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68|回复: 1

[大德开示] 2007年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种子教师研习营(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7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蔡礼旭老师2007年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种子教师研习营(二)十四集》

2007年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种子教师研习营(二)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七集) 2007/7/10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237-0007



  诸位法师、诸位老师,大家好。

  我们刚刚讨论到「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其实在我们求学的道路上一定要知所先后。今天假如学习的过程当中是先学知识、先学技能,而没有先扎德行的根,这个先后就有点颠倒。因为德行的根不扎,只增长知识、技能,会「长浮华,成何人」。大家冷静去看看,我们回到二、三十年前,看到的小孩的脸庞跟现在这个时代的孩子,相貌一不一样?现在的孩子看起来就是好像很机灵的样子,他那个脑筋到底用到哪里去,这值得我们深思。但是你看他慢心就比较重,他可能回去:妈妈:牛顿哪一个定律?问妈妈。妈妈说我不知道。可能他的心里就会说:妈,你连这个都不懂!一个人对父母都傲慢,这是大问题。「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他连父母都不敬,他这辈子对一切人都不可能恭敬。而当他恭敬心没有形成,请问对他的人生有多大的障碍?假如我们这个先后不重德而是只重才,让孩子形成傲慢,他可能一辈子都有吃不完的罪要受。

  我们有没有考虑到,一个心性的差异,走出来的人生是截然不同!所以《弟子规》的这些经句,从心性上看,都决定了一个孩子人生的成败。这句话大家觉得会不会讲得太严重?不会,教育当中没有大事、小事。「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冬则温,夏则凊」,它对治的是一个人的没有责任心,他假如连父母都不放在心上,他的责任心从哪里来?所以他的责任心从对父母的孝心、从对父母的关怀,孝心起来,设身处地的心起来,细腻、谨慎的心都从这个冬温夏凊的心境当中提升起来。而那个替人设想,服务人的敏感度,就是各个行业成败的关键。每个行业都是服务社会、服务人群,这是它的目的。而你要服务人,那一定是能感同身受、体恤,你才能服务到位。假如要服务他人的时候是想着我可以赚多少钱,这个事业是不可能长久的,所以感同身受的能力重要。

  你看我们感同身受,比方我们自己身体痒,马上一抓,很舒服是不是?因为是自己的身体,一下子就感觉到了。而孝子把父母的身体、父母的安危放得比自己的命还重,所以他一定能感同身受。很多孝子在外当官,突然冒冷汗,心很不安稳,赶快辞掉工作回到自己家里面,一看都是父母生病了,他才会有这种感应,感同身受。我们现在父母都已经为我们操心得要死,我们都不知道,那又谈什么能够去利益别人?我们请别人给我们抓痒,都得怎么样?左边一点,左边一点;右边一点,右边一点;上面一点,上面一点。为什么没有一抓就到?因为不是同体。所以仁爱的心就是同体的感受,就从冬温夏凊当中契入。大家看「入则孝」短短的几百个字,但却对整个孩子往后面对家庭、面对人群的心性,占着决定性的影响。

  「出必告,反必面」,这是什么样的心境对父母、对家人?那是深怕父母多为我们操心,所以一举手、一投足,只要会造成父母、家人的担忧,都要先交代好。当他这个心态起来的时候,这样的员工你很放心,他不会胆大妄为,不会张狂。她在团体当中,比方公司一起出去旅游,突然找不到她,一堆人在那里急得半死。她一个女子在其它的国度,也不知道跑去哪。后来找到了,她说我刚好想到,想到海边走走,所以她就自个儿去了。你看她是入无人之境,别人会有什么着急她都感觉不到,她只想着「我想要去散步」。

  我们「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他的学问之道,他为人子之道,在这样的次第他才能够发展得很好。所以《弟子规》本身就是一个先后次第很清晰的一本经典。把整个德行的根,孝悌为根本先扎好,然后从每一个言行举止去要求自己,进而才能够去泛爱众。德行没有根,自己安排自己都乱七八糟了,怎么去协助别人?我们刚刚讲到的先后,「欲助人者,先自助」,这个先后顺序不能颠倒。自己都帮不上自己忙,再谈助人那就变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我们刚刚说到我们了不了解自己、我们了不了解他人,今天我们不了解他人,如何去帮助他、如何去栽培他?所以「欲知人者,也要先自知」。

