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54|回复: 1

[其它] 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九(1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2)


玄二、成经说(分二科) 黄一、由无明灭得无生法
设彼无明不永断者,依于识等受最为后;所有诸行后际应生,由无明灭故,更不复起,得无生法。是故说言:无明灭故行灭,次第乃至异熟生触灭故,异熟生受灭。
这是第二科「成经说」,前面第一科是「辨断相」。「成经说」:成立经上的法语,也就是由前面那一段文的解释,可以成立经上这一段的话;也可以说由经上的这一段话,成立了前面这一段的法语。分两科,第一科是「由无明灭故得无生法」。
「设彼无明不永断者」,假设那个修行人,他的「无明」没能够真实的消除,他这个执着没能够真实的消除。「依于识等受最为后」,识、名色、六入、触、受,一共是五法,这五法「受」是最后。
「所有诸行」,「行」是由无明发动的。无明发动了「行」,或者福行、罪行、不动行;或者善、恶、不动,有这样的行发动以后,就在阿赖耶识里面熏成了识、名色、六入、触、受,熏成了这样的名言种子和有支种子,也包括我爱的种子。因为这样的关系呢,「后际应生」。「后际」,就是在这生命体以后,在十二因缘里面就是后面那个生老死,就是「后际」。那么在「后际」的时候,这识、名色、六入、触、受就出现了,就是投胎得果报了,那么这一个生命死了,下一个生命就出现了。
「由无明灭故,更不复起」,前面是因为「无明」没有灭,我们的内心,举心动念都是执着,都是执着有我、执着有法,不知道是如幻如化、是毕竟空的,不与空相应。若这样的话呢,那么生死是没有办法解脱的,这个生命解脱了,后一个生命又出现了,这个苦还是要再来的。
「由无明灭故」,因为这个修行人,他常常修四念处的关系,他没有我的执着,也没有法的执着,不管接触到什么境界,他常能与第一义相应,这叫做「无明灭」;常能与第一义相应叫做「无明灭」。我们举心动念时总是执着,我们执着习惯了,也不感觉有什么不对。但是你若读这个《金刚经》、或者读《阿含经》也是一样,你才发觉我们念念的都是错误,才发觉这件事。现在是说这修行人他成功了,他进入到圣境,他能够「无明灭」,不管遇见什么境界与道相应。
「更不复起」,不再生起这种执着心,不再生起无明的烦恼。这样子一来「更不复起」,「依于识等受最为后所有诸行,更不复起」。我们现在心里面能够在一切境上不取相;不取色、声、香、味、触、法;不取眼、耳、鼻、舌、身、意;也不取色、受、想、行、识,于一切法都不取相的时候,那么将来在「后际」的时候,识、名色、六入、触、受,就不生起了。那么这个人死亡了的时候,他不会像一般的凡夫去投胎了,去得果报了,没有这个事。所以那个识、名色、六入、触、受就不生了,不生也就不灭,所以叫做「更不复起得无生法」;成就了识、名色、六入、触、受的不生,不生它就不灭,这叫做得「无生法」。那么这个由「无明灭」,也就是他清净的智慧成就了。
「是故说言」,所以佛陀在经上说:「无明灭故行灭,次第乃至异熟生触灭故,异熟生受灭」。所以经上说:这个执着心灭了的时候,由执着心发动出来的业也就没有了,也就不发业了,不再去造作生死业了。这个「无明」灭,所以由「无明」所发动的「行」也就灭了;行灭再识灭,识灭再名色灭,名色灭再六处灭,六处灭再触灭,触灭再受灭,就是这样子。而这个「灭」就是不熏,不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熏习这种种子了。所以行灭则识灭,不会像前面有个「随业识」,就不会有这个事情;识灭则名色灭,也不熏习名色的种子;名色灭则六处灭,也不熏习六处的种子了;六处灭则触灭,乃至「异熟生触灭」。
这个地方有两个意思:一、「异熟生触灭」,这里说「异熟生」,就是从异熟生出来的。这个「异熟」就是阿赖耶识,叫果报识,从果报识生出来转识;阿赖耶识是根本识,由根本识生出转识。这个转识呢,阿赖耶识有相识、见识,阿赖耶识先现出根身器界,这是相识;然后现出转识就是见识。这个见识和相识相接触,阿赖耶识现出来根身器界我们是不知道,觉悟不到这里,因为它是非常微细的;等到现出这个转识,转识与相识接触时候我们知道,因为这是粗显的境界,我们这个识与相一接触,这叫做「异熟生触」。
