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60|回复: 1

修行与生活座谈会定弘法师主讲(第一四五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3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敬摘自《定弘法师(锺茂森博士)修行与生活座谈会》

修行与生活座谈会  定弘法师主讲  (第一四五集)  2012/2/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213-0145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请坐。阿弥陀佛!我们继续来举行「修行与生活座谈会」。我们现在回答网络同修的提问。

  问: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参加清明这八千人的念佛祭祖法会,跟在家静修,哪一个好?

  答:这个问题,有的同修他有个疑惑,说今年灾难很多,我们现在首要的任务是自己要拿到往生的把握。在家里修行、足不出户,能够成就自己比较快速,那为什么还要去参加这些外面举办的法会?这个问题要这样来看,我们自己念佛求往生,当然这是最重要的、首要的任务。但是念佛求往生我们要懂得它的条件,这个条件,《无量寿经》第二十四品「三辈往生」都有讲到,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专念就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专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净土,当然这是两个条件当中的重要条件,但是比这个更重要的是第一个条件,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简单的来讲,四弘誓愿里面的第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这就是发菩提心。

  为什么众生无边我们要去度?大乘佛法里告诉我们,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的。众生就像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细胞,我自己的身体也是其中一个细胞,我不仅要救自己这一个细胞,还要帮助整个身体所有的细胞,如果有一个细胞坏死了,这都是整个身体的不幸。所以真正认识了宇宙一切众生跟我一体,你自然就发起了要广度一切众生的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觉悟就是认识到宇宙人生真相,整个宇宙一切众生跟我确实是一体。这种菩提心发出来之后,有缘分应该多帮助苦难众生,如果没缘分,那自己先成就,等待机缘,将来再去广度众生。无论是自己先成就,还是现在有缘帮助众生,那只是个缘分问题,发心都是一样的。即使是在家修行,也必须要发大菩提心。你为什么要在家修行?正是因为看到众生很苦,我现在没有机会、没有能力去帮助他们,所以我赶紧求往生,将来乘愿再来帮助这些苦难众生,是这样一个心,不是为了自利。自利是小乘,只度自己,不度众生,那是小乘心。小乘,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批注》里头讲到,往生净土小乘种不生,一定是大乘种性,就是发大菩提心的人才能得生净土。

  我们现在看到世间灾难频繁。灾难的原因就是因为众生造作恶业,要帮助这个世间消灾免难,这也是大乘学人分内之事。帮助众生,从根本上帮助就是让他破迷开悟,他认识到因果,他知道忏悔就能够回头。所以讲经说法这是长远的、根本上的帮助众生。现前灾难这么多,古老的马雅人预言说今年是末日。学佛,我们知道今年不会是末日年,因为佛法未来还有九千年,现在是属于末法时代,末法一万年,我们才过了一千年,不会是世界末日。但是看到现前众生造作的罪业,杀盗淫妄也是空前,所以我们可以预估到灾难也将是空前的。一方面要讲经弘法帮助众生觉悟,但是觉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能够最快速的化解灾难?印光大师在一九三六年,上海启建护国息灾法会七天,他在法会当中开示说,化解灾难的根本方法就在于念佛。这句佛号叫万德洪名,能够感得阿弥陀佛慈力加持,靠我们人力不够,一定要靠佛力,靠佛力就有办法解决。印光大师在当时这七天的护国息灾法会上,特别强调净土念佛法门,这是印光大师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出席大法会,帮助护国息灾,所以这个意义不同寻常。眼前我们要帮助世界化解灾难,也需要用印光大师的教诲,就是倡导念佛。所以主办方启建念佛法会,我们非常的随喜,非常的赞叹。法会虽然只有三天,这是一种倡导、带动,令全球佛门同修能够振奋起来,一起念佛,为护世息灾回向,这个意义在此地。

  一般凡人都会着相,你让他自己在家修,他可能会懈怠,他也没有想到我在这修对帮助护世息灾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个八千人的法会,希望也能够带动更多的同修,所以这是好事情,师父上人也都赞叹,这是好事。带动起来之后,最重要的,每个人回家要真修真干,把在法会上精进用功念佛的精神带回家里去。今年一月份八号到十号,在香港举办的首届八千人念佛法会,参加法会的同修都感觉得很震撼,这么多的人在一起念佛,念得那么整齐、那么一致。那磁场非常的清净庄严,有的同修能看的,都看到佛菩萨在现场一起念佛,这是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量子力学家他们也有一个计算表明,要化解地球七十亿人口的灾难,那必须要有百分之一的平方根这么多数目,就是大约八千人,为这个地球祈福、祈祷,就能有效的化解灾难。当然这八千人必须是真修真干的人,放下自我,真正发菩提心,不是为自利,而是为利他,发起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大愿,参加这个法会来一起同步念佛,才能够化解这个世间灾难。

