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27|回复: 1

[其它] 营家之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4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钟茂森教授著窈窕淑女的标准:<宋尚宫·女论语>研习报告》


  【营家之女。惟俭惟勤。勤则家起。懒则家倾。俭则家富。奢则家贫。凡为女子。不可因循。一生之计。惟在于勤。一年之计。惟在于春。一日之计。惟在于寅。奉箕拥帚。洒扫灰尘。撮除邋遢。洁静幽清。眼前爽利。家宅光明。莫教秽污。有玷门庭。耕田下种。莫怨辛勤。炊羹造饭。馈送频频。莫教迟慢。有误工程。积糠聚屑。喂养孳牲。呼归放去。检点搜寻。莫教失落。扰乱四邻。夫有钱米。收拾经营。夫有酒物。存积留停。迎宾待客。不可偷侵。大富由命。小富由勤。禾麻菽麦。成栈成囷。油盐椒豉。盎瓮装盛。猪鸡鹅鸭。成队成群。四时八节。免得营营。酒浆食馔。各有余盈。夫妇享福。欢笑欣欣。】
  这第一段是总说勤俭是营家之本,这里讲到的“营家之女,惟俭惟勤。勤则家起,懒则家倾。俭则家富,奢则家贫”,这是讲妇人经营一个家。这成家其实不难,经营这个家庭也不难,就在于勤俭二字。勤和俭是相辅相成的,有勤而没有俭不行,这样你会很辛苦,为了你的生活享受,你奢侈浪费,那你很辛苦。我们也看到,有的人他们家里也比较富裕,生活很奢侈,什么都讲究排场,可是很累,住的房子很大,天天收拾起来很累。光有勤但不俭,很累。光有俭而不勤也不行,光是节省,但是他不创造财富,那就会一直在受苦。所以又要有勤又要有俭,这才能够富裕,才能够兴家。所以“勤则家起”,这个家道要兴起来要用勤;懒,家道就衰了。这个懒,往往就是跟放逸合在一起。放逸再进一步就变成骄奢淫逸,那就败家。“俭则家富”,能够节俭,家里慢慢就能富裕,你存得多用得少,这就富了,年年都有盈余。如果反过来奢侈,挣得少出得多,花费得多,家里就贫了,这是自然之理。
  吕新吾的《闺范》里面讲了一个故事,讲古时候有个人叫柳公绰,他的妻子韩氏是相国之孙女,柳公绰本人又是个节度使。但是这个相国的孙女嫁到柳公绰家里,家用非常的节俭。这个太太在家里恪守妇道,穿的衣服非常朴素,都穿的布衣,绝不用绫罗绸缎。而且讲话都非常有威仪,说笑时没有见到她露齿。她回娘家看望父母的时候,她不坐轿子,只坐一种竹兜子,就是很简陋的一种工具。她常常督促自己的孩子们用功读书,可以说也是含辛茹苦。
  吕新吾这样的赞叹这个相国的孙女:“相国孙女,节度使之夫人,金舆绣服,本不为侈。”金舆这是讲到她坐的那个轿子或者是车,如果是金碧辉煌的,也并不算奢侈,他们有这个条件。绣服这是绫罗绸缎,锦绣衣服,他们这个家室是可以办得到的。“乃独俭素自持,言笑不苟,岂惟韩氏贤”?这韩氏就是这个相国的孙女,节度使夫人,真正是贤女。“二公家法,可概知矣”。一个是柳公,夫家的,一个是她娘家的,相国,两家的家法一定是严肃的,才能够有这么好一个女子、媳妇。
  “近世妇女,罗珠刺绣,满箧充奁,大袖长衫,覆金掩彩,互羡争学,日新月异,有甫成而即毁者”。这是评论近世妇女,我们看到现在的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罗珠刺绣”这是讲她的珠宝。“满箧”,箧就是她装珠宝的箱子。“充奁”,奁就是女子的梳妆台。就是形容她们这些人生活很奢侈,有很多金银珠宝装饰品。像现在很多的化妆品都非常昂贵。“大袖长衫,覆金掩彩”,这讲她们追求华丽的服装。“互羡争学”,女子之间互相争艳。你看她今天打扮得很好,我明天就比她打扮得更好,争着追求时髦。“日新月异,有甫成而即毁者”,衣服刚刚做好可能就不穿了。
  像陈静瑜老师今天就讲到,她们家条件好,她没有学习女德之前,衣服买很多,真是满箱满柜的,很多衣服连标签牌都没摘下来,都没穿过就扔在那儿。结果她婆婆管教她,她婆婆总是穿着很朴素的衣服。陈老师原来没学女德的时候还不太愿意跟她上街,嫌她的衣服穿得太寒酸了。但是这位婆婆她很有定力,心里面有主宰,就跟陈老师讲:人家说那个衣服穿出去笑死人了,笑死是她死,又不是我死。这很难得,真正贤女,重德不重色,对于打扮不在乎,重的是德行。
  这里又讲到,“无识男子,日悦妇人之心而不足,安望以节俭率之哉”。这个也跟男性有关。做丈夫的纵容太太追求华丽的服装,追求奢侈。“德不如人,而衣饰是尚,家不能治,而容治相先,皆柳夫人之罪人也。”正因为德行不好,她才会追求华丽的服装来掩饰。真正有德的人,她不需要用衣服,她就能够自然流露出内在美。家不能治好,她才会治自己的容貌,这是务外。那这都是“柳夫人之罪人也”。
  “男主外,女主内”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主内的工作比主外的工作更为重要。要主内,营家就不得不讲求。“营家”就是经营这个家。这个家里头的大小事务,确实做为一个女子都要学习。如果不懂,那就是没办法经营好一个家了,主内的工作也就失职了。