这「异熟生触」在无明没有灭的人,叫「无明触」,就是执着心,看见什么都执着是真实的,不与道相应,叫「异熟生触」。现在因为「无明灭则行灭」的关系,所以这个「异熟生触」也就灭了,就是「无明触」就没有了,不再执着了,不在执着是真实的了。若是在修习四念处时候,在静坐的时候这样思惟,经行的时候也这样思惟,遇见什么境界总是用般若的智慧,用这无我观的智慧,观察它是假的、是空的、是毕竟空的、无我、无我所这么观察,长时期的这样观察。有的时候也用奢摩他,这是明静而住,不用奢摩他的时候,就用毗钵舍那来观,观察因缘所生是毕竟空寂的。那么你就于这个境界,就在学习这个「异熟生触灭」的这种法门,在学习。如果你不学习那么心里干什么呢?不学习这个明相应触,那么当然就是无明相应触了。说我出家一百年了,你一直的这样,你一直是无明相应触,那就是还是个平常人。
所以「次第乃至异熟生触灭故,异熟生受灭」,由「异熟」的种子生出来的「识」、或生出来「受」的种子,那么就是识去接触境界就会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生乐受的时候,贪烦恼就来了;生苦受,这个瞋烦恼就来了;这不苦不乐受的时候,那也并不是圣人,还是个愚痴的境界,就是这个凡夫就是这样子。但是这个人他「无明」灭了,他有智慧的时候,这个「异熟生受」不起,为贪、瞋、痴烦恼做因缘的那个「受」不起。那么就变成一个不受,这个苦、乐、舍都是毕竟空的,他的贪、瞋、痴也不起了;那就是无贪、无瞋、无痴的境界现前,就是明相应触的境界出现了。
在经上说的这一段话呢,和前面「证得慧解脱」这一段文是相契合的,是相契合。这是弥勒菩萨自己说前一段文,又引到经上的这一段文;这个对而观之,它是相契合的。当然这也表示我们应该如是学,应当学、应当学;这个突吉罗罪的时候,就是听到应当学、应当学。可以这样试一试,可以这样试一试,行、住、坐、卧的时候这样试一试,试一试应该是很好的一件事。
前面这是由「无明灭」得「无生法」,这个得无生,这个无生是指后际的「无生」;后际的时候,识、名色、六入、触、受、灭这个「无生法」。

黄二、由爱灭故得无生法
于现法中无明灭故,无明触灭;无明触灭故,无明触所生受灭;无明触所生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如前得无生法;由此故说取等恼最为后,诸行永灭。
「于现法中无明灭故,无明触灭」,黄二、这是第二科「由爱灭故得无生法」。但是我前天说过,因为由「无明灭」而后是「爱灭」,这是真实的灭。若未得到「慧解脱」的时候说爱灭,那个爱灭是假的还不是真实的。
「于现法中」,就是于现在的日常生活的境界里面,若是你的修行达到了这个程度,这个「无明灭」了,这个执着心没有了。因为因此之故「无明触灭」,这个执着心的「触」,也就息灭了。「无明触灭故,无明触所生受」也就灭了。在前面那个「乃至异熟生触灭故,异熟生受灭」,应该和这个是同一个意思,是同一个意思。但是那时候是「异熟生」,因为「异熟生」说和这文字上有点儿不同,那个意义还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异熟生触灭」,包括后际,也通于现法,我刚才说那个地方有两个意思,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里单说现在,「无明触灭,无明触所生受」也就灭了。
「无明触所生受灭故,爱灭」,因为有了「受」,就刚才说过,有如意触就会生出贪爱的心;那么你能有够明触,没有所受的如意的境界。这如意的境界是假的,是水中月、是镜中像,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的,由假入空,令心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个修行这件事,我们由其是欢喜静坐的人,有的时会走岔路。什么岔路呢?在静坐时候,令这一念明了的心安住不动,这就是了,很容易说这就对了,其实不对。现在明白这儿什么呢?当然这件事要读《般若经》才明白,才容易明白。《般若经》的意思,你要增长般若的智慧,不是说我修行的时候,这个念念的明了、不散乱,不昏沈、不散乱有个明了性,这就对了!其实是止,这只是止的境界。这不是修行人最高的那个目标,不是,这个只是一个方便,最高那个地方是在那里呢?是你要通达一切法不可得这个智慧,是造成这个智慧。是要你成就一切法不可得的智慧,是用这个智慧,成就这个智慧这叫做圣道。
