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32|回复: 1

[大德开示] 第四章信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6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钟茂森博士弟子规研习报告》

        第四章 信     


   
        下面我们来看第四章“信”,这章分十五则,也是我们恩师分的。从章名可以看到,这章是教我们如何守信用。信用也可以引申为一种信念,当人有信念,有追求高尚的、伟大的信念,这个人也就能够每天向圣贤之道迈进了。     
   
        我们来看《弟子规》是如何教导我们学诚信的。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这是讲如何说话,说话关键在于要有信用,孔老夫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讲话不守信用,承诺以后,到时候又违反,不守诺言,这个人慢慢就会遭到大家的不信任,大家不信任他,他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诈与妄”就是讲话要注意,不能有狡诈、虚伪,妄就是妄语,不能说大话,不能骗人。“奚可焉”意思就是怎么可以呢。所以凡是讲话都是本着诚信的态度,丝毫没有虚伪和隐瞒。像司马光曾经就讲,他这一生没有一事不可告人,可见真正大德的修养都是从诚信来落实的。     
   
        古代有把诚信做到非常高尚的一个例子,是在周朝的时候,有一位吴国的公子叫做季札,有一天他奉命出使鲁国,路上碰到了徐国的国君,这位国君看到季札身上佩带着的剑,很喜欢,季札也看出这位国君的意思,心里就想到要把剑送给他,但是因为急着出使,所以就没有马上送。等回来的时候,他又经过徐国,就想把剑送给徐国国君。但是很不幸,这位国君已经去世了,季札就到徐国国君的陵墓前,对着陵墓讲:“当时我的心已经许下诺言,把我的宝剑送给你,虽然你现在不在了,但是我还是要把宝剑送给你。”于是把宝剑挂到了陵墓的树枝上,就走了,这就是有名的“季札挂剑”。     
   
        古人对自己的一个念头都这么守诺,这么诚信,我们如果讲话不守信用,就非常惭愧。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讲话关键是在于说得到位就行,千万不要说太多话,多的话很可能都是废话,还不如少说几句,既省气又避免了可能的过失。往往说话太多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听的人可能被你某句话刺痛心了,甚至对你会有怨恨,和人家都结怨了自己还不晓得。古人讲,口是祸福之门,说话如果不留意,往往会招致祸殃,所以孔老夫子提醒我们“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真正的君子,表面看他,并不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他说话不多,寡言沉默,可是往往这种人有大智慧,他的心能集中,所以他做事行动会很敏捷迅速。往往说话多的人做事不一定得力,所以讲话就要注意“惟其是,勿佞巧”。说话到位,实事求是就好。千万不要用一些花言巧语来掩饰或者是欺瞒,这些都不好。不仅对人讲话如此,哪怕是自己对自己也不能够用佞巧之心,用这种虚伪、花言巧语骗自己,那叫自欺。     
   
        人不可以自欺,更不能欺天地鬼神。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赵阅道,他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每天晚上都必定穿戴整齐,在家里的庭院当中烧上一柱香,把自己一天的事情都向上天报告,假如今天做了一件事情不敢向上天祷告,那么他自己就知道这件事情不对,是违背天理、违背良心的,他以后就不会再做这个事情。他为人很正直,做官也非常清廉,曾经在一个地方,很多人死于一种传染病,还有很多人因为这些瘟疫无家可归。于是他就造了一百艘船,并且发文书给其他的州府各地,说如果家里死了人,一家老小没有办法还乡的,就请大家到他所管辖的地方,他以这种仁民爱物之心救了很多人。当时是宋仁宗的时候,因为他为人正直,不畏强权,对一些贪赃枉法的人进行弹劾,所以别人都称他“铁面御史”,他后来也做了大官。这就是善有善报,他对天说话都非常实事求是,绝对不欺天,不自欺。因为他不欺,所以天对他特别有善报。他最后临终的时候,头脑是清醒的,说起话来言词不乱,为什么呢?因为他这一生都奉行“惟其是,勿佞巧”,因此他到临终时说话非常安定,一点都不乱,最后得了善终。所以真正说话不欺良心,不欺天理,他能够得善终。     
   
