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51|回复: 1

[大德开示] 净空法师的救世情怀和大智慧(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3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超越信仰界限。
  (一)世界只有一个神。为了团结新加坡的宗教界,进入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净空法师都要去礼拜,他的做法几乎把所有的宗教徒都惊呆了:这法师为何会拜我们的神?!法师认为这是一种礼貌和尊重。在他看来,世界上只有一个神,这个神由于古代地域的不同、语言不通、风俗各异,在不同的民族就表现为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化身,化同类身,适合不同环境、不同的需要去教导他。所以他把对其它宗教神灵的礼拜当作是对自己所信奉的神灵的膜拜,看作是对释迦牟尼佛的崇拜,这体现了我他“佛主在我心中”的超越宗教信仰界限的虔诚。正如《观音菩萨三十二应》中所讲到的“应以佛身得度,就现佛身,应以菩萨身得度,就现菩萨身”,那么应以耶稣身得度,不就现耶稣身吗?应以阿訇身得度,不就现阿訇身吗?所以,在法师看来,所有一切宗教里面的创始人,他们全是佛菩萨的化身!
  (二)佛就是你自己。佛是什么?对于这个困扰许多人的问题,净空法师的回答是:佛就是你自己,如果佛在你的心中是,你就是释加牟尼,你就是耶稣基督,你就是真主,你就是孔子,你就是……。他认为,人心可以改变环境,所谓风水也是随人心转的,中国古代就有“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说法。这就是人与世界万物的和谐统一。在他看来烧香只是一种信号,所以他主张烧香只要一只,不要烧多,这是传达给佛菩萨的信号,表示我们的信心,所以香叫信香。实际上只要佛在你的心中烧不烧无所谓的。在他看来如果通过烧香许愿可以升官发财,那佛菩萨因收受贿赂来保佑别人,自身也都变成了贪官污吏了。“佛在哪里?佛就是你。鬼神在哪里?鬼神也是你。你贪瞋痴慢,就是鬼神;你仁义道德,那你就是天神;你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舍掉,你就是佛;有妄想,妄想还有,分别、执着没有了,你就是菩萨了;你有妄想,有分别,没有执着了,你就是阿罗汉;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有你是六道凡夫。那六道凡夫为什么有六道呢?善恶不一样。所以你的心地善良,你是天人;你的心地很恶,怨恨很深,那你就是地狱,是饿鬼,是畜生。通在哪里?都是一个人。随你的念头、意念,随你的行为产生变化”。
  (三)宗教可以团结。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宗教,有不同的派别和思想,不同仪式和理想,有不同和利益和争斗,甚至有时还会发生宗教战争。这留给我们的问题是:宗教连自己都拯救不了,怎么去拯救世界呢?在净空法师看来,信仰不应存在利益的争夺,在统一到真理和信念的追求,失去了这一点,无论在形式上一个人是什么信徒,那都是不真实的,都是虚妄的。所以他认为宗教应当团结,团结在一神的旗帜下,团结在真理的探求中,团结在救世的情怀里。他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半,拿出100万,九个宗教,每一个宗教去拜访,送一份礼10万块。帮助他们办慈善事业(办养老院,孤儿院,医院,学校),于是他成了几乎所有宗教慈善事业的“股东”。通过多方努力,终于把新加坡九个宗教团结成一家人,这也给世界一个回答:宗教可以团结。净空法师关于宗教团结和世界和谐统一的基础是“合二为一”,他不赞成“一分为二”的制造矛盾的方法,他甚至称,有神跟无神的争论本身都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有”“无”都没有了,那才是天下归一了,那才是真理。所以在佛法的最终观念里没有对立,不仅宗教可以团结,一切的对立也可以团结,从而达到和谐归一。
  (四)宇宙是一体的。古今中外的圣者都告诉我们,人的身体是个小宇宙,外面环境是大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的道理是同样的。就像鸟从那个小蛋里面出来,小蛋在没有长出鸟的时候,它里面就具足一切,什么都不缺乏。人在受胎的时候,那个受胎的胎胚很小很小一点点,软弱,它也具足整个人的身体,这个不是机器制造的,却能造得惟妙惟肖,这个在佛法里面讲,这是性德,这是本能,本能跟宇宙就是一体。中国人讲道德。什么是“道”?“道”就是自然。自然的规律、自然的运作就是“道”。人从受精一直到出生,这是自然的,整个宇宙的运行生息都是自然的,是一个整体,地球只是它的一个部分,人类可以毁灭整个地球,毁灭太阳系,但却不可能胜过大自然,何况在地球被毁灭的同时人类已经遭到了惩罚。