如果只是说:「我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触、法生心」,这心里明明了瞭,不取色、声、香、味、触、法,其实是取的,只是心里明明了了而住,说这就是对了。其实这个凡夫能做到这件事,得四禅八定的人就是这么回事,只是心里明静而住,就是这样子,但是这还是凡夫。所以现在佛教的意思要「无明灭」,无明灭这个执着心要灭,你只是明静而住,那个执着心还在。没有修我空观,这我执还在;不修法空观,法执还在,你那个明境而住是与我执、与法执相应的境界,那怎么是?是个什么东西?还是个凡夫的境界,无明还在里面,还没有灭。所以现在要告诉你「无明灭」,那执着心要灭才可以。
「无明触所生受灭;无明触所生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如前得无生法」,这是般若的智慧出来了,要出这个智慧的,这通达一切诸法实相的智慧,这智慧成就了才是圣人,那个智慧成就了是圣人。若见诸相非相,那这是智慧啊!我只是明静而住,能八万大劫还是生死凡夫,那怎么是圣道呢?不是的,除非巳经有无所得的毕竟空,通达一切诸法真实相的智慧,已经成就了,他明境而住,那是可以。如果你那个智慧没有成就,你还是生死凡夫,还是生死凡夫。可是,当然能明静而住,已经比一般凡夫是好一点,比散散乱乱的好一点,但是还是不行的。这个地方要注意,要注意这件事。
这样子「无明触所生受灭故,是爱灭」,这个爱也就不起了。「爱灭故,如前得无生法」,那么这是现在不是将来。这是「于现法中」,这个般若的光明出现的时候,与诸法实相相应了,所以这个「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无明灭、触灭、受灭、爱灭、灭而不生,所以叫做「无生法」,得到这个不生,不生法。当然这个不生法呢,以般若为基础,般若是观一切的根、身、器、界,眼、耳、鼻、舌、身、意,不管是内里面的,外边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以此为基础。这时候无明灭、触灭、受灭、爱灭,这叫做「无生法」。
这段文,这是指现在说,现在就成就了这个,你现在就成就了这个「无生法」。你将来才能够识、名色、六处、触、受也就不生了,这个生命体结束了以后,不再去识、名色、六入、触、受了,不再得果报了。所以「如前得无生法」,就像前文所说的得「无生法」。前面是指「后际」,现在是指现在际,是现在法是「中际」,现在就这样子。而现在这样子,这是由你现在常常修四念处这样修来的,你常常这么锻练,你就能根本的转变了自己,这个凡夫的这种性格,根本的就能转变。你现在静坐的时候也这样思惟,你经行的时候也这样思惟,这就开始转变了,就不随顺这个「无明触」;就随顺明触,你现在就是样子。
「由此故说取等恼最为后,诸行永灭」,由于这个原因,所以经上佛就说:「取等恼最为后,诸行永灭」,这个「爱灭」所以是「取灭」;爱增长名取,爱的力量增长广大,那就叫做「取」;这个爱的增长广大了,从烦恼这方面叫做「取」。它这样这么大的烦恼,它不会只停留在烦恼的境界,它已经是有行动的,所以取缘有。爱缘取,取缘有,这个业力的力量就大了,你的烦恼力量大,你造的业力也是大了,所以在你阿赖耶识里面熏成的业力,就达到了「有」的程度,就可以有果报了。你若是虽然是也有这样的取着去熏习,但那个时候的力量还不是很大,未必能得果报;现在到「取缘有」的时候是可以有果报了。有果报了,你现在的果报一结束了,那就是瞥尔随它去,就是要得果报了,识、名色、六入、触、受就出来了。