        我们念佛人都求临命终时,能够身无病苦,意不颠倒,心不贪恋,能够自在往生。想要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品行的修持就非常重要。在念佛堂里往往会挂一句话“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我们这个讲堂的外面就有,提醒我们,话说得多不如少,最好是不说话,止语念佛好处很多。在深圳有一个道场,有一位年轻人三十多岁,叫黄忠昌,念了三年佛就念成功了,预知时至,念佛往生。他所用的功夫就是止语念佛,不说话,心就能安住在佛号上,你多说一句话就多浪费念一句佛的时间。所以要多念佛、少说话,多念一句就多得一句,为什么不好好念佛呢?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这是讲,说话要注意戒掉一些不好的语言,“奸巧语”属于虚伪狡诈的话,也是《十善业道经》里讲的“绮语”。“秽污词”是属于“恶口”。恶习一定要把它戒掉。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话一讲出去,首先自己的心就感觉不舒服,本来我们的心是纯善纯净的,结果老是沾染这种不良的讲话习气,慢慢心也变得虚伪了。所以那种无理的巧辩,花言巧语,或者讲一些无聊的、恭维的话,不符合实际的阿谀奉承话,或者讲一些粗口话,粗言乱语,污浊难听的话,这些都要戒掉。“市井气,切戒之”,“市井气”就是指那些粗鲁的讲话方式,甚至一些脏话,让人感觉很没有教养,我们做一个正人君子,说话、行为举止都是要正的。学佛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一条,因为学佛了,要懂得维护佛教的形象。“奸巧语,秽污词”,讲话非常难听、粗鲁,甚至很污秽,这些都有损于佛教的形象。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这是讲我们说话要很谨慎,如果是所见到的事情不是很可靠,不可以随便乱说,知道的事情不是很确定,也不能乱传,不能够轻传。如果是一些是非,说他怎么好,或者怎么不好,这些就更不能传。讲了对自己的德行学问并没有长进,何必呢?若因此跟人家结怨就不值得了。特别是一些谣言,到我们这里就停止,不能再传下去了,“谣言止于智者”。我们把心放在道上,不要被这些风吹草动,是是非非所动摇。     
   
        如果在一个道场里说是非,那是罪加一等,这是破坏道场的和合,我们说僧团,就是真正在一起共修,志同道合的,修六和敬的学佛团体,叫僧团。如果在里面讲是非,造谣生事,破坏了和合僧团,那个罪非常重,是要堕阿鼻地狱的。《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讲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两位出家的法师,他们讲法讲得很好,结果有一群比丘因为生了嫉妒心,就造谣生事,讲一些是非,说这两个讲法的法师行淫逸事,听众一听,法师的人品怎么这么差,就不听了。结果众生闻法的因缘就断了,断了之后,没想到这一群比丘,他们那一生就堕地狱了,首先在阿鼻地狱,然后一个地狱一个地狱这么过,经上记载,过了一千八百万年,出来之后,得了人身,还是贫穷下贱,诸根不具。所以从这里看到,说话造的恶业很重,我们不可以不小心!     
   
        有时候我们学佛的人,修学中有一些体会,比如说得到一些轻安,有一些法喜,或者念佛念得不错,他会误认为自己证得了一些什么果位,觉得是不是得阿罗汉果了?念佛是不是念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了?这些可能是他不熟悉经教,又不是很明确,误把自己的这些境界当作很高,就跟人家讲,这么一讲,也会有因果。因为在经上讲“未证言证”这属于大妄语。自己没有得到那个功夫,那种境界,说自己得到了,那是一种大妄语。那个因果是很厉害的。所以自己不是很明白,最好不要说。修行自在,自己用功,何必要让人家知道呢。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这里是讲凡事要懂得留有余地,你不应该承诺的事情,不要轻易承诺,因为一承诺,可能到时候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苟轻诺”就是说如果你轻诺,常常进退都是错的,就变成两难,骑虎难下了。所以人讲话要非常注意,总之少说话就会少出错,多说话可能就多出错。古人讲一言可以兴邦,当然一言也可以丧邦。所以说话不谨慎,不注意,影响可能都会很大。特别是在高位的人,影响力很大的人,说话尤其要谨慎。     
   