  我们来看第一句:
  〖营家之女。惟俭惟勤。勤则家起。懒则家倾。俭则家富。奢则家贫。〗
  就是告诉我们勤俭是营家之本。三国时代,诸葛亮有一篇“诫子书”里面就讲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管男女,养静、养俭,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德行。以静来修身,以勤俭来养自己的德,在女德里面,一个“静”,一个“俭”,尤为重要。
  在八德里面,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俭”是属于廉,廉洁的廉。廉是可以养我们的圣贤之志的。人的志向应该高尚,不能够污浊。如何能做到高尚?能够把世间名利、富贵看淡,你的志向才能够高得起来。正如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讲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老夫子他做到了,他生活极其俭朴。你看他吃的是“疏食”,“疏食”就是粗茶淡饭,甚至茶都没有,只能饮水;睡觉,枕头都没有,枕着手臂,“曲肱而枕之”。你看他的生活多么简单,养自己廉洁之德,养自己圣贤之志,能够安于俭朴的生活,他才能够不堕青云之志。人一旦要追求名利、享受,他这个志向就不能够清高了,就会被名利所累。所以夫子告诉我们,“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把这个富贵享受看得像浮云一样。这个必须要从小就得修养勤俭之德,而且立志要成圣成贤,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都要立圣贤之志。圣贤可以不分身份、不分种族、不分男女,大家都可以成圣贤。立了志向了,才能够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尤其是女子,如果真能够坚守清贞之德,做到富贵不能够使她骄奢淫逸,贫贱不能移她圣贤之志,威武也不能屈服她,这个德行就经得起考验了。所以女子的廉洁之德要用勤俭去培养,从小不能够贪安逸,不能够追求服装、打扮。如果追求这些服饰,心就会停在衣食上,她的节操就不一定经受得起考验。女子如果能够廉,能够勤俭,这能真正养夫、养子之清德。往往家庭里面太太要是不廉,她很贪婪,很爱追求享受,也会拖累丈夫的这种廉洁的品德。比如说丈夫是当官的,可能他自己并不贪,但是因为太太贪,为了满足太太的需要,他也就不得不做出违心之事。这个应该来讲不在少数。
  在晋朝,有一位大德叫陶侃,他是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的母亲姓湛,生陶侃的时候家里就很穷,湛氏很坚强,很勤俭,靠纺织谋生。而每当有宾客来的时候,她对宾客必定是非常的礼遇。底下一章是“待客章”,我们会看到,女子要协助丈夫招待客人。招待一定是尽量的以上好的东西来供养,这是礼敬。结果有一位鄱阳孝廉,过去是举孝廉,是被朝廷举孝廉推举上去的,叫范逵,来到他们家要借宿。当时下着大雪,家中早已无钱买米,于是湛氏趁客人们闲坐寒暄之际,剪下自己的头发,换回了一些酒食来招待客人。而且她还把垫在床上的禾草席子拿出来切碎帮客人喂马。这真是对客人尽心供养,这是古人的厚道。结果范逵后来听到这个事情,非常感动,他很赞叹地讲:“有这样的好母亲必定能生好儿子。”后来陶侃果然当了官。
  他当官做浔阳县令的时候,是主管卖鱼的。那么很自然,利用职权的方便,就给他母亲送了一瓦缸的腌鱼,供养母亲,这是小意思了。但是他母亲收到儿子的一坛子腌鱼,把它原封不动送还,而且写了封信,责备她的儿子说:“你做官吏不廉洁,这是我最大的忧虑。”你看看,母亲真有操守!正因为她能廉洁,所以使自己的儿子也能够廉洁。
  廉洁不是说我想廉洁就能廉洁,那是她一贯以来养成的勤俭的作风,才使她能够有这种品德,否则的话很难这样坚持。所以女子的廉洁太重要了,真正可以相夫教子。如果女子不廉,可能导致败家。对一国而言,国家领导的夫人,如果不廉,那就会导致亡国。所以女子对一家、对一国都是非常重要的。这里讲到的“惟俭惟勤”,这个是非常需要提倡的。
  我们来看下面一句:
  〖凡为女子。不可因循。一生之计。惟在于勤。一年之计。惟在于春。一日之计。惟在于寅。〗
  刚才我们重点讲到廉、俭,这里重点讲“勤”。勤为“一生之计”,尤其是对女子。凡是做女子,不可因循懈怠,就是不能懒,做人要是懒了,那是一事无成。一生之计在于勤,所以从小就应该养成勤劳的好习惯。勤劳怎么养成?没别的,父母好好带孩子多做家务事,就能养成勤劳的习惯。