  孔老夫子说「举一要反三」,我们再把它延伸一下,举一要反一切,难不难?不难。一是什么?一是心地。一切是什么?一切是生活、工作当中遇到的一切的情境。你看《礼记?曲礼》打开来第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他就是从一个恭敬心延伸到一切人事物的恭敬。人假如能从这种心境当中上去学习,那他一经通,一切经都会通。这就是用悟性来学习,假如不开悟性,有时候学会学呆了、学笨了,学得不会变通,这样就不好。

  所以我们从这里来感悟,我们整个人生当中这些先后重要的次第。「欲助人者先自助,欲知人者先自知」,还有没有?「欲爱人者先自爱」。你看现在年轻男女自不自爱?他懂自爱吗?他不知道怎么爱护自己,每天还在那里很颓废,他怎么爱人?他拿什么爱人?所以女众不能听甜言蜜语就是这样。他就搞得乱七八糟的,然后他说,我只要跟妳在一起,我的潜能都会发挥出来。然后妳就说,好!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还有另外一段话也很重要,叫「天助自助者,天救自救者,天弃自弃者」。这段话让我们领会到,唯有自己自强才能得到天助。这个天助不是专指上天而已,是指所有的善缘、因缘,都会因为自己的自立自强而感来这些助缘。说实在的,我们身边有没有贵人?有,随时都有。但是为什么这些贵人我们都看不懂?因为我们这分自立自强的心没有起来,我们这种承担、这种愿心没有发起来。所以这些贵人的心境跟我们不能交感,讲了我们还嫌啰嗦,这时候当然他们只好敬而远之,还让我们生烦恼,人家不愿意。所以,这三句话也告诉我们,唯有自己愿意提升、愿意自强,人家才帮得上忙。

  所以俗话说「扶不起的阿斗」,你看这个典故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辅助阿斗的是诸葛孔明,诸葛孔明的智慧在历代的丞相当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但这么样高智慧的丞相,还是没有办法把蜀汉给复兴起来,最重要的还是这个阿斗要自立自强才行。所以相同的,从这句话当中,我们体会到阿斗是谁?你们不要给我说刘备的儿子,又是标准答案,这就是悟门。忽然回光返照我是阿斗,我不能是阿斗,我以前看这《三国演义》,好多地方很感动,像赵子龙救阿斗。你看赵子龙面前几十万大军团团围住,我们刚刚说「慕贤当慕其心」,请问当下赵子龙的心境是什么状态?他还会不会想「我会死吗」?他会不会这么想?他脑海里没有其它念头,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阿斗救出去。你看人这么专注的时候,那么困难的境界都可以突破,那个是忠到了极点,感通。连曹操看到那一幕,都对他非常佩服。他就这样杀出去,连自己的身体都忘了。

  诸位老师们,赵子龙冲出去的时候有没有被刀割到?有没有?他知不知道他被杀了一刀?他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中几刀,他也没想到痛,可能救出去之后才觉得怎么这么痛。有时候像家里发生火灾,母亲拼命把孩子救出来,突然这个气稍微缓和一下,才知道自己伤这么重,你看那个当下至诚的心产生多大的力量。赵子龙救阿斗冲出去,阿斗是谁?几十万大军是谁?阿斗是我们的良心,几十万大军就是现在的社会风气。我们能不能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保有我们的赤子之心,甚至于为我们的后代冲出一条活路来?还是要让他继续沉沦下去?

  谁是五虎将?《三国演义》不能白看,我们不能让这些圣贤人白演,他们的精神我们要承先启后。我记得我在看到《三国演义》后半段,那个孔明都已经病成这样,还在那里把他人生的智慧写出来,都已经吐血了,饭都吃不下。士兵走过来:丞相,您就吃一点!孔明先生对他比着不吃了,那个帏帐前面挂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看那分君臣之义,我们就想起「出师表」这篇文章。诸位老师,我们曾经在读高中的时候,有三句话大家不知道还记不记得?「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悌。」我忽然想到我是不忠、不孝、不悌之人,真的没有掉眼泪,在那里背起来背半天很痛苦。你看我们那种感悟能力,都被功利、被考试的目的给障住。今天假如我们在引导孩子的时候,把孔明的精神告诉学生,那个学生的人生从此有一股更强的动力来经营他的这一辈子。