  我们参加这个法会的同修必须要有这种认识,想想我来参加念佛,目的是在哪里?不是为了给自己消灾祈福,那还是为自己打算,没有菩提心。把整个自我放下了,灾难来了我可以先牺牲,我念阿弥陀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而愿意地球上的其它众生都能够化解灾难,代众生苦供养。发这种心来这念佛,那你也是跟阿弥陀佛一家人了。这八千人在一起,这个场真正叫「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那就是地球上的极乐世界,净土在这个地方,怎么可能有灾难?《无量寿经》上讲,连恶道的名都没有,灾难的名都没有,「何况有实?」阿弥陀佛当年发愿建造极乐世界,他也是出自这个心。希望在一个有缘地方启建、建立一个这样的道场,愿念佛的人、发菩提心的人都来到这个道场,我们一起共修不退转,极乐世界就是这么建成的。所以十方世界的善士,他们发愿求往生,阿弥陀佛都来接引,接他们在一起共修。极乐世界就是大道场,那个数目是无量无边。在极乐世界,每一位菩萨的愿都跟阿弥陀佛的愿相同,都希望在自己的国土上建立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

  我们学《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也要有这样的愿。现在身体还留在这个世间,还没到极乐世界,有这个缘分,我们也来共同在地球上营造极乐世界,哪怕只有三天的极乐世界,那个功德都不可思议。用量子力学家的术语,用群体的力量,用共同的念力,将产生巨大的能量,能够改变地球。如果有这样的发心来念佛,比你在家修行要更殊胜。当然,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发心,觉得在家里修行会更清净,出来心会受干扰,会不定,我劝你就不要出来,你在家修行好。为什么?我们还是初学,会受环境影响,在境界上我们会有分别、会有执着,当然你就尽量的选择你认为清净的环境。等你修出有一点定慧力,还要出来锻炼自己,练自己的真功夫。功夫没有在境界上进行锻炼,你怎么知道那是真的是假的?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上就写了这么一个小公案,有个修行人来见莲池大师,这修行人在深山里修行。莲池大师就告诉他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位修行人,在深山里修得很好,有一天他下来在都市里转一转,结果一转他就起心动念,心又不清净了。那个听者听了这段话,就问,这个修行人是谁?莲池大师笑着说,就是老兄你!你没有真功夫,在深山里好像修得很清净,烦恼没断,只是没有外缘,烦恼它不能现行,根还在那,根深蒂固,要出来磨练才能把烦恼断除。要在任何境界上你都保持如如不动,跟你在家清修没有两样,这才是真功夫。

  我自己过去也老是陷在出来还是静修这个旋涡当中出不来。所以师父怎么练我?我很想静修的时候,师父就让我出去,哪里有弘法的机会,就让我出去代表他去弘法,哪里有什么宗教的会议,他让我去出席,我很不想出去,师父就让我出去。当我出去,心浮动了,师父就让我静修,不准我出去。以前都弄不明白,为什么师父一会儿让我这样、一会让我那样?现在明白了,练!这就是练兵,用境界来锻炼自己,练自己的真功夫。所以出来参加法会确实要有正确的心态,你才有真正的功德。所以在家修好,还是为护世息灾一起念佛好?这个都看自己本人,两者都好,没有不好的,不能有对立,不要分别,随自己的根性来选择。

  问:下面一个问题。河北省一个寺院,近年来弘扬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学习净公上人弘法的法宝,僧俗共修,除朝暮课诵外,以印光大师十念计数法专称阿弥陀佛名号。现在有四人先后不参加共修课,专称佛号,已经能不念自念,佛号不断。请教三件事:第一,每天醒来时,无论出声还是默念,心中佛号不断,有时还有几个妄念。晚间十点半左右,在听心中佛号声中入睡,早晨三点左右是念佛号醒来,近四、五个小时没梦,也不知是不是念佛。这是不是二六时中不间断?

  答:这种境界应该算功夫成片。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可能还不完全是,因为你还有几个妄念,有妄念就是间断,就有夹杂。但是这个功夫已经很了不起了,这是通过下一番苦功才能得到的。功夫成片还要去练,还要保任,在境界上要锻炼自己。所以每天还要有反省的时间,观察一下自己,内心里还有对什么没放下?对阿弥陀佛、对极乐世界、对自己往生还有没有疑虑?如果还有疑虑,信还不够;如果还有牵挂,愿还不切。蕅益大师讲,往生与否不在你功夫有多深,而在于你信愿之有无,具足真信切愿,决定往生。哪怕是功夫很差,只能保证十念当中没有间断,这个功夫是很差的(我现在大概就是这个功夫),但是具足信愿的人决定往生。当然品位不会很高,像蕅益大师讲的,下下品也都知足了,能往生真的就知足了,品位就不在乎了。但是如果信愿不真切,念佛功夫再好,也未必能往生。蕅益大师就讲,若无信愿,纵然你念到风吹不动、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一般,还是不得生也。所以我们自己要多反省、多观照。

  念佛,当然是帮助你坚固信愿的,念得愈多愈好,这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能够得少为足,要不断精进。有时间也可以多研习《无量寿经》,听我们师父《大经科注》,这个能开悟。因为他已经有这样的定功了,定能生慧,有这样的定力,再听经就能开悟。现在刘素云老师每天在家一千拜,听经十个小时。师父上人非常赞叹她,已经有念佛三昧的功夫了,还这样的努力、这样的精进,可想而知,她提升的速度会很快的。

  问:下面一个问题。每天醒来时,无论出声还是默念,心中佛号不间断。在每个周六听师父讲法两个小时,期间一味专心听法时,佛号停了,听完心中佛号自然起来;一味专心听法时,心中佛号停不下来,这哪个才对?

