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14|回复: 1

[其它] 幸福人生讲座2018010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蔡礼旭老师:2004年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六集)  2004/11/23  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  档名:52-115-0016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人生要快乐要种对快乐的种子。刚刚提到孟子说的三乐,第一乐是什么?「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当我们现在父母跟兄弟都在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不然人生会有遗憾,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时时想着兄长、兄弟对我们的关怀,我们时时想着长辈对我们的提携,我们都要抓紧时间好好回报、好好关怀他们。

  第二乐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往后的人生要坦坦荡荡做人。很多朋友说,「蔡老师,我来不及了,我以前的事已经做错了」。夫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当我们有这种勇气改过的时候,那个力量会更感动人,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有心改,往后的人生都能走得非常坦率。

  第三个,「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我们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去指导别人,也能够得到众人对我们的爱护。人生的价值在哪?当你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非常多的人怀念你,非常多的人感恩你,那你这一生的价值非常高。当我们离开的时候有很多人站起来拍手,那我们要好好检讨,绝对不要等到我们闭上眼睛那一刻人家拍手,你才警觉到我这一生荒唐过了。当我们现在想到我们离去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很高兴,那代表我们做人做错了,要赶快修正过来。

  除了孟子三乐之外,我们刚刚还提到了哪一些乐?「助人为乐」,而这个助人一定要亲身去感受,就能够唤醒每个人一种仁慈之心。最后我们提到「知足常乐」,知足的人一生都觉得很幸福,不知足的人一生可能就会成为物质的奴隶,一辈子忙下来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很多人都觉得很羡慕现在这种到处都是电器的生活,很羡慕,我们都羡慕欧美国家。像我们在香港,我们一进门的时候可以看到多少电器用品,又是微波炉,又是电冰箱,一大堆都是。其实当我们走进家里的时候,整个家就是一个电子厂,随时随地你的身体都在接受辐射,接受这些电磁波的干扰,所以看起来是福气,事实上不见得是真福。所以现在人在这种电磁波里面生活,生活了十年、二十年,很多毛病就出来了,所以我们说「回归自然最快乐」。为什么这么多人一到森林里面去住个三天,气色马上红润起来,其实这些电器用品不是能真正让你健康快乐。

  我们常听说孕妇不能使用微波炉,那其它不是孕妇就能使用微波炉,是微波炉看到孕妇才伤害是不是?其实是随时随地辐射都很严重,只是怕影响胎儿,到时候又生出来是畸形儿。但是每一天微波炉还是在那里发威,我们随时随地还是在受伤害。而坦白讲,微波炉出来的东西好不好吃?那个能量,吃食物不是只有吃热量,还有它的能量。很多食物你吃下去,尤其一些生吃的食物,像一些苜蓿芽,一些很新鲜的青菜,你把它生吃下去,感觉神清气爽,那个就是那个能量有,那个食物有能量,会提升你的状态。你假如去吃一大堆那个炖、卤很久的食物,吃下去确实很饱,但是马上觉得头昏昏的,就快睡着了。所以食物不只是要吃安心的,还要吃出它的能量,吃出健康。所以很多的电器用品不见得能够让你吃得健康。

  真正懂煮饭的人他不会去用电冰箱,他都买刚好的菜马上煮,马上吃完,那是营养成分最高的。当吃完放进冰箱,营养素怎么样?一天一天下降了,甚至于降到最后连营养都没有,还有害处。所以现在人为什么都不健康?我们要把原因找出来。

  现在人觉得生活提升质量,比方说买手机,手机给我们什么好处?便于联络,便于沟通,有没有道理?听起来很有道理。便于沟通就是人与人的距离能够愈来愈相近,这是当初设计电话最重要的目标、目的,对不对?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彼此能够时时关怀,时时坦然相交往。但是现在手机愈来愈方便,连在电梯里面都可以收得到,请问人与人之间距离拉近了吗?愈来愈远了,与当初的目的背道而驰。所以高科技产品到底能不能让你的人生快乐充实,你还要深入思考。