  我们那时候读「岳阳楼记」,我记得我在高中读书的时候常常打瞌睡,上国文常打瞌睡。打瞌睡到什么程度?到国文老师忍无可忍把我叫起来:蔡礼旭,你假如再睡觉,我就记你旷课。够厉害吧!这时候突然想起一句闽南语歌曲叫「心事无人知」,老师不了解,我已经很努力了,就像用牙签把眼皮戳上去,但它还是掉下来。所以,人学习假如没有从内心那种不亦说乎,他真的会达到一种疲乏的状态。真的,你不要看现在那些考试很拼,他总有一天会疲乏,因为那对生命都是一种耗损。我当初是上了高中以后耗得差不多,那股劲提不起来,以前在念国中的时候很认真,一天睡不到几个小时。到了高中觉得怎么又是这个考试的目标,提不起劲,所以高中三年,三年能读多少书,荒废掉了。

  后来是遇到师父之后,整个学习的心境被唤醒,边学边有乐趣。我们在行道当中,感受到用着良心处世待人很痛快,学习变成主动。所以我记得那个时候我在书房里面看书,我爸爸走进来绕了两圈,然后就对我说:你这几月看的书比你这几十年合起来还多。这个时候应该要怎么样?我回头对我爸爸笑一笑,继续看。这时候可不能:爸,对!你知道佛法多好吗?这一本马上看。不要一开始又对爸爸说一大堆大道理,人皆好为人师,今天你纵使是开悟的圣人,他还是你爸!你看古代那些已经当到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回到家里都是毕恭毕敬站在父亲的身旁侍候。你看那种心境,绝对不会因为他有什么财富、社会地位,而改变他那种非常朴实,对父母、对他人的态度。我们今天随着年龄、随着社会地位,假如对我们的亲朋好友态度变了,我们这一生已经染着了,已经堕落了。

  我们就曾经听到一位老师讲到,因为他念的是很好的学校,他的同学很多都已经当了大官。有的十几年,将近二十年没有联络,突然联络上了,就打电话给他,请他到他住的饭店,他刚好出差来。到了那个饭店,他的同学坐在那个沙发上还歪歪的,跷着脚,叫着他的名字,来来来,坐坐坐。那个语气就是当官的语气,他都不知道该不该坐。舒不舒服?很不舒服。你看这时候纵使当官,祸福相倚,我们那颗真诚的心、平等的心不见了,那个损失可大了!所以,财色名食睡都会染着我们,我们这一生清清白白的来,也应该清清白白的离开这个世间。人生最可贵的应该是这颗善心,这颗真诚的心。

  我刚刚讲到我们读到这三篇文章,我们为什么没反应?应该是心性上的启发是教育的核心,刚刚讲到比方「岳阳楼记」,应该是把范仲淹的风范告诉我们。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念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时候很感动,也觉得好像眼前一片光明。结果老师一定会交代,这句话考试一定会考,要背起来,那个光明突然怎么样?暗下来了。所以整个求学的六年,初中、高中这六年,这六年是黄金岁月,一个人学习非常好的状态,而这六年我们拿来做什么?我们现在回想到这六年对我们人生有什么启发?我记得国中时候物理老师讲了一句话,「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以没有骨气」。我们在题海当中,突然听到一句正面的话,会觉得很振奋。我们并不是不愿意去听这些道理、学这些精神,是没有教。所以,这句话已经经过了二十多年,我们都还深深记在心上。假如我们在与孩子相处当中,这样的句子有十句,很可能这个孩子他的人格就成就了,他的事业就有很坚固的根基了。

  所以遇到好的缘分很重要,尤其遇到好老师,那时候我们终于了解到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开始很认真学习。所以我不是不愿意学,连我父亲都觉得我这个人五分钟热度,这边摸一下,又不干了,又摸这里。我爸常说你工作一年换了十个老板,但是换十个老板是外在的行为,请问有没有体会到这个年轻人的内心?你们有没有体会到?为什么在摸索?他不是做不好,他在每个领域都还混得不错。诸位老师,我曾经在教育训练界待了两年左右,那个课程曾经是三天五万多块我都干过。三天五万多,那叫「抢」,要多多忏悔,以前做了很多坏事。看到人家花那么多钱,都还是没有很大的助力、帮助,我们的内心觉得很愧对,所以我才会离开那些领域。