而现在这里说:「由此故说取等恼最为后」,这个「等」呢,就是等于那个「取缘有」。现在说是要「灭」,那么取灭则有灭;有若灭了当然是生又灭;生灭则老死灭;老死灭则忧悲苦恼灭,那么就是这样意思。所以「由此故说取等恼最为后,诸行永灭」。这一切的这些有漏的行为,有漏的这些色、受、想、行、识;有漏的这些生、老、死,也都结束了。这是于「现法中」无明灭则触灭、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诸行永灭」,这是在现法说。
这是「由爱灭故得无生法」,前后这两段,这两段就是,一个是由「无明灭故得无生法」,就是将来的识、名色不生了;「由爱灭故」呢,就是现在,触缘无明触,触、受、爱、取等也都灭了。就是现在也是清净,未来也是清净,这样意思。而这一科就是来成立前面的「证心解脱」,这两科和前面那两科相对应的,是这样意思。

地三、辨涅槃(分二科)  玄一、有余依(分二科)  黄一、标义
如是于现法中,诸行不转;由不转故,于现法中于有余依界,证得现法涅槃。
这是第三科「辨涅槃」。「后际不生趣清净究竟」,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趣清净」,第二科「明永断」,这两科都讲完了。现在第三科「辨涅槃」,就是说明修行人得到涅槃的境界。涅槃分两科:一个是「有余依」,一个是「无余依」。
「有余依」,就是这个人得涅槃了,他的这个无漏清净的无我、无我所毕竟空的这种智慧,与诸法毕竟空不生不灭相应了,与「诸法实相」相应了。但是还有残余的生命体的存在,叫做「有余依」。这个「依」就是身体叫做依。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义」,先标出「有余依」的大意。
「如是于现法中」,像前面说的这样子,在现在色、受、想、行、识的境界里面。「诸行不转」,这无明、触、受、爱、取,这些境界都不动了,这些事情都不动了。就是因为般若出来了,光明的般若慧出现了的时候,这些无明、爱、取、有都不动了。
「由不转故,于现法中于有余依界,证得现法涅槃」,由于这个无明、触、受、爱、取等不活动的关系,与你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就不是凡夫的境界了。就在那个「有余依」的境界里面,证得了「现法涅槃」,就是现在就入于不生不灭的世界去了。虽然还是有漏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在这里活动,但是他的内心是与「涅槃」相应了,与涅槃相应了。就是你现在修四念处,你现在静坐的时候是念念的趣向涅槃,等成功了,正念一起来就是「涅槃」的境界,就成就了这个涅槃。成就了涅槃这个时候这个境界呢,在后面的《瑜伽师地论》上说了,它有四种寂静、四种功德:
第一个是「苦寂静」:就是将来的生、老、死是没有了,将来。这个生命存在这是现在,生命结束以后第二生的生、老、死的境界,一切的苦恼都没有了,这是一种功德。
第二个是「烦恼寂静」:就是现在,现在他念念与诸法实相相应,所以贪没有了,瞋也没有了,愚痴也没有了,念念是清净的,烦恼不活动了,是烦恼寂静。
第三个是「不损恼有情寂静」:因为他还有这个生命体的存在,他还免不了还有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或者是出家人可能有师徒的关系、师友的关系,还有在家居士的关系,这些关系难免有一些冷热的事情。但是这个人呢,无论其他的人么样触恼他,他不会去损恼任何人;这是圣人,这是指最低程度是阿罗汉。众生怎么样触恼他,他不会去伤害任何人、这个生命,「不损恼有情」。你若众生有种种的毁辱他、伤害他乃至杀害他;他不生瞋心、他不去报复、不伤害任何人,能达到这个境界,能达到这个境界。这个圣人,我们从经论上有的地方讲圣人的故事是这样子,无论怎么样他不会伤害任何人。因为他得有余涅槃之前,他在修行的时候他不管别人的事,他就念念去修这个圣道,常念念趣向第一义谛、念念与圣义谛相应,令他不取着色、声、香、味、触、法,他心不取相,他念念这样修行。这样修行贪烦恼生起的机会没有,没有生烦恼的机会;他时时的增长般若的智慧,达到了一个程度时候,他就得了「有余依」的涅槃。
