据实际的境况去回应与处理面前事情。当我们向各式各样不同的境况与感觉正 面地学习时,我们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违背了逃避它们的习性,已把它们放开、舍下。

  无加号、无减号(no pluses, no minuses)是另一工具。当我们培训不给予美好的人、事和感受一个加号,也不给予不美好的人、事和感受一个减号,认识甚么是实际无加号无减号的境况,然后凭经验去好好处理这实际的境况,这也是另一违背习性的行为,在这过程中也已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境况的外相放开、舍下。

  回应(respond)是培育舍心很重要的工具,因为以往误以为把事情舍下是对这事情冷感、不顾、不理。其实舍下的意思是不执着它,但还需面对它、处理它。相反地,若不敢面对它,并逃避它,这才是执着。

  觉知与明白甚么是思想所虚构的预期(expectation)、模型(model)和故事(story),知道这些并不是真实的境况,也是一修习舍心的工具。此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如何有智慧地根据实况行为,而不是盲目地追随心所虚构的预期、模型或故事去反应。

  欣赏(appreciate)又是另一工具。当我们知道如何欣赏自己尝试向顺逆境同样地学习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所付出的努力,那我们已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事情的成败得失放开,把“果”舍下,只顾种正确的“因”。

  简单而言,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情绪反应如何为自己与别人制造痛苦,知道有必要付出努力禅修,培育心灵,为自己与别人减少苦,这便是慈心。当我们不单只是知道,还采取实际行动,努力修习禅修,培育心灵,这便是悲悯心。当我们在这不断学习或尝试的过程,不论成败得失,欢欣地欣赏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这便是喜心。当我们连这慈心、悲悯、欢欣都放下,只让这心随着时日和所付出的努力渐渐自然成熟,这便是舍心。

  祝愿各位有兴趣地、无加号无减号地如实向任何外境内境学习如何回应它们,使心清明,让已有的慈悲喜舍的内心质素呈现,并学习如何有智慧地运用这些内心质素于日常生活中。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请认识与修习中道

" Do I really need it? Why am I needing it?"

  - Godwin Samararatne

  "究竟我需要它吗? 为什么我需要它呢?"

  - 葛荣居士

  ﹙十九﹚请认识与修习中道

  生活在五光十色的社会里,难免会被各样不同的物质所吸引,心生贪欲。在家修行,又怎能完全舍离物质,那又应如何是好呢?

  可运用物质来修习中道

  葛荣居士指出,修行的其一重点便是修习“中道”,意思是无需走向两个极端。南传佛学的法句经有一个比喻,弹琴的时候,若琴弦太松或太紧时均不可奏出音韵,只有在琴弦松紧适中的时候才能,这说明中道是大自然的规律与法则。

  同样,在家修行,无需走到远离所有物质的极端,也无需走到对所有物质都有所喜好的另一极端,两者之间的中道便是学习如何在物质社会中生活,但不受消费欲(consumerism)所影向。

  葛荣居士还提出一些实际的建议。其一是认识“要”("want")与“需要”("need")之间的分别。在购买前问自己究竟想买的东西只是心想要的,还是实在有需要的。之后,或者会发觉,想买这东西只是因别人有这东西,别人说这东西好,所以自己想要有这东西,而并非需要它。

  另一建议是学习有时候对某些东西说声“可以”("yes"),有时候对某些东西却说声“不可以”("no")。当我们观察在都市生活的行为时,不难会发现一个倾向,便是往往倾向呵护自己,纵容自己的身心想要得到什么,就尽量去满足它们,修行便是学习避免走向这极端。同时,亦学习避免走到另一极端,这就与身心抟斗,硬不给身心所想要的。两者之间的中道便是学习有时候对身与心友善地说声不可以,但有时候亦可适量说声可以。

  还有另一更重要的建议,便是不断学习如何观察自己,了解自己,培育正面而有建设性的心来善待自己这位最好的朋友。当这心感受安详,便自然不会向外求物质的欲乐,会满足,安住。相反,坐立不安的心却会要求很多外界的物质欲乐,得到所要后便要更多,无止境,使自己受苦,别人受苦。 就像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一样,若我们付出努力,友善地耐性地培育与训练心,我们便可以在这五光十色的外境下稳步迈向光明,利己利他。

  心与物质的微妙关系

  未认识禅修之前,每晚放工回家便马上开电视,什么中港台电影,剧集,游戏与闲谈节目都看,还边看边吃晚饭,阅读报纸,打电话等等。大清早起床的第一件事也是开电视,看晨早新闻。平时逛街经过商铺时也会看看有什么新款式电视机,越大越好,继而还希望能买到更大的厅房来安装最新电视音响组合。

  禅修后却渐渐对电视失去以往的强烈兴趣。经进一步的观察与反思,发觉原来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多年的禅修中,心的觉知、耐性、回应、舍心等质素比以往有所提升,心向外求物质玩具的次数与程度便自然地相对减少。有趣的是,表面上,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心,如经常学习观察心如何为自己别人和事制造预期,然后无加号减号地如实回应,又例如学习以友善的心来面对顺逆境等等,看来与回家看电视的多与少毫不关连,但其实两者之间却会因上述心的质素的改变而连上关系。

  这并不是说现在回到家中便不会看电视,而是看电视的时间与次数比以往减少很多,尤其是在吃晚饭或看报时便专心做这个动作,不会同时间分心看电视。而看电视时亦会选择性只看一些新闻,体育或自然生态纪录片等。明白到以现时的修行阶段,还需要适量的康体电视节目来平衡工作的辛劳。

  有时候观察到自己连续几个晚上依赖电视,便学习友善地对电视说声“不可以”。有时候却观察到自己已长时间辛劳工作,便友善地对电视说声“可以”。

  祝愿各位尝试学习如何训练身心活在适量的物质中,但不受物质所困,稳健地运用物质来修练中道,认识这大自然的规律与法则。
发表于 2010-9-14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布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19:05 , Processed in 0.173043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