  答:只要不刻意,都对。佛号也是自然的,功夫成片的时候,佛号是自然的,你不用刻意,佛号就在那里不断。你有意思了,这佛号断了还是没断?那就是间断了。所以我们不要去起心动念,随顺它,这佛号能不断最好,听经你能听得很明白。佛号暂时放下没问题,因为你不是专门去念它,就把它放下,就专心致志的听经。如果那佛号不间断,也不是你有意去念的,也是随顺它,让它自自然然念下去就好,我们还是专心致志的听经,这就对了,都叫作不间断。甚至你要动脑子想问题,把佛号暂时放下,专心致志的想你的问题,没关系的,把问题想完了立刻放下,绝不放在心上,佛号自然就提起来,这都属于功夫成片的境界。

  问:下面第三个问题。如是精进念佛,若佛号中绝对没有妄念了,是否证得三昧了?

  答:没错,念佛时一个妄念不生,就叫念佛三昧,最浅的一个层次就是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你往生就能自在,你决定可以达到预知时至往生,因为你心清净,你跟阿弥陀佛感应就会很强。但是也不要执着这个境界,就是不能去作意,有这个境界也不要欢喜,不生执着心,继续努力,继续念下去,功夫自自然然往上提升。如果你能够加上经教,提升速度会更快。再往上面一个层次就是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就已经断了见思烦恼,执着真的全部断除。在小乘上讲,这就是证得阿罗汉果了,圆教大乘上讲,这是证得七信位的菩萨,六种神通自然现前。这种神通现前,也不去作意,也不去执着,也不生欢喜心。为什么?这是人自性中本来的功能,也随它去。继续努力的念佛,还是一句佛号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不间断,事上的念佛都不停。最后念到妄想自然脱落,起心动念都没有了,那个时候就叫理一心。那是开悟的境界,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这个境界,那就成佛了。天台宗讲到六即佛,这叫分证即佛,那是真佛,不是假佛。你要有这个功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三种境界都属于念佛三昧,功夫成片、事一心、理一心,都是。

  问:下面一个问题。是否可以成立一个「修行与生活座谈会」网?让我们在这个修行平台上可以互动、交流,一起分享修行的心得体会,最重要的是一起念佛、忏悔,让我们有一个空中共修道场,成就我们的道业,共证菩提。

  答:你这个提议也非常好。现在我们有远程教学的这些工具,大家一起共修共学,不必要在一起,各自在自己家里,但是道场又是在一起。有点像《华严经》里面讲到的,世尊坐在菩提树下,他能到他方世界弘法,能上升忉利天。现在你坐在你自己的计算机前,你也等于参与我们这个共修的法会。所以非常有必要,现在也听说有同学已经发心在构建共修网,大家能够在一起常常切磋琢磨,对自己道业长进有大的帮助。蕅益大师曾经说过,在菩提道上戒律为本、观心为要、净土为归、善友为依。我们要依靠善友,我们的老师是净公上人,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常跟他在一起共修。听他的讲经,他是我们的领路人;但是具体的修学,我们同修道友互相勉励、互相策励,这就非常重要,这都要有缘人。这个理念我们看看能不能够尽快落实,就是大家一起有一个空中共修道场。

  问:下面一个问题。弟子想问,刚接触佛法要怎么做,怎么修行?

  答:刚接触佛法,首先要认识佛教,你自己可以听一听师父上人早年讲的「认识佛教」的光盘,或者是网上的视频。然后你要选一个法门,最好就是净土法门。佛在世的时候就预言,末法时代众生靠念佛成就。所以我们靠其它法门很难成就,念佛最容易,比较保险。学习净土法门有它的理论,有它的方法,有它的境界,我们要去学习,最好你选《无量寿经》,专听。师父上人早年也讲过好几个版本,我近期也复讲过,在网上都能找得到,这对初学会有帮助,认识《无量寿经》,认识净土法门。师父现在讲的《净土大经科注》,是有一定基础之后,你认真的来听,你境界会大幅提升。平常的修行需要有定课,或者是早晚课,或者是自己规定自己,一天找时间或诵《无量寿经》一部,念阿弥陀佛若干。你可以念一千声、三千声、一万声都可以,或者是拜佛,拜一百拜、三百拜、五百拜、一千拜,看自己的工作生活能不能够做到,选择一个自己能做到的功课,定下来之后,我们尽量的不要缺失。如果你不能保证每天能做到,先定少的。最少的功课,师父上人提的一天九次十念法,这是最少的,人人都能做到。然后在这基础上慢慢增加,不要一下定太多,做不到,自己心里很烦恼,很大压力,然后退心了,那是退步的表现。倒不如从少的开始,一点点增加,这样愈做愈法喜。听经对初学来讲是最重要的,最好每天都能够听上两个小时经,三个月到半年,就完全不一样。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的女儿现在一周多,而我每天听经学习都要上网,不怎么出门,会不会导致女儿跟我在一起很封闭?我也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她,很矛盾。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这样学习佛法是不是错了?我又怕时间长了,会让她感觉我对她的冷落。我该怎样顾及到学习,又能很好的与孩子交流沟通?请您开示。