  而且现在已经确定大哥大的磁波会引发癌症,所以诸位朋友还是少打,很多人一打,一天打好几个小时,那个耳朵都受损。我平常几乎不用行动电话,偶尔用一用。每次行动电话拿起来,很不舒服,觉得这半边的脸好像打了麻醉针一样,很不舒服。因为你不常打,你马上可以感受到它的威力,你假如每天打,你就麻木了,这个叫「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你习惯了那个味道,习惯了那个感觉,你就不知道它时时都在伤害你。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而且你的健康还不是只有影响你,为了让你的父母放心,为了让你的妻儿放心,尽量用电话线打,那是最没有辐射的。假如你实在不得已还是要偶尔用之,那可以用耳机听,伤害比较没那么大,甚至于常常到九龙公园走一走,把这些磁波放掉,跟大自然这些花草树木吸收一些好的能量进来,常保身体健康。

  所以身体健康,人才会快乐,一个人身体不健康能乐吗?一定乐不起来,不只你乐不起来,你的亲友都乐不起来。所以《论语》里说「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最担忧的就是孩子的身体,所以当我们身体不好,不只自己不快乐,父母也不快乐,所以要把身体照顾好。

  问:再来,人生还有没有什么乐趣?你们假如都回答不出来,就是人生都毫无乐趣,那要调整一下。我看诸位这几天笑容很多,你们这几天不快乐吗?

  答:读圣贤书。

  答对了,读圣贤书快乐,所以「至乐莫如读书」。以前读书人读书快乐到有一首诗,叫「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到忘我了,庭院里的草都已经长了很高了都还不知道,所以真的能读圣贤书是快乐的。能接受圣贤教诲我们才能懂道理,人一懂道理,理得心才安,不然一生浑浑噩噩都搞不清楚对错,那是很痛苦。

  我们这次在杭州办了五天的课程,在这五天课程当中,主办单位安排了一位朋友走在我们这群老师旁边,保护我们的安全,当然没有什么性命的堪忧,最主要就是因为五百个人在听课,怕太多学员过来,我们老师没有办法招架,所以派了一位男士。他当了武警当了十二年,一看就是武功高强,不会像我这样,很壮,差不多四十岁。这位朋友要开始的时候他就跟我说,他说:蔡老师,我没有文化,我字都写不好,你上课一定不要叫我。他很怕我上课叫他起来回答问题。我就跟他说:你不跟我讲我还不叫你,你跟我讲我就注意你。当然我没有叫他,看他这么紧张。他刚好上课的时候就坐在差不多第四排,正中央第四排,上课非常专注,所以人其实不是不好学,是他没有遇到好的学习机会。

  我看他那几天聚精会神,听课完全没有打瞌睡,听到第三天的时候,他带我们去吃饭,一边走就一边说「太好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我们听了一头雾水,不过只感觉他很快乐,他说太好了,太好了。后来他就跟我说,他说「蔡老师,我现在只能用三岁小孩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情绪,我已经找不到其它的话了」。他接着说,他说「我人生活了四十年,终于知道我错在哪里」。一个人一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很懊恼。他说「我现在终于知道我太太为什么跟我离婚了,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孩子跟我不能沟通,为什么同事这么怕我,原来问题都在自己」。我接着跟他说,我说「你就是太急了,脾气太大」。他一听马上很惊讶,然后又说「蔡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就是脾气太大了,我被它害死了」。因为我们的课程里面说要「惩忿」,对愤怒要能够去节制,要能够把脾气压下来,这个太重要。他说「你怎么知道?我这一生败在这里太多了」。我接着跟他说,「一个人提高学问就要从最难的地方下手」。所以他说他那天想我这句话足足想了好几个小时,一直在那里想,我的脾气太大。

  第四天早上,这位朋友带我们去吃早餐,去了之后,他就说「蔡老师,你先在这边坐一下」,他就搬了一个椅子叫我坐一下,然后他说「我要跟你聊一聊」。我就觉得气氛怪怪的,两个男人有什么好聊,我就觉得他可能不是真的要跟我聊一聊。他看我一坐下去,他就往前面踏过来,就站在我面前,他说「我只拜父母,只拜老师」。我一听,对头不对,我马上跳起来赶快跑。他太壮了,他当武警当了十二年,他就把我压下来,他说「蔡老师,你一定要让我拜」。你在那个时候可以感受到一个四十岁的人,他是完全真诚,他是没有造作的,就像一个孩子一样,他很自然的把他的情感表现出来。我在那里坐下来,我心里想,他这三拜是拜我们的古圣先贤,没有古圣先贤这么好的教诲,我们没有办法得到这么好的教化。所以可以去感受到他人生终于找到方法了,人生往后不用再浑浑噩噩,所以他内心很高兴。后来他要离开的时候就跟我说,他说「我把我的工作都交代好之后,我要来跟你一起学习」。我们旁边的老师说「好好好,让他来,他可以保护我们」。

