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205|回复: 24

推荐一篇白话《楞严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9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楞严经》的缘起
《楞严经》的缘起是阿难尊者示现的,经文一开始,先叙述佛陀及诸大菩萨、大阿罗汉(指大乘中已发菩提心的阿罗汉,并非小乘中只救自己出轮回的阿罗汉),其中“文殊师利而为上首”,文殊师利是智慧第一的佛之大弟子,《楞严经》中以文殊为诸弟子最,表明其以智慧为最的宗旨。
   佛陀及弟子们均受波斯匿王之请,全都去应斋了,而唯有佛的侍者阿难,却因为“远游未还”,只好自己单独“于所游城,次第循乞”,结果因缘集会,“经历淫室”,遭遇了“大幻术”,有个叫作“摩登伽”的女子,因为与阿难尊者夙世深重恩爱因缘,为满足私心,竟以邪咒相加,欲破坏尊者的清净梵行,而阿难尊者虽“一向多闻”,却“未全道力”,结果就中了邪咒的招儿,当然这些都是尊者示现给我们后世的人看的,可是为什么选阿难尊者来示现呢?这是为了给我们末世只会心外求法的众生敲的一记警钟,因为阿难尊者的身份是非常特殊,而且是非常令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羡慕的,找阿难尊者来示现真修行的重要最合适不过了,综合下来,尊者的身份之令人羡慕之点大致如下:
1.佛陀证道之日,阿难尊者出生,而且是佛陀最小之弟,“情均天伦”,身份也同佛陀一样是王子,非常高贵,这是福德圆满的示现。
2.尊者过目不忘,过耳成诵,非常智慧,这是智慧圆满的示现。
3.尊者成年以后,即随佛出家,而少年则自愿出家之人,必定善根深厚。
4.出家之后,尊者就做佛之侍者,常随佛左右,佛陀为教化众生所讲之经典,尊者均得以默记于心,从不忘失;而尊者长大之前,所未听过的经典,佛陀也都重新讲给尊者听,使其得以记诵,以方便佛灭度后经典的结集,故佛陀所有的言教,阿难尊者全都听过,而且全都记得住!
5.佛陀有32相,阿难尊者有30相,相貌非常圆满,故佛灭度后,因为尊者太象佛陀了,很多人看到尊者,就以为佛陀又复活了。
......
   总之,阿难尊者的福气真是太好太好了,真是令我们无法企及!即使这样的福气不修都不行,我们这些什么都不圆满的,不修不就更不行了吗?
   比方说来,我们不就常常希望在师父身边吗?——而尊者不但是佛陀之至亲,而且是佛陀之侍者,既有深厚的血缘又有深厚的法缘,世间还有比这更殊胜的修行因缘吗?
我们不是常常为了经典之多广,难以记诵而苦恼吗?——而尊者不但所有的言教都听闻过,而且一听就永远铭记于心,不会忘失,世间还有比这更高的智力吗?
我们不也常常希望自己福德具足,最好又有钱又有闲,不会为了生计而从事了无趣味的工作,不会四处奔波劳累,而具足修行的时间吗?——尊者出生即在富贵至尊又信仰佛法之家,世间还有比这更完美的福德吗?
我们不也常常希望自己相貌圆满吗?——还有能和尊者的相貌相比的吗?
......
    然而,即便具足了如上的种种种种方便、智慧、福德、善根......,尊者居然还是会遭受区区一个淫女的幻术!看来佛法修行真是要靠自己的,不能只依靠在外援上,我们现在总是四处忙活着找师父、找佛法、求灌顶,找不到就怨天怨地,找到了也不好好修,以为只要灌了顶就有了道了,就象尊者一样,天真地认为佛陀早早晚晚会“惠我三昧”,以为凭自己和佛陀的关系,佛陀就能象传王位一样,把三昧直接给自己了,不用自己费力气修了,看来尊者也是认为自己的因缘真的太好了,因而放松了内心的修证,结果呢?在佛陀身边的时候还能平安无事,独自一人出行就虎落平川了,佛陀之言教虽然还在脑子里,自己发心虽然也非常圆满,要和佛一样“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那又怎么样呢?——被摩登伽“淫躬抚摸,将毁戒体”。

  对于修行人来讲,戒体就是性命,这是修行的基础啊,如果没有戒体,又谈得上什么修行呢?大乘还可忏悔补救,当然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补救得了的;对于小乘法来讲,如果破了杀盗淫妄四条根本戒之一,就如同松树拦腰被砍、再不能长高一样,整个就废了,此生此身就不能再修行了,所以此时的阿难尊者真是到了千钧一发之际。

   好在尊者发心纯正,一心修行学佛,虽然未全道力,也没有什么邪念,也好在当时有无所不知的佛陀住世,已经知道阿难危险,于是“斋毕旋归”,一般来讲,用完斋供佛陀是要讲法的,但这次佛陀转了食轮之后就没有再转经轮,却转起车轮,马上回到了祇桓精舍,并敕智慧第一的大弟子文殊师利法王子,持神咒往护,将阿难和摩登伽一起带到了祇桓精舍,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来讲,出家人都是最尊贵的,尤其佛陀是太子出家,所以能说带谁来就带谁来,如果是现在的情况,可能就未必能行了。

   阿难尊者从邪咒中清醒过来之后,当然是悔恨交加,痛哭流涕,恨自己“一向多闻,未全道力”,其实这时的尊者示现的是还没有见道呢,根本谈不上“全”,悔恨之余,也知道自己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了,也不能再耽误了,又想到连我都如此,末法之福薄众生不更没救了吗?!于是“殷勤启请”,求佛开示修行之路,也就是开示“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最初方便”,有了这个“殷勤启请”,于是佛陀金口开演,才有了佛教之中最重要的经典——《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处破心之第一处