        有的时候我们做事,比如说在一个道场里,分工不同,一个事情当然有它的负责人,负责人是做决策的,如果你不是负责人,就不可以替代负责人来做任何的承诺,要不然到时候就会“进退错”了。古人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懂得的生活学问。你要是不在那个位置上,却代替那个位置上的人做了某项决定,往往会导致很多的麻烦。总之,一个窍门就是少说话,那么就少错。常常轻易承诺的人,他的信用就低,如果是常常少说话,少承诺的,他的信用反而可能会好一些。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讲话时吐字要清楚,最好每字每句都清晰有度。虽然强调话要讲得清清楚楚,也不能每个字都像重锤一样,听起来很难受,要懂得放松,自然地把字吐出来,听的人也觉得舒服。人讲话往往有两种毛病,一种是急疾,就是讲话讲得很快;另外一种是模糊,讲得模糊不清,听不到他在说什么。这些都是在说话方式上要注意的。讲话要讲得缓急有度,在不同的场合讲话的速度要控制得比较适合。比如说在讲课的时候,面对广大的听众,讲话不能讲得太急,讲得太急,台下的听众就听不清楚。在私下聊天的时候,讲话也不要讲得太刻板、讲得太慢,否则就影响了互相之间聊天的气氛。说话要懂得刚柔相济,还要有一种浩然之气,这个人就会显得雍容大方。     
   
        这里特别要提到,念佛也要一个字一个字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阿弥陀佛,耳朵里也要听得清楚,佛号从耳朵灌进来,入到自己的心里,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地去念好每一句佛号,不要随口溜过。随口溜过心就不集中,那个效果当然就没有了。念佛法门,我们是修持名念佛,要懂得口念心里听,这是夏莲居老居士劝导我们的念佛方法。口念出声音,可以小声一点,但是要念得清清楚楚,然后用心去听,耳朵就摄住了,你用心去听,心也摄住了,口也摄住了,所以心口耳这三个器官一摄住,六根也摄住了,这就叫做“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样念佛就容易得力。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这里“长”、“短”就是“是”、“非”,他说长,你说短,张家长李家短,这都是属于是非。要懂得,是非千万不能去讲,哪怕你看到人家做的不对,不是适当的场合,我们都不应该去乱讲。不关自己的事情,不要闲管,不要多事,心里清清净净的,什么事都没有,多快乐,多自在呢!何必把这些是非人我都装到自己心里头,让自己得不到清净。更何况我们去说人长短,说人是非,往往会跟人结怨。可能你以为结怨并不算是很严重,可是没想到他心里可能对你怀恨在心。古人都讲“利刀割体痕易合”,你拿刀来割自己的肉,这个伤痕最终会好;“恶口伤人恨难消”,你如果骂了别人,他跟你可能就会没完没了。     
   
        明朝杨椒山先生,他在遗嘱里讲到:“人言,某人恼你谤你,”意思就是说人家跟你讲,说某某人对你有怨恨,还诽谤你,那你怎么说呢?你应该说:“他与我平日相好,岂有恼谤之理?”你就这样回答他,那个某某人跟我平日很好,他怎么可能对我有怨恨,怎么可能诽谤我呢?硬是把这个是非放下,把这个长短给摆平了,不让这些是非长短传下去,这样多好。     
   
        所以古德有言“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遭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这些都是智慧之言。六祖大师在《坛经》里也告诉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行的人,不应该去看世间人的过失,看到了都不放在心上,不看,也不去想别人的过失,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是我们学佛非常重要的一点。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这是说我们见人家善的地方,看到人家有优点,要懂得见贤思齐,懂得向他效仿,向他学习,哪怕是跟他差距很远,也要努力去慢慢地追赶,向他看齐。见善思齐,愿意学习,愿意效仿,正是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一种方法。圣人无非就是每日改过迁善,孔老夫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也是夫子最赞赏的学生,夫子赞叹颜回:“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说他看到人有一善,看到有一个优点,他心里就挂着,总想着要把这个优点学到自己身上,他不会放弃对这种善的追求。     
   
        佛经里都劝导我们大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一切恶的不干,都不要作,一切善都要去奉行,那么这种人就可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他就有往生的基础了。我们要知道,其实人本性都是本善的,每个人原来都没有区别,我们学佛的人更了解。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以后,第一句话就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跟如来没有两样,诸佛有的这种如来智慧德相,众生都有,你也有,我也有,既然有,为什么比不上诸佛如来呢?为什么我们跟圣贤相距这么远呢?那不是因为我们本性上有什么区别,本性上没有区别,是因为我们的习气,后天所染的这些毛病习气。     
   