  因为圣贤人是教转情识为智慧,转情欲、欲望为智慧、为慈悲,但很多的课程它是在挑动人的欲望。但是邪的说法,你还得给几千块、几万块给他,你看人冤不冤枉!没有判断力,人生会有很多冤枉的事会干出来。但是我们坚持那分希望大众能得利益的心,最后我们还是会接到圣贤人的教诲当中来。后来我们真正找到人生终身值得努力的方向、目标,这个时候的好学就完全不用人家去推。

  刚刚我们讲到了「欲爱人者先自爱」,很多年轻人会跟我一起交流,我现在的年龄已经步入中年,今年已经虚岁算三十五岁了。我听一个朋友他说,他有一天睡觉突然醒过来,被吓醒了,因为他想到一件事,我已经四十岁了!他觉得怎么这么快。其实我觉得好像不久以前才在那里算还没三十,怎么现在突然已经四舍五入快要进入…。所以,人生一寸光阴一寸金,要好好珍惜时光。这些年轻人就问,什么时候可以谈对象?我就写了一个数学式给他,你这条数学式能填对了再说。诸位老师,一加一等于多少?二。标准答案,掌声鼓励一下。我们刚刚强调要有悟性,悟性首先要打破答案只有一个,其实答案有很多个。

  随着每一个人对人生的体悟,大家来讲这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没有同样两个人讲一样?有没有可能?不可能,每个人的体悟都不一样。诸位老师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现在大家心里面有没有一个感悟?那个感悟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在这一段路途当中,体会到这一句人不知而不愠,是今天你把最好的东西送给了他,他不只没有感谢你,他还毁谤你、他还污辱你、他还陷害你。这个时候你完全没有生气,还是保有那颗祝福他能成就的心,这个叫「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以,每个人他在体会这些经句,绝对跟他的人生的感悟有差别。

  一加一等于二,那等于二的话,这样不生就不行了,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担心生育率愈来愈降低。一加一等于二算不错,两个人合在一起还能发挥两个人的力量,这是好事。一般一加一等于多少?现在俗话说,恋爱中的男女智商最低,现在一加一都小于多少?小于二,小于一,还有小于零的,是不是?副作用,两个人的人生搞得乱七八糟,互相伤害,有没有?有,很多。所以你先问问自己,你一加一等于多少?一加一没有大于二,不要吃饱太闲找麻烦,一加一最少要大于二。还有?一加一最好机率接近于无限大,这样好不好?好,大于无限大,这才是我们的道统。《中庸》讲的「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我们一切的言行举止,都能成为后代的榜样,这个后代不是指我们同姓的后代,是所有的民族的榜样。

  你看宋弘,东汉宋弘,那时候是汉光武帝,他是大臣,他当司空,专门管国家的建设这些工程。那时候皇上的姊姊湖阳公主新寡,先生去世了。汉光武帝问姊姊,妳有没有属意文武百官当中哪一个人妳觉得妳希望托付给他的?这个湖阳公主想了一下,她就想到宋弘,说宋公德行最好,皇帝就知道意思了。然后就把宋弘找过来,对着宋弘讲:我听说,人一发达起来就会换朋友,人一有钱就会换太太。以前读书人很敏锐,他可能在听话当中,听思聪,他能听出对方的意思。宋弘了解到,可能皇上意思是要把姊姊嫁给他。当下你看,娶了皇帝的姊姊就是皇亲国戚,富贵逼人。所以现在年轻的男生,年轻的男人心里都在想什么?我比较没经验,你们有没有提供一下他们现在想什么?我好像听说他们都在想,做哪一件事情可以少努力二十年,少努力三十年,有没有?我看不是男生在思考这个问题,可能男女的年轻人都在那里想着,有没有天上掉馅饼来吃。

  但富贵逼人当中,有德行的这些读书人如如不动,但是讲话也很含蓄,不能马上一下就给他回回去,这样没给皇帝留颜面。其实古代读书人他那种分寸很敏感,因为他们的心很柔软。宋弘先对皇上讲:皇帝,微臣觉得是「贫贱之交不可忘」,这一辈子在困顿当中互相扶持的朋友,终身不能忘怀。这句话一讲出来,正气就起来了,皇帝的正气也被提起来了,对!下一句说「糟糠之妻不下堂」,这个太太跟我们荜路蓝缕、胼手胝足一起过来,这个恩德不能忘,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终身要对得起。所以皇帝一听,这件事情可能不妥。湖阳公主其实在后面听,诸位老师们,湖阳公主听完宋弘这一段话,心情怎么样?假如妳是湖阳公主妳的心情怎么样?很感动。真不简单,掌声鼓励。这样的心态,这一生绝对非圣即贤。真的,男女是最强的那种控制欲,能够在男女关系当中马上放下不执着,这辈子修行一定会有成就。