《楞严经》完全是禅宗风格的,因为世尊首先要阿难尊者起了疑情,问他心在何处,尊者因博闻强记,思路开阔,竟将七处之心询问于佛(心居身内、身外、身中间、潜伏根内、着于尘相、着于识处、一切无着,这七处是凡夫整个的世界,尊者因示现着相之故,总是试图将心有所住着,佛陀破掉一个地方,尊者就立马另换一个地方守着,总想在这个世界上找个安身立命处,凡夫即因此颠倒行事,本来是佛却妄受生死轮回之苦),佛都摇头说不对不对,这些不是你的心,并用完美的逻辑加以一一破除,如此将尊者的所有知见全部扫空,非内非外、非动非静、非即非离的真心便现前了,于是阿难尊者也就开悟了,所以《楞严经》一开始的七处破心,非常紧要,我们如果理解了这七处、进而破除了这七处,也就可以慢慢开佛知见,趋入修行正路了,否则终归是盲人摸象,欲知象体,无有是处。

那么这七处破心是如何破的呢?以智慧破的。首先佛问阿难为什么会出家?从阿难尊者的回答我们也就看到了病根之所在“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因为看到佛的样子太美了,心生“渴仰从佛剃落”,病根还是着相啊,着在色相上了,如果佛不是长得这么美,比如长得象传说中的济公和尚,可能就度不了阿难尊者了。

知道了病根,就好下药了,于是佛直接告诉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不知常住真心是轮回之因,不知就是无明,也就是凡夫以无明为因,而起攀援之意——从而“用诸妄想,此想不真”,则必达轮回之果——“故有轮转”,现在呢,“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想知道不生不死、无所不知的真心在哪里,我可以指示给你。

在指示之前,佛提了一个要求,要求阿难“直心酬我所问”,就是别拿别人的话来讲,比如什么教理啊等等,那些都没用,你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心口要相应,不要过脑子,这也是禅宗指示真心的办法,就是叫阿难尊者把思维停下来,不思善、不思恶,这样才能中间永无诸委曲相委曲相就是考虑来考虑去,“这样说了才对、那样不对,这样说丢脸、那样说好听,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等等,不要考虑这些啰嗦事,直接回答,“圆顿法,无人情”嘛,把人情俗虑都抛开,才能开佛知见,这样要求阿难尊者之后,佛陀就开始了指示真心的过程。

世尊于是问阿难尊者,你起的这个出家之心,是因为喜欢如来三十二相,我在前面已经告诉你了,这个心是妄想心,不是真心,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弄明白这个妄想心是怎么起来的,也就是要知道贼在哪里,把贼除掉,有见有爱不是才有这个妄想心的吗?所以阿难,你来回答,是谁见谁爱呢?我们找到这个谁,把这个谁灭掉,妄想不就灭掉了吗?真心不就发现了吗?不就能归家稳坐了吗?

阿难的回答真的如同我们这些人一模一样(所以第一次读《楞严经》时,我只能读懂阿难尊者的话,觉得他的话最亲切,哈哈)“如是爱乐,用我心目”,当然是用眼睛看到如来的美,用心起渴仰之意了,佛陀又追问道“唯心与目,今何所在”。这个问题简直太简单了,阿难想也不想,心气十足地答道“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这不是明摆着吗?谁的眼睛不长在脸上,谁的心不在身体里呢?心在身内——这是阿难尊者认识到的第一处心之所在。
   佛陀真是很慈悲很慈悲的,他看尊者如此轻率自信,怜悯之心油然而起,并没有立即打击他,也不急于否定阿难,而是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让聪明的尊者自己由衷醒悟。
   佛问:“你现在坐在屋里,看那树林在哪里啊?”
   这个问题也简单,显而易见啊,于是尊者答道“树林都在屋外边啊”
   佛又问,“你从屋里向外看,会依次看到什么呢?”
   尊者答:“先看到如来,再看到大众,最后看到外边的树林”
   佛问:“你在屋里,为什么能看到树林?”
   阿难答:“屋子的门窗都开着呢,当然看得到了,关上就看不到了呗。”

这一段真是智者和天真孩童的对话,阿难的见解就是完完全全凡夫的见解啊!因此佛听完阿难之言后,心生怜悯,很想让迷失的阿难开悟啊,于是“摩阿难顶”,说“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我阿难恭敬顶礼,一心谛听,于是佛开始了第一次破心,破阿难尊者“心在内”之见,怎么破的呢?
佛问阿难:“如果有人和你一样,也坐在屋里,看不到我,却能看到屋外的树林,你说有可能吗?”
阿难答道“不可能。”
佛说“你怎么说不可能呢?你不就是这样的吗?佛与众生同一心体的真心是无所不知的,你说这个无所不知的真心是在身内的,那它就应该先知道身内的情况(先见如来),然后再看到身外的情况啊(后瞩园林)”,可你这个居在身内之心,怎么连身内之事(比如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等等)都一概不知呢?——即使看不见,至少也应该知道的啊?如果真心居在身内,却只知道身外的事情而不知身内的事情,就如同不见如来而见园林一样,这怎么可能呢?所以心在身内是完全错误的——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处破心之第二处