        《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习气、毛病让我们跟圣贤人,跟佛菩萨就离得远了。但是我们知道这些习气、毛病本来是没有的,本来没有的,我们就有信心把它去除掉。本来有的这些本善,如来智慧德相,我们是可以恢复的,所以“纵去远,以渐跻”。慢慢地我们也能够成为圣贤人。孟子都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是圣贤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贤人。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这条是讲见到别人不好的地方,恶的地方,我们采取什么态度呢?是不是批评人家,甚至到处说是非呢?不是的。要回观返照,看自己有没有,自己反省一下。因为我们看自己的毛病不容易,看人家的毛病却很容易,当我们看到人家的毛病时,马上就想到自己有没有,“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果有,马上要改过来,有则改之。如果自己没有,更要努力向上,要警觉,将来不能再犯这些毛病。所以这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三个人是哪三人?一个是善人,他有优点,一个是不善之人,他有很多缺点,另外一个就是我。这三个人走在一起,必有我师,他们两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善人教我见贤思齐,努力向上。恶人教我反观内省,自己有没有这样的缺点?有的话,赶紧改过来;没有的话,加以勉励,提醒自己不能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三人行,不是说随便找三个人,其中有一个人就是我的老师,那就理解得浅了。这三个人中,善者和不善者,都是我们的老师。     
   
        所以见善不懂得思齐,这就叫做自暴自弃;见恶,看到自己有同样的恶处、缺点,不肯去改,那叫自欺。这些都要把它戒除掉。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这里讲的是我们跟同学在一起,看到人家在德、学、才、艺,这四个方面比我好,那么自己要加把劲,向他们学习,努力提升自己,迎头赶上。这个“德”,就是道德,古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是做人基本的八德。孔老夫子也有五德,是夫子的学生赞叹老师的,说夫子有温、良、恭、俭、让这五德,即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都是我们应该很好地去修养的,也是圣贤的品德。“学”是学问,包括知识,对于这些圣贤教育,我们要努力去学习。“才”就是指才华、才艺、才能。“艺”是这种技艺,艺术。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好好地去努力提升的,所以人要懂得好学,因为“好学近乎知”,意思是好学的人就跟智者相类似了。如果不好学,看到别人都比我们强,还不肯自我勉励,不肯提升,那是自甘堕落。“知耻近乎勇”,懂得我们不如人,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应该迎头赶上,这是真正的勇猛。所以在学佛的道路上,我们看到古来祖师大德,他们成就了,也看看我们的恩师和身边的同学都很努力,他们都上去了,而我们还在底下打转,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不如人,当自励啊!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这里是讲在衣服和饮食方面,如果不如人家的好,不要悲哀难过,为什么呢?因为真正学道的人,真正有品格的正人君子,他所羡慕的不是这些衣服饮食,他所羡慕的是人的德学才艺,羡慕的是道。所以古人讲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假如自己没有道,没有德行,没有学问,这才令人堪忧,不会因为衣服不够华美,饮食不够好而难过。我们现在走上圣贤教育道路,谋的是道,哪怕是贫穷,哪怕是衣服、饮食不如以前了,心里绝对不能起丝毫的难过,真正把心放在道上,一切都交给佛菩萨,让佛菩萨来安排我们的前程。不但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佛菩萨,连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佛菩萨,那将来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孔老夫子在《论语》里讲“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是读书人,想要学习圣贤之道的人,他立志求道,还会以衣服饮食不好为耻吗?如果这样,就不要跟他讲话了,这种人根本没有把心放在道上。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就知道如何来摆正自己的心。当我们把心放在道上的时候,我们从正法里,从圣贤的典籍里,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这叫“法乐”。孔老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是真实的喜悦,内心里涌出来真正的快乐。衣服、饮食不好,不足以为忧也。     
   