  答:妳可以参考一下有关怎么教育儿女的这些学习资料。我母亲跟我在过去讲过一个「母慈子孝」的光盘,很多人也很喜欢,光盘里是讲我母亲怎么教我的,妳可以参考。孩子小,最重要的我们要给她做好样子,用身教,特别是三岁以前,这是给她奠定一生基础的黄金时代。古人讲三岁定八十,这很有道理,三岁以前受到的教育,将是她一生的底蕴,一般不会有大的改动。所以父母这个时候一定要给她身教,处处给她做好样子。至于说要不要出门,这都不是主要问题,出门,外面也是污染,可能倒不如在家里听经念佛更清净。妳可以跟她一起来听经,不要以为她听不懂,实际上她都在学习,阿赖耶识里头都在落正法的种子。妳跟她一起听《无量寿经》,听传统文化,久而久之,这孩子就很有定性。妳跟她一起念佛,带着她一起念,妳不会把她冷落,妳跟她一起共修,到三岁以后,她基础就打好了。特别是学习佛法,得到佛力的加持,她能开智慧,所以从小可能都很有智慧。就像鸠摩罗什大师,七岁表现得跟其它孩子就完全不同,特别有智慧,大人都赶不上他。这个一个是他宿世的善根很深厚,我们说他是再来人;另外一个也是他后天这种从胎教到三岁以前受到的良好教育。

  妳要发愿将来把女儿培养成护持佛法的大善知识。末法时代,女众成就的很多,不像正法时代男众比女众多,现在末法时代女众比男众多。一般佛门道场,妳去仔细看看,都是女众多过男众。所以很多菩萨示现在末法时期,都是用女众的身护持佛法。妳要向佛前发愿,希望将女儿培养成大护法人,护持佛法的命脉。现在认真的培养她,妳必然得到三宝加持。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爸爸整夜打牌不回家,我妈妈很烦恼、很痛苦,我可以念佛回向使他戒赌吗?看到他们两人因为这件事情每次闹得很厉害,爸爸也很烦恼,我劝我妈妈放下别再管了。请问法师,我这样劝我妈妈,是不是对我爸爸的不负责任,甚至是更放纵他?我应该怎样劝说我妈妈?

  答:劝你妈妈放下也没错,确实她也管不了,这都是各人的习气很重,佛法里讲这是业力,一般人你是扭转不了他的。怎么做?自己做好样子感化他。你对他好,他做得不对,你愈是不说他,反而对他好,就让他感动,一开始觉得不好意思,后来就觉得很内疚,他就能悔过自新。一定要用感化,不能用强制逼迫的手段,那效果正好相反。你愈逼他,他愈会有逆反心理,就会闹得更凶,这就没必要,家庭就不和谐,亲人都变成怨恨了。所以要用慈悲柔软的心对他,要耐心等待他回头。平常念佛回向给他非常好,求佛力加持,尤其是为他的冤亲债主、有缘众生回向,让他们也都欢喜离开,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一个人有深重的恶习改不了的,固然他自己有问题,也有他身上或者周边这些冤亲债主、有缘众生干扰他,让他造恶,将来受恶报,这是等于报复他,所以也要帮他化解这些怨恨。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母亲与我奶奶关系不好,我妈妈如果接奶奶回家住,对她来说是一种痛苦。奶奶也老了,身体上又有病,又不想总是跟孙女住在一起,但跟我妈妈住在一起也不幸福,所以奶奶很痛苦。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两全其美?

  答:看这个文,可能是您跟您奶奶一起住,如果是这样,那妳就好好度妳的奶奶,陪她一起学佛,听经念佛,让她能够认识阿弥陀佛,认识西方净土,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把心放在阿弥陀佛那里,不要放在这些对立、矛盾、是非上面。对妳妈妈也要这样子做,把佛法带进家庭,就能使家庭和谐。做儿女的就发这样的大愿心,自己能吃苦,不怕累,不怕羞辱,护持好家庭,让家庭和睦,大家都很欢喜,妳就度了一家人。

  问:下面问,我奶奶因为性格的原因,所以她非常的孤独,我觉得自己很不孝,不能时常的陪伴她。我和父母包括奶奶之间的感情并不深,几乎没有什么话好讲。可学佛后,我知道我应该对他们尽孝,我很惭愧,到现在也没有真正落实《弟子规》。可是面对我们之间这样的状态,我不知道该怎样改变自己,该如何做好孝道?请法师开示。

  答:这就要把自己彻底放下,降低姿势,以柔软恭顺的心态来侍奉父母奶奶,要发出真诚的爱心来,那妳就落实《弟子规》了。妳这个心没发出来,《弟子规》怎么做都不能落实。所以要齐家,必须自己修身,自己修好了,妳才能帮助他们。我建议妳可以多听一听胡小林老师讲的那一段,怎么转他家庭的那个光盘。他父母也不学佛,但是后来转过来了,这是胡小林老师自己用孝心来感化他们。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遇到不开心的事,很伤心难过,自己又不能调适心态,总是很纠结痛苦,我可以对我的家人讲吗?如果这里涉及到一些人的话,对家人就算是犯口业吗?如果说出来会好受的话,但又不能说,该怎么办?

  答:《了凡四训》上讲,如果是为自己做的就叫恶,为别人做的就叫善。善恶怎么分判?是看为自私自利,还是为别人、为众生,如果是私心那叫恶,公心就是善。所以你有不开心,难过的时候,你为了发泄自己的痛苦,让自己心好受点,跟家里人讲,甚至会涉及到造口业的问题,你说是善是恶?我们再问,你为什么会伤心难过?还不是你的自我意识太强了,我执,说白了就是自私,自私自利的人他才会不开心,才会有伤心难过,才会有痛苦烦恼;没有私心的人,哪会有不开心?连我都没有了,谁不开心?天天都活在快乐当中,法喜当中,这叫真学佛。所以不要老想着怎么调适自己的心态,你把自己放下,就想着如何帮助别人生欢喜心,帮助别人学佛,不想自己,你这心态不用调,自然就是正常的。

  问:下面一个问题。家人如果有好多不好的生活习惯,又有很多毛病习气,我可以指出来吗?

