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85|回复: 1

[大德开示]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蔡礼旭老师主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6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蔡礼旭老师:《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十八集)  2005/3/1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52-118-0038



  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阿弥陀佛!我们早上提到,在各地都有很多在历史当中留名的圣哲人,也代表那个地方的人文的风气,所以我也很习惯到一个地点去,了解一下当地有哪些圣哲。到福州的时候,去参观了林则徐的纪念馆,早上我们也提到,林则徐用物理的方法做了一次相当大规模的销烟行动,把这些鸦片都销毁掉,所以只要有心,他的科学也会进展的很快。而且林则徐他对于水利方面相当在行,后来他被流放到边疆一带的时候,他并没有颓废丧志,反而能够「素患难,行乎患难」,还是尽心尽力照顾当地的人民,从事水利的建设。所以林则徐的水利建设,至今还影响着边疆一带的人民,很好运作。

  林则徐当初带兵的时候是在东南沿岸,军队也带得相当好,英法联军到了东南一岸,不敢跟他们直接对打,反而绕到北方的港口去打仗。所以他们也很害怕林则徐。但是因为当时朝廷比较腐败,英法联军直逼北京城的时候,林则徐就被换掉,后来就被贬到边疆去了。所以说实在话,其它的国家再强,只要自己国家内部不乱,人家也无法欺负。就是因为那时候朝廷整个腐败现象严重,才使得民不聊生。

  林则徐在他的人生历炼当中,写下了「十无益」,告诉我们,人生只要你没有从根本来下手,会空忙一场,会过得非常的空虚,所以这十件事值得我们去思惟。「十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存心不善,风水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时运不通,妄求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从这「十无益」我们也感受到,林则徐也强调人生要重实质,不能重形式,重空乏的外表。

  第一个,「父母不孝,奉神无益」。连父母都不孝,天天拜神,甚至于布施很多钱去建寺、建庙,有没有用?没有用!最重要的要依照圣贤、依照这些神哲的教诲去做事,才能真正得到受用。而世间一切事迹的圣哲,所有的教诲一开始绝对是强调以孝道为根本。所以儒家讲「夫孝,德之本也」;佛家讲「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也是从第一福「孝养父母」做起;道家《太上感应篇》也是提到「忠孝友悌,正己化人」。所以必然德行的根本都是从孝道开始扎根,而德是万福之根基,所有的福分一定都是从德行当中建立起来。

  第二个,「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在家庭里面跟兄弟姐妹都不懂得互相友爱,互相提携,有没有可能出了社会以后,马上跟朋友相处的很好,有没有这个道理?凡事心行是一如,这个行为在家里如此,他的存心亦如此,绝对不会说踏出这个家门就变另外一个人,那可能就是有附身的状况才有可能。一般正常情况,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行为去观他的心,而那个行为最真实的就是在家庭当中的表现。之前我们也提到,日本在选拔人才,要重用一些重要主管的时候,他们有个法宝,就是看他孝不孝顺父母,再来看看他有没有照顾妻儿,有没有友爱兄弟。所以「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第三个,「存心不善,风水无益」。所谓「命由我造,福自己求」,而福田是靠心耕,当我们念念善心,已经在积累自己的福分、功德了,所以莫向外求。现在的情况是不是这样?经济愈不好,算命的风气就愈盛,甚至于现在很流行改名字,一改还不是一个人改,全家都改。所以现在人不懂道理,很可怜,花了一大堆钱没什么效果。而当他这样花钱的时候,请问给了他下一代什么样的榜样?迷信。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不离我们这一颗心,「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所以,我们从根本来经营生命,不要迷信、不要追求这些不实的东西。

  其实外在物质确实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比方说,我们到了一个很乱的房间里面,你的心情好不好?当然会受影响。但是当我们的心清净,我们的心恭敬的时候,遇到这样杂乱的环境,我们会怎么样?一定会动手把它弄整齐,那风水当然就随着人心转变过来。所以中国话讲,「福地福人居」,因为福人居福地的时候,他的心跟一般人不一样,他懂得惜福,懂得爱惜物品,希望生活能够干净整洁,当然他一住进去整个环境就变掉了。所以风水也是动态的,命运也是动态的,光看我们如何去用心、如何去转化。