        《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他用“菜根谭”三个字就很有意思,他咬的是菜根,但是他讲的都是智慧的话,乐在其中。他说世人、凡夫俗子“只知名位为乐”,意思是只知道名闻利养乐,不知道“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当我们没有名闻利养的时候,穿得很朴素,吃得也很简单,这里有真乐,是一般世人所不知道的。世人“只知饥寒为忧”,他只为饥饿、寒冷、没衣服、没饮食而忧,可是他“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当一个人他不懂得饥寒的时候,可能他挥霍无度,生活不检点,就在这种腐败中迷惑颠倒“造业”,这是最令人忧虑的。这种忧虑,他自己不明白,但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看得很清楚,将来他要堕恶道,这是真忧啊!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这里讲与朋友交往,要存一个什么样的信念呢?我们都希望跟善友在一起,能够提升自己。可是你要想有真正的善友,关键还是要靠自己。为什么呢?假如我们心里没有正确的态度,往往善友在面前,也会当面错过。问题出在哪儿呢?“闻过怒,闻誉乐”。听到人家说我们的过失,就发怒了,有时候可能为了表现有修养,听到别人劝戒,表面上没有表现出生气的样子,但是内心里已经恼怒了。当我们听到别人的赞誉“修道很有功夫啊,念佛能够念上一天一夜不睡觉,你好厉害;你讲经说法讲得很好……”你就沾沾自喜,这样的话,有德行的人谁还会来靠近你呢?当然,那些阿谀奉承你的,让你沾沾自喜的人,他们可能就会跟你聚在一起。但那些真正对你直言相劝的朋友,帮助你提升道德学问的益友,他们就退却了,不会跟你在一起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劝戒,你不能接受,而他们也不会去奉承你,所以就离开你了。那谁最后受害了呢?还是自己受害了。古人讲“闻过则喜”非常重要,听到自己的过失,正是我应该改的时候,别人如果不是挚交,不是真正的慈悲,他不可能告诉你,说你有过失。谁愿意去得罪你呢?所以当人家说我们有过失的时候,我们感恩戴德还来不及,怎么可以发怒呢?     
   
        何况发怒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美国一个生理学家叫做艾尔玛,这位科学家研究人在发怒时的生理状况,是怎样研究的呢?他拿了一个试管的水,冰水混合在一起,正好是零度。让一个刚发完脾气的人,向这个试管里吹气,结果水里出现紫色的沉淀物,很可怕。我们知道,人身体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分,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这些水都变成紫色的沉淀,身体怎么会健康呢?发一次脾气,对身体的亏损非常大,吃多少营养也补不回来,是因为身体带上了毒素。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就讲,发了脾气的妇女不可以给孩子喂奶,因为她发了脾气,身上的奶汁都带有毒素,小孩吃了以后,严重的会死掉。这位生理学家艾尔玛,他就是把生气的人吹过气的水,注射到小白鼠身上,几分钟之后,小白鼠就死掉了。可见生气有多大的害处!     
   
        所以当我们闻过发怒,那对身心都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时候往往那些小人,那些损友,都聚集起来了。什么是损友呢?《论语》上对损友有个定义,说三种人是损友。第一种“友便辟”,就是指善于奉承、巴结的人。另外一种就是“友善柔”,就是他善于献媚,讨好你,说一些花言巧语来蒙骗你。第三种“友便佞”,就是他能言善辩,很有口才,甚至把是非都说颠倒了,把假的说成真的那种人,这些都属于小人,损友,他绝对会把你拖下水。所以应该交益友,益友是什么呢?也有三种: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就是正直的人,为人正直的人才是君子,他来做你的朋友,那你的道德学问就提升了。“友谅”是他诚实、讲信用,还能够宽容,这就是下面讲的“直谅士”的这个“谅”。“友多闻”,博学多闻,很有学问的朋友,这些都属于益友。     
   
