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29|回复: 0

[大德开示] 转帖:要记得,这个内心的依靠,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5 1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海雲繼夢和上





1

凡夫的世界




修行首先要懂得向未知的领域迈进,我们都很怕迈向未知,对于未知之所以喜欢,对于未来之所以执着,其实是假设的,只是假设,根本就不知道。假设结婚以后会很幸福,这是假设;可是你忘了,结了就昏了。



当你假设结婚以后会很痛苦,那些人就只好当单身贵族,因为他是假设。这个东西不能用假设,内心世界这条路要走的不是假设的问题,是必须去面对它的问题。



那么凡夫的内心世界是都在已知的范围里,不可能走向未知,所以凡夫强调的叫“经验主义”,曾经有过的经验再做一遍,没有走过的经验不走,即使要走也是假设。



假设什么?都是别人讲的,爸爸讲的、老师讲的、报纸讲的、电视讲的、人家说的,因为有这些,所以就内心有依靠。



要记得,这个内心的依靠,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我们修行、学佛、禅修、密法、净土,不管哪个法门,它的目的就在这里,不要找寻内心的依靠。



这句话在现实的社会里不能成立,因为现实的社会所教的就是内心要有依靠,尽管是学术家、哲学家,他们要的也是一种依靠跟证据。



看学者的论著里,有很多注解,那些注解都是古人说的,讲实际一点叫死人说的,所有的出处,都是指那些死人讲的,相信死人的话,没有办法相信活人讲的话。



要注意啊!



当这种现象产生的时候,就是走在生死轮回的范围里,这叫凡夫的世界。





2

修行就是在训练不要有“依”




所以凡夫的内心世界是什么?



很简单的,只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记忆,记忆很多资料;

第二个条件推理;

第三个条件达到预期的目标。



凡夫的内心世界,只有这三个条件的因素。



记忆是依靠,合理的推理也是依靠,达到预期的目标也是依靠,这叫“有依”,有依叫作“有”。



三有就是依欲望、依形象、依想像,这三有叫“三界轮回”,因为会这样一再的循环。



修行在训练的就是“不要有”,“不要依”,“要能独立”,那要怎么样去独立呢?



这就是禅行的过程,这一个完全独立。

 

3

带着觉性




从佛教的立场来讲,就是带着觉性。



带着觉性有个好处,可以依,也可以不依,这是佛法的特色。



佛法不是叫你绝对不依,但是要知道这个要依就非依不可,开车上高速公路,只能靠右边走,这就是依,不能够说不依,那就靠左边走。



因为在这个时候不依不行,我们有觉性知道我必须要依,因为这是世间法中的。



可是能够觉知你自己在依的,那个觉知的本身就是智慧。



问题是我们都无知,都用惯性,或者是一种好恶的选择,那就不对。



第一个不能惯性,

惯性就是生死轮回。

第二个不能用好恶选择,

好恶选择不是觉知。



觉知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知道我做这件事,但并不是我做这件事情就对。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4

其实是内心在做选择




我们发现很多人有这种情况,知道做这件事情要这样做才对,那样做不对,那是“用好恶在做选择,才会有『这样做对,那样做不对』,很清楚就好了”,我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他这样讲,好,那我就依你,你负责。



这个时候不说对不对,只是依你而已。



现在知道最痛苦的是,你自己的好恶做选择以后,无法依他,因为你要的是这个,无法那个,这就是痛苦的地方。



看起来很像在修行,其实根本就不是,口口声声说是佛法,所要的都是自己选择的。



当你要做的时候,说这是我的福报。



你发心了,不想做的时候那就随缘了。



所以就会发现,当人家讲随缘,差不多OK了,他就是不干了。



为什么?

你用的都是佛教的术语,但其实是内心在做选择这个不算;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不选择的。





5

内心转变 世界就会转变




华藏工程一定要去进行,我们的内心就会转变,世界就会转变。



它就是要你放下好恶、对立的选择,你很清楚,带着觉知。



那么依靠、依他,他有意见,我听你的,但我清楚这个意见是你的。



做,我做了,将来人家会骂我,而我很清楚,因为我是听他的,所以被骂。



你不必公布没有意义,要很清楚的明白那是世间法中的这一点,这就是学佛,学着觉知。



我们觉知我这样做会出问题,那这样就好了。



出了问题是必然的,被K、被骂、被揍这事,我自己很清楚。



假如没有问题产生,就是福报,因为前辈子没有造业,所以这辈子我听他的,撂下去,结果它不是陷阱,只有两寸水而已,所以我通过了。



知道这一点觉知在运作的时候,生命是非常灿烂的,自己要去经验。



禅本身是一种觉知的行为。



禅修为什么跟学佛扯在一起,关键就在于你会发现它的一个根本,就是那个疑情一直在起作用。



因为有疑情才有可能觉知,否则不可能有觉知。



疑情不是疑神疑鬼,疑情也不是制造紧张,疑情只是让你环顾四周,无有压力这样而已。



疑情可打破我们的惯性,当我门有惯性的时候,没有办法发挥警觉力,甚至于周遭的事也一样。



那么禅修的本身就是带着疑情,这个觉性会一直起作用。





-海雲繼夢和上 禪·開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10:50 , Processed in 0.14846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