  所以人生明白自己错在哪,也是很舒坦,很快乐,我们进而「知耻近乎勇」,拿出勇气来把人生好好的经营好,扭转过来,那就会愈走愈踏实,愈走愈快乐。所以能读圣贤书是快乐,能自我成长是快乐,所以诸位朋友这几天的笑容就是成长的喜悦。

  我们在全国办过九场的课程,每场都是五天,五天下来总合起来的上课时数将近四十个小时,没有人喊累,很认真记笔记。有时候讲课讲到十点,十点说:「好,今天上到这边」,鞠一个躬,底下的表情是,「啊,下课了」。然后我们说:「再加一个小时好不好?」他们说:「好」。我说:「不行,不行,明天一大早又要上了」。所以人真正有好学、有好善好德的心。

  而当我们真正抓到这种学习圣贤智慧的机会,你绝对不能再松手了,要好好珍惜这个缘分,好好成就自己的人生,也成就下一代,还有你身旁有缘人的人生,这样你就会助人为乐,这样你就会「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样你就会「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这样你就会体会文天祥的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好,那我们对人生快乐的探讨就到这里告一段落。也欢迎诸位朋友,你假如发现什么样是人生的真乐,很希望您能够来给我们提供意见,因为这个舞台属于大家的,您把它奉献出来就会让更多的人得到利益。好,「长幼有序」这一伦我们就讲到这里。

  接下来第五伦,「朋友有信」,朋友这一伦也是至关重要。小孩子的成长过程有很多人在影响他,小孩在六岁以前,谁给他的影响最大?父母,所以你看孩子都会说「我爸爸说,我妈妈说」。等到他们上了小学之后,开始改口了,「我老师说」;上了初中之后,中学之后,他会说什么?「我朋友说,我哪一个同学说」,所以朋友这一伦的影响性会随着年龄日渐重要。所以我们看出了社会的人,基本上跟父母之间互动就没有那么多,往往都是朋友在影响他,所以好朋友、坏朋友对一个人影响就大了。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一个人事业要有成,往往是朋友多方相助,所谓「出外靠朋友」。「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亲附善友」,亲近善的朋友,「如雾露中行」,就好像一个人走在云里,走在森林里,还有淡淡的雾气,「如雾露中行」。虽然这些雾气没有马上把你的衣服弄湿了,「虽不湿衣」,但是「时时有润」,你虽然衣服没有马上湿掉,但是其实这些露水时时刻刻都在滋润你的衣服。这个就是比喻朋友的言语行为对我们的一生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所以选择朋友至关重要。

  问:诸位朋友,你们相不相信你的孩子以后会交到好朋友?会不会?

  答:会。

  人要有信心才能把事情办好,来,给这位朋友掌声鼓励一下。信心是任何事情的根本问题,有信心才有力量;没有信心,啥事都办不好,但是不能光有信心,还要有智慧。

  我们想一想,交到好朋友跟坏朋友是不是抽签来的?是不是你每天拜观世音菩萨,你的孩子就交到好朋友?你自己就交到好朋友?不是。最重要的要长孩子判断善人、恶人、好友、坏友的能力,他有这个判断力了,你才能够高枕无忧,不然孩子几十年的社会生活,你要担心到什么时候?不只选择朋友要担心,选择伴侣你也要替他担心,选择生意朋友你还要替他担心,那这样的人生好不好命?很不好命。我们来思考一下,如何让一个人能够分辨是非善恶?这个也不是突然变得懂得分辨是非善恶,这个都要透过教育的,我们都用圣贤的经典来教导孩子。