        我们在菩提道上,能否一帆风顺,善友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应如何对待这些善友?当听到他们直言相劝的时候,应该闻过则喜,能够马上去改进自己。那么听到赞誉,就是闻誉则恐,别人赞叹怕什么呢?怕名不符实,有一种戒慎恐惧的心理,受宠若惊。这样的人自然良师益友就多了,那么道业长进就会特别快。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的。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这句话讲的是当我们听到别人的赞誉,反而觉得很恐慌,受宠若惊。就是生怕自己德行学问不够,担负不起这样的赞誉。这都是圣德君子的反应。我们听到别人批评,说我们过失的时候反而很欢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在人生中,真正能够批评我们,敢于说我们过失的人,都非常少见。我们的父母、老师能说我们的过失,亲人乃至真正的善友,那些正直、真心为我们好的人,他们才敢跟我们讲过失。当我们知道自己过失的时候,就能够改过自新,人生就能少走弯路,所以这不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吗!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孔老夫子的学生子路曾经说,自己听到过失就欢喜。这是圣贤给我们做出的榜样。真正的大德,能够做大事的人,往往有涵养和度量。他听到别人讲他过失的时候,会反观自己到底有没有,如果有赶紧改过来,还要感恩别人敢于提出。假如这个过失没有,我们也不要去反驳人家。为什么呢?你一反驳,他将来就不敢跟你说过失了。我们应该感恩他,这样,常常就会有一些对我们直言相谏的善友在一起,所以叫“直谅士,渐相亲”。直就是正直。谅就是有诚信,懂得宽容的人。士就是读书人。有道德,有文化的人,他们慢慢就跟我们亲近了。为什么呢?看见我们还能够受教。假如我们听到自己的过失不肯接受,反而跟人家对抗,这种人没有办法受教,那么他的福就薄了。所以真正有福之人,才能够受谏。     
   
        苏东坡是宋朝一位非常知名的文人,他也学佛,年轻的时候认识了一位佛印禅师,跟着他一起学佛。这位东坡居士当过官,而且很有文才,我们都知道,他的古文可以说是精彩绝伦的。有一天他写了一首诗,是赞叹佛的,他想用这首诗作为自己的学佛心得,送给佛印禅师,还可以炫耀一下自己学佛的水平。这首诗是这样写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中国佛教协会的前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曾用这首诗来赞叹香港大屿山的大佛。这首诗也很浅显,赞叹天中天就是佛,毫光遍照大千世界,八风都吹不动,端坐在紫金莲上,大家去看看大屿山的佛像,真有那种气势。     
   
        苏东坡写这首诗貌似是赞叹佛,但是佛印禅师知道,是苏东坡居士自己有点洋洋自得,他是在赞叹自己。于是就给他一个改过的机缘,在诗的上面题了一个字“屁”,然后把这首诗让人回送给了苏东坡。苏东坡开始很高兴,不知道佛印禅师对他有什么赞叹,打开一看只看到一个“屁”字,心里就很不痛快,坐不住了。他跟佛印禅师隔一条江,就赶快坐船渡江来跟禅师论理:“我这么好的诗,你怎么敢说一个‘屁’字,你这不仅是诋毁我,而且还是诋毁佛。”这时候禅师已经等候在江边,看见苏东坡从对岸过来,一下船就面红耳赤地冲上来了。佛印禅师就哈哈大笑,说了一句话:“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这时候苏东坡知道上当了,他自己写八风吹不动,没想到这一个字就把他吹过江来了。所以他就非常惭愧,自己确实功夫不到,远远不及八风吹不动的地位。     
   
        八风是哪八风呢?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风。这八种东西最容易动摇人,所以能做到八风吹不动,学佛的功夫就很了不起了,他能够伏得住烦恼。显然东坡居士还没有达到,但这个人也很了不起,他回去之后就很好地检点,把自己的心放谦虚了。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去找佛印禅师,跟禅师很谦虚地说:“前些日子弟子有点洋洋自得,后来虚心检讨,过了一段修行的日子,现在真的可以做到八风吹不动了。”佛印禅师一听这个话就知道,他还是傲气没有放下。于是给他旁边一个侍者递了一个眼色。他的侍者是个小沙弥,很聪明,很伶俐,马上就领会了师父的意思。于是这个小沙弥跟苏东坡讲:“东坡居士啊,我们师父经常对我们赞叹你,说你真的不愧是大学士,是上根利智的人,一经提醒就能够悟到玄理,真是一闻千悟啊。今天见到您这么气虚意下,果然不同凡响,使我们大开眼界。”这几句赞叹苏东坡的话一递过去,东坡居士又开始洋洋自得起来,喜形于色。这时候佛印禅师说:“东坡居士啊,我们小沙弥这么几句赞美你的话,就把你捧得像上了天一样,洋洋自得起来了,怎么还能说八风吹不动呢?”东坡居士知道自己又失态了。所以我们要知道真正八风吹不动的功夫,那就是“功夫成片”,毁誉来了,名闻利养来了,或者是贫贱环境都使我们的心如如不动,因为我们的心常在道上。     
   