  我自己小的时候,在家里父母也让我干家务事。孩子单纯,如果是父母鼓励孩子做,孩子会做得很起劲。我小的时候对家务事是做得很来劲的,不怎么需要父母督促,我自己很主动地来做,而且做完之后有一种满足感:我做了不少的事,我能够帮助父母,我在这家里面也是很重要的一员。孩子也有成就感。父母要鼓励他,也要学会欣赏他的劳动,让他觉得劳动是一件快乐的事,从小培养勤劳的习惯。所以我在小学,在家里就做饭、扫地,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这些我都做。上中学就住校,独立生活,以后大学也是住校。大学毕业了,出国留学,更是住校了。自立能力很强,自己有不畏惧做事的这种心态,所以能自立、自强。我们现在讲有开拓精神,没别的,就是从小多做家务。
  “一年之计,惟在于春”,这是提醒我们,农耕,春天是最重要的播种的季节,希望能够这一年有收成,那春天就得勤劳,要是错过了时机,今年就没有收成了。这个春也是泛指,一生也有春天,一天里头也有春天。一生的春天就在年少之时。假如一个人寿命八十岁,前二十岁就是春天,二十到四十是夏天,四十到六十是秋天,六十到八十是冬天。春天,一生之计,二十岁以前就要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这是他一生幸福的基石,做父母不可以忽略。
  一天也有春天,“一日之计,惟在于寅”。寅时是早上三点到五点,寅时是开春了。一天也有四季,早上三点到九点是春天,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是夏天,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是秋天,晚上九点到凌晨三点是冬天。所以人也要按照这四季的变化来作息,这才健康,顺应天时,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生发,要起床了,早上三点就可以起来了。这是古人给我们订立的规矩,寅时起床。如果你觉得三点钟起不来,五点钟也该起来了,五点是寅时最后,快到卯时了。卯时已经是仲春了。寅时是初春,卯时是仲春。卯时是五点到七点,要还不起来,那这个春天恐怕也就过得差不多了,就好像这一年错过了播种的季节。
  如果人能早起,说老实话,他这一天感觉上会很有效率,很有精神。我自己就特别有这个体会。一般我是早上四点钟起来,起来之后,就非常从容的安排时间,不会急急忙忙,因为时间够。洗漱完毕做完早课了,自己煮早餐,吃完才刚刚天亮,五点多钟,天亮。我早上看看书,然后还可以到公园去散散步。我在公园背经,背《无量寿经》一小时,一边走一边背经,呼吸新鲜空气,早晨的空气最好,人又不多。香港人普遍晚起,早上七点钟,街上没多少人。回来八点钟,然后正式开始一天的学习、工作。到十一点半吃午饭,三个半小时,你看这个工作量,就很够了。
  你能早起,你会觉得时间很够用,要是晚起,你觉得好像这上午一下就完了。比如说你七点钟起来,急急忙忙,吃点东西然后八点钟上班,你会觉得很紧迫,你没有时间做你自己的功课,没有时间锻炼身体,健康方面就不够理想了。一天要做的事情,早上头脑清醒的时候把它规划好,然后你有条不紊的,按部就班地来从事今天的工作,这个非常地好。
  我早起的习惯,是我母亲传给我的。我母亲比我起得更早,她四点钟不到,三点半就起来了,真正是寅时,天天都是这样的,已经养成习惯了。她的早起习惯又是谁带给她的?她的母亲,我的姥姥传给她的。所以你看看,有好的母亲,真正就能带出好的孩子。好的生活习惯决定着她这一生能不能有成功。因为你能够早起,就能勤劳,能勤劳你就有成就。这个习惯母亲帮助养成,可见得女性在家里多么的重要!如果这个母亲是很懒的,那上行则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比你更懒,你七点钟起床,他就八点钟起床,这样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清朝的曾国藩,他要求的家风就很严格,要求子弟都要早起,真是寅时起床。他说,败家最初起因往往是因为晏起,晏起是晚起床。所以治家之本在于不晏起,就是早起,很有道理,这真的是看问题看得透彻。
  人能早起,他养成这个作息,也要有一种意志力,这就是锻炼意志。你早上起来总是觉得睡不够、恋被窝,你要起来的时候就要用意志,要咬牙,这个就是锻炼。习惯了之后,你就很有意志力,你能克服你自己的欲望,睡欲。你能克服睡欲,当然也能克服其他的欲望,你才能够廉。自己欲望克服不了,你要能够保住廉洁的德行,不容易。所以《大学》里面教我们“格物致知”,格物是格除物欲,跟物欲格斗。早起等于是跟自己格斗。闹钟响了,响了之后又把闹钟一关,又躺下睡着了,这就被物欲战胜了。那时候就得咬牙坚持,不要让欲望战胜自己,你就能战胜欲望。