  第四个,「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当孩子的言语、行为不端正,假如他《四书》都背起来了,会有什么结果?相不相应?不相应。所以有个孩子他母亲批评他,因为他书背很多,他马上跟他母亲讲:妈妈,你有孔老夫子的「温、良、恭、俭、让」吗?假如你没有,你也没资格说我。「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书读愈多愈傲慢,所以读书的根本基础在谦卑、在恭敬,一切的学问都从孝敬心中发芽,这两个根不扎好,读的书再多,祸患无穷。所以读书的次第很重要,林则徐先生就求学问,也给了我们两点非常中肯的劝告,第一个,一定要从孩子的生活行持当中去历炼,从生活行持,对长者、甚至于对所有万物都应该恭敬,然后内化成他的存心。所以,第四点跟第五点都是读书的正确态度。

  第五点提到「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慢心一长,道业即失,所以我们也要观察到孩子有没有处处谦让,处处谦卑,这个就很重要。在海口有个孩子,他也是很早以前也读了两、三年的经典,他母亲在这些方面就特别谨慎叮咛,这个孩子见到每个老师都是恭恭敬敬九十度鞠躬,也看得出来孩子这个鞠躬已经内化成他的存心。当他母亲经典有什么不会,都把他找过来,「来,这一段背给我听」,当孩子背完以后,母亲感谢他,他也是很谦恭说「不客气」,不会产生傲慢。

  有一次,我们几个老师还有这个孩子一起到深圳去,我们去讲课,这个孩子也去听课。刚好有一盒饼干,里面有十块,大家都分完以后还剩下一块,刚好九个人分掉了。这个孩子吃完,本来在房间里面,他觉得很好吃,他就走出来,他说:这个饼干很好吃,还有没有?我们就看着那块饼干,也都没说话。这个孩子一看剩一块,马上趋向前来,把这个饼干拿起来,然后走到我的面前,说到:这块应该给蔡老师吃。然后他就进去了。第一个,孩子一点都不贪,第二个,他还知道饼干要先拿给谁吃,他很会去了解到进退应对的分寸。所以说实在的,学中国文化绝对不会学呆,这些礼仪当中都让孩子非常灵活,懂得怎么样去变化。

  刚好在去年有一次海口防空演习,老师也不慌张,因为每个状况出现都是一个机会教育点。所以老师马上就跟孩子讲:当防空演习的时候,你们应该带一些随身必须要的东西,其余不要带太多。就看到每个孩子开始收拾行李。有些孩子收了一大堆,提都快提不动了,可以看出来这个孩子内心怎么样?很没安全感。这个孩子,他没有整理什么东西,跑到一个地方把抽屉打开来,那抽屉里面放着一张孔老夫子像,他看着他的老师说:老师,这个应该带走!他的老师当下感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诸位同修,他在危机之下,第一个念头是要带走孔老夫子的像,相信这个孩子往后的人生,面对很多挑战,孔夫子的教诲一定会从他的脑子冒出来,进而从这些态度去处事做人。所以这两点,我们为人长者也要谨慎,去建立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再来,「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当做事的时候不循着正道去走,不循着圣贤教诲去做,只是耍耍小聪明,那迟早会闹出一些状况出来。毕竟做事当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德、有福分,虽然我们用小聪明可能一时间有个蝇头小利,但是终究折掉福报,到头来还是会败丧掉。所以贪图这个蝇头小利就好像是「刀头舐蜜」,看到蜂蜜很甜,但是这个蜂蜜却是在一支刀子的前面,虽然我们舔了一下确实很甜,但是之后舌头也可能被割伤、割掉了。但是诸位同修,我们现在孩子是理智多,还是小聪明多?小聪明。所以不要鼓励孩子小聪明,很多孩子在耍小聪明,大人还笑得乐呵呵的,有没有?所以教育要敏感,当孩子不老实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严肃的去引导。