佛陀这样完整无缺的推理是不容置疑的,所以阿难知道自己错了,他的反应也完全和我们这些普通人一样,我们一般认为左要是错了,肯定右就对了,里面要是错了,外面肯定就对了,于是尊者很快地改变了阵地,“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不但如此,聪明的尊者还立刻就学会了佛陀的推理、举例方式,用佛陀的方法来证明真心真的是在身外。
  那为什么说心在身外呢?因为所有众生都是“不见身中。独见身外”,按照佛的理论,心在哪里就应该先见哪里,而众生都只见身外,所以心肯定是在身外无疑了。

   佛陀还是不急于否定阿难,又给他讲了个故事,问阿难,“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否”,一个人吃饭能全家能都不饿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阿难说,“因为躯命不同的缘故,别说是凡夫了,即使是证到我空的阿罗汉,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啊。”
   好了,既然你承认这个命题了,那我问你,如果真心在身外,那身体的感觉,真心如何会知道呢?因为身外和身内也躯命不同啊,如果真心在身外,和身体是分开的,我打这个身体,在身外的心怎么可能会知道呢?同样,心里有什么感受,身体也不可能有反应的啊。
   可事实上呢,如果你身上的眼睛看到了我的手,心就能知道看到了我的手,并且会产生喜欢的感觉,然后眼睛可能会再多看几眼,这说明身心是互通有无的啊,所以身心并不是分离的,因此推知,你说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七处破心之第三、四处(上)

如果换作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再把非左非右一否定,应该就开悟了,所以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比较简捷、概括性极强,这也是祖师禅能在中国发扬广大的原因之一,而印度只能是历代单传地传了28代。

   基本上来讲,中国人做事情都是以三为基础的,在中国文化里,三就代表圆满、无量的意思,这和道家有极大的关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到了三就不说了,不细究那么多的细节,把大方向把握住,细节随缘去就是了,当然细节也是有的,比如《易经》就是专门讲细节的;而印度的思维逻辑则是更加缜密的,不但有深度有广度,而且中间复杂的程序如何如何都要搞得很清楚,这也是佛教的特点,无所不包、无所不精、无所不净,所以佛教都是以七这个数字为圆满的,比如诵经诵一至七遍,七宝塔、49等等等等,我们也可以从现存的印度文化上看到其思维的特点。

   尊者被否定了两次之后,心里对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有些重视起来了,看来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回答对的呢!于是他又根据佛陀的逻辑——“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认真想了想,做了如下推论,既然这个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所以肯定是“潜伏根里”,因为阿难尊者主要是以眼见为迷惑的重点,所以他仍旧以眼见为例,来说明真心的居处,也就是潜伏在眼根(眼睛)里面。尊者的这个潜伏根内的推论,有点象现代科学证明的“视黄斑”,也就是不是眼睛看到的外物,眼睛只是收集光线的作用,真正能够成像的是眼睛里的“视黄斑”,当然科学又进一步发展了,证明也不是“视黄斑”的作用,而是大脑皮层和视神经的作用(光线引起视黄斑的变化,视黄斑的变化引起生理电信号的变化,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于是我们就看到图像了),如果以后科学再发展,可能就会证明佛教的理论,也就是,眼见的功能也不是视神经和大脑皮层的作用,而是见精(佛说的第二月)的作用,当然最究竟的还是真心(原月)的作用,这个用现在的科学方式可能就不容易证明了,不过或许以后科学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变化,如果能将禅修划归到科学实验的范畴里面,那么佛陀所说的所有心理生理状态全部都可以得到科学的证明。
   尊者认为,眼根不算在身体内部,内部黑暗,所以看不到身体内部;而外部光明,所以又能完全看到外边,这不就自圆其说了吗?阿难这回觉得应该是很有把握了。  其实这个认识还是不堪一击的,因为按照佛陀的推论方法,真心在哪里就应该先了知哪里,如果真心潜伏根内,和潜伏在身内有什么区别呢?在身内要先看到身内,在眼内就应该先看到眼根(眼睛),再看到外物了,当然这个结论很明显是错的,我们谁也没有这个本事。
   果然,佛就如此发问了,你说真心潜根内者,犹如琉璃笼眼,那应该先见到琉璃才对啊,你怎么看不到你的眼睛呢?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所以你认为真心潜伏根里的推理是错误的。
     既然开始推理了嘛,这是阿难尊者的强项啊,于是这次他开始抵挡了,没有立马改变立场(因为下一处阵地也不是那么好找了),阿难还是觉得“潜伏根内”是对的,这也是我们凡夫最大的执着,也就是认为一定是眼睛可以看到,眼见为实嘛,不是眼睛看?这怎么可能呢?所以凡夫们就理所当然地认为,真心肯定和眼睛有关了。否则,真心既不在身内又不在根内,下一步就要离开身体找阵地了,可身外又被佛陀否定了,下一处地盘在哪里?真是太不好找了,所以阿难不能轻易放弃现有的阵地,他又为这个论点自我辩护道:“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也就是众生的身体就象这个屋子一样,屋子有门窗,真心潜伏在窗户里,屋子里面是黑的,闭眼就象窗户关上了,看到的是黑暗,不就是屋内吗?所以闭眼见暗。名为见内;而开眼呢,就象窗户打开了,有日月光明,所以能看到外边,开眼见明。名为见外,您说我这个看法对不对呢?