不像我们常看别人,看别人怎么怎么的,看了就是,不是生贪心、就生瞋心、就生愚痴心。这位修行人他不看别人,这个不看别人又和我们一般的用法也不一样,他看一切境界,他也是有眼,不能说不看,但是他总是向道上会。你不管你是怎么样,都是与诸法实相去相理会,他这样子他的心就与诸法实相相应,他就不生烦恼。所以到结果的时候也是这样子,出现什么事情呢,心不动。可爱的也好,不可爱的也好,他总是心是与诸法实相相应,所以能够「不损恼有情寂静」,能达到这个程度。
第四个叫「舍寂静」:这个舍寂静在〈菩萨地〉说的非常的好,我们现在还没到。「舍寂静」是什么呢?他不入定的时候,他没有入什么三昧,没有,他心里面在定之外,我们姑且这么说了。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接触的时候,遇见好的境界、遇见坏的境界的时候,他心里面不忧不喜,苦恼的境界来加在他身上,他不忧;安乐的境界加在他的身上,他也不喜,不忧不喜「住最上舍」。
他的心是住在最殊胜无着的境界。舍,相舍离的舍;无着和舍是一样的,相同的意思。所以住最上舍,说这个圣人,我不是圣人,那么我不知道圣人是怎么回事,圣人就是这么儿回事,圣人就是住最上舍。他心不管是遇见什么境界的时候他不着,他不着,只是明了,他也不糊涂,比我们更明白,我们有时候看马虎眼了、搞错了。但是圣人没有搞错的时候,都是很真实的,他的心不动、不执着,「住最上舍」。
这个「有余依涅槃」的时候,这个《成佛之道》也提到这件事,在《阿含经》叫做六恒住:眼、耳、鼻、舌、身、意是六,六根接触六境的时候「住最上舍」,心是这样子的。那么这就是于「有余依」界,于「有余依」的境界里面,证得了「现法涅槃」,不是说是未来就是现在,就是与不生不灭的境界相应了。

黄二、释相(分二科)  宇一、显清净
彼于尔时,唯余清净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乃至有识身在,恒受离系受,非有系受。
前面是「标义」,这底下再解释它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显清净」。
「彼于尔时」,那位圣人在那个时候,他的内心的世界「唯于清净识」,就是剩下来清净的「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这个十二因缘,这第三个识有的地方是说「有取识」。有趣识,就是有烦恼的识、就是不清净识。现在这个圣人是清净的识,「识缘名色,清净的「名色缘识」,没有烦恼在里面的。他的内心,若是正念提起来与诸法实相相应的时候,些中无有少法可得。但是还有「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还这残余的境界。
「乃至有识身在」,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当然有名色,就有六处,就是有六根;有六根就有六识,就是有「识身」,有六识的六根,就是有识之身还在,有识身还存在。「恒受离系受」,这个时候他长时期的是「受离系的受」,就是没有执着的受;没有执着的受也可以说是「不受」,不受一切法,就是他眼、耳、鼻、舌、身、意接触了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他心里遇见一切境界他不执着。那么这就叫做明相应受,就是依般若慧相应的一种觉受。不是我们是无明相应受,他是明相应受,叫做「恒受离系受」,长时期的成就了无着的「受」,没有系缚的「受」。我们贪瞋痴烦恼相应,就是「系缚」了;他没有贪瞋痴相应,远离了贪瞋痴系缚的一种,无执着的受。
「非有系受」,不像我们凡夫是无明相应受,有执着。受的时候,有执着心在里面,那是一种苦恼的「受」了。那就是说他这个,无明相应受已经灭了,所以没有这个「有系受」。
那么这一段是显示他心的清净,「有余依」涅槃的人他心的清净。底下第二段「显无生」。

  宇二、显无生
此有识身,乃至先业所引寿量,恒相续住。若寿量尽,便舍识所持身。此命根后所有命根,无余永灭,更不重熟。
「此有识身,乃至先业所引寿量,恒相续住」,这位圣人他这个「有识」之身,有六识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身,「六识身」。它得了涅槃了,这身体怎么么存在呢?