  还有些爷爷奶奶,小孙子抱在手上,不懂事,动手给他打一巴掌,这个奶奶还笑得很开心说:你看,孙子打我。孙子看她笑成这样,左脸已经打了,连右脸再打一下。这都是教育敏感度不足,这个相当值得我们为人长者谨慎。因为孩子的是非判断还没有形成,应该让他中规中矩,一些对的行为我们一定要塑造起来,当他习惯成自然,自然就可以循规蹈矩。这个功夫不在小时候做,大了以后就很难扭转。当然假如他已经大了,这时候我们也要以身作则,用真诚、用德行再去转化,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第七个,「时运不通,妄求无益」。当时节因缘不成熟,我们硬是要做,可能累了自己,也累了他人。所以当时节因缘不具足,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提升自己的能力,等待时缘成熟了,再好好发挥,好好把这个事成就起来。所以人也要能屈能伸,能屈得愈低,下一次机缘来了就能够展得愈高。

  第八个,「不惜元气,服药无益」。身体的健康不单是要靠食物、靠一些医生,更重要的还要靠自己不要糟蹋身体。不然,纵使你有再多的财富,也不可能有个健康的身体。

  第九个,「妄取人财,布施无益」。在民国初年有个公案,就是他在清末的时候贪污了一笔钱,让很多灾民都饿死了。后来民国以后,他可能内心非常的恐慌、后悔,所以又拿着钱财去大量的布施,地方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大善人。但是后来死得很惨,又堕到地狱去,因为他「妄取人财」,而这个「妄取人财」让太多人遭殃,纵使他后面再来布施,也补不掉他前面所造的罪业。所以我们确实时时守好这一颗心,不能有占他人便宜的念头,所谓「吃亏是福」,懂得舍、懂得让才能够让人生走得愈来愈宽广,而福分、福报最好是晚年再来享,那是真正的福分。所以诸位同修,假如我们现在还很年轻,要好好努力造福社会,不要现在三十出头就在那里看弥陀村在哪里比较好!要福慧双修。年轻人有福,晚年迟早佛菩萨自有安排,现在不要操那个心。这是提到第九点「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最后一个,「淫恶肆欲,阴骘无益」。欲望,我们的言行非常的错误,造了很多的罪业,纵使祖宗有再多的阴德,也会在短时间内统统折掉。这是林则徐先生的「十无益」,让我们经营人生都是抓到根本,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所以「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做人的根本在孝悌,林则徐的「十无益」也是从孝悌开始扎根起。

  所以「亲仁」,一切人事物都是我们很好的老师,要让孩子有亲近仁德之人的判断能力,也要从他的德行下手,只要他有德行,他就能取舍、认知是非善恶跟好坏。有一群六、七岁的孩子,有一天晚上他们的老师问他们,什么是好心?什么是坏心?这六个孩子有一个讨论,在这里我念给诸位同修听。我们看看读了两年左右经典的孩子,他们的思想、观念如何?

  好心是什么?一位同学说到,「一件东西自己想要,但别人想要的话,就让给别人」,这是打断悭贪的根基;第二个,「孝顺父母,上课专心,对别人恭敬,是好心」。这些话都没有加任何一个字,这都是他们原文讲出来。第三个孩子提到,「对佛恭敬,做到《弟子规》的心是好心」;第四个孩子讲,「做到《孝经》第一到第十八章,听老师的话,做到《常礼举要》的心是好心」。诸位同修,从这段话我们也知道他现在在学什么?《孝经》跟《常礼举要》。而且从这几位孩子的回答当中,我们有没有体会到,他们对于学问强调的是什么?做到。你看好几个孩子都强调这个。

  再来,下一个孩子说,「智慧的心是好心」;再来,「做好事的心是好心」;还有一个孩子写到,「不用督促去做事的心是好心」。所以孩子已经会看他的存心,父母叫他的时候,他是不耐烦去,还是主动去?一些应该做的事,是自己主动做,还是别人去催促?他可以从这些生活,还有自己的存心去观照。老师也每个礼拜抄一句话给他们,当作一种做事做人的态度,其中有一句就提到,「自己能做的事,绝不麻烦别人;自己应该做的事,绝不让人操心」。可能这个礼拜这一句话对这个孩子有影响,所以他提到不用督促就去做事。下一个孩子讲到,「四十八愿度众生的心是好心」,所以这个孩子读过《无量寿经》。下一个孩子提到,「知道是好事就去做」;再来,「懂道理的心是好心」。看到这里,我们有没有觉得面对未来比较有信心一点?江山代有贤人出。

