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46|回复: 1

转帖:聊城印记 | 阳谷阿城海会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5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城是大运河进入聊城境内的第二个大镇,南面紧挨着张秋,位于运河东岸,因地近古东阿城遗址而得名。大运河的畅通,给阿城带来了数百年的繁华。据历史记载,其全盛之时有四十八条街,七十二胡同,最繁华的东西大街长近三里。镇上还建有文庙、书院,以及坛、庙、观、祠三十几处,并有清代及民国时期鲁西最大的佛教寺院——海会寺。
  海会寺的由来:康熙年间“佛祖”降幅
  海会寺位于阿城镇南端,始创于清初康熙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它的创建直接和运河有关,据《创建海会寺碑》记载:清康熙年间,东阿海会庵比丘隆性,从金陵募造樟木大佛3尊,由运河运到阿城后,几十个人都抬不动了,于是满街上人说佛祖看中此地风水,要降幅保佑此地了。
  “既然佛祖要降幅,那就在阿城建庙呗。可建到哪呢,这里原来有个祭祀财神的3间小庙,盐商们商议之后决定把财神挪到南关去,然后集资将财神庙改成寺庙来供奉佛像,并仍按照隆性原意取名海会寺。最初建的时候,海会寺只有五间大殿,也就是现在咱们看到的‘大雄宝殿’;后来又扩建了中殿、前殿,形成了一个三进的院落。”
  海会寺主持仁海法师介绍了寺院创建的原由,他是2003年来到寺里的。在经历了1958年“大跃进”和1966年“文革”两次浩劫后,他所看到的海会寺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了。“三间大殿和方丈阁保存的还算好,但房顶上长满了杂草,原来200多间占地50多亩的寺庙,只剩下不到80间。”
  海会寺历史风貌:雕龙气势飞动 鸣鼓声传十里
  那海会寺在最繁华时时什么样子的呢?原阳谷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李印元在1985年时曾在海会寺进行过实地考察,在走访了当地多位老人后,写就了“阿城海会寺考略”一文。文中用大量的篇幅还原了海会寺的旧貌,下面摘取部分便于大家对其有个详细的了解。
  “海会寺是个寺院建筑,结构完整严谨。沿中轴线,从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和前殿、中殿、大殿及三进院落。山门3间,额匾上写‘海会寺’三字,还有雕龙突出,气势飞动。山门东西各有旁门。山门外面有两个大石狮雕像,建亭其上,人称狮子亭。山门内有门尊哼哈二将把守,像高约1丈5。”

  海会寺山门。 (大众网见习记者张燕 摄)
  “进山门即是前院,院内东西两侧建有钟鼓二楼(鼓楼已毁)。钟高与人等,鼓大需两人合围。据说,当年寺僧撞晨钟鸣暮鼓,可以声闻十数里(钟‘文革’中被毁)。前殿(一殿)3间,内有两个佛龛,关帝和韦驮二神像南北相背而立,东西山墙列着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
  “中院内有中殿(二殿)3间,是穿堂式建筑,殿中南向供弥勒佛,靠背北向供观音菩萨。院内两厢各有平顶配方三间。后院是正殿,也叫大殿(大雄宝殿),面阔5间,进深3间,木结构,砖登顶,是寺内主体建筑,比前殿、中殿都高大宽敞。”

  大雄宝殿。(大众网见习记者张燕 摄)
  “正中供奉3尊木雕三世佛坐像,像高丈三四尺许,底座即3尺来高。中间一像是释迦牟尼佛,俗称西天如来佛。东西山墙屋各1间,相向分列着十八罗汉像,最南边面转朝南的一个是泥像。两厢配殿为东西禅堂,各5间,是和尚打坐参禅的地方,内供奉神像,高与人等。”

  大雄宝殿前“二龙戏珠”的柱础。(大众网见习记者张燕 摄)
  “只可惜这三间大殿里的佛像在‘文革’的时候都被破坏了,你看着柱础当时被粮所的人用砖垒上了才没被砸坏。”阿城宣委赵洪亮赵洪亮指着“大雄宝殿”前一个雕刻着“二龙戏珠”的柱础说,据他介绍,如果海会寺不是从1951年就被当做镇上的粮所使用,“恐怕连现在这点房子都保存不来了”。
  海会寺现状:建筑物修葺一新 后院环境清幽
  事实上,除了三大殿所居的三进院落外,在海会寺后院两旁还各有小院,以中轴线为准左右对称。
  西院主体建筑为大悲阁,下层暖阁原供写有“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上层供千手千佛(即千手千眼佛,又叫千手千眼观音。观音尊号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简称“大悲”,所以取名“大悲阁”)。院内有西配房5间,原供有本寺历代和尚的神位木牌。

  大悲阁。 (大众网见习记者张燕 摄)
  大悲阁在“文革”也没能幸免,里面的佛像被砸,神位木牌毁之一炬。大革命时,它的下层被用做过私塾。2000年粮所迁走后,由仁海的师兄仁修开始主持寺院重修。如今大悲阁已修葺一新,房顶新砌了砖瓦,门窗也安装了新式的玻璃,但看上去总觉得少了些旧时的味道,修完后也从未对外开放,一直房门紧锁。
  东院是寺内方丈、主持住的地方,正厅有方丈阁3间,东边配房两间。大门内题匾面南写有“方丈”二字,面北为“迥出尘壤”四个字,大概是要远离世俗的意思吧。方丈阁的西边是藏经楼,据说解放前曾有日伪驻兵听说大殿内佛心是金的,因此去掏过,结果里面塞满了佛经,字有指甲大,还有宋版书,竟都散失毁于一旦,实在可惜。
  “方丈院”是怎么被毁的,就没人知道了。现今寺里因为资金紧张也没有复建该院,仅是盖了几间禅房供仁海和寺里的其它僧人居住,但环境倒是十分清幽!
  在大悲阁院西有接官厅3间,方丈阁院内夏屏门外东侧有客堂(东屋)3间,大概分别用作接待官员宾客和游方和尚的地方。“我来的时候那3间接官厅还有,是一排小平房,坐北朝南,后来不知道怎么就给拆了。”仁海对那3间接官厅印象深刻,因为能接待官员的寺庙在当时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大寺。

  接官厅所在的位置 。(大众网见习记者张燕 摄)
  海会寺的衰败是从运河断航开始的,据当地的老人回忆,解放前寺内和尚也就十几个人。一个方丈,一个二当家的(监寺,负责处理寺庙内部的事务),一个知客(负责对外联系)和一些小和尚。游方和尚人数不定,也常有十几个,多时有几十个。每天晨昏,和尚都会礼佛诵经,有时也设坛打蘸,或为人家作超度亡灵等佛事。
  解放后1949年至于1950年,市里还在海会寺办过聊城地区行署干训班(干校),到1951年时这成了阿城粮所,一直持续到1999年底。2000年佛教协会接手海会寺,并派仁修主持重修海会寺工作。2003年仁修去世后,由现任主持仁海接任继续重修,如今为省级文保单位。

发表于 2018-11-25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3 11:47 , Processed in 0.14214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