        像苏东坡这样学佛,懂得佛法也不少,广学多闻,但是在学佛的功夫上没有真正落实,往往是佛学知识很丰富,但是没有真正落实佛的教诲,这就是恩师常常提到“佛学”和“学佛”不同。     
   
        恩师去年十月到英国,在伦敦剑桥大学跟他们的教授、学生在一起研讨,就谈到这个问题。那些教授带的博士生做的论文,有写《无量寿经》的,有写王维思想的,都是佛学家、儒学家,恩师就跟他们讲:“你们是在搞佛学、搞儒学、搞道学,而我跟你们相反,我是学佛、学儒、学道,所以我这一生活在快乐中,而你们还活在烦恼痛苦中。”那些教授、学生们一听,真有道理,自己还经常会发脾气,会生气,儒家讲的宽恕,佛家讲的忍辱都没有用上,所以确实搞的是佛学和儒学。     
   
        古人不能学苏东坡,今人不能学梁启超,这些人都是佛学家,但是他们没有了脱生死,没有能够伏得住烦恼。所以真正从哪里修起呢?《弟子规》这句话是最好的起修方法,“闻誉恐,闻过欣”,就能够帮助我们慢慢做到毁誉都不动心。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我们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犯过失,这也是正常的现象。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累积到今天,非常深厚,这些习气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就犯过失了。比如刚才说到的苏东坡居士,听到人家赞美他,他就很高兴,洋洋自得了,听到人家批评他,他就很恼怒,这些都是习气。所以犯了过失,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那什么叫真正行善呢?改过就是行善,每天能够改一过,那么三年下来,这个人也就接近圣贤了。     
   
        当然犯过失有的是有心的,有的是无心的,所以过失的大小程度就因此而不同了。那么“无心非”,不是存心犯的过失,他是不小心,或者不警觉,这也是一种错。要知道无心所做的过失都有因果,更何况是“有心非”,有心非就是故意做,那是心里真正起了贪或嗔,造成大的恶业,这种叫恶。无心所做的是因为痴,愚痴,所以贪嗔痴就是过失的根源。而无心犯了过失、造了罪业,总有因果报应。比如说一句话不慎,出口伤人,对方就怀恨在心,他将来会寻机报复你,当他报复的时候,就是果报现前了。有时候这种果报也很冤枉,自己都不知道他为什么对我这么怨恨。更何况人有三世,前生所造的恶业,自己忘掉了,对方也可能忘掉了,但是两个人一见面,“阿赖耶识”在心田里的业习种子就现行了,他的怨恨现行后就会报复。所以无心犯的过失都有因果,更何况有心犯过失,那种恶报就更惨烈了。     
   
        犯了过失怎么办呢?犯了过失最关键是要懂得忏悔。下面讲了“过能改,归于无”,能够改过,把过失都改掉,将来不再犯了,就没有了。《菜根谭》告诉我们一句话:“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如果我们犯了过失懂得后悔,懂得忏悔,那么这种弥天的过失,都可以补救。怕的是不肯改,也不以为自己有过失,还要掩饰,文过饰非,那“倘掩饰,增一辜”。本来你可能是无心所做的过失,但是你不肯承认错误,这一掩饰,“无心非”都变成“有心非”了,恶业就更重了,“辜”就是过失。所以文过饰非的人,都是薄福之人。     
   
        圣人并不会因为自己有了过失,而觉得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反而会觉得有过失不肯改,是最可耻的,那叫自暴自弃。圣人跟我们其实是平等的,在心境上是无二无别的,不管是世间的圣人,还是出世间的圣人——佛,跟我们也是无二无别的,所区别的是他们把过失都改过来了,所以称圣人、称佛。而我们有了过失不肯改,也没有改过来,那就叫凡夫。《了凡四训》提醒我们:“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如果这一天你不知道自己有过失,非就是过失,那么等于你这一天都安于自是、自以为是,那就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了。     
   