  下面我们看第三段,这是讲具体勤于洒扫:
  〖奉箕拥帚。洒扫灰尘。撮除邋遢。洁静幽清。眼前爽利。家宅光明。莫教秽污。有玷门庭。〗
  “奉箕拥帚”,这就是拿洒扫的工具。“箕”我们就讲垃圾铲,拿着笤帚,“洒扫灰尘”。洒扫,把那些邋遢的、肮脏的东西扫干净。“撮除邋遢,洁静幽清”,使得房间内外,屋里屋外,都能够干净整洁。
  《弟子规》上讲:“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你会觉得精神爽利,“眼前爽利”。如果一个家里面乱七八糟,很肮脏,你会觉得心里郁闷,不爽,这环境是会影响心理的。心理要是有这种阴影,心情也会受影响,做事往往也会受影响。所以让家里和谐幸福,做事有效率,环境不得不讲究。家并不要说很华丽,但是需要干净。特别是做女子,干净是很重要的一种美德,邋遢的女子遭人嫌。一定要能使家里里里外外优雅、清净,这个家就像个道场一样。
  《朱子治家格言》里边,第一句就教我们这个,“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你看,一篇文章第一句往往是最重要的,而且是提纲挈领,是整篇文的总纲领。总纲领告诉你什么?要勤劳,要整洁,要早起,告诉你“黎明即起”,黎明,寅时起床。“洒扫庭除”,打扫卫生,勤于洒扫,天天都要扫。天天扫,不会困难,灰尘不会很多,天天抹一遍,窗台、地板,这都很容易,不用花费很多时间。“内外整洁”,不仅说屋里屋外,内外,内是讲内心,外是环境,心境一如。你的心清净,你的环境才清净;你环境清净,也能带动你的心清净。心和境是一不是二,互相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养我们的清净心,那就得勤于洒扫,一懒了,这心也就很难清净了。环境不清净,心也不清净。
  这里讲到环境干净、清爽,“眼前爽利,家宅光明”,所谓门户生辉。家里未必是很有地位,但是里里外外都非常整洁,人家来一看肃然起敬,这就门户生辉了,你就光耀门楣了。这是你自己自重,别人就尊重你,你自己要是不自重,你懒、邋遢,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就瞧不起你。所以古人讲,人必先自侮,然后人侮之。你肯定是自己欺侮自己,自己自辱了,别人才会欺侮你,才会侮辱你。所以干净重要,“莫教秽污,有玷门庭”,这是讲到家里不能有秽污,要干净,不能够玷辱门庭。作为主内政的太太如果邋遢,人家看不起整个家。
  这里讲的“莫教秽污,有玷门庭”,还可以引申到德行的方面。女子讲究女德、妇道、母仪,这能够使门户生辉。德行是家庭的最好的装饰品,即使是家里面非常的简陋,但是人们都敬重你。像孔子的弟子颜回,你看他家里是很简陋的,他是箪食、瓢饮、居陋巷,生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居住在最简陋的屋子里,可是他真正有德行,所以大家都敬重他,而夫子最为赞叹他,说“贤哉回也”,赞叹了两次“贤哉回也”,他很贤德,颜回贤德。所以富贵并不一定让人尊重,而自己真有德行,你才能让人尊重。
  在吕新吾的《闺范》里面讲了一个故事,南北朝时代,北朝有北魏,北魏有一个太后,叫文明太后,宠爱一个宦官,叫符承祖。这符承祖深得太后的欢心,所以太后给他加封了很大的官,官职做到侍中,掌管尚书这样的一个职务,而且给他赐了一个不死之诏,就是谁也不能杀他,对他相当的恩宠。符承祖很得意,当时人们对他也趋之若鹜。唯有他的姨母姚氏,姚夫人,很廉洁,很有操守,她不依附于权贵,所以对符承祖是敬而远之。符承祖的姨妈,就是他母亲的姐妹。这姚氏夫人常常对符承祖的母亲讲,她说:“姐姐,你虽然有一时的荣华富贵,却不如我一世的无忧无恼快乐。”她姐姐就是符承祖的母亲。她姐姐送她衣服,她都不收,送她金银财宝,一概拒绝,说:“我夫家世代清贫,如果穿这样华丽的衣服,那势必会觉得不安。”真正有不得已要接受的,她都把它埋在地底下,不拿出来用。她姐姐送给她家奴,姚氏夫人说:“我家糊口都困难,哪里还养得起奴婢?”她不依附权贵,自己的外甥这么受朝廷的恩宠,她不稀罕,还是每天穿着粗布衣服,自己劳动营生,勤俭持家。
  后来文明太后死了,符承祖因为贪赃枉法而要被皇帝处死。但是因为过去文明太后下了诏,不能杀他,所以免了死罪,但是削职为民。而且因为符承祖一下子从最富贵堕到了很贫贱,他经受不了打击,一个多月之后他就死了。符承祖的两位姨母,家庭都受牵连。唯有姚氏夫人,这个姨母,因为家里很穷,而且穿得衣服都是非常粗陋的,皇上见了之后,就怜悯他们,给了特赦,所以她家没有受牵连。
  我们看到这廉洁之德可以保家。孔子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的富贵就是不该有的富贵,有了,那不是福,是祸。这种就是秽污,“有玷门庭”。姚氏夫人,她能够有智慧,她能够拒绝这种不义的富贵,不依附于自己的外甥,而真正使自己能够长久。