  答:如果他能接受,能够改过自新,你可以指出来。如果他不能接受教诲,那你就不要指出来。为什么?指出来没用,而且会有反效果,他们有抵触情绪的话,那就会对立,就不和了。所以指出家人的毛病,也不能伤和气,这是个原则。他能改,我们看到了,还要艺术的、善巧的给他指出来。像《弟子规》上讲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让他欢喜,来点他一下,还不能说得太白,赤裸裸的给他指出来,那一般人受不了。一般人都有个面子问题,你也给人家留点面子。我们师父讲,能够直接指出毛病的,那个对方如果是二十岁左右,可以;上了三十岁,不能直接指出来,看到他有毛病,我们只能点一点,暗示一下,你说太白了,那他就会产生怨恨;如果上了四十岁,师父讲,连点都不点了,为什么?他改不了了。所以我们就好好做好自己,用我们的德行去感化他们,让他自己回头。绝对不要生起一个「我要改造对方」的念头,有这个念头就会有对立。一切就反求诸己,不见他过,久而久之,你就能感化对方。所以要有这个定力,要有这个包容心。

  问:下面一个问题。别人家的孩子来我家玩,有时对我态度很不好,我内心很生气,觉得他没有礼貌,就想说说他,但是又觉得不能与他人结冤仇。可是我又想到「善相劝,德皆建」,如果我不说他,他就不知道这样说话是错误的,那我是不是对他不负责任?

  答:这跟你说他的那个心态有关系,你是内心里很生气,然后说他,这就不对,而且你说他,他也不可能接受。为什么?你那个意念和你的磁场不好,你是跟他对抗的、对立的,这样的磁场他怎么能够接受?要说他,怎么说?用爱心,不是用责备的心,不是指责他、嫌弃他,不是;爱护他、关怀他、栽培他,你这样的爱心,可以感动对方,
 楼主| 发表于 2019-4-23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算是《弟子规》讲的「善相劝,德皆建」,你是为了劝善,不是为了批评,不是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怒气。所以用心不同,效果就不一样,一个是行善积德,另外一个是造罪业,甚至结怨恨。所以自己必须要先有好的修养,才能教人。自己都没做好,自己还起贪瞋痴,你怎么可能把人教好?《太上感应篇》讲「正己化人」,先把自己端正了,你才能感化别人、教化别人,这才是真正对他负责任。对他负责任的,必须先把自己修好,而且看他真的像看自己儿女一样,一视同仁,平等的爱护,他就能感动。

  问:下面一个问题。学佛人面对别人的欺辱、毁谤、轻视等等都要忍耐,别人会不会认为是软弱的表现,之后就会变本加利的对待?如何让自己在面对这样的情境时表现得不懦弱?

  答:能够忍耐就是不懦弱,能够忍耐的人才是真正勇者,大无畏之人;不能忍耐的,反而是他的心量小,承受不了,那才是懦弱的人。别人的欺辱毁谤,我们都能够恬然容受,这就是君子修养。俗话讲大人有大量,小人是小心量不能容。绝对不会想别人更变本加利的欺负我怎么办?你这样想,就是不能容,就是忍耐度还不够。把这个念头放下,要想到别人变本加利的对待我,我是更消业障,感恩他。他把我折磨死了,那我就念佛得生净土了,那不更感恩他!让我早点去西方,不要在这个娑婆世界再受罪了。所以哪有坏事?都是好事。别人愈对你伤害,你愈忍耐,而且忍也没有忍的念头,那么的自然,那么的轻松,潇洒自在,别人会被你感动的,他会发现你不是普通人。有这样的大的忍耐力、大的容量,将来你成就非凡,他怎么敢小看你?就像《金刚经》里提到的,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做忍辱仙人的时候,歌利王割截他的身体,对他是凌迟处死,那个欺辱到了绝处。但是忍辱仙人没有丝毫的怨恨,没有对立,没有觉得任何的委屈、不平。这样的忍功成就他的忍辱波罗蜜,他成佛都提前了。释迦牟尼佛感恩歌利王,如果不是歌利王对他这样,他怎么可能提前成佛?所以忍辱仙人发了个愿,愿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这就是出自于感恩心,知恩报恩,感恩这个成就我的人。儒家也讲「仁者无敌」,仁,仁爱,佛法里称慈悲,大慈大悲的人,心中没有敌人,没有敌对的。连歌利王割截自己的身体,忍辱仙人眼中看他都是恩人,哪有敌人?这是菩萨心,我们应当效仿。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平时会在网上听法师讲经,每天念阿弥陀佛和南无地藏王菩萨。对于以前没有学佛的人来说,请教如何在家学佛,又不会影响现有的学业?我学佛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生净土,我只想帮助世间一切生灵远离苦难。请法师给我明示,如何在家学佛?