  很多的老师跟家长会反映一个问题,他说「蔡老师,你们把孩子教得这么善良,他出去一定会被人家欺负」。诸位朋友,你有没有这个问题?有没有?没有,有说出来没关系,很多人都这样反映,很怕把他孩子教得太善良。我问他「那你把孩子教不善良就好了吗?」那他教不善良,他的不善良第一个对谁?那我就接着跟他说了,我说「我毕业都已经十年了,勉强来说还算个小善人,我这十年来也没有被人家欺负过」。所以很多人杞人忧天,烦恼一大堆事,他这个烦恼不只影响自己,还影响谁?还影响他的孩子。所以很多为人子女的都觉得他的父母紧张兮兮的,好像他们做什么,他父母就很担心,这个都是太过了。

  我们思考不能随着自己的烦恼、惯性去思考,人的思考要循着天理思考,要循着真理去思考事情。所以中国的《易经》有提到一句很重要的教诲,叫做「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这个就告诉我们,善人会跟善人在一起,恶的人会跟恶的人一丘之貉,酒肉朋友。所以你的孩子有善的本性才能吸引来善的人,就好像磁铁一样,它就会吸引这些铁。那你孩子那个又不是磁铁,吸不起来了,那他遇到恶的朋友他又不懂得判断,他就不会离开。你看那个水果烂了两、三颗,其它好的过几天都一起烂掉了,因为这个烂掉的汁会流出来,其它的就被污染,所以他假如没有办法离开恶的朋友,他就会慢慢受到不好的影响。所以他要有智慧分辨好坏,他才懂得取舍,懂得对恶人要敬而远之,保持距离。

  所以我们用自己的人生去感受一下,善不会被欺负,而且经典也教导我们「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所以擦亮自己的光就可以感来很多的光芒,我们说的就像月亮,众星拱这个月亮,你把自己擦亮了,很多星星都靠过来。所以真正会交朋友的人不是每天去阿谀奉承,送人家东西,讨人家喜欢,这样能不能交到好朋友?这样会累死你。你只要擦亮自己的德行,时时处处让人家跟你相处都是如沐春风,那朋友就很多了。

  我从我的侄儿身上发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很重要的道理,他的母亲差不多三岁以前就开始教他《弟子规》,而且是一句一句要求他落实在生活当中。有时候他出去的时候看到小朋友在打人,他会拉拉他妈妈,然后跟他妈说「这个小朋友不能乱打人,这个小朋友不能乱骂人」。有没有人教他打人是错,骂人是错?没有,他为什么懂?所以当你教孩子善,他同时知道什么?恶。你告诉他孝是善,那他知不知道什么是恶?对,不孝。你教他兄友弟恭是善,他知不知道什么是恶?处处跟同学冲突是恶。你告诉他「凡是人,皆须爱」,要爱护别人,那他知不知道什么恶?那伤害别人是恶,不替人着想是恶。因为你教他善,所以他同时知道恶,所以他能够善恶分明,他一分明他就懂得去取舍什么样的人应该接近,什么样的人不该接近,什么样的事情应该做,什么样的事不该做,他开始有判断能力。

  而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年轻人常常都误入歧途,常常一些朋友一吆喝,他就不分青红皂白就跟人家去干一些荒唐事,问题出在哪?出在从小没人教他善恶,所以搞得他善恶不分。善恶一不分,只要遇到不好的环境、不好的朋友,马上就误入歧途。我曾经看过孩子已经犯了大错的一个家庭,警察局打电话到他们家,他妈妈接的,他妈妈一接,「妳儿子杀人了」。他妈妈说「绝对不可能是我儿子,一定是同名同姓的」。后来赶到警察局,结果门一打开,他儿子在那里干嘛?在那里做笔录了。她马上本来是在哀号说「绝对不是我儿子」,突然话锋一转,「都是被那些坏朋友带坏的」,把责任怎么样?那真是推得一乾二净。不好的朋友是缘,不是真正的因,不是孩子误入歧途真正的因,真正的因在哪?在孩子从小善恶不分,这是因,这个因遇到恶缘马上就走偏了。

  当一个人善恶分明,纵使遇到坏朋友,会不会误入歧途?会不会?不会。所以与其担心孩子以后会不会遇到坏朋友,不如现在把他的根基扎稳固,让他善恶分明,你才能够高枕无忧。所以人要深谋远虑,不然你一辈子会忙死你,而且忙了还不见得有效果,担心了还担心得不见得有什么帮助。

