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544|回复: 4

2010,新的开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4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末学给各位师兄各位大德各位诚恳道歉。因为繁忙的事务和种种不值一提的借口,俺很长时间疏于管理这个版块。请各位管理员师兄见谅!
       其次,在新年来临之际,祝各位新年快乐,道业精进,六时吉祥,福德绵长!


管你期盼着还是无奈着,这新的一年真的来了。不管逝去的是或喜或悲的光阴,不论事业障深重或是善根深厚,恒常不变的是诸佛菩萨平等的加持护念。
       尤其是有着同性恋倾向的朋友们,末学也有过失意彷徨的经历,也有着屡次的习气的反复,但是凭着佛菩萨打不死的信心让我坚持了下去,我走过来了。感恩佛菩萨!
       末学将这个过程的几点心得分享给大家:
       一、皈依三宝。在任何佛法的实修---乃至你想通过佛法彻底铲除自己的习气之前,皈依三宝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即使上香礼拜,也只不过是一个对佛教尊重而有兴趣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就好比一个学生,如果不曾办理注册手续,永远只是个旁听生罢了。三宝的功德不可思议不可限量,可以让我们仰仗三宝功德的加被,藉此宝筏,出生死流,勇渡苦海,回归真贾的自我,回到自己真正的本来之家。最常见的皈依三宝,就是去庙里,依止和尚皈依师,皈依三宝。然后在我们每天清晨起床请默念:“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竟 归依法竟  皈依僧竟!
       二、严持戒律,谨防过失。戒律不是用条条框框地压制自己的金科玉律,它是防止我们放逸出偏的保险杠。刚开始可能会觉得诸多限制很不自由,你只需要从保持警觉做起,乃至从五戒的一戒做起。只要开始起步,就值得赞叹!随着持戒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到了无戒而持之时。那才是真正的清凉自在。
       三、常行忏悔。忏悔有很多方式:八十八佛忏、大悲忏、法华忏、磕大头.....忏悔的方法很多,各位行者可以再网上广泛的了解相关资料。每个人都有业障,而每个人必须要真正的忏悔业障才有效!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四、实修渐修。实修,一定要体现在实实在在老老实实地修行上面。修行,不是谈天论地,不是嘴皮子上的功夫,是普贤大行的具体体现;关于渐修,俺提醒的一点是,末法时期像慧能大师这样顿悟的上上根器已经很难见到,在业障深重的我辈之中更是难寻!所以只有靠一步一个脚印的修才会进步,才会慢慢尝到法的滋味。
       至于修行的法门,那就浩如烟海。无论你喜欢何尊本尊,哪部佛经,哪条咒语,还是禅律净密的任何一派,皆可!但是请注意,宜精不宜多,术业有专攻是也!法门皆由佛口宣说,没有谁高谁低,只有对机与否!心经照样可以降魔,大悲咒不仅仅可以拿来治病!
       每样都是广大圆满无碍!你选择的就是最好的,还需要的是一颗你不退转的信心!
       五、圆融。学佛是也是在学智慧。我们需要做到和周围的人和事圆融相处,历事炼心,请花点心思在处理学佛和生活的圆融上,那也是修行。
       千万不要学成佛棍,张口闭口引经据典佛言佛语,行为上贪嗔痴慢疑具足,盲目劝人学佛信佛(请确保你有足够的智慧、口才以及身教可以影响他人),那会引人反感也会让自己升起烦恼心,那不是智慧的表现!


祝各位师兄早成菩提!至于这些业障,哪边凉快那边呆着去,谢谢。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 本帖最后由 正觉 于 2010-1-4 22:13 编辑 ]
发表于 2010-1-5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7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谨记师兄教诲

谨记师兄教诲,
发表于 2010-5-20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师兄开示。
业障和无明,是我们修行上的最大障碍,而反复和懈怠则是阻碍我们前行的最大敌人。要消除业障,拒绝反复,还得严持戒律,真心忏悔,坚持不懈。
听了师兄的话,心中很是清凉,希望这里有更多的人来敞开心扉,让大家看到希望,看到可以改变的信心!
发表于 2010-11-8 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怎样转烦恼为菩提----净慧法师


什么是烦恼?烦恼是从哪里来?

有烦恼不可怕,但要找到根源。找到根源在哪里,就容易找到拔出的办法。烦恼从哪里来?我们的身体是色,是物质的身体。受到声、香、味、触、法所牵引,而产生色想、受想、想想、行想、识想。色想与受想容易理解,这里不讲。想想即心里产生的无数念头想法,表现为人的气质;行想即由这些念头和想法长时期相续而形成的种种心理习惯、爱好,表现为人的性格;识想既有今生藏入,又有无量劫来积藏下来的种种习气,表现为人的品德。习惯思维无形,却能控制有形身体。所以,才有“如是顺流背本己,生死苦海浩浮盈。”我们的身体从久远劫来,生生世世流转六趣,各种习气都装在八识田里,五毒俱全,有好有坏。遇到不良环境条件适宜时,就容易产生不良的行为。好的习气是修善、学佛,也有的信仰天主,研修道家,各有因缘。重点说不良行为的表现,杀、盗、淫、妄。在内,习气表现为好酒、好色、贪财、贪名等,受烦恼控制;在外,表现为恩、怨、情、仇,受相有控制。从今生又追溯到无量劫生生世世,各种各类,所结恩、怨、情、仇。在我们的第八阿赖耶识里,装满这些贪、嗔、痴、慢、疑诸想,通过第七意识,折射到第六意识。