  答:在家学佛,首先你要学大乘。大乘就是救度一切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很难得你有这个心,你想帮助世间苦难众生。有了这个心,第二步要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如果你自己没修好,你就不可能帮助世间苦难众生。换句话说,你不肯好好的修,你那个愿也是假的、空的、不切实际的。所以有大愿要落实,怎么落实?自己要先断烦恼,把贪瞋痴慢、自私自利放下,改毛病、改习气,还要学法门。学法门对我们初学来讲,首先要选择一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样容易开悟。大乘佛法里开悟才算成就,不开悟,你就没有成就,你所修的都是六道里面一些福报而已,叫有漏的福报,福报享完了,将来还得堕落。所以要志求开悟,就是成佛道。用什么法门?现在来讲最好、最方便、最容易、最快速成就的,莫过于净土法门,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到西方净土干什么?去成佛道的,去普度众生的。所以西方净土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终极目标是我们成佛,借西方净土这个增上缘,成就佛道。这个缘是最殊胜的缘,所以十方诸佛都赞叹净土法门,都劝导一切众生求生西方净土。如果这个法门不是那么殊胜,哪能够十方诸佛都同赞叹!《华严》、《法华》大乘经论,最后都指归这个法门。所以我们应该随顺诸佛教诲,要发愿求生净土。这个目的是在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快速成佛道,然后普度一切苦难众生,圆满你的菩提大愿。

  你看普贤菩萨,这是华严法会上的上首菩萨。他给我们做好样子,他自己就是发愿,「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普贤菩萨是等觉菩萨,他要在世间救度苦难众生,他也能做到,为什么他还要求生净土?他可以不用求生净土,也一样能救度众生,他有这个本事,他还要求生净土,为什么?正是因为求生净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更快速,也就是他普度众生更圆满。如果不往生,虽然现在能够度众生,但是不能圆满,还有一分欠缺。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烦恼的习气没断尽,那他就是度众生都不圆满,所以他要求生净土,把最后一品的生相无明习气断除。普贤菩萨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我们叫博地凡夫,一品烦恼都没断,现在说想要度众生,那真的是有心而无力。那就要效仿普贤菩萨,早点往生净土,乘愿再来,才能够广度众生。有人说,你乘愿再来,什么时候才能再来?经上告诉我们,你去到极乐世界立刻就能回来,你就能得到阿弥陀佛威神愿力的加持,你就是阿惟越致菩萨,那叫圆教七地以上的菩萨。而且蒙阿弥陀佛加持,你具足神通智慧,教化众生,广度有情,你能做到。所以现前我们怎么帮助众生最好?就是帮助众生认识净土法门,愿同一切众生同生净土,这是借阿弥陀佛大愿力来帮助众生,你也能做到普度。所以我建议你多听经,尤其是《无量寿经》,多听,认真学习,去落实。每天要念佛,要发愿求生净土,这就是菩提愿。蕅益大师讲过,能够真信切愿求生净土,就是无上菩提心。你要好好去思惟,想通了,就死心踏地求生净土了。

  问:下面一个问题。因为时间有限,听经时,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听更多的课,我按照一点二倍的速度来播放,我这样听经可以吗?而且似乎也不影响听经质量,但还不是很放心,是否如理如法?请法师开示。

  答:我建议你还是用正常速度来播放,不要心急。现在社会普遍的问题就是心浮气躁,像我们这讲课的速度这么缓慢,一般人听,他没有耐心听。他所听的世间这些知识,那个对你修学没什么帮助。因为修学纲领就是戒、定、慧,持戒得定,修定开慧,听经也是在修戒定慧。听经的时候,认认真真的听,你不去干坏事,不起贪瞋痴了,这就是持戒,所谓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听经的时候就能做到,听经是大善;你认真的听,把心定下来,心平气和的听,专注的听,这就是修定;定久了你就能开智慧,更何况讲经的内容本身就是智慧。但是如果我们心不定,我们很急的听,心浮气躁的听,得不到智能,只能得到知识。你常识很丰富,说起来你都懂,实际上你都没做到,烦恼习气断不了。所以你也不要贪多,贪多这也是贪。实在讲一门就够了,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就是修戒定慧,定久了你就能开悟。所以很多人他用听经来修行,好不好?很好,他也能修出戒定慧来。像我们师父上人讲经也是讲得很缓慢,讲的时候整个都在禅定当中,从定中讲出来的,那就是自性流露。我们也要会听,把心定下来听,你才能真正听懂,你才能做到。

  如果你觉得课程很多,自己心急,那我劝你,干脆什么都放下,就拿你最喜欢的那一片光盘,反复听。我过去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很喜欢听师父老人家在《金刚经》里讲的其中一段,讲布施忍辱,一个小时。那时候是卡带,我就拿着小放录机,天天就听这个卡带,听完再听,重复了上百遍。每次听都有启发,都自己觉悟在提升,愈听就愈明白。明白的是你自己做到,这就叫明白,没做到的那不叫明白。我就觉得这个方式就很好,特别是对很忙的人,正好用听经来把自己心定下来。其实师父上人讲了这么多的经,哪一片的光盘都含盖了一切的教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真的是如此。有位同修,这也是我早年在美国留学时候遇到的,他告诉我,他把「三皈传授」那一片的录音带听了一千多遍,然后师父讲的所有的法他都通了,一切的教理他都弄明白了,一通一切通。

  问:下面一个问题。关于人睡觉后,夜里磨牙齿,这是怎么回事,是什么业障?应该如何应对、改正?如果是业障,应该怎么样忏悔?