  但是我们来想想,湖阳公主是该难过还是该高兴?她高兴,因为她没看错人,她很有慧眼。假如宋弘答应了,那她是眼睛被蒙住了,她就看错了,所以其实她是该高兴的。我们来体会到,很多人为什么会痛苦?痛苦的来源不是别人造成的。你看,「就是因为遇到你,我才会这么痛苦」,真是愚痴,真是造业。比方说遇到一个异性同学,一开始的时候,他有这个优点、有那个优点,看到他觉得如沐春风,很欣赏他。欣赏人是快乐的,但突然起了一个念头,我要追他,变成什么?不是欣赏,是什么?占有、控制。马上从高兴、喜悦变成痛苦,得不到的痛苦。所以痛苦不是人家造成的,是自己的欲望造成的。当我们的人生「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什么你都不争了,我这辈子没有什么我一定要的,都随缘。但我们只求自己这一生不要空过,什么样的缘我们尽我们的本分去付出,不可能有苦,苦都是因为执着、贪求才会有苦。

  我们刚刚讲到义利之分,苦从哪来?贪欲、贪利来的。所以义是什么,义是没有条件叫义;有条件就是用利害,利害是欲望,欲望是不可能满足的。我们看到现在的离婚率为什么会这么高?是道义的结合还是利害的结合?一利害就有计较,计较到最后铁定悲剧收场。所以诸位老师们,一加一还有一个答案,等于多少?等于一。大家知不知道一是什么意思?你们结婚的人竟然答不出来。我有一次在讲到这段的时候,突然有个人回答,一加一等于王,什么答案都会出现。我说,答得太好了,把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都说出来,是不是?是。王是什么?中国圣贤人的心境就是内圣外王,内圣就是把自己的道德修养成就。外王是什么?这个王是做表率,这个王是给人做表演。当他修身、齐家了,他面对人群、面对团体,甚至面对社会,他就能当榜样,让整个社会都能循规蹈矩,都被他感化,这个叫内圣外王。

  今天宋弘对太太的这分情义、恩义,有没有达到外王的效果?有。你看那件事情过后,东汉有没有人敢当大官以后把自己的太太休掉?那一个朝代绝对没有人敢这么干,因为他一定会被人家唾弃,最后还得会游泳,你看那全民的唾弃,他会憋死。所以他这个答案也很好。「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以前的人他结婚的时候,他不是说我俩,现在喜帖开始写什么?我俩要在啥时候结婚。结婚都没有去想到责任,都没有去想到是两个家族的事,都没有想到要对天地负责。你做得不好,危害的是整个社会风气,没有这个概念。

  以前结婚,当天一大早起来做什么?拜天公,敬天地,这件事情不是小事。所以整个礼仪当中最隆重的就是婚礼,隆重到什么程度?隆重到我们会告诉自己,一辈子一次就好,不要搞两次。让你在每一个礼仪当中,深深的感悟到婚姻对人生还有对家族的重要性,所以一加一等于一,代表夫妻是一体不可分的。当太太娶回家门的时候,一进去之后,礼仪当中有一条是喝交杯酒。那个交杯酒的葫芦,它是一个葫芦把它劈成两半,夫妻一个人拿一半。那个葫芦的肉是苦的,然后盛的甜酒,顾名思义是甜的。当那一杯酒喝下去的时候,彼此体会到的是什么心态?我听到的都是结婚的我们的女老师回答:同甘共苦。你们那时候有没有喝这杯酒?没有。不能怪你们,要怪我,我为什么不五岁的时候就出来教。所以礼仪对于整个人生的教化作用非常大,我们确实是失教的一代,当然这样的遗憾不要再让后代继续下去。