现在世俗的烦恼我暂且不讲。我们修行人最大的烦恼、最深的障碍是什么?是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在六尘里,触最难去掉,世俗上说就是淫,能给人暂时的快乐。所以,修行人最大的烦恼是欲望,最深的障碍是淫习。

怎样转化去除烦恼呢?
简单的说,静坐念佛,达到身心清净。烦恼的欲望总带有一种诱惑力。有人说女人是老虎,最可怕,那是因为定力不够而怕毁道力。欲望是身体的本能,再加上无量劫来的习气,思维是很难控制的。要把这个问题化解掉,就要转化身心,身心不空的人很难把这种烦恼习气去掉、了断。三果以下的人有漏,欲望是最大的漏。四果罗汉无漏,是无欲无求,诸漏已尽。修行人必须把这种漏习去掉,慈悲心生起,才能发菩提心。真正有修行的人,能把身体转化;真正有证悟的人,能把欲望空掉。不管男女,无论出家、在家之人,达到身心齐空以后,都能做到。

怎样从根本上把欲望去掉,断除这种烦恼呢?
只有静坐禅行,用身心产生的另外一种禅乐来转化这种快乐。不转化只能是思维上的控制,如石头压草。只有证得身心清净,才能彻底转化。

《楞严经》云,修道人如不断淫,休想成道,“如蒸沙石成饭想,非是饭本。”为什么?淫这种习气,来自于身体本能。一是性根用;二是意根想。二者均为天生之魄功能的具体表现。利用天生之魄功能的反面才能转化身体,恢复童身,方可童贞入道。


要想断出这种欲望烦恼,就是去静坐禅行,用身体证得法喜乐身。法喜禅乐是二六时中,常享快乐;证得法喜禅乐的人,宁愿死千百次,也不去淫乐一次,这种禅乐强于淫乐百千万倍。这时才知淫乐是真正的低级趣味,是人生最痛苦的苦本,才能彻底将其断除。而凡夫则执著于淫乐,淫为生死根本;淫心不断,尘劳难出。身体产生的法喜禅乐,从肌肉到骨骼、神经、脏器、肠道,每时每刻都处在法喜快乐当中。有法喜的人是什么境界,“千难都值得,万金换不来。”有证悟的人知道,如果没有达到法喜充满,没有代替的禅乐产生,即身了脱生死没有把握。因为,苦本拔不出来,烦恼不能彻底了断,往生时业障就来了。

怎样才能证得法喜充满?
各宗各派有所不同,禅、密是通过静坐,走精、气、神、虚、无、妙有的路子。无就是空,任何烦恼都解决了。因为最大的烦恼解决了,使自己的心静下来,狂心顿歇。道家也走这条路子,只到了“气还虚”就停下来了。而佛教是虚还无,无还妙有。证得无就是空,由心空到性空,到达心空时一切烦恼迎刃而解。道家执著有,不能虚还无;无空阶段的因,就不能有往生极乐的果。不论哪种修行方法,都得在此基础上修四加行,每天最低静坐四个小时,长期坚持不间断,才能久禅必定,久定必空,久空生三昧,三昧生智慧,才能达到法喜境界。


法喜充满的人,每天还去静坐,修行没有止境,静坐不空过。不同道次的人,有不同的法喜。正所谓:“头轮三十六,功到次第开。晕痛莫惊怖,飞到羽化台。不开无有乐,寒去春自来。千难都值得,万金换不来。”道家证得世间第一法,就有羽化境界。佛教中人是身心融入虚空,化入喜乐;走路如踏棉,行动如清风。修行人不要着急,寒去春自来,肯定能得道。道家修到世间第一法的人称真人,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只能算假人。只有佛教中人能超越世间第一法,得法喜的人必然知道,有道可成。

菩提之路
报身佛是宇宙当中最幸福的人;化身佛示现世间,通过静坐与报身佛相通,必然也得到法喜快乐。有修行的人证得四果罗汉时都知道,只是证道不觉道,都不说道;都知用身体来修道,身体是真正喜乐福地。我讲的这些是什么?这就是菩提之路,这就是烦恼与菩提。淫乐转化即法喜,烦恼转化即菩堤;修行人戒行法修,可以转淫乐为法喜,转烦恼为菩堤。证得妙有的人就是菩萨境界,发菩提心的人继续修菩萨行,一定成就佛道。


真正平凡的人什么样啊?
拥有平凡的心态,通过静坐转化六根,不为六尘所利用,不为别人活着,不为明天活着,不为昨天活着,不为名、闻、利、养活着,不为别人的议论活着,只为自己的行道活着,只为当下一念心活着。花钱花得心安理得,贫穷贫得心安理得,只为自己的道业成就而心安理得。只有圣人能平凡,自命不凡的人放不下不平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0-17 05:00 , Processed in 0.232896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