「乃至先业」,因为这个身体,是过去世的一种有漏的福业,所招感来的寿命。这个寿命就是物质组成的生理的组织,和他的心思和合在一起不分离,那就叫做「寿命」。这个寿命的量,应该活五千岁,应该活一百二十岁,应该活二百岁。寿的这个量还在的时候,「恒相续住」,他这「有识身」一直还是存在,一直还是存在的,他不离开。当然他若想走还是能走的,他也有这个力量。但是阿罗汉多数是等到寿命尽了再走,寿命不尽他还是在这里。若是有因缘需要延寿,他也能继续存在;若有因缘提前走,他也能做到,他有这个自在力;若没有什么特别因缘,他不变,他就等到待时至而去,等寿命尽了他就走了。所以「乃至先业所引寿量,恒相续住」。
「若寿量尽」,寿量死了,寿量结束了。「便舍识所持身」,他也就舍掉了这个识,所摄持的身体,当然识也舍掉了,就入无余涅槃了。这个时候「此命根后所有命根,无余永灭,更不重熟」,这个入无余涅槃的时候,就是现在这个「命根」,也就是那个「寿量」结束了。这个命根以后的那个命根,就是来生的后生,后来的那个生命也没有了,「此命根后所有命根,无余永灭」,也是完全的弃舍了。
「更不重熟」,不再去得这种果报了。「熟」,就是成熟的异熟果报。「不更重熟」,既然成熟已不会再重熟,就像谷的芽,生了芽一定那个种不会再生芽的了,就是这样意思。他这个生命结束了,就是以候就不会再有这个生命,因为他没有爱取了,没有无明爱取的因缘,所以就不再得生命了。那么这时候也就是得这样无生法,这也就是无余涅槃的意思。但是寿命没有尽呢,他这身体还一直存在,还是存在的。
这是说前一段「显清净」,这一段「显示无生」。

玄二、无余依(分二科)  黄一、显证得
又复此识与一切受任运灭故,所余因缘先已灭故,不复相续永灭无余,是名无余依涅槃界,究竟寂静处。
前面是说「有余依」涅槃,这一段是说「无余依」的涅槃。这「依」我讲过,这个身体叫做「依」,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一切的活动,不管是善、是恶、是不动;福业、非福业、不动业,一切一切的事情,都要依靠这个身体才能创造出来的。若没有这个身体还能做什么事呢?什么也不能做,所以它叫做「依止」。
这个得「有余依」涅槃的人呢,还有这这身体的残余,这个身体还存在,这个生死的果报,这个果还在,叫做「有余依」,有剩余的这个身体。「无余依」就是这个身体也没有了,这是「无余依」。「无余依」也是分两科,第一科「显证得」。
「又复此识与一切受任运灭故,所余因缘先已灭故,不复相续永灭无余,是名无余依涅槃」,「又复此识」,前面是这个清净的「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与一切受任运灭故」,入于无余依涅槃的时候,这个「识」,这个清净识,这个有识身的「识」,「与一切受」,它和很多的觉受,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六受。但是在《解深密经》上讲,《瑜伽师地论》后面也有提到:就是「所依粗重受,彼果境界受」,有这么两种受。
「所依粗重受」,「所依」就是这个身体。所依粗重受,这个身体很粗重的,它有所觉受。有所觉受,在后面它有分说有四种受:「有色所依受、无色所依受」。「有色所依受」,「色」就是地、水、火、风;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是地水火风组成的,那么这是有色。这个有色的前五根,发出五识与境界相接触有受,这是「有色所依受」。
「无色所依受」,就是第六意根,第六意根是「无色」的。第六意根它也与一切法相连系,所以也是有受;就是前五根是一个受,第六意识又是个受,这两个受。另外还有两种受就是「果已成满粗重受、果未成满粗重受」。
「果已成满」,就是前世,前一生所造的业的种子,招感现在的果报。这个果报,已经给我们了,所以「果已成满」;这个果,已经成就了已经圆满了,在这果上有所受,这是现在受。「果未成满粗重受」,是将来的,现在造了业但是还没给果报,那么是将来的受。
那么这是「所依粗重受」,分这么四种受。这四种受,当然在「有余依涅槃」的时候,「果未成满粗重受」是没有了,将来的生命不起了,不生起。还是有现在的,还是有受,这个「有色所依受、无色所依受」,也就是「果已成满粗重受」,这个受在,在「有余依涅槃」的时候还是在;入「无余依涅槃」这个受是没有了。
至于「彼果境界受」,就是约外器世间说的,心与外器接触的时候会有受。与外器世间所有受,这个受分成四种。一个是「依持受」,第二个是「资具受」,第三个是「受用受」,第四个是「顾恋受」。