   尊者的这个辩解,被后来人称为第四个心的处所,但我感觉还是尊者为真心潜伏身内或者眼内所做出的辩护,因此尊者并没有明确指出心的处所,只是问世尊“闭眼见暗,名为见内;开眼见明,名为见外”这个观点对不对?这个观点是一个正常凡夫的认识啊,大家都这么想的,怎么可能不对呢?可是如果这个观点对,那么无论是潜伏根内、还是潜伏身内的观点就都有靠山了,世尊的否定也就站不住脚了,那么这个观点对还是不对呢?

  当然不对了,为什么呢?虽然阿难尊者这次并没有说真心一定在某处,可他明明是站在真心在身体内部、而且外部是天亮、有日光的时候做出的推论,因此这个推论还是有条件的,有条件的就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如果把条件一推翻,这个结论马上就是错误的了。比如天亮的时候,当然能看到外边了,如果天黑了,或者眼睛出了毛病,瞎了,那无论开眼还是闭眼看到的就都是暗了,那究竟是见内还是见外呢?此时见内见外就全都不成立了。

  佛陀知道这个地方是“阿难们”执着、着相的重点,所以对这个论点进行了重点扫荡,用多种方法进行了否定,比以前简单地批驳身内、身外之见更加完整,真是辩才无碍,无懈可击,令人拍案叫绝,让阿难们不得不放弃这个严重的固执知见——也就是“能见的是眼根”的执着,佛陀怎么说的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七处破心之第三、四处(下)

佛陀分了几个步骤和层次,对这个知见进行了全面的否定,这里是重点,也是学习佛陀完美辩才的重要部分,所以大家应该认真学习学习,原文如下: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佛首先就阿难的论点发问,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你说闭眼见到的黑暗是和眼睛相对的呢?还是不相对的?——我们平常没有细致思考的习惯,这个是佛要引导大家学会思考的引子,我们仔细注意一下就知道,只要眼睛能看到的东西都是和眼睛相对的(因为眼睛要收集光线嘛),不相对就看不到,比如眼睛后面的东西就看不到,再比如,人的脸因为和眼睛永远不相对,就是人无论如何转圈,也无法直接看到自己的脸,这些问题我们平常思考过吗?反正就那么糊里糊涂活着挺高兴就算了,是吧?哈哈!但是现在想弄清真相嘛,我们就要学着思考一下子了,学会这样的思考,我们就不会再被假象所瞒了,也就没有烦恼了。

   佛陀提出问题后,并没有等阿难回答,就把阿难尊者能考虑到的答案一个一个拿出来进行了全方位的否定:

第一、首先否定了此见和眼根相对的命题,:
1.正方向的否定,“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如果“闭眼看到的黑暗是和眼睛相对的”,那这个黑暗肯定是在眼睛的前面,怎么可能是身内呢?
2.反方向的否定,“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假设成内的话,如果没有亮光,你开眼闭眼看到的唯有黑暗,那这个黑暗也都是你身体里的脏腑吗?——当然不是。
这就从正反两方面把见与眼根相对否定了,也就是“闭眼见暗,即为见内”的命题根本不成立啊!

第二、否定了见与眼根不相对的命题。若不对者。云何成见。如果不和眼根相对,你怎么能说是眼睛看到的呢?

第三、综合前两步,让阿难们明白见和眼根既不相对又非不相对,使阿难尊者把眼根和色尘(外境)的对立性稍稍松缓了些,不那么执着了,又进一步否定了见暗即见内见明即见外的说法,也就是把见和见到的尘相(明相和暗相)松开了,开示阿难见性并不是明暗之相: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如果能见之性在身外,和身体是相对的,眼睛这个窍穴一闭上,身体内不就黑了吗?那么“闭眼见暗,名为见内”算是能成立了,可是开眼的时候,为何看不到自己的脸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如果看不到自己的脸,见暗即见内见明即见外的说法就不成立了,因为内对不成了嘛。

第四步、否定阿难视觉“在身内”的说法: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如果能见到自己的面孔,那么这个视觉(了知心+眼根)应该在虚空啊(身外不就是虚空吗),就不在你的身体里了——何成在内?

第五步、否定阿难视觉“在身外”的说法,进一步把身体和外境的对立性打破:

1.正面否定:如果此“了知心+眼根”是在虚空的,那么就不属于你的身体了,那么你的眼睛即使看到了,有视觉,你的身体也不可能知道啊,这和事实是不符的。

2.反面否定:“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如果你一定要说身和眼是两个觉(我们不就这么认为吗?身是触觉,眼是视觉——这就叫作身眼两觉,其实他们都是一个觉,包括听觉、味觉、嗅觉、知觉全是一个觉,我们无端将其分割为六(这就是迷),“原本一精明,分作六和合”,致使六根不能互用,就象六个国家一样互相没有一个统一的王,各干各的事情,币种、语言都互相不通用;如果我们能返迷还觉,统一六国之王就诞生了,钱币、语言都通用了,边界也没有了,就能六根互用了——据说这叫神通),佛说如果你一定认为有两个觉,那你一个身体就能成就两个佛了(佛者觉也,佛就是觉,觉就是佛啊,两个觉肯定就两个佛了),那是不可能的。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所以你所说的“见暗即见内,见明即见外”的认识是错误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处破心之第五处