  所以诸位朋友,现在我离乡背井到这么多地方去,假如我善恶不明,我妈妈要担心死了。我到海口去的时候,有一句顺口溜叫「不到上海不知道钱少,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海南不知道身体不好」,为什么?因为海南特种行业太多了,所以男人去那边都禁不起诱惑。假如我善恶都不分了,那我母亲不是每天在那里担心就好了,所以我们要真正有德行、有学问才能安父母的心。而你希望孩子以后的人生能够走得正确,走得踏实,不会误入歧途,你从现在就要赶快扎他的德行,扎他分辨是非、善恶、好坏的能力,这个才是长久之计。好,那我们现在知道如何选择朋友,从他的善恶去分辨。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朋友有信」,这个「信」是指信用,也指信义。「义」就是正当的事,也就是说朋友相交往也有道义,也有应该尽的本分,所以信除了信用之外,还含有本分的含义在里面。我们来看这个「信」字,其实我们刚刚讲的四个伦常里面,需不需要信?都需要。我们看父子要不要信?要。你父母无信,家里面孩子都不相信你。所以孔夫子说「人无信不立」,一个人没有信用,连在家庭都不能立足,在社会也很难立足。所以为人父母答应孩子的话,你自己可要信守承诺,而在答应以前最好还要谨慎考虑,答应了对孩子有没有帮助,你不能常常开支票,到时候满足他了,不见得对他有好处,所以不要轻易答应,这个要很谨慎。

  君臣关系要不要信?要,不然你带领一个团体、一个企业就很难让人家服气,因为你说话都不信用,人家就不相信你。甚至于政府跟人民要不要信?要有信用,这样人民才能够遵守政府的规定法令。在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有一个「商鞅变法」,诸位有没有听过?听过了。当时候为什么商鞅要拿一根很长的木头,然后要求把这个木头从南门拿到北门给他十两银子?他为什么会用这个做法?我们也从这里看到,当时候的秦国人民对于政府相不相信?对,已经不相信,所以要重新树立信用。但是一开始也没有人拿,所以十两银子到最后加到五十两,后来有一个工人觉得说,不然试看看,他就把它拿过去,政府就颁了五十两给他,因为这件事,所以人民了解到政府现在是言出必行。当然这件事件以后,政府也要持续守信才行,你不能做了一个这个,三天以后又朝令夕改,那人民能不能相信?就不可能相信,所以君臣要有信。

  夫妇要不要有信?要,夫妇都无信了,这个家庭稳不稳定?那就很危险。但是现在夫妇之间很多话都不敢明讲,很多还各自有私房钱,没有办法诚心就没有办法团结,所以人与人相交往还是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才会愈来愈和乐。

  很多人说诚信是美德,但是现在好像不适用,有没有?现在很多的家长觉得德行很重要,但是他那个「觉得」常常还会动摇,「教了诚信,到时候人家都骗我儿子怎么办?」当别人都不诚信,你的儿子诚信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会发生所有的人都要找谁来负责这件事?找谁?找你儿子,你儿子就变总裁了。你把事情要交给谁?交给言出必行的人,你的事才有保障。所以当别人都不诚信,只有你儿子诚信,他是大有机会。所以我们看事情要会去分析,会去推理。而现在商业确实比较多尔虞我诈的现象,但是骗得了一次,骗得了两次,能继续骗下去吗?不可能。

  而且很多商人还觉得要逃税才行,其实这些动作能够赢得底下的干部对他的尊敬吗?不容易。而且逃税是最傻了,为什么?你逃税一块钱是欠多少人一块钱?几亿人,你欠几亿人一块钱,来生还要做牛做马,那太傻了。所以你能够捐一块钱,你能够缴一块钱,那你太聪明了,你这一块钱帮助多少人,几亿人,所以人不明理都会做出一些损害自己的事,还自以为聪明,这个太冤枉了。

  在商业里面我们曾经遇到一位朋友,他很诚信带了十万块到深圳,结果刚好接了第一笔生意,是汕头的老板,他帮他铺地砖。签完合同之后,这位汕头老板一看,这个合同绝对是亏钱不可能赚钱,所以这位汕头老板就交代他这些工程的监督部属说,一定要好好盯着这个人,他一定有可能偷工减料,不然照这个合同下去一定不赚钱。结果盯了一阵子之后,工程做完了,没有任何偷工减料,后来汕头老板付了钱给这位朋友,付完之后,这位朋友就走了。汕头老板心想,这个人做生意怎么高明到这种地步,有赚钱我都看不出来,明明是亏的,他还能做到赚,他很觉得高深莫测,赶快派人把他叫回来,然后坐下来就问他:

  他说:你这个工程赚钱了吗?