  要知道人的富贵自有天命。这是什么?佛法里讲得清楚,过去生中你修来的,你修了福,这一生就有福报。没有修,你怎么想也想不到,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姚夫人她能够守份安命,知天命,她不会妄求,反正该来的它会来,不该来的,想它,怎么挖空心思去求,也求不到。
  真正有智慧的人,像孔子,他对富贵看得像浮云一样。浮云是什么?无常。空中的浮云,云卷云舒,去留无常,一会儿就产生,一会儿就变一个样,一会儿就消失了。真的是浮云,而且它往往会带来后患。老子所谓的“福兮祸所倚”,福往往是祸的因。所以看看古来的贤者,春秋战国时代,范蠡,他辅佐勾践,打败吴王夫差,把越国兴盛起来。他知道越王只能够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他便劝他的好朋友文种一起走,文种太贪图荣华富贵,舍不得走,结果被勾践给杀了。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登基之后,张良也隐居,果然后来刘邦有吕氏专权,吕氏之乱,张良隐居才能够终老全身。所以有智慧的人安于贫贱,安贫乐道,无欲无求,这是真快乐。
  《菜根谭》,这是明朝洪应明先生写的格言录,上面有句话说:“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这都很有哲理。一般人都追求富贵名位,以为那是乐,哪里知道那个不是真乐。有智慧的人,智者,选择“无名无位之乐”,把富贵名位都舍掉了,他得到的是真乐。像孔子、颜回,那是得到真乐。一般人以为饥寒是忧虑,看看姚氏夫人,她不以为忧。她安住于饥寒贫贱的生活,她没有忧。她劝她的姐姐:你荣华富贵只是一时,你不如我这一世永保快乐。果然给她说中了。
  所以君子懂得趋吉避凶。怎么趋吉避凶?你能够把欲望放下,把那个求的念头放下,安贫守廉。这里讲的“惟俭惟勤”,你就永保一生无忧,而且你能够得到高尚的品德,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什么衣食,我够用就好,我靠自己劳动,我不求人。这多自在!所以勤和俭是相辅相成,都是帮助我们提升德行的。
  下面我们看第四段:
  〖耕田下种。莫怨辛勤。炊羹造饭。馈送频频。莫教迟慢。有误工程。〗
  这是协助丈夫耕种。一般来讲是男耕女织,这是古代社会的分工。但是有时候农忙的时分也需要帮助丈夫耕田。下种往往是春天,春忙了,要帮助丈夫去耕田、下种,不要担心辛劳、勤苦。现在一般不一定是要去农耕,这是泛指协助丈夫工作。比如说丈夫是做生意的,到了忙的季节,太太可以帮帮手,就是这个意思。
  这里讲的“炊羹造饭,馈送频频”,民以食为天,天天都得吃饭。特别是忙的时候,你的食物供应一定要跟得上,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三军当中粮草官是最重要的。一家里头,“炊羹造饭”,煮饭的事,那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忙的时候,不能够短缺,要不然打仗没有弹药。所以相夫,帮助丈夫,一定要在自己的本位工作上做得最好。在古代,丈夫耕田,往往太太去送饭,饭、菜、茶水都送到。“莫教迟慢,有误工程”,该吃饭的时候,饭菜得送到,不能迟缓,迟缓让夫君饿着肚子,对不起他。如果他太饥饿了,他可能就误了耕作。
  我很感恩协会的同修,他们每天十一点半准时把饭菜送到,体谅我每天备课辛苦,天天讲两个小时到四个小时,备课花的时间多。本来我自己做饭菜自己用,协会决定给我送饭,这个就是女德。我之前讲过,一个道场,弘护是一体,弘法和护法密切的配合,各有分工。这跟家庭合作是一样的。家庭里面一般讲男主外,女主内。男女有别的“别”就是讲分工不同。主外的有主外的工作,主内的有主内的工作。这里讲的“营家章”是主内的工作。各自把自己本分工作做好,这个家才能经营得好。那么弘法来讲,道场也是家。主外的弘法,主内的是护法,道理都是一样的,分工不同,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弘扬圣贤教育,分工不一样而已。所以护法的人护持得好,弘法的人才能弘得好。没有好的护法,不可能有好弘法,弘法决定于护法。
  底下一段说:
  〖积糠聚屑。喂养孳牲。呼归放去。检点搜寻。莫教失落。扰乱四邻。〗
  这是讲到在家里喂养牲畜。过去传统家庭,家里都养牲畜。我小的时候在农村里待过一段时间,我爷爷奶奶都是农民,他们是很典型的传统家庭。我爷爷耕种,奶奶在家里面料理家务,带孩子,带了有七个孩子,这是很繁重的劳务,还要养很多牲畜,又养猪、又养鸡,都有。“积糠”,糠是猪要吃的;“聚屑”,