  再来,提到坏心。小孩子说,「不帮助人的心是坏心」。下一个说,「欺骗别人、浪费的心是坏心」。然后又提到浪费什么?浪费电、水、生命、物品、人生、时间。这个孩子,我去深圳讲课,他几乎都有来听,而且有时候还听得在那里哈哈大笑。我记得有一次跟同修们讨论修学的事情,我们就提到李炳南老师曾经跟学生讲到,「你学佛,这一生就得作佛」,非常的坚定、笃定。这个孩子听完以后,他就说到:老师,学佛不作佛,那干嘛学!所以孩子很单纯,也很直接,我们不要搞得太复杂。

  下一个说,「侮辱别人是坏心」。还有,「开玩笑过火,祸从口出,这是坏心」;再来,「怨恨别人的心是坏心」;再来,「为自己不为别人的心,生气的心是坏心」、「别人对他好,他对别人不好,没回报的人,忘恩负义,这样是坏心」;再来,「记仇的心是坏心」。诸位同修,我们假如把《弟子规》拿来对照一下,他们常常放在心上,「恩欲报,怨欲忘」,「己有能,勿自私」,都是教诲。下一个提到,「小气的心是坏心」,「别人指出缺点,却坚持错误,是坏心」。所以「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这群孩子只要别人举出他的过失,他会对他说:谢谢你指出我的缺点。刚好我们那时候从外地演讲回来,有一位老师就指点了一下一个同学的错误,这个同学马上跟这个老师鞠个躬,我们当场都觉得很汗颜,真是后生可畏。

  下一个说,「没爱心,害别人的心是坏心」。再来,「没慈悲心,知道应该做好事,还做坏事,这个是坏心」;再来,「对孔子像不恭敬是坏心」。因为他们一进门,挂着是孔老夫子像,他们都要说:孔老夫子,我回来了。这个叫「事死者,如事生」。下一个说,「怕吃苦的心是坏心」。因为老师有一个礼拜写到,「怕吃苦,吃一辈子苦;不怕吃苦,吃一阵子苦」,这些人生态度确实从小扎最好。再来,「对佛不恭敬的心是坏心」,还有,「表面做好事,心里做坏事」,他们观心为要,会从起心动念修。再来,「不孝顺父母的心是坏心」,「破坏的心是坏心」。下一个说,「妈妈不知道,就说妈妈笨,是坏心」;「不做到《弟子规》,是坏心」,「本来可以做到,但老想做不到,是坏心」。下一个说,「己所不欲施于人,是坏心」。

  诸位同修,你不要小看这些孩子,这些孩子现在可以拿着《德育课本》讲课给我们听,因为文言文只要长期接触就会很熟练。而孩子的悟门也很强,这个孩子,有一天我们讲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跟他母亲说:妈妈,「学如斜坡骑车,不进则退」。所以孩子确实「本觉本有」,我们只要尽心尽力教,他们必有好的成就。下一个说,「高声喧哗,打扰别人,是坏心」。再来说,「倘揜饰,增一辜,所以掩饰的心是坏心」。当我们时时能够以《弟子规》、以《十善业》为标准,就能够判断好坏对错,也能够有能力去抉择,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学习、效法,什么样的人应该敬而远之。

  我们也看到,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但是诸位同修,只要人学过《弟子规》,邪师说法对他不起作用。但是邪师很厉害,他讲一百句话,九十句是真的,十句是假的,可是这十句就可能让人万劫不复。所以我们明白到这个实际情况,我们也非常心急,希望《弟子规》赶快推开来。因为当人的心空掉的时候,邪师很容易入侵,这时候理智要赶快建立起来。很多的人很有向道之心,只因为没有遇到正法的因缘,当他遇到邪法还觉得邪法是正,还为了邪法要结束生命,这种向道心强不强烈?强烈!我们有没有他这种心?没有!对!但是他没有缘。所以我们要赶快把《弟子规》、《十善业》、《无量寿经》推开来,可能就救了一个人、救了一个家的命运,也可能成就一个人当生成佛的因缘。

