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25|回复: 1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转帖:恭迎华严菩萨圣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3 2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是华严菩萨圣诞。明天就是农历新年的开始──除夕,华夏儿女喜迎新春的日子。以此文恭迎华严菩萨圣诞,供养普天下所有生灵,喜迎新春佳节,传递真诚祝福!普愿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佛音《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菩萨来历



华严菩萨之名,载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华严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诸大菩萨于此会上闻法。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位古德传为华严菩萨化现:一为唐代清凉国师(澄观大师),一为元朝正顺法师,皆以专修《华严经》而名。



宣化上人在《华严菩萨化身的七帝之师华严宗第四祖澄观法师》讲到过为什么清凉国师是华严菩萨的原因。上人讲到,大师著作一部《华严疏钞》,专讲《华严经》。等到他圆寂之后,在中国和印度的交界处,有一位阿罗汉,见到有两个很年轻的菩萨,在虚空里头走。这位阿罗汉有神通,他就用神通令这两位青衣的童子,也就是这两位年轻的菩萨,不能走了,问他们:“你们是谁?到中国做什么去啊?”这两位说:“我们是北印度文殊堂神,到中国五台山去请华严菩萨的牙齿,回到我们的国土去供养。”这位阿罗汉一听,说:“哦,是这样,那你们可以去了。”



两位青衣童子走了之后,这位罗汉以后也到五台山去,就对着一般人说他见到怎么样的一个境界。这时人们就把清凉国师的棺木打开来,一看,果然他两颗牙齿没有了。这两颗牙齿就是被两位年轻菩萨请去供养了。所以在佛教里,一般人都知道这位澄观法师,是华严菩萨的化身。



宣化上人感叹道:“清凉国师这一位大菩萨,真是不可思议,他的境界不可思议。他生历九个皇帝,做七个皇帝的国师。为什么他能这样呢?因为他修行是认真修行,丝毫也不马虎的,不是像一般人,口说修行,身不修行,口是心非──口里说得很对,心里完全都不是。他在出家受具足戒之后,以‘十事自励’,以十种事情来勉励自己。”



这十种事情是:

体不捐沙门之表

心不违如来之制

坐不背法界之经

性不染情碍之境

足不履尼寺之尘

身不触居士之榻

目不视非仪之彩

舌不味过午之肴

手不释圆明之珠

宿不离衣钵之侧



唐贞元十四年四月,逢帝诞日,当时清凉大师住锡在五台山大华严寺,德宗皇帝诏请入殿,开示《华严》宗旨。皇帝一听龙心大悦,赞叹说:“讲得真是妙啊!”于是赐紫衲方袍,礼为“教授和尚”;言其他是皇帝的教授和尚,常常给皇帝讲经说法。



宣化上人解释,为什么他叫“清凉国师”呢?贞元十五年四月,又逢帝诞日,皇帝再诏请教授和尚入内殿,阐扬《华严》大经。他给皇帝说法,皇帝听了之后,说:“您真是令我得到清凉!现在真是好!真是得到自在清凉了。”所以就赐“清凉”为国师之号,说:“以后就称澄观法师叫‘清凉国师’,不称他的名字”。后人也就称五台山为清凉山。



还有一位华严菩萨是正顺大师。元朝正顺法师,出家于五台山,平时以深密的树林为茅蓬,以读诵《华严经》为修行的日课,数目超过一千余部。他同时修学法界三观,每次一进入华严法界的观想以后,三、五天才出定,因此人人都称他为华严菩萨。将要圆寂的时候,门徒乞求开示法语,他说:“历劫本无去住,应用何思何虑,转身踏破虚空,一切是非莫顾。”入灭时,灵桌上出现五彩之龙,飞游于烛光庭宇之间。







华严经



《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华严经》是一部大经,汪洋渊博,古德云“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华严境界是尽虚空遍法界,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华严以根本佛乘为宗,以毗卢遮那智慧果德普示众生。成自因位修万行大悲果德,于初发心便成正觉。于体不变移处,入三世而无往来,现十方自在无碍。表法界性相本为真如,一切境界皆是佛界,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所有分别全是智为,无明体真即是佛故。一念相应一念佛!







华严三圣



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



①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为遍一切处。谓佛之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能为色相所作依止,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又称法身。



②普贤菩萨,以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故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故称贤。



③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意为妙德。以其明见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不可思议,故称妙德。毗卢遮那佛理智完备,居中位;文殊菩萨主智门,立于毗卢遮那佛之左;普贤菩萨主理门,位于毗卢遮那佛之右。转之则右为智,左为理时,显示理智之涉入胎藏界曼陀罗。









华严境界



很多人说,《华严经》太热闹,不好懂,其实不难,难在我们习惯了向外攀援,而华严境界是专注而入。如果我们只对泡泡感兴趣,就会“失去”整个华严海会。



在华严境界中,世界由花庄严。自在华(花)庄严,不是用花去庄严一个叫“佛”的人,也不是一个叫“佛”的人在用花庄严自己。在华严世界,一切是宝莲,我们与佛皆是宝莲,身体是宝莲组成,世界是宝莲组成,一切是花,一切自在,花即佛,佛即花,一如是也。如是,自在华庄严。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其实不然,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貌。



假如我们在专注中,只要随意摘取一个花瓣,就拥有了整个华严世界。因为华严境界是完美的宝莲组成的世界,一一宝莲无有分別,当我们专注凝视其中一朵宝莲时,其宝莲千瓣莲叶于不断涌现中层层无尽;



当我们专注凝视其的一瓣莲瓣时,其又是一朵千叶宝莲,而这朵宝莲与前一朵宝莲一如,不比前一朵小,也不比前一朵大,无有分別,其不断涌现的千叶莲瓣,于不断涌现中层层无尽;当我们再专注于其中一瓣莲瓣时,......如是,整体由个体组成,完美的个体组成完美的整体。



每一个花瓣本身就是一朵千叶宝莲,其千叶一一皆各各又是一朵千叶宝莲;不断涌现的如是不可说不可说数宝莲,没有一朵比別的莲瓣变大,也没有一朵比別的莲瓣缩小,一切宝莲皆是一朵宝莲,一朵宝莲涵盖一切宝莲。在华严境界里,没有一,也没有多;没有大,也没有小;没有来,也没有去;没有进,也没有出;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增,也没有减;



............



如是,我们只要拥有了一瓣花瓣,就拥有了整个华严境界。入了华严境界,贪嗔痴已经没有意义,自然消融。因为一切烦恼皆因无常而来,当我们向外攀援时,看到的只是花朵的影子,当我们把花朵的影子当做实存而去抓取,希望永远拥有时,其结果是在不断幻化的影子中迷不知返。当我们回过头来专注于当下心相的任何一点,而我们将在安住中拥有整个世界。
发表于 2019-3-3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10:29 , Processed in 0.14207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