 楼主| 发表于 2018-10-4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都是饲料。“喂养孳牲”,“牲”是牲畜,“孳”是孳养。“呼归放去,检点搜寻”,这是这些牲畜有时候要放出去,像农村里养鸡,那都是要放到田野里头,山地里头,鸡才能长得好。到日落西山的时候了,又要把这些鸡、这些牲畜收回来,收到笼子里,回家“检点搜寻”。这里提到这些饲养的事情,我就回想起我小时候的那种情景,觉得挺亲切的。
  “莫教失落,扰乱四邻”,如果是鸡、鸭、或者狗这些牲畜,到处乱跑丢了,可能就奔到人家家里去,就扰乱邻居了。这都给我们讲得很细,《女论语》它讲大道理很少,全都是讲的生活细节上的事情,其实大道又何尝离开你的生活。我们在此地讲解这些事情,除了把这事讲一遍,更重要的要开启这个理,大家去体会。其实在家里面,做这些女务,营家的事情,你要是真正会起关照,你从这些小事情上悟通了理,你就能够证道。成圣成贤都离不开日用平常。佛法里讲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你所接触到的一切的境界叫六尘境界,这都是每天要接触的,每天要做的事情。你要觉悟了,就放光动地,放光就是明心见性,你就能够让自性光明显发。
  在《华严经》里,有一品经叫“进行品”。“进行品”你从头到尾看它,就是菩萨一天的生活。早上早起刷牙洗脸,穿衣服,大小便,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菩萨存心跟我们凡人不同,念念想到众生。念念觉悟,做任何事情都觉悟,都悟到这事后的理。刷牙的时候,过去是嚼杨枝刷牙;洗脸的时候,大小便的时候都是如此。“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你看都想到这个道理。贪瞋痴三毒烦恼像大小便一样,是人所不需要的,要把它放下,这都是什么?会修,聪明利根,我们就要从这些事上去悟入。
  譬如说这里讲到的喂养牲畜,白天把它放出去养,到了晚上把它收回来,这我们小的时候都干过。我在农村的时候放过牛,也跟着爷爷奶奶养过猪,养过鸡,都是这样,白天放出去,晚上把它收回来。我就想到《孟子》有一段话,在“告子上”这章里面,“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是我们可以悟到的理。从放鸡犬这些牲畜,就想到“求其放心而已”。我们的本心是仁义、礼智,这是性德。这里讲仁,人心也;义,是人路也。义就是一条路,通往仁的境界。仁是我们自己本有的真心,可是我们要行义才能得仁。所以“舍其路而弗由”,没有一条路我们怎么能达到目的地?所以一定是要行义才能够得仁,义尽了,就仁至。所以我们讲仁至义尽,一定是你把义全都做到了。“义者,宜也”,义就是应该的,你该做的都做了,你就能得仁道。“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这个心是讲我们的仁心,仁心本来是有的,这是本有的真心,现在这里譬喻将心放了出去,就像放这些鸡犬,牲畜放出去养,你要把它收回来,现在你要把你的真心找回来。如果放出去而找不回来,这是“哀哉”。这里譬喻,“人有鸡犬放”,这是放牲畜,放鸡、放狗,“则知求之”,你到晚上都要把它们收回来,像这里讲的,“莫教失落,扰乱四邻”。可是有没有想到,“有放心,而不知求”,我们的仁义礼智的真心,现在找不到了,有没有去找回来?所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个放心,就是把真心找回来。怎么找?真心无所不在。你现在为什么找不到?因为有妄想分别执著,你就找不到,明明在,就是找不到。这六根接触六尘就是,你的真心就在那儿,“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真心就在那儿起作用。但是你一有妄想分别执著,六根接触六尘,全是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了。怎么办?放下。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就能找到你的真心。这句话我们换个说法,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下而已矣。你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你的学问就圆满了。真心找到了,性德自然流露,你就真正成了圣人。