这个「依持受」,「持」,就是受持的持,依止的依持受。「依持受」,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那上面讲就是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居住的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先有风、虚空轮,世界的虚空、空轮;空轮也有风轮,风轮也有水轮,水轮有地轮。就是这个大水是依风轮为依止。大水上面有地轮,或者说是金轮,或者说是地轮;地轮上面才是有我们,这些有情在这上面居住,那么这是「依持受」,这叫做依持受。
第二个叫做「资具受」:我们简单说呢,资具受我们有个房子,这房子是我们的「资具」;我们还要吃饭这都是「资具受」,这些事情。
这三个是「受用受」:就是我们或者受苦、或者受乐这些「受」。
第四个就是「顾恋受」:顾恋是什么呢?是贪相应受。我们有贪心,总想要贪求可爱的,要有所享受,贪相应受。
这个自依持受、资具受、受用受,「有余依涅槃」的人还是有;但是这顾恋受、贪相应受,「有余依涅槃」的人没有了,因为他不贪了。可是这么多的受,「有余依涅槃」的人,还有这么多的受,都是明相应受,总括起来是明相应受。到了入「无余依涅槃」的时候,「又复此时,余一切受任运灭故」,因为他入灭尽定的时候就把前面转识都灭了,然后就把阿赖耶识也灭了。
在《成唯识论》里面说的非常清楚,我们凡夫当然很难明白这件事,就把阿赖耶识也灭了,阿赖耶识也灭了,就完全都灭了。这个时候就是入于不生不灭的真如的境界去了,就是这样说。因为他有般若的智慧,不缘一切法不取相故,任运就能灭,凡夫不行,凡夫不能够灭,也灭不掉。
「所余因缘先已灭故,不复相续」。「所余因缘」,就是前面就是命根,就是后来的「后际」,后际的识、名色、六入、触、受,都已经灭了。「先已灭故」,在「有余依涅槃」的时候就已经灭了。所以这个生命体,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六根若灭了以后呢,「不复相续」,就不会再相续下去了,后一个生命不生起了,前一剎那灭、后一剎那不生。「永灭无余」,这个时候永久是寂灭的,一点剩余的东西也没有了,是名「无余依涅槃界」,这叫「无余依涅槃界」。
这个《大智度论》里面提到这件事,《大智度论》说到《法华经》,入「无余依涅槃」的阿罗汉,还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看这一段文,入「无余依涅槃」的阿罗汉,阿赖耶识都没有了,就是八个识通通没有了。眼、耳、鼻、舌、身、意通通无余灭了,那么在这里面还能发无上菩提心?这件事怎么讲呢?龙树菩萨说:「你这个论师,你要愿意论,请你论别的事情,这件事不要论」。龙树菩萨这样讲,不可思议!也是这样讲。
我们若是只是去读《智度论》那一段文,我们还不太明白,要看《瑜伽师地论》这段文才知道,《智度论》那段文说的话,说的话的深度。为什么这个时候入「无余涅槃」的人还能发无上菩提心,有什么难呢?我们可能会这么想吧!但是看这一段文才知道,阿赖耶识都没有了,怎么还能够动出来,还能发心呢?还能发出来无上菩提心呢?这件事是不可思议!才明白这件事。我是没有智慧的人,很笨的人,非要人家说到了,哎呀!我才知道,所以最初的时候我先读《大智度论》,后来才读《瑜伽师地论》。喔!原来《智度论》那段话的意思,在这里面得到一点儿消息,这件事真是不可思议!所以是名「无余依涅槃界,究竟寂静处」,这是究竟的寂静了,这个地方没有动乱相;有生也有灭,有灭也有生,这是不寂静。现在这个地方没有心、意、识了,是究竟寂静了,究竟寂静的地方。
这一科叫「显证得」,证得了「无余依涅槃」。第二科「显能趣」。

黄二、显能趣
亦名趣求涅槃者,于世尊所梵行已立,究竟涅槃。
前面这个证得有「无余依涅槃」,也可以这样说。「趣求涅槃者」,说这个补特伽罗,他就是发了出离心,放弃了世间上的欲,他专心一心一意去希求「涅槃」。
这地方是说他的愿,说他的志愿,但是也表示这个修行人的相貌。修行人的相貌他念念的修四念处、念念的希求「涅槃」,念念与不生不灭相应。他观察生灭、流动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观察它是不净、观它是苦、观察是无常、观察是无我。
无我里面没有人无我,也没有法无我,诸法都是寂灭相,那么就是到「涅槃」那里去了。所以修四念处,这是「涅槃」的道路,是「趣求涅槃者」,就是这个修行人。