把见性和尘相的勾结打断之后,阿难尊者还是执着这个真心一定是有个东西的,但他已经有些不知所措了,说话也越来越小心翼翼,开始以佛陀过去的开示为基础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常闻佛开示四众”,佛曾说过“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种种法包括色法(物质)和心法(精神:概念、知识等),佛教里常说的万法就是物质和精神的一切现象,种种心就是各种各样的妄想心,佛说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用心和法互相否定第一性的意思,也就是用“唯心否定唯物,唯物否定唯心,从而将真心和盘托出”之意,尊者这里的理解比较机械,所以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境与心的关系可参照前面的文章《也谈六识和七识》)
   “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尊者认为能生起各种妄想(比如快乐、忧愁、喜爱、厌恶)的东西叫作思惟体——就是大脑,思维之体能起思维之用——意识,也就是真心,这个思维体和万法相合,随所合处。心则随有,相合以后就产生种种心了,亦非内外中间三处,因为这个心是相合时才出现的,所以不在内外中间三处,没有一个确定的处所,这样不就在佛陀把内外全部否定之后,也算还能站住脚了,所以尊者真是很聪明的。
   这个论点已经比前面执着色尘的高明些了,但还是错了,因为尊者只顾着给真心找地方了——不在内外中间三处,却把佛曾开示过的真心是不生不灭的道理给忘记了,所以这个心还不是真心,再说,合时有心,不合的时候难道就无心了不成?
   佛陀是如何否定这个论点的呢?佛陀还是用的循循善诱的办法,让尊者自己无法可说,不战自降,佛问阿难“你说的这个不在内外中间的真了知心,究竟是有体还是无体呢?”若无体,就谈不上什么“合”,无体拿什么合呢?总要有个东西拿出来,和别的东西凑到一起,才叫“合”吧?所以你要是说真心能合的话,真心必定是有体的,对吧?

如果真心有体,那我又要问你了,你用手自己摸一下身体,会有触觉之心起来,那么按你所说,应该是真心和身体被触摸的地方相合产生的这个感觉,那么请你告诉我这个真心究竟和身体表面是怎么合的呢?“为复内出?为从外入 ?”,反正只有这两条路,一个还是从身体里出来(这个又是真心在身内的观点,佛已经批驳过好多次了,所以这里用了“复”字),一个是从外进去,不然不和身体表面相合,这个感觉之心如何升起呢?

如果是从内出,那还是老问题,你应该先见到身内吧?如果是从外来,那你应该先见到自己的脸吧?而事实上,身内和脸你都见不着,两条路都封死了,那你倒是说所看,这个心是怎么合的呢?

阿难尊者又开始反驳了,因为他还是执着在一身多觉上(眼管视觉、耳管听觉、舌是味觉、鼻是嗅觉、身是触觉、意是知觉),所以他说“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见是眼睛的事情,知道是心的事情,您非说心能见,这个不对啊!

佛陀看直接说教不行,干脆还是举例说明吧,“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否?”“如果是眼睛见到的,眼睛就相当于屋子的门一样,你在屋里能看到屋外,究竟是你看还是门看呢?难道是门看的不成?我再举个更明显的例子,那些死人眼睛都还在啊,如果能见的是眼睛,是不是死人也都还看得见啊?死人如果能看到见,那还是死人吗?!”,所以各位都醒醒吧,能见的不是眼睛啊,它只是摄取图像的工具而已!

“另外,我再问你,你这个觉了能知之心,是一个呢?还是多个?是遍布全身呢?还是就在相合的那个地方?如果是一体,你以手摸一个地方时,那全身都应该有触摸的感觉,那摸哪里就都一样了,感觉上没有区别的,因此你也就不知道究竟是摸哪个位置了;如果是有多个真心,那就会有多个阿难了,究竟哪个是你呢?如果真心是遍布全身的,和一体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如果只在相合的位置,那你摸头的时候,真心在头那里,你再去摸脚,就应该没有感觉了,对不对啊?可这些和你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所以你说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处破心之第六处

佛陀把第五处——意识心破掉之后,阿难尊者又想起了佛陀开示的“实相”,因为尊者这时候还没有见到实相,实相即是中道了义,是离言说的无相,推理来的怎么也不可能是实相啊,所以从尊者推理中走出来的中道就变成中间了,所以阿难说“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那么这个中间对不对呢?还是不对, 中间的位置不好确定,什么叫中间呢?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你说了知一切的真心在中间,那么中间肯定是不迷,肯定是明明了了的,因此肯定知道这个中间在哪里。
今汝推中。中何为在?”——那你告诉我,中在哪里?
“为复在处。为当在身”——是在某处呢?还是在你的身上?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如果在身上,在身体的边缘上(皮肤),边缘不是中啊;如果在身体的中间,那不和在身体内部一样了吗?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如果在某个地方,是有个标示呢?还是没有标示?
“无表同无”——如果没有标示,那不就是没有东西南北之分了吗,你怎么能确定是中间呢?
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如果有标示,那又混乱了,为什么呢?比如你设定你站的位置是中,可我从东看,你就在西;从南看你就在北。你的标示虽然是中,可究竟是南是北是东是西呢?各人在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看法,和你说的“中”互相混乱,“中”无定所,心亦杂乱。

因此,连这个“中间”都难以确定,你说心在中间,不就更不靠谱了吗?

尊者辩驳道“我所说中。非此二种”,我说中间,不是您说的那种有相的、方位上的中间,而是根尘相对的中间,世尊不是说过吗?眼根对色尘(眼色为缘),生出眼识,眼睛可以分别了知,而色尘是无知的,这个眼识不就是眼睛和色尘之中生起来的吗?所以我觉得,根与尘的这个中间就是心的所在。”

此时,尊者是把根尘相对产生的妄识的功能当作真心了,其实根、尘、识合名为妄,全是凡夫的颠倒妄想,生灭不休,哪里是真心之所在呢?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如果真心在根尘的中间,那么这个心体,是否包括根和尘呢?”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如果真心同时包括根尘,根尘应该同时有知才对啊,而你的情况却是“眼能知、物不能知”,象敌人一样势不两立,你死我活,这不就乱套了吗?哪里又可能有‘中’呢?”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如果不兼二,那我问你,“能知”在眼根这一头,“不知”在外物那一头,那你这个心体就成了“既不知又不不知”,你到底是那一头的呢?!(哈哈,佛陀真是太有意思了),连知不知都不知道,又上哪里去找中间呢?