  答:在医学上讲,如果是小孩夜里磨牙齿,很可能是肚里有虫,当然也可能会是其它的原因。算不算业障?当然也都算业障,这一切不正常的现象都能够归为业障。如何改?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求阿弥陀佛加持,把自己业障消除。当我们常常想佛念佛,业障自然就消了。念的时候一定要用真诚心、恭敬心来念,「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这念佛就是忏悔,就是在消业。如果是肚里有虫的,这是身上的众生,因为念佛的加持,牠能很顺利的排出来,都不用吃打虫药,真的有这个效果。我母亲就告诉过我,这是好多年前的事。她在家里自己学佛念佛听经,每天做早晚课。有一天做早课的时候,在那拜佛,发现自己肛门那边有点痒痒的,她就到厕所排出来,发现一条大的蛔虫,就从她肛门那里自己出来了,活着出来的。这是什么?念佛的感应,身上的众生牠自然就下来,牠不障碍你了,牠也得到超度了。

  问:下面一个问题。加工后的虾仁、虾酱、小虾米装在礼品盒送人,这样的礼品是转送别人好,还是把牠们埋在土地里,入土为安好?

  答:这个已经是成品了,又不是你自己买的,是别人送来的,那你可以送给爱吃这些的人,结个欢喜缘。告诉他,我是吃素的,我不能吃生命了,如果你还要吃,那你就拿去吃(当然我们希望他将来慢慢的也不要吃了),这样就好。因为什么?这生命已经杀了,这也是牠们过去生中的罪业,现在受报。受报,我们就让牠报尽,让牠们能用自己的身体(尸体)供养人类,牠的罪业就消了,也不是坏事。但是我们自己不吃,为什么?吃了就跟牠们结上这些不好的缘,我们跟众生结清净法缘,不结恶缘。在送人之前,你可以给牠们做三皈依,合掌念一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三皈依简单的念个五分钟,就算尽到心了。

  问:下面一个问题。弟子最近看到一套光盘,其中有对更改名字问题做了非常明确的开示,说是阴阳两界业力自然流转。如阳间更改了名字,阴间的生死名册无法更改,造成阴阳两界不能自然流转,违背了自然规律,并造成人一生的不顺,死后还会成为孤魂野鬼。我小时候也改了名字,三十多年来,我一直觉得不舒服,事事不顺。请问法师,真的与名字有关吗?我每天做功课回向,根本不知道该用哪个名字了,怎么办?

  答:你要有这样的执着,那你就把自己的名字改回原来的名字就好。不执着的人就无所谓了,名字就是假名,这个世间没有一样是真实的,那名字更是假的,你为什么执着它?这些阴阳的规律,只能够去控制那些执着的人,你没有这种执着,这个规律就对你不适合了。实在讲,名字也是自己的一种果报,你招感来的,都不是偶然的。所以名字的好坏,那都是表面问题,根本问题是你自己善恶的业力在主宰着你自己吉凶祸福。不是说我改了名就能把运改了,没那回事。现在很多人用名字来预测,老想用一个什么最好的名字,那都是表面做功夫,效果不大。而且你改了名字,未必能得好,为什么?如果心不好,名字不管用什么名字都会不好。所以要改命运,你要改自己的心。《了凡四训》里面就把这个道理讲得很清楚,「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真正断恶修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的人,语善、行为善、意念善,他自然就有善报,如果要改,这个名字也自然会改得更好。如果一个人身语意都不善,他想要自己命运更好,找一个名字,请那个名字的预测大师给他起一个名字,最后还不好。为什么?因为起的那个名字也未必适合他,还要看跟他自己命里的八字相不相应,这个招感必须是跟业力有关,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所以既然如此,何必去在乎那个名字?你就认认真真的改过自新,行善积德,你还愁自己的命运改不过来吗?你要加上念佛求生净土,那阴间就不是你的去处了,将来你到西方极乐世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问:下面一个问题。看到您二00八年写的「恩师颂」时,特感动,每天在做早晚课之前都先唱「恩师颂」,心里真的时常有感恩的感觉,觉得很好。想问这样的做法如法吗?原来有一个爱东跑西颠的同修,现在在我的带领和劝说下,他也和我一样,每天在家只看老恩师的《净土大经科注》直播,哪都不去了,谁都不乱接触了。但是他也和我一样,每天唱「恩师颂」,有时候唱得都哭了,很感动。不知道我们这样做是否如法?我们俩发愿余生哪都不乱走,谁都不乱接触,就以净公老恩师为师,一句弥陀圣号、一部《无量寿经》,好好的修持,坚守五戒,发心做弥陀的真弟子,不知可否?

  答:可以,这个是很好的做法,把心定下来认真的修学,回向求生净土,回向世间苦难众生消灾免难,这个做法就很好。唱「恩师颂」也很好,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受到感动这是正常的,因为我们毕竟是凡夫,还有起心动念,还有分别执着。我们这个分别执着用在正的地方,用正的分别执着来激励自己修行,激励自己求生净土,依教奉行,这是好事。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样的激励,可能会懈怠懒散,常起报恩心,这就是一种激励机制。如果这个「恩师颂」能够这样帮助你,我也觉得很欣慰,这也是我们当时作这个歌的用意。用这样的方式勉励大家依教奉行,用真修实干来请佛住世,请老恩师常住世间。

  问:下面一个问题。有个同修被附体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探讨学习心得时,附体众生就借着他的身体突然跟我点头,这是怎么回事?我最初被吓了一跳,但后来反思,自己不是发愿弘扬正法、帮助众生吗?那跟他有缘的众生也是苦难众生。心里转过来后,我就不怕了,跟他共修时候一点恐惧都没有。只要正知正见正修,我相信我没什么可怕的,对吗?