  我们接着进入《弟子规》第七个单元,「余力学文」。前面所谈都是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当然《礼记》讲的「曲礼曰,毋不敬」,面对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面对学问也要恭敬对待。怎么样学习才是正确的心态,在这篇我们就可以深入来探讨。「做人」先学好了,再有其它的时间一定要「深入经藏」,古代人说,「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章最重要的一定要把宇宙人生真相写出来,以便利益后人。现在的人写文章是什么样的存心?大部分第一个念头会想着,可以赚多少版税。当他的念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请问他写出来的书跟性德相不相应?不相应。所以我们也要去判断书籍。今天我们看这本书,看完以后发现了自己很多的过失,也知道下手之处,马上可以怎么样提升自己,这本书就很值得我们去念。

  所以诸位同修,我们回想一下,当我们第一次看到师父上人的《认识佛教》,你把整本书看完,内心怎么样?法喜充满,看到了过失,也了解到下手之处在哪。很多书籍是你看完以后,只觉得这个作者学问真好,然后你不知道要从哪里下手。那我们来看看,师父上人的文字看起来比较简单,另外一个人他写的文字可能是让人家觉得程度很深奥,可是真正能得利益的是哪本书籍?是《认识佛教》。所以重点在哪?重点在讲经的人、写书的人,他的念头是要卖弄学问,还是要念念利益众生?当他是念念利益众生,他一定会观察众生的根基。师父上人从这样的存心,才能够讲出让我们每个人都受益的经教。

  我们选书,一定要选看了以后能够让自己得利,知道如何去落实的书。不然我们有很多的同学、朋友也都很喜欢念书,到他们的家里面去,书柜里面排得满满的。诸位同修,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但是很奇怪,看愈多思想愈复杂。很多忧郁症的病人,书都看很多,没什么看书的都不会得忧郁症,有没有这个倾向?所以这个时代很值得我们深思。我就曾经问过同修,我说一个心理学家,四十岁写了一本书,六十岁又写一本书,你要看哪一本?六十岁!四十岁?诸位同修,看哪一本?我们这个时代还没有判断力以前,不知道读过多少邪知邪见,好可怜!我们不要再把这个遗憾给我们的下一代。我们也有朋友他是读哲学的,在读哲学的过程当中,他的心里都拿不到一把是非对错的尺,愈读心里都慌张起来。

  诸位同修,很多人说读这个六十岁人的书,因为他人生比较有经验。那他八十岁又写一本,你要看哪一本?而且很多心理学家后面写的书是否定前面的理论,有没有?有!你已经把人生都押在他上面,结果过了二十年,他说「对不起,我说错了」,那你能不能把脑子里的东西清出来。这些东西又教给你的孩子,那可是无法扭转回来,所以不得不谨慎!年纪愈大不代表愈有智慧,因为这个社会是个大染缸,反而二十岁比较单纯一点。心理学强调的是意识、是情识,在情识里面怎么打转都是妄心,提不起理智,所以都是症状解除。

  诸位同修,我们从各方面的角度来了解东西方的差异在哪?中国人的思惟强调的是「根本解」,不管是中医,不管是道德学问,不管是做人的态度,都是求这里。西方他们求的是功利主义,快速达到效果,所以是「症状解」;不管在医学方面,还是在解决企业问题,甚至于是写的这些心理学的角度。所谓「万法由心」,当心追求是情识,自然呈现出来的就是这个结果;但是心假如是理智,是往真心、真性去发展,所呈现出来的行为、学问就会不相同。很可惜,因为近代一百多年的中国人,没有深入自己老祖宗的智慧,所以自信心丧失了,都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这个情势一定要赶快扭转回来。