后来佛陀总结道“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心在哪个中间,都是错误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处破心之第七处

尊者的前六处征心都是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找的,不是着在人(心理和生理,肉体和精神)上,就是着在外物上,这一圈跑下来,都被佛陀否定了,再向哪里去跑呢?轮到我们可能就要缴械投降了,可尊者毕竟是多闻第一啊,听得多见得多,所以他还是很有办法的,我们继续看,尊者又发现了哪一处可以藏心呢?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经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否。
尊者真是很聪明,这个有相的世界看来是呆不住了,那么我把这个世界全部放弃掉(这就是一般人理解的空——断灭空,其实佛教里说的空不是这个意思)——“一切无著”,这个无著是不是就是真心呢?“著”同“着”,就是沾着、有关的意思。
当然不是,为什么呢?我们在前面学了那么多佛陀分析问题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如此分析一下啊,也可以追根究底地从正、反两面论证一下:
首先,这个一切无著究竟是什么概念?一切就是前面那六处,也就是身心世界就是一切,和这个身心世界无著无著就是和这一切都不沾边了?那么好了,如果真心和世界不沾边,那这个真心应该对世界毫无认识啊,那你怎么了解这个世界的?(这是顺证);如果沾边,那就不是无著了(这是反证)。所以无论反证、顺证,真心无著都是不成立的,自然一切无著为真心的论点就错了。
那么佛陀是怎么否定阿难这个一切无著的呢?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你说真心不在一切处,这一切应该包含了世界虚空、水陆空行等一切现象。
汝不著者。为在为无。——你说的这个无著的真心是什么意思?真心是有还是没有呢?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如果是没有,完全断灭,那就谈不上还是不著;比如乌龟是没有毛的,你就不能说乌龟的毛是不著在乌龟壳上的;兔子是没有角的,你就不能再分辨说兔子的角是一只还是两只,真心只要是没有,就根本就没有著不著这回事。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所以如果你说真心是不着的,有不着这回事,那就不能说真心是什么都没有的无。
无相则无。非无则相。——无相才是无,如果不是无就肯定有个相在。相有则在。云何无著。——如果真心是有相的,那就肯定有个在的地方,有个的地方,能指出来,既然有个着的地方了,你又怎么能说是无着呢?

佛陀的辨析方法真是天衣无缝,阿难尊者没有话讲了,我们也没有话讲了吧?呵呵,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经》卷二(1)

《楞严经》第一部,在佛的循循善诱之下,阿难尊者终于理解了不动不摇、不生不灭的自性,于是感到身心泰然,原来并无生死可得,以前总以为有个阿难要死要活要修证的,现在明白了自性之后,知道色身只是一个自性随缘显现的一个幻象,如同自性的一件衣服一样,属于缘尘分别影事,不生不灭的自性才是自己的真心,也就是我们要修证的佛性,这种觉悟即使只是理解了也是非常妙的,是什么感觉呢?——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如同没奶的孩子遇到了慈爱的母亲一样,那会怎么样呢?向母亲拼命要吃的啊!  

于是渴仰法乳的阿难尊者一刻也不停,马上合掌礼佛,希望佛陀继续慈悲开示,指示给我们这现前的一切如何是身、如何心、如何是真、如何是妄、如何是虚、如何是实、如何是生灭、如何是不生灭,呵呵,问题多多啊!  

这时候,同样有此疑问的智者波斯匿王应缘而起,向佛陀请说道:“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波斯匿王也是非常聪明的智者,否则早忙着吃喝玩乐去了,不会对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感兴趣的,他向佛陀报告说:“以前没有遇到佛陀时,我听外道们说这个身体死后就没有了,那就是涅槃境界;现在我虽然遇到您了,通过您的开示也知道不生不灭才是我们的真实自性了,可是我还是有疑惑的(因为没有见到嘛,自然会有疑惑的),我能够通过什么方法,确切地证明这个自性的存在呢?或者您告诉我它到底存在在哪里呢?对于这个问题,不但是我,凡此会中没有证悟自性的人,也都想听您再仔细地开示一下。”  
    佛陀的教导方法还是一如既往,通过询问引导我们自己去思维,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他问波斯匿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你的肉身是金刚常住、永远不会死的呢?还是会死的?  
    那还用问啊?当然是会死的了,所以大王回答说“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  
    佛陀接着又问:“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你这个身体又未曾死过,你怎么就能确定它一定会死呢?——这种方式就是我们要学会的思考方式,就是凡事不要想当然地以为真实,都要仔细刨根问底一下,钻钻牛角尖,若真从牛角尖里钻出去,就海阔天空了。  
    大王回答道:“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这是波斯匿王的思考方式(推理),这个色身虽然没有死过,但是我知道自己的念头来了又去、来了又去的,从来没有停止过,就象火渐渐变成灰,非要等到柴火都烧完了,火才能完全熄灭一样(对于没有契入实相的人来讲,色身完全死掉的时候才能没有念头了,否则念头是停不住的),念头有生就必然有灭,所以我的色身也一定会死掉的。  
   这种思考方式是非常合理而且智慧的,所以佛陀肯定他说:“如是,大王”,然后又进一步问道:“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你现在年龄已经很大了,你的面貌和小时候比有什么变化吗?  
   波斯匿王回答道:“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是啊,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这样吗?谁也不免如此啊!老的时候色衰气弱,天天都好像马上就要死掉一样,哪里能和血气方刚的儿童时候相比呢?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你的容貌不是瞬间就老成这样的吧?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这种容貌的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之间秘密发生的,我根本察觉不到,只是随着时间的迁移,慢慢就变成这个样子了。为什么说是秘密的呢?何以故?  
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我20岁的时候,虽然也叫少年,可是容貌已经比10岁的时候老了;30的时候,又比10岁老了20岁,现在已经62了,回想起10年前50岁的样子,也好像很强壮呢!  
——这是我们能感觉出来的色身变化,“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也就是以十年为期,十年所发生的变化我们就能觉察出来了,但是色身明显不是十年十年地蹦着变的,它的变化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波斯匿王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下面是波斯匿王认真思考的结果。“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沈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我非常仔细想了这个问题,认为这个变化不是一纪一纪(12年)地进行的,也不是一年一年、一月一月进行的,一日一日地进行也不对,而是刹那刹那地变化(刹那指无限小的时间),随着念头的更替而变化的,从来没有停住过,既然念头都是从生到灭的,所以我推知这个身体也终有死亡的一天。  