  迎娶的时候,一出门,还没踏出去,父亲敬儿子一杯。你看在我们的礼仪当中,都是我们侍奉父亲,怎么可能是父亲给我们敬酒!假如有一天你跟爸爸一起吃饭,爸爸站起来,你还坐着:儿子,爸爸敬你一杯。你可能都从椅子上跌下来。但是那一天不一样,那一天父亲代表祖宗敬儿子,儿子不用回礼。所以父亲那个期许、那个动作,印在他的脑海里,一辈子都不会忘。一个男子他要去迎娶的整个路上,他的脑海里在想什么?可能都在想父亲的这一幕。所以整个礼仪的过程都是责任,包含岳父岳母把太太交给我们,也要对得起人家的父母。人生最快乐的是什么事?无愧于人,「大乐莫如无愧怍,至诚乃得有经纶」,无愧于心,真诚心现前,这些经典上的道理,我们读的时候都会有相应处。所以女子要出嫁的时候,都会把一支扇子往车外扔出去,大家有没有扔过?那个是仪式,大家要重实质,不是把扇子扔掉,要把什么扔掉?大小姐都这样,要把大小姐脾气扔掉,不能带过去。

  所以「桃之夭夭」这首诗提醒我们,不只是女子,我们男子也是一样,我们人生在做一些重要抉择的时候,面对家庭的抉择,面对工作的抉择,我们要有一个不忘初心的态度。我们当初为什么做这个选择?我们这辈子都不能忘,久要不忘平生之志、平生之言。我们走上老师的路来,就是为了作育英才,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一想到我们这颗初心,马上挫折感就不见了,那个难过就烟消云散。「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现在人这种不忘初心的道义太弱了,一遇到什么挫折马上鸣金收兵,就打退堂鼓。退,退到哪?这个缘退了,下一个缘能进吗?

  所以我们在听周老师讲健康的课,也从我们对身体的态度,反射到我们对人生、对人与人的态度。我们是反求诸己,还是把责任给推出去了?还是只是症状解掉?那就「既然合不来就离婚」,就砍掉了,症状解。不了解到人生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我们对着镜子哭,镜子怎么样?当然就哭;我们对着镜子吼,镜子当然也是吼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抓住镜子说你给我笑,你给笑。它笑不笑?不可能!当我们的心转,所有的一切的人事物会跟着转。所以佛门讲的这句话,我们觉得能得到这句话人生无憾,为什么?从此我们能生活得明白,人生不懂道理,胡里胡涂,多么痛苦,都不知道问题在哪,每天都在那里钻牛角尖。

  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就是人心,依报就是我们现在遇到的人事环境,
 楼主| 发表于 2018-4-7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我们遇到的一些物质环境。我们遇到的人、遇到的事件,都是属于依报,正报是我们的心。而我们往往遇到一些情况都是先责怪外面,这就不是从根本做起了。我们再讲一个譬喻,正报好像你的身体,依报好像你的影子,身正不怕影子斜掉。我们往往看到影子斜了,在那里骂影子,可是却不知道根源在我们身上。有一位女士她在深圳,三年前的事情,刚好也是七月份,也是七月十几号,那时候我们到深圳办两期幸福人生讲座。她听完课之后,她是一个幼儿园的园长,她说,她很高兴的一点,就是她底下有几百个孩子能够接受到《弟子规》圣贤教诲,她觉得很欣慰。这个体会非常重要,也非常好,我们往往在修道的路上,这个体会都不见得能达到。

  我们曾经听到一个地区的教育官员他说,某某幼儿园的园长,她们园里面的老师都没有好好调教,学生也很乱,自己跑到佛寺去当义工,这个园长还说要到佛寺里做才有功德。这是一个教育官员告诉我们的话,请问这样的情况已经传了多少人?这些听到这个事件的人,请问对学佛的人是什么态度?是什么观感?他们会认同佛法吗?我们生执着,没有敦伦尽分在当下去付出,我们是以身谤法。所以「近处不能感动」,身旁的人都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其家不能教,而能教人者,无之」。自己德行没有成就,还想要去帮人,这个是虚荣心在作祟。我们不能学佛之后,念经才叫修行、念佛才叫修行、到道场去帮忙才叫修行,结果自己本来同事的关系也没有改善,那会愈学愈分别执着,这都是值得我们观照的地方。

  所以为什么印祖在我们这一百年左右当中,大声疾呼要从「敦伦尽分」开始。人假如连敦伦尽分都没有用心,那是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怎么还可能谈上能成仙、成佛?那不可能。所以现在伦理道德的基础,攸关各个宗教兴衰的成败关键。我们冷静的从当下来依教奉行,这个非常关键。这个幼儿园老师的故事,欲知结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好,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net/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com/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net/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印光大师-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orde ... =%E5%8D%B0%E5%85%89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pJmcIyZ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soft.ctfile.com/info/IU599850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jIl1APS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16:06 , Processed in 0.180463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