        谁不会有过失呢?谁都会有过失。恩师经常说,两种人看不到过失,第一种,成佛了,佛没有过失,他是完全究竟圆满的善现前;另外一种人就是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断了善根的人,没救了,必定是要堕落地狱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满身的过失,他自己看不出来,还认为自己没有过失,反而天天说人家的过失,这种人叫一阐提。所以我们学《弟子规》,关键要常常反省自己,我们有没有这个过失,如果我们也是这样子,那不也就是一阐提吗?所以“一日无过可改”,一日看不到过失,就“一日无步可进”了,那就没有办法进步了。《了凡四训》说:“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我们这世间聪明的人很多,资质不错的人很多,为什么他这一生却好像没有什么建树,道德学问也并不怎么样,马马虎虎,平平常常,为什么呢?就是因循二字耽搁了他一生。因循就是苟且一生,不肯努力向上,所以本来可以成为圣贤君子,而他没有能成就,这很可惜。特别是我们今天闻到圣教,儒释道三教的经典我们都有机会学习到,假如当面错过,不肯用功学习,就叫做“甘于自是”,就是自甘堕落了。     
   
        别人说到我们的过失,不要去掩饰,一掩饰的话,就显得自己虚伪了,以后他也不会再说你的过失了。不是说你没有过失,而是他看你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他就是不说,因为你这个人没救了,他还说你干嘛?过去章太炎就不说袁世凯的过失,袁世凯这个人实在是个小人,不值得我们去说他的过失。袁世凯做人做到这个样子,就真的是可怜了。所以不但对我们的过失不能掩饰,甚至还要做到凡是有过失都要归于自己,虽然有些过失不是自己一个人导致的,比如说我们团体的工作,一起做的工作,这个工作可能因一些条件不具足,失败了,不完美,那么这个时候,我要怎么做呢?要归过于己,说这件事情是因为我没有做好,所以导致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这是我的过失,我向大家道歉。归过于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德,他有这样的心量,自然就受人恭敬,也会被选作领导。所以我们晓得在一个单位里,做领导的人要想想我们有没有做领导的心量,我们有没有做领导的修养?不能够因一件工作不成功,而责备你的下级,自己干干净净,一个过失都没有,那不可能的。起码你的过失在于你用错人了,至少这条过错是归于你的。     
   
        古代的圣王,像商朝的汤王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如果是看到平民百姓谁有过失,汤王会想到,那个过失不是百姓的,是他自己的。恩师的老师雪公老人,当时他在台中教导大家,开经学班,恩师也是经学班的一位学员,在他门下学习经教。雪公老人非常重视德行的培养。有一次学生们因为讲学没有认真努力,讲得不好,还讲错了,就向老师来请罪。拿着一根教鞭来到老师面前,跟老师说:“我们没有好好用功,辜负了您老人家,我们来向您老人家请罪,请老师用教鞭责打我们。”老师看到这种情形,一句话都没说,拿起教鞭就往自己身上打。在场的同学们看了之后都流眼泪了,老师就说:“是我自己没有教好你们,你们没有过失。”雪公老人的这种圣德,确实令我们敬佩和感动。     
   
        所以真正懂得过归于己,这是培养自己大德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把过归于自己,让别人看了好像是吃亏了,其实没有吃亏。假如你真没有过,你把别人的过失归给自己,甚至被人嘲笑,被人辱骂。要知道吃亏是福。别人的讥嫌,别人的嘲笑,正好帮我消业障,是求之不得的。每天还用去拜佛消业障吗?在这个当下业障就能消掉,所以吃亏是福。过归于己,功归于人。一件事情做顺利了,事情办好了,有功了,这时候要赞叹别人,说这事你做得好,我都没有帮什么。这样跟大家合作,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恭敬和爱戴。     
   
        当人诚信到了极处的时候,他的品德修养就跟圣贤人一样。印祖讲,其实圣贤之道就两个字,非常简单,“诚”与“明”,“诚”就是真诚,“明”就是事事不迷,能够觉悟,这就是圣贤。从哪里修呢?从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洒扫应对,待人接物,修自己的诚信之心。所以《弟子规》的目标和宗旨就是培养圣贤,一个小孩从小在家里和学校,落实德行教育,在德行上扎下根,他长大以后,确实就是圣贤人,就是正人君子。所以如果我们家里有小孩,要懂得在德行上给他扎好根,扎了根之后,将来教什么都好教,这个根没有扎好,出去之后,很容易受社会的污染。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12:06 , Processed in 0.12272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