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76|回复: 0

[大德开示]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3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锺茂森博士: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亲近这位仁者,这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必定是使我们得到很多的好处,什么样的好处?总的来说就是『德日进,过日少』,道德学问一天天的进步,自己的过失愈来愈减少,这是有无限的利益,真正让我们能够这一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一定是富贵的生活,但是一定是快乐的生活,快乐是从哪儿来?有德的人快乐。像颜回贫穷到极点,他也是不改其乐,这什么?他有德。所以德重要!成圣成贤也就是修德的圆满,这个利益绝对是无限的,不是一般凡夫俗子可以想象得出来的。我们如果知道亲近良师益友有这么多好处,我们怎么样才能够亲近得?这要讲跟这些良师益友相处要有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态度?就是要有至诚恭敬心,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有恭敬心才能够受教。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都强调恭敬心,像佛家有一本经叫《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就告诉我们如何对待老师,经文上讲「为人弟子,不可轻慢其师,恶意向道德人,当视之如佛」,这是讲做一个弟子(学生),不可以对老师轻慢。什么叫轻慢老师?不仅仅是说对老师言语态度上轻慢,即使是表面上对老师很恭敬,行礼作揖,端茶倒水都很殷勤,但是老师的教诲不能够依教奉行,那就是轻慢其师。因为老师代表道业,我们尊师重道,如果不重道就是不尊师,老师所讲的这些圣贤教育,我们要每天反省,每天努力修学,这样才能够对得起老师。对于道德的人不可以有恶意,什么叫恶意?毁谤的念头,瞧不起他,批评他或者是嫉妒他,甚至要陷害他,这些都是恶意,这是大错特错。应该把这些老师、这些有道德的人看成是什么?看成跟佛一样。佛门弟子是把佛当作最尊的,老师跟佛的地位平等,你看看,这是对老师的那种恭敬心。对老师的恭敬一定是表现在好学,勇猛的改过迁善,不是表面的客气、殷勤。有智慧的人、老师能看得出来,你不是真干的,你不是真学的,他也就不会教你,他就走了。所以我们想亲仁,亲近有道德的、有学问的老师,必定是把老师的教诲不折不扣的去落实,这才能够让老师常住在这里,否则老师不求名不求利,如果你不是真学的,他住在这里有什么用?他就走了。这是告诉我们事师之道,事奉老师最重要的就是有恭敬心、有好学的心。

  我们要选择老师要怎么选法?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想要成就道业,知道老师非常重要,我们就要知道选择一个真正有真才实学、有道德学问的老师,这是至关重要的。而我们选择这位老师一定也是要用圣贤教诲去观察他,看他是不是真做到,还是只是说一说。如果只是会说不会做,也可以把他说的来学习,因为他说的没错,也可以帮助我们;当然就不如找一位能说又能行的老师。一旦找到老师,要对老师有坚定的信心,这个信心非常重要,我们之所以能不能够成就,关键是在于对老师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对老师我们要真正选择我们由衷佩服的人做老师,如果我们对他不佩服,说明他跟你没有缘分,你也不可能对他的话不折不扣的去落实,这时候这个老师总会介绍你,跟你谈话知道你最敬佩哪个老师,他会介绍你去那个老师那里学习,跟你讲你跟那个人有缘分。为什么?因为你言语之间透露出你对他的百分之百的佩服,所以你能够在他的会下成就。是不是老师的品学方面有差异?不一定,就是因为你对那个老师有十足的信心,哪怕他的品行不如这个老师,但是你能在他的会下成就,可见得信心非常重要,对老师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本来跟尧舜一样本性本善,我也是可以学得好的,我也可以成圣成贤的,这个要有信心,这样学问道德一定能成就。老师看到学生真正有恭敬心,他就肯教,会把他毕生的学问毫无保留的教给他,而在老师传法之前必定是有一段时间考验这个学生,看他能不能够接受这种道、这种法。

  像当时战国末期,有个年轻人叫张良,张良他是韩国宰相的儿子,贵族,但是韩国被秦国灭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张良就很想要报复,年轻人气盛,想要去行刺,但是没有能够成功,结果就逃跑了,跑到现在江苏省这个地方,有一天在桥上遇到一位老者,这个老者见到张良,这个老者是个高人,看到张良来了,故意把鞋就踢到桥下的水里,就跟张良很不客气的说:「年轻人,你帮我把那个鞋子捡上来。」张良一看这个老人家这样说话,也很同情他,一个老人,他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古人因为有孝道的根基,他就能够尊敬老人。于是张良就下了河边把鞋子捡上来。捡上来以后老人就把脚一伸说:「你给我穿上!」张良一看,这老人家真够跋扈的,又想想对老人要有恭敬心,不要见怪,于是就给他很好的穿上鞋子。结果老人看了张良这种举动,很满意的笑了,他说:「孺子可教也。」这个年轻人还是可教的,受教,为什么?因为他有恭敬心。于是就跟他讲说,我有一个大法传给你,五天以后咱们在这桥上等候,天亮的时候你一定得到。五天以后,张良天刚亮就来到桥边,发现老人已经在那等候,老人很生气的对张良说,你怎么跟老人家约会都迟到,今天不能传给你,五天以后咱们在这个桥边再见面。于是五天以后,这时候张良天没亮就来了,来了以后一看,老人家已经在那里等了,结果老人家又要把他撵回去,说五天以后你再来。结果五天以后,张良干脆晚上就不睡觉,半夜就到桥边在那儿等,结果等了一段时间,天没有亮老人就来了。这时候老人家点头说,好,我现在就传一部《太公兵法》给你,姜太公的兵法,你读了这本书以后,你将来可以推翻秦朝,定国安邦都没问题。张良接受了这部宝书以后回去就认真的学习,后来辅佐刘邦推翻了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建立了汉朝大一统的天下,也为自己的国家、人民雪耻。

  你看看,亲近老师要有那种恭敬、谦卑的心,这种心才是受教的心,如果对老师轻慢或者是没有信心、不恭敬,这种人就接受不了大法。不管学什么,都要有这种心,这个心就是恭敬心和信心,还有谦卑的心,这三大要素都要具足。这个亲仁不仅是包括亲近仁德的人,也包括亲近圣贤教育,这个仁也代表仁道。孔子曾说,「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讲君子哪怕是在衣食住行、日用平常之间,都没有违反仁,换句话说,他时时刻刻都不违背仁道,这叫真正亲仁。造次就是在急促匆忙的时候,颠沛就是流离颠沛的时候,都没有违背仁道,这是真正君子。真正行仁道的人,他就绝对不会造恶。孔子说,「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立志行仁道的他哪会做坏事?还有做坏事的时候,还有起恶念的时候,这就还没有真正行仁,真正志于仁,立志行仁,都没有。所以我们要检查自己有没有真正生起亲仁的志愿,有这个志愿,真的时时刻刻都会检点、都会反省,用圣贤教育来反省自己。底下这句讲: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3 23:53 , Processed in 0.136063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