  所以看书要谨慎,其实我们现在看书也不用烦恼,因为师父上人讲经已经四十七年了,我们这辈子看都看不完。只要我们持续深入经教,好好「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相信一定会烦恼轻,智慧长。也由于我们对现在社会的状况理解到,所以我们时时要把法宝放在身旁。只要他人接受了这些正确的思惟,要赶快让他继续熏习,他才能够有无间缘来了解事实真相,我们也可以做他的增上缘,从中关心他、协助他。当我们把佛法介绍给一个朋友的时候,我们也要恭敬、真诚,所谓送佛要送上西天,给予他一些鼓励,给予他一些推力。

  诸位同修,你不要看到他很能接受,你这个十来本书一次就给他推出去了;他一看十本书,心脏都跳得特别快。我们可以先一、两本基础的书给他看,当他真正知道受益无穷,兴趣提起来,自然而然我们再把这些书送给他;甚至于是把净宗学院、净宗学会的住址告诉他,他自己就能够去取法宝。我们看经文,我们来念一下: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其实这一段话跟《华严经疏钞》的教诲是相应的,《疏钞》里面提到「有解无行,增长邪见;有行无解,增长无明」。我们来看,『不力行,但学文』,有解无行,增长邪见,傲慢一起,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是『但力行,不学文』,就是有行无解,『任己见,昧理真』,那就是愚痴,增长无明。所以学习很重要,一定要解行相应,我们这里进入了学习的态度。

  诸位同修,我们在课程当中屡屡也提到,学习应该怎么样才能够得利益。学习首重什么?诸位同修,我们再加八天的课程,不然我会内疚!学习的首重是什么?我们佛家讲「众生无边誓愿度」,儒家讲「学贵立志」!诸位同修,志立了没有?「志」就好像一个人人生的目标,你有确立目标,所走的每一步才有价值。假如没有目标,走了一段时间,后来才知道人生这样不对,应该往那里,你已经反方向,还要再折回来。所以,立志太重要了。

  面对时局,现在的国家、社会状况,我们也深刻体会满混乱的,而社会的安定才能够让世法、出世法的道业能有所成就,所谓心安才能道隆。现在因为整个国际的局势比较动荡,我们也深刻感觉到「覆巢之下无完卵」,现在地球上哪里出冲突了,核子弹发出来了,我们都很可能会同归于尽。所以这时候我们要抱持着一个地球人应该有的责任心,要来化解现在的劫难。如何化解?当然「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个时候军事、政治、经济,这些因素都没有办法化解,惟有靠教育的力量转化人心。

  教育要从哪里下手?当我们这样细细去思惟,就能够把答案找出来;找出答案,我们要赶快去做。就是从「孝道」做起,孝道是爱心的原点,是性德的原点。当我们能够把「父子有亲」的孝道这一生好好保持,再加以扩充,加以设身处地,能够爱一切人,甚至于是爱一切众生,把一切众生都当作自己的「过去父母」,甚至「未来诸佛」看待,这个孝心发展到极处就是入佛境界。

  我们要能够把这分所谓「父子有亲」的孝心延伸到一切众生,这样就要爱心不断扩展;一个人要能爱心不断扩展,也要从自己的习性去剔除开始做起。儒家也告诉我们修学的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从「格物、致知」开始,当我们能够革除物欲的追求,才能够诚意、正心。而物欲不外乎分别、执着,还有跟人的对立,我们只要跟人有对立,就不可能用全然的爱心去关怀他人,所以首先要把内心的对立去除掉。我们每一天时时要观照自己,还有没有哪个人不能忍受?还有没有哪个人不能接纳?只要把对立去除,从我们的真心里面就可以流露出对一切人的平等。

  当我们有这样的存心,又能够从父子有亲、从《弟子规》开始推开来,相信纵使是不同的种族、言语的人类,都能够感受到我们的这分爱心。因为《弟子规》非常的具体,相信每个不同种族的人类,只要他吸收,只要他开始落实,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法益,这个根也会在不同的国土开始生长。好,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谢谢!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net/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com/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net/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印光大师-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orde ... =%E5%8D%B0%E5%85%89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pJmcIyZ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s://u3214876.pipipan.com/fs/3214876-302586915 https://u3214876.ctfile.com/fs/3214876-302586915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jIl1APS
圣贤教育全球同学网 陈大惠  http://www.sxjyqqw.org/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  http://www.sxjyxxw.org/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10:54 , Processed in 0.12973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