  谈到女德,这个女德也是我们的性德。圣人这里讲的这些女德,这些闺范,不是用来禁锢女性的,而是自性本有的性德。你成了圣人之后,你自自然然就这么做了。可是现在这个女德也是放出去很久了,你看民国以来,女德已经慢慢淡漠,到现在很多人都不知晓,更很少人去提倡,放出去的女德而不知求,这也很遗憾,所以要把它收回来。我们现在认真地来学习女德,从我自己做起,这是恢复自性性德。
  下面我们再看第六小段:
  〖夫有钱米。收拾经营。夫有酒物。存积留停。迎宾待客。不可偷侵。〗
  这一段是讲“善理家财”。做为主内的太太,对家庭理财方面不得不讲究,你要善于理财。这里讲的“夫有钱米”,夫是屋主,先生,他有钱米盈余,这是譬喻家里有经济来源,要“收拾经营”,你要把它收拾好,要账目各方面清清楚楚,不能乱。“夫有酒物”,这是讲物质方面,物质有盈余,“存积留停”,那你就要该存放的存放好,该留的要留。如果不能留的,赶快得要消费掉的,那就要消费掉,或者送人,要懂得安排处置。屋里的东西,自己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管家大小,作为太太等于你是个管家,哪样东西放哪儿,先生问起来你都要知道,随时能够找到。所以平时在家里就得把东西整整齐齐地摆放,有规律,不是乱放。
  钱财方面,你家里有银行的账户,你收支各方面要懂。不需要你当一个专业会计,至少你要会算个收支、盈余,这些都要去学习,去了解。丈夫问起你可以随时答出,你做丈夫的好会计,理财能手。家里如果有什么需要购置的东西,你看看丈夫带回多少钱来,一个月平均有多少收支,你就可以做一点经济规划,做个预算,这些都是需要认真地去学习的。
  “迎宾待客,不可偷侵”,客人来了,我们要好好地去做好接待工作。要做好接待工作,平时家里要有一定的积累。如果是客人要在家里面过夜的,我们的床铺、被子、洗漱用品,包括毛巾、牙刷、牙膏等等,这些我们都要准备充足。自己不可以“偷侵”,“偷侵”就是私自享用,饮食一定是跟夫君共享,东西都是家里共有的,不能够自己搞小仓库,自己收起来,特别是钱财。自己搞一个小金库,搞一本小存折,背着丈夫自己有私财,这就产生了隔阂。《弟子规》上讲,“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个亲,我们改成夫,“苟私藏,夫心伤”。为什么?夫妇是一体,互相要信任。如果是自己有私藏的,就是对对方不信任。不信任对方,内心就有阴影,很难能绝对和谐,一体就被破坏了。
  我们学女德,特别学过佛法的人,那你要放得下,要知道“命里有时终须有”,你该有多少受用,你不需要私藏,你还是会得到多少受用。何必要去计较这是我的,不是他的,这个心量就小了。人如果有这种计较,有这种疑虑,这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把我们这个纯净纯善的本性就给污染了。学圣贤之道,最起码的我们自己要放下自私自利。对于钱财方面,我们绝不有这种私心,要练习放下。我这个女子嫁到这家,就是这家的人,何必还讲求自己的私财。你真有财,你不用去私藏,还是有财。而且人她没有私藏的心,她的心是正大光明的。
  正如宋朝宰相司马光讲的,他说他一生就是落实一个“诚”字,真诚的诚。怎么落实?他说一生能做到无事不可告人,心地坦荡光明,没有一件事不能给人讲的,没有。那没一件事不能给别人听,更何况说给先生听,给太太讲?一家人都不敢讲,那真的是比起司马光来讲是差得远之远矣。成圣成贤没有别的,最重要是真诚。《中庸》上讲的,“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圣贤之道就在诚与明。诚是真诚,明是智慧。你能真诚,你就有智慧。你有自私心,你有私藏的心,那智慧就没有了。没有智慧,也就没有幸福快乐。你想想那个后果,何必?所以真学就是要真干。
  我们听陈静瑜老师给我们上的女德课,她就讲自己的这个经历,也让我非常佩服。她结婚比较早,十六年前结婚,她结婚的时候刚刚大学毕业,工作还不错,赚钱赚很多,赚的钱比她先生还多。买的房子,她自己的钱买的,但是她先生的名字,写房产是她先生的名字。刚刚嫁到夫家那天,丈夫就给她约法三章。首先,把你全部的存折收上来,所有的钱缴纳归公,你不许有自己的私财。陈老师她讲:“他是教儿婴孩,教妇初来。”这个真的是很有道理。因为她刚嫁到先生家,刚过门,立刻就给她把这些财产全部没收,归公,她那时候能够接受。她说现在要是这样,她就不能接受。先生全把它收上来,那真的是身无分文。他先生说,“你都是我的,那你还能有自己的私产吗?再想想还有什么小存折是不是都交代干净了?”陈老师也很难得,非常老实,真的全部都归公。她现在回想起来,这是夫妇之间因此而真正建立了很好的信任感。先生不能离开她,她也不能离开先生。这是至少一方要放下,我们不能要求对方放下,要求自己放下。