  (五)真理是相通的。世界历史上的志士仁人,无论是哲学家也好,思想家也好,宗教学家也好,都是为了探求真理,但是他们得出的结论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甚至是相同的。但是为何还存在那么多派系和冲突?那些存在派系和冲突的地方恰恰是不能反映真理的地方,是违背真理追求现实利益的结果。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与佛家的、佛家的、道家的,基督的思想是不矛盾的。如佛制“六和敬”里面最后一条“利和同均”那就是共产主义。老法师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更是身体力行,他不仅学习各类佛教经典,还学习基督教经典、《古兰经》经典、印度教经典。并且熟读佛家、道家经典。自觉做上帝的弟子、真主的学生。所以他认为,学习没有界限,真理更没有界限,如果认为有什么界限,你就什么都学不到。你就没法接近真理。
  六、先救自己才能拯救世界
  (一)先要拯救自己。许多人都怀着重个远大的理想,那就是要拯救人类,那么,怎样才能拯救人类却看法不一。在净空法师看来,要拯救人类,先要拯救国家,要拯救国家,先要拯救自己,如果自己都不能获得拯救,你去拯救人类,谁会相信呢?中国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纲要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途径去落实,这是方法。这就要求人们首先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格物,“格”就是格斗,“物”就是物欲,欲望。 “致知”就是求学问,你必须先降低欲望,把你的烦恼断掉,然后你才能求智慧。如果你带着欲望和不良目的去求智慧,智慧里头就夹杂着私欲,你求得的智慧就不纯。你就会用那个智慧往往去做坏事,因为它要满足你的欲望。人通过致知才能觉悟,觉悟之后心才诚,才有真诚心,才会真诚地为人民服务、为众生服务,为人、为所有动物、生物,为一切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物奉献你的爱心,为它服务。
  (二)放下才能得救。宗教里头,一个是定,一个是慧,所有宗教离不开戒、定、慧。戒是规律,你要依照传统这个规律去做,你就达到了定。定可以突破空间维次,恢复你本性里面本有的智慧。释迦牟尼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也就是智慧、德能、相好一切众生是平等的,所以从他亲眼亲证人类的智慧是平等的,而且是圆满的,确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能是能力。那么第三个就是相好。现实中三者的不平等是因为存在障碍。这个障碍《华严经》上讲是由于“但以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所以你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就成就了,你就明白了。如果科学家还有妄想、分别、执著,你就接触不到事实真相。释迦牟尼佛认识到了这一点,对世间人追求的王位、升官发财,他已经得到了,那更高的境界是什么,那就是放下。所以他断然舍弃了王位、舍弃了荣华富贵,去学道、去求智慧、去扩大自己的德能,去寻求世界的“道”,从而达到相好!
  (三)学习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孔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种喜悦是内心里头,像泉水一样,从里面发出来,常生欢喜心。至于物质生活,颜回说“箪食瓢饮”足矣。换句话说,他的物质生活是最困苦的,是艰难的,但颜回一天到晚欢喜,笑咪咪的,从来没有苦的表情,那是因为他心里有喜悦。喜悦的是道德学问天天增长,这个多快乐!这是一般人享受不到的。释迦牟尼佛在学“道”中所过的生活,比帝王快乐,比豪门贵族快乐,比拥有亿万财产快乐。不然,他会去学道吗?
  (四)修身以求缘,佛度有缘人。一个人要求得佛缘就要先修身,就要防止邪思、邪念、邪见、邪行。这在佛法里面讲的烦恼,正是因为诸邪而生。一个人的善心只有11个,烦恼心却有26个。对一般人来说,善心与烦恼心无法抗衡,所以要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求得平衡,最终让善心战胜烦恼心。法师认为佛、菩萨、阿罗汉,是佛法里面的“三个学位”,就像大学里的博士、硕士、学士一样,标志着你学问的深浅,修行的高低。 一个人只要能够真的把妄想放下,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的本能都会恢复。所以不要过份去刻求别人,先改好自己,修好自身。自己改了之后,就成了有缘人,你就得度了,你改后的样子给别人看到了,就会影响更多的人成为有缘人,他就要跟你学习,就有更多的人得度。
发表于 2010-3-23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23 05:21 , Processed in 0.19391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