「于世尊所」,于释迦牟尼的佛法里面。「梵行已立」,他八正道的梵行已经成就了;得了「无余涅槃」,就是「梵行已立」。他这个八正道成功了,无漏的戒、定、慧圆满了。「究竟涅槃」,就是所作已办,前面「梵行已立」,这就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就是究竟的到达了,不生不灭的地方去了,再也没有生灭流转的生死苦了。这是说「无余依」。一个「有余依」,一个「无余依」,加起来就是「辨涅槃」。这是还灭涅槃的圣人在十二缘起里面,他能够还灭,得到「究竟涅槃」了。
这件事我们初学佛法的人,在这个,或者我们是说在社会上活动,或者我们不说社会,就说我们这寺庙上那个境界,在寺庙上活动,或者是没有遇到横逆的因缘,大家都是尊重你、赞叹你,你的心情也可能感觉到满意。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的说,你会感觉到这涅槃是好吗?你这样的心情,你会感觉到这个不生不灭是好的事情吗?你有这感觉吗?你有这个需要吗?我看没有,我看不会有。
但是你在一个修行的环境里面天天静坐,那就不同。天天静坐,如果静坐不相应,那是又一回事;静坐有一点儿相应的时候,明静而住,也不昏沈、也不散乱。因为你,假设能有坐一个钟头,有半小时的明静而住,你这身体的觉受就不同了。如果有一个钟头、有两个钟头、三个钟头、四个钟头、五个钟头、八个钟头、十二个钟头,这明静而住,这个身体的觉受就更明显,就完全不同。不同了的时候,人家打板了,你一定要放腿出来,出来时候呢,你这时候的想法不同,就知道这个寂静住、明静而住,是我需要的。
这个时候才知道,社会上这流动的这种境界,这个五欲的,欲的境界,念念的去希求欲,这个地方说是「趣求涅槃」,这社会上的趣求欲。不管是你是做律师的、你做建筑师的,我看没有一个人不求欲的。是求到欲、或者是没有求到欲;或者求到欲,又被欲伤害了,这种种的变化。但是这个人,他当然他不觉悟,他这个不如意的事情,他可能采取法律的行动,把它弃舍了,去再找一个如意的,就是不断的这样子,奋斗或者是怎么地。他若是如意的成功了,他可能感觉到满意。
但是静坐的人,假设就是这个人以前他是做过律师、或者他是建筑师,或者他是一个做总统的。他现在若做了佛教徒,静坐达到八小时、或五个钟头的寂静住,他回头想的时候都是苦恼,没有一件事是快乐的,他会有这个感觉,他会有这个感觉。若是对寂静住没有成就的话,这有什么意思,没有意思嘛!到寺庙上去,就是吃那个淡而无味的菜饭,谁和谁也不相照顾。他若是用功,他不管你老苦生死,不管你苦了、不苦了,他自己能静坐也不照顾我,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回到家去,我的哥哥照顾我、我的姐姐也照顾我、我的父母也照顾我;我也照顾我哥哥、照顾我的老婆,大家都是爱,这才有意思。这有什么意思?自然是心就是这样子的。
但是你若是常常静坐就不同,你就会觉悟和以前不同,这个时候才有厌离心,厌离心才有。当然是被毒蛇咬了以后,那我再换一个毒蛇,他还是不感觉苦,那这个人心力强也是这样子,心力强的人他是这样的。但是若是尝到了,这个三昧乐的受的时候,这就不同。以前那个毒蛇咬也好、不咬也好,都是苦恼的事情,现在这三昧乐是我需要的。由三昧乐继续的希求、继续的寻求、继续寻求,你才能够有涅槃的寻求,才知道涅槃乐,才知道的。不然也不知道,只是说修行好,人家说修行好,我也说修行好。看见佛,佛是大圣人,有一点恭敬心;说佛法好,去读这《金刚经》也生欢喜心,但是若真实来说还是没有明白。真实明白,那个不生不灭你欢喜?你发欢喜心?我不相信这句话:「你对涅槃有欢喜心」,我感觉我看不会。
所以从这件事来说,求生阿弥陀佛国,这个法门的确是重要。虽然说是黄金是粪土,但是黄金为地,心里还是感觉很舒服,那样子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比这世界好,还是愿意去。所以这个无相的般若法门,是佛法的究竟圆满的所在;但是有相的法门也还很重要,也还是很重要的。不然的话,佛法不能度尽一切众生的,一定是,也要有有相的法门,也要无相的法门,都是需要的。所以也要有般若法门,也要有陀罗尼法门,也可以有天台宗,也有华严宗,也有禅宗,就是有法相宗,也有三论宗,这法门是越多越好,才能够度化众生,不可以一条道路,不行的。
「十二因缘」这一段文,我感觉不是难讲,但是我感觉还是要用一点心,用一点心读,才能知道他说什么,你若大意疏忽,那还是不容意的。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18:29 , Processed in 0.14849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