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64|回复: 0

东垣灸法钩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7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盛燮荪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中补土学派的创立者,李氏师承张元素,擅长于内外兼治,在针灸 学术上同样贯穿了以脾胃为中心和补元气不足以治内伤的观点,并有十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明代的针灸专著《针灸聚英》、《针灸大成》曾辑录其要。名曰:“东垣针法”,惜较简略,于灸法尤未赅备。若据李氏《内外伤辨惑》、《兰室秘藏》,以及其弟子罗天益《卫生宝鉴》、王好古《此事难知》等书中有关灸法的内容,从中可以窥探补土学派在灸法理论上的见识和治症经验,姑以“东垣灸法”冠名以翼之。

  1 立灸法能补元气扶正固本之论

  东垣认为元气不足是人体致病的基本原因,而元气不足则是脾胃受到损伤的结果,其 曰:“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因而东垣又进一步指出:“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故筋骨皮肉血脉皆弱,是气血俱羸矣。”其弟子罗天益同样秉承其以胃气为本的观点,也认为“四时五脏皆以胃气为本,五脏有胃气则和平而身安,若胃气虚弱,不能运动,滋养五脏,则五脏脉不和平。”因此,对于因中气不足,中焦虚寒,气阴两虚等所致的内伤杂病,如结阴便血、胃脘当心痛、虚中有热、上热下寒、跗寒等证,除以方药内治外,均可用灸法以补元气。对于脏腑内伤诸疾,东垣每用腹募穴施治,认为“五脏不和,九窍不通,皆阳气不足,阴气有 余,故曰阳不胜其阴。凡治腹之募,皆为元气不足,从阴引阳勿误也。”“若元气愈不足,治在腹上诸腑之募穴,若传在五脏,为九窍不通,随各窍之病,治其各脏之募穴于腹。”至于外感诸病,李氏认为:“阴病在阳者,是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俞、脏俞,是人之受天外客邪。”具体用法,如“中湿者,治在胃俞,中燥者,治在大肠俞。若病久传变,有虚有实,各随病之传变,补泻不定,只治在背腑俞。”其从补元气不足立论,从脏腑阴阳与五官九窍的相关联系为理论依据,取背俞腹募以治外感内伤的经验,对后世的影响甚大。明代以来和近世广泛应用在背俞穴贴敷药物以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炎和预防感冒的冬病夏治法,实是对东垣学派以灸法扶正固本的一种发展。

  2 创灸法能升阳泻火以胃气为本的灸疗用穴

  东垣认为清浊之气皆从脾出。在脏腑气机升降运动中,脾胃同居中焦,分主升清降浊功 能,为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如脾胃功能正常,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脏腑气化合度而无病。故凡肝之升发,肺之肃降,心火之下降,肾水之上升,肺之呼气,肾之纳气等等,无不随脾胃之气机升降而发挥其正常功能。若阳气不足则阴盛,阴盛则阴火亢盛而乘土,脾胃升降失常而病,因而李氏特别指出“火与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谷气闭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灸法能扶正固元,温补脾胃,令阳气升而阴火戢敛潜降,脾胃升降有度,阴阳调和而安。其所创以胃气为本的灸疗用穴,取中脘、气海、足三里为主,再据病情加减配穴,一般在中脘、足三里施灸二七至三七壮,气海穴灸至百余壮。中脘为胃之募穴,灸之能使胃中生发之清气上行;气海为元气聚集之所,能生发元气,补下焦阳虚;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既能引阳气下交阴分,引气下行而撤上热,又能“推而扬之以伸元气”。李氏精于内治,而将其内治的用药组方法则灵活运用到用穴组方,从而丰富了针灸医学的辨证论治内涵。

  3 倡用小炷麦粒灸治症广泛

  灸法自唐至宋,都用大炷直接灸,艾炷如竹筋大,《千金》有“灸不三分,是谓徒冤”之说,灸后必期化脓以取效。病者有畏惧灼烙之苦而不愿接受者,如南宋时的《备急灸法》一书中就有“富贵骄奢之人,动辄惧痛,闻说艾火,嗔怒而去。”的记述。故宋代以后,隔物隔药灸法盛行。东垣及其弟子罗天益等则倡用小炷麦粒灸法,以减轻烧灼疼痛而可较广泛地施用于多种病症,如“治小儿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壮,炷如小麦大。”
  在以灸法为主,或灸疗与内治兼施的辨证用穴方面,李氏有较多的经验,如:“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灸足太阴脾经中血海穴二七壮。”“灸风中脉,口眼斜,听会、颊车、地仓。”“灸风中腑,手足不遂,百会、发际、肩?、曲池、风市、足三里、绝骨。”“灸风中腑,百会、大椎、风池、肩井、曲池、足三里、间使。”“中风眼戴上不能视者,灸第二椎并第五椎上各七壮。”“急惊风,灸前顶、印堂、人中。”“疳积,灸中脘、章门、命门、脾俞。”“治一切呃逆不止,男左女右,乳下黑尽处一韭叶许,灸三壮。病甚灸二七壮。”“疝气,灸中庭”“溢饮,灸大椎。”“凡妇人产后气血俱虚,灸脐下一寸至四寸各百壮,炷如大麦大,元气自生。”除了上述用麦粒灸法,李氏学派还提出了 “不灸破血肉,但令当脉灸,亦能愈疾”的经验,此说堪为后世温和灸法之先声。
  此外,李氏还在肩井等同一穴位上施用先针后灸的方法,治疗肩膊痛,不能举动,肌肉痿 瘐之症,一改当时医家片面地认为针属泻、灸属补、和重灸轻针的医风,灵活地将针刺和灸法结合而用,扩大了针灸的治疗范围,对针灸学术的繁荣,厥功甚伟。

  辽宁中医杂志 1999年2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09:12 , Processed in 0.15101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