  波斯匿王的思路是很清楚的,并不需要纠正什么,他错就错在认为色身就是真实的自己上,所以佛陀开导他说:“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知汝身中有不灭耶?”——你只从念头的生灭上看到色身必定会死,那你是否能悟到在色身死的时候,色身中有不死的东西存在呢?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我确实不知道。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那我现在就将不生灭的自性指示给你,呵呵,佛陀开示多简单啊,先通过问答知道你的问题所在,误区所在,然后指示给你正路就行了,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对佛陀的信心上,如果碰到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再怎么指示他也没有用。我们看佛陀是怎么进行指示的。  
    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大王,你几岁的时候见到的恒河水?  
   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三岁。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大王,按你所说,岁月的密移是在念念之间的,那么你3岁的时候所见到的恒河之水,和13岁时所见到的,发生变化没有?  
   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别说13岁的时候了,就是到了现在62岁的时候,恒河的水仍和3岁时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各位注意:佛陀这里没有问恒河变不变,而是问恒河之水,原因何在呢?佛陀还是用比喻的方式来说法的,恒河就相当于我们的身体,有源头、两岸、流程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恒河之水,也就是真正的恒河内涵,却从来没有变化过。有人可能说换到现在可能就变了,现在污染严重啊,或者过两年水就变浑浊了,变浑浊了也不是水变了,而是水中含中杂质变了,对不对呢?所以水是不会变的,佛陀用恒河之水来比喻我们的自性。如果没有水,恒河就不成为恒河了;如何没有自性,也就没有色身了,而我们的错误在哪里呢?我们只看到容貌(恒河)的变化,却没有注意到恒河之水(见性)是从来没有变化过的,这就叫作遗失真性、妄认前缘、分别影事。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佛陀又接着问,“你现在忧伤自己老了,是因为容貌比童年的时候皱纹多很多,可是你看看现在看恒河的这个见性,和少年时看恒河的那个见性,有没有老少之别呢?”  
   王言:“不也,世尊。”——确实没有老少之别,(眼睛虽然也变老了,人老珠黄嘛,但能看的功能却没有变过,那个见性却是没有老的,从生下来到现在,这个见性是一直如此的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变的才有生住易灭、生老病死,不变的怎么会有生死呢?既然知道这个见精从来没有变化过,你怎么还将外道所说的断灭谬论来迷惑自己呢?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 ——波斯匿王听了佛陀如此的开示后,确实信服了自性常住的道理,破除了断灭的邪见,知道舍生之后还有来生(哈哈,还是没有悟透啊),但不管怎样,也算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情了,所以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经》卷二(2)