  答:没错,确实没什么可怕的。众生比我们苦,那些来附体的都是希望能够得到帮助,他们都需要超度。我们认真的修行,他们跟着我们一起修,他们就能得超度。所以不用害怕,害怕是一种对立情绪,要用爱心、用慈悲来帮助他,让他们早生西方净土。

  问:下面问。孩子在我的影响下,每天早晚以十念法的方式做早晚课念佛。但他今年十四岁,时有任性和不听话,我忍不住会说说他。这样是不是没有做到放下,影响修持?我该怎样做更如法?我知道夫妻是缘,儿女是债,我今生只想求生西方,不想被世间的这些情执所困扰。但身为妈妈,这也是我的责任,我到底该怎么办?期待您的开示指点。

  答:印光大师为我们开示说,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做到「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敦伦尽分,就是跟自己的家人上下要和睦,要尽到自己的本分。妳现在是妈妈,那要尽到教养儿女的本分,所以看到孩子有不对的地方,要说,要教育。教育包括身教和言教,身教最重要,妳自己做好样子,妳能够孝敬父母、公婆,妳能够勤俭持家,做事能够有规矩、有条理,家里整得很整洁,不自私、心平气和、温良恭俭让,这些美德做出来,孩子就能学得到。他不听话,我们要反求诸己,我们的德不够。所以我们要努力的修正自己,然后妳的言教他就能够听得进去。妳对他的教育是不是有情执,这都要看自己。情执是自己的心态问题,跟教不教育没关系,妳不教育他,也会有情执,妳教育他,也可以没有情执。佛菩萨教育众生他没有情执,但是他尽到自己的义务,该教的必须教,不教对不起他,这叫敦伦尽分,但是没有情执在里面。这是一个缘,我们了缘,遇到这样的缘,就是救度众生。儿女也是众生之一,而且是跟自己最亲近的众生,我们就应该认真的教导他,但是绝不执着。反而没有情执,你教导他效果更好,有情执,总是有偏差,因为情执障碍了智慧。教孩子必须要用智慧才行。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像现在这个阶段,他十四岁,懂事了,也明白一些道理,要给他讲因果、传统文化、伦理道德,这些教材可以引导他来听一听、学一学。但是最好能专听一位老师,这孩子不乱;听得多就会乱,他自己就产生矛盾冲突,反而他就不能进步,所以妳要引导他听一位老师的。而介绍给他听课的这些内容,要多用这些因果教材,伦理道德教育都应该放在因果的框架里讲,就是有德者有好报,无德者有恶报,这就是因果教育。因果教育也是道德教育,因果报应能够令众生不敢造恶,这是个很好的防范机制。他自己不敢造恶了,畏惧因果报应,他自己就能够收敛,就能够改过自新。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今年三十六岁,父母感情变异,分居异地,母亲患精神病四十多年,曾因计划生育被迫堕胎。五年前接触佛法,知道自己造作太多的罪业,特别是堕胎之事,就是杀了自己的儿女,果报在地狱。四年前我开始吃素,在生活中改过,努力孝顺老人,工作认真负责,希望求生净土。因先生经济收入可维持生活,所以我决定辞去工作,能更多的时间在家听经念佛,先生支持。但知道公公婆婆不喜欢我不工作,怕他们反对,所以我没告诉他们,这让我心里不踏实。请问法师,我这样做如法吗?我希望能做佛弟子的好榜样。

  答:孝顺父母、公公婆婆,这是学佛的根本。孝顺当然要用智慧,要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这不能胡涂。要是胡涂,那就不叫尽孝,可能虽然有一个好心,但是做了坏事。所以《孝经》上曾子(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曾经问老师,说「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一个儿女就是一味的盲从父母的命令,这叫孝吗?孔子说,「是何言与,是何言与!」这哪里是孝!儿女看到父母过失,应该怎么样?应该守着正义,不能够陷父母于不义,要能够劝谏父母,让父母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如果不能劝谏,我们自己还是要坚持正义,但是也不要跟父母有情绪对立。像《弟子规》上讲的,「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即使是父母想不通的时候打我们、骂我们,在我们身上发泄怒气,我们也要忍着,无怨无悔,心里念佛给他回向,你就听不到他骂你了。然后他骂累了,你让他坐下歇会,给他倒杯热茶,给他捶捶背,按摩按摩。一边按摩一边赔不是,自己不懂事,让您老人家生气,您可别动气,动气了这伤身体,喝点水,这个事我们好好商量解决。我都是为家里好,自己学好了,儿女也能懂得教他们,这学佛也不是坏事,好事。家里挣得钱多钱少,那都是次要的,大家幸福快乐,这是最重要的,学佛就能让人幸福快乐。您看情绪很大的话,动烦恼,这就不快乐了。慢慢去开导他,相信用妳的真诚、用妳的爱心是能够把他感化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当的地方,请诸位大德同修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8 07:40 , Processed in 0.24211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