  像我自己,三年半之前,我把大学的薪职辞掉,一心一意跟我们恩师来学经教。我把所有的财产,什么房子、汽车都布施掉了,有的供养父母,供养老人,有的就是供养净宗学院,反正我自己的财产、钱财全部统统都布施掉,现在也是身无分文,我连银行账户都关掉了,没用。来到协会,现在我们协会提倡修“六和敬”,“六和敬”里就有一条“利和同均”,那你要真想修,真干!这点我能做到,“利和同均”。所以人家有供养我的红包,我转手就投到协会的功德箱里面,自己不需要用钱。真正有需要,协会会照顾。既然这个协会我们把它当做一个家,道场就是家,弘护是一体,那我们从自我做起,绝不要求别人做,只要求自己做。你这样做,你得自在。你可以不管人、不管事、不管财,专心弘法。你有财,就得管着这个财,这很苦恼,会分心。你看现在我连银行账户都没有了,也不需要管那么多。
  在家里夫妇一体,钱财共享,这个首先要我们自己把私心放下,在家里实现“六和敬”,利和同均这一条尤其重要。当然前面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这也非常重要。在家里能够修“六和敬”,你这个家就是和合僧团,那还可以帮助这个地区消灾免难,家庭修“六和敬”对社会有大贡献。
  下面第七段,也是最后一段,这是讲“勤于家政”的。
  〖大富由命。小富由勤。禾麻菽麦。成栈成囷。油盐椒豉。盎瓮装盛。猪鸡鹅鸭。成队成群。四时八节。免得营营。酒浆食馔。各有余盈。夫妇享福。欢笑欣欣。〗
  “大富由命,小富由勤”,这是真的。一个人他的福报是前定的,过去生中有修布施,那么这一生他自然就有富贵福报。大富大贵的,那绝对也不是一生修来的,多生多世修积的福报,这个我们求不来的,那是过去生中修的因。我们能求的是将来的果,我们能够去把握的,就是现在好好修,将来就有好果报。你果然修得功夫得力,不需要等来生,这一生你就有果报。像明朝的袁了凡,他就是改造当生的命运。还有跟他同时期的俞净意先生,他也改造命运了。这是认真的修行,断恶修善,他就得到好的命运。
  “小富由勤”,这是经营一家,希望能够丰衣足食,至少得个小康水平。这没别的,你能够勤俭就能够达到小康。“禾麻菽麦”,禾是稻谷,麻是芝麻,菽是豆类,麦就是小麦,种植的粮食要收藏好。“成栈成囷”,这个栈就是大的仓库,囷是小的仓库,屯米用的。这都是讲到家里物资方面的管理。“油盐椒豉”,这是属于调味料,家里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这都得要随时要注意到。虽然是很小,但是很重要,调味料没有,炒的菜炒不下来。“盎瓮装盛”,盎瓮都是指装这些调味料的瓶瓶罐罐、坛子,过去都是用瓦,它可以保证不会变味。这里讲得很细,告诉我们对这些家庭的事情都要认真、谨慎地去处理好。“猪鸡鹅鸭”,这是养的牲畜。“成队成群”,这是譬喻养的很多。现在很少有家庭养,除非是农村的家庭,城市里的不会养这些。实在讲最好能够吃素,吃素也就不会有这些麻烦事。不吃素,你就又造杀业,还自己辛苦,何苦来?
  这是用这些事情来告诉我们,对于家里头各方面的事务我们要料理好。我们不能够光学这个事,要懂得拓展。在城市里有城市里的家务事,譬如说家里什么需要维修的,该什么时候交物业管理费,交水电费。如果还住公楼,什么时候付房租,一笔笔的账你要很清楚。家里的吃穿用度,随时要添置。这都是告诉我们要学习生活。
  “四时八节”,这是讲一年春夏秋冬和八个节气,都需要按照时令来种植、来收成,不可以急急忙忙,没有预备。这个也是我们现在讲的家里的事情要提早有一个预备。特别是新婚家庭,一切都要开始,什么时候供楼,这是很现实的,什么时候我们有什么发展等等,这些都需要有一个计划。
  “酒浆食馔,各有余盈”,这是讲能够勤俭,能够凡事有预备,自然就能够有盈余,家里不会有缺乏,这个家庭物质基础很重要。“夫妇享福,欢笑欣欣”,你这个幸福,虽然不能够只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但是又不能脱离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是要夫妇双方去经营,尤其是女方。你经营得好,也证明你爱对方,你对这个家庭负责任。你修这个因,就得这个果。你真的爱这个家,爱对方,爱夫君,你认真地做好你的本职工作,你敦伦尽分,那你就收获幸福的果实。
十二、待客章 第十

  这一章是讲太太协助丈夫款待宾客的。待客最重要的是礼节,要讲求礼。《孝经》上讲的,“礼者,敬而已矣”。礼是表现在外在的,敬是自己的内心,你有这样的敬意,自然就礼数不缺。所以“待客章”它讲的礼数这方面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敬心、敬意。我们一起来学习。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00:47 , Processed in 0.13779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