听到世尊的开示后,阿难尊者知道确实是有真性存在于自己的色身之内,这个真性不会随着色身的老死而消陨,但既然是这样,我们和佛陀都有这个真性在,为什么我们和佛不一样呢?我们为什么还要修行才能成佛呢?这个真性不是本来常住的吗?所以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尊者问道:“如果这个能见能闻之真性确实是不生不灭的,为什么世尊说我们遗失真性颠倒行事呢?”真性就是真心,颠倒行事就是以妄想心为真心了,跟着妄想心的想法去做事情,因为妄想心是有生灭的,以有生灭的想法让色身去做事情叫作遗失真性,这和无生灭的自性来随缘应物,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完全颠倒的,这就叫作颠倒行事。那么佛陀是如何回答阿难的问题的呢?还是循循善诱的方法。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如来将手指指地,然后问阿难:“我的手现在是正还是倒?”
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尊者回答:“世间人都认为这是倒,我却不知是正还是倒。”尊者这样回答是出世间心已具备的表现,我们知道,世间的评说都是建立在有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等等)的基础上的,有矛的就说矛好、有盾的就说盾好,其实矛和盾是相对存在的,如果矛没有了,盾也就没有了,反之亦然,就象相依为命的两个兄弟,又象大脑左右的两个半球一样,你说是左边好呢?还是右边好呢?其实两半大脑都是服务于这个人的,缺了这边那边也就死了,所以根本就没有争论谁好谁坏的必要,可世间人就为了某种私利争来争去(这就叫作遗失真性),甚至不惜动用各种手段(颠倒行事),阿难尊者已经看明白这一点了,觉得世间人真是活得真是太没有意义了,对这样的争论丝毫不感兴趣、更不会关心,所以回答:“不知谁正谁倒”,这样的人才能出家,才和听经修道、才能够与道相应。
   我们也看到很多修行人对世间的是非观很淡漠,说东也行,说西也行,他都不关心,但戒律会持的非常好,这就是真修行人。因为戒律是出世间唯一的准绳,真的是要具备了那个境界你才能持得了那个戒,当然那时候已经不叫戒律了,而是自然而然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自身境界的流露,并不是一定要这么做的那种戒条。所以如果想知道自己境界如何、功夫如何,不用打什么禅语、请问什么上师,看看自己持戒持的勉强不勉强就知道了。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佛陀询问的重点当然不在阿难身上,所以他就顺着阿难所答问到:“世间人既然以此为倒,那以何为正呢?”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既然手向下指为倒,那么手向上指时就为正啦!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于是佛陀随着阿难的说法把手臂竖起来,形象地对阿难总结道:“你的身体就如同我的这个胳膊来回颠倒互换地上下运动,而如来之清净法身就如同我整个的身体,所以如来之身叫作正遍知,你们的身体叫作性颠倒,”就是说对于整个身体来讲,胳膊就是胳膊,没有正倒之争,只有上下的运动;如果以为胳膊就是整个身体,就于无正倒处有正倒了,从真无到妄有这就是性颠倒。

如来总结完后,接着又问道:“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你们认真看看自己的身体和佛的身体,究竟在哪个地方颠倒了呢?
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阿难和大众眼睛都不眨一下地盯着佛陀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和佛陀之身到底有什么区别,不知道自己到底如何颠倒了。——因为阿难和大众这是还未见性啊,所以还是着在色身的比较上,《金刚经》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是啊,在色身上观察来观察去,自然是不能见如来真身的,不知如来真身,自然不知颠倒所在了。
佛陀一看好像启发了半天也没啥用,阿难还是不能相上见性,于是就慈悲地告诉大家说:“善男子啊!我常常说,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无论你们现在体会到的是色(物质)还是心(精神)、也包括精神和物质作用而产生的生理,都是真心所现的境界,也就是说,你们现在所谓的身心都是真心中显现出来的幻象。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为什么你们把真心(整个身体)遗失了,却认这个幻象(胳膊)为真实呢?”悟中迷就如同:本来整个身体(悟)原原本本就在那里,是不曾失去的,可我们却认为胳膊是整个身体了(迷),因胳膊也是身体的一部分,这叫作悟中迷

认了悟中迷之后就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晦昧就是无明,是不明白(无明),它的特点就是(黑暗),所以称为昧,本来我们觉性的本体是光明的(所谓紫金光聚),一迷之后,以为这个来回颠倒运动的胳膊是本体了,来回颠倒就是流动,流动为风,这个风周遍的地方就成了我们迷后的空,我们就在这个空里生活了,这叫作划地为牢,自作自受。
因为晦昧产生了空之后,这个晦昧虽是无明,但它因是悟中迷,还是具有觉性的、也就是有灵性的,不是死的,所以晦昧认识到空出现了以后,因为晦昧就是无明,无明的特点就是着相啊,所以它本性不改,着相的毛病继续发展蔓延,晦昧又和发生了反应,生出了色,这叫作结暗为色;色出现以后呢,晦昧继续着相,就又着在上,对色又继续产生分别,分出了好坏美丑,因为才是有相的东西,空是相对无相的东西,生出来之后,对于这个色相再生心就是想了,这个叫作妄想,本身也是晦昧的产物,所以也是着相的,于是重蹈覆辙,妄想又杂合在了一起,又继续作用,希望和好的色在一起,把不好的色摒弃掉,于是就纠集了一些喜欢的部分,成为自己的身体,这叫想相为身,把好的色相贪取过来成为我们的色身,你看我们的身体虽然也和环境一样,都是四大组成的,但是比环境的四大要精细得多了吧?这就是无明选择的结果。

身体有了以后,无明就在这个身体里面继续做着相的文章了,叫作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聚缘内摇,此时色身(内四大)已经和山河大地(外四大)分开了,周围聚集的缘分(外四大)对身体(内四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让身体有些感触,比如冷热湿滑等等,这种感触就会接着产生趣外奔逸,对外环境开始进行选择,舒服的就占取,难受的就离弃,得到了就会快乐、舒服,得不到就会难过、痛苦,这叫作昏扰扰相,而我们因为迷失了真心,所以以为这种快乐和痛苦的感觉就是心,所以说昏扰扰相以为心性,这就是以妄想心为真心了,结果呢?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因为这种妄想心、感觉是依身建立的嘛,所以我们肯定会想当然地认为心就在我们色身之内,是不是这样啊?因此迷失了真心,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呵呵,这不是颠倒是什么呢?!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真心就如同无量无边的大海,我们却扔掉了不要,只认为一个虚幻的水泡为自己的全部身心,这个色身就是我们的全部性命,因此为了它而去拼命争夺和享受,于是更加迷失,正啊倒的争论不休,这就叫作迷中倍人!于是如来说:汝等即是迷中倍人!也就是本来错认胳膊为全部身心就是迷了,还为这个胳膊设立正、倒的规则而争来争去,这就加倍迷惑了,所以叫作迷中倍人,真是太可怜了,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19:08 , Processed in 0.17116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