  这位朋友回答:没赚钱。

  这位老板接着问:你是现在才知道没赚钱,还是签了合同就知道没赚钱?

  他说:签完合同我就知道没赚钱。

  那老板很惊讶:那你知道没赚钱,你还把它做完?

  他接着说:因为已经签了合同,所以我必须信守承诺,所以我要把它做完。

  他说:你亏了多少钱?

  他说:我的成本十万块都亏完了。

  这位汕头老板就跟他说:今天晚上我请你吃饭。

  结果晚上就找了他所有这些分公司的主管,专门管工程的,一起坐下来,就交代他这些主管,以后我们铺地砖的生意都交给他做就好,不要找别人。所以这位朋友因为诚信,他的事业就上来,现在发展得很好。我们有一次到一个大楼,江苏大楼,底下地砖铺得很漂亮,就是他铺的,我们走在这种地砖当中,内心觉得很踏实,这是有信用的人铺出来的。

  所以商业里面我们只要坚持信用,当这个信用愈来愈坚固的时候,事业绝对有成。而人往往都是很急于求速,都是想要赶快获得利润,所以在这个急于求速,想获得利润的这个欲望之下,往往都会做出犯法的事情来,所以很多企业家的下场是什么?是锒铛入狱,到最后东窗事发还被关起来。所以我们说人生还是要走正道,还是循规蹈矩的好,你能够坚持德行愈久,你的后福无穷。

  我举一个例子给诸位朋友听,卢叔叔他辅导的公司当中,有一家公司是做森林游乐区,那游乐区非常漂亮,那个树藤这么粗,那个植物都上千年了,所以这个森林游乐区的芬多精含量是全球排在前面的。这位老板因为爱护这片山林,所以不肯砍树,他已经负债很严重了,人家都劝他,你砍一棵树就有几十万,可以减轻你的债务,他还是不愿意,他觉得要爱护,我们说「爱惜物命」,这些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我看它的建筑很有意思,有一棵大树长在这里,他为了要让这棵大树留下来,还把他的房子移进来盖,所以处处看到他有这种仁慈之心,不只对人,还对万物。

  所以因为有这样的存心,这位卢叔叔虽然已经封刀了,已经不出来了,不再帮企业解决问题了,但是由于这个人存心太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1-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重出江湖帮他的忙。而这位朋友已经亏了十二年,所以他假如没有这种仁慈之心,他就感不得卢叔叔来帮他忙。结果刚好在第十二年,卢叔叔来帮他忙的时候,他的游乐区挖到温泉,本来游乐区已经很漂亮了,又挖到温泉,第十三年赚的钱把前十二年亏的钱都赚回来,所以人只要有这种仁慈之心,确实后福无穷。卢叔叔接着又跟他讲,一个人爬得愈高的时候就是愈危险的时候,就接着给他很多提醒。所以他没有这样的爱心,没有这样的诚信,就感不得这么多的助力过来。所以我们人要对道德有信心,要好好的遵从圣贤教诲来做人,才能够让一生有很好的诚信。

  朋友有信,朋友相处当中要有信义,我们看一看古代的读书人对待朋友是什么态度,在《孝经》里面有一句话叫「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一个读书人只要有肯劝诫他的朋友,他一生就不至于会身败名裂。一个人最容易犯下过失的时候绝对不是低潮的时候,而是人生很发达的时候,往往会得意忘形,这个时候只要有好的朋友,他一定会尽他的本分来劝告我们,所以你人生很多危机能不能逢凶化吉还要靠你的好朋友,所以劝诫朋友是我们为人朋友的本分。请问要劝诫朋友以前要有什么基础才行?你今天认识他三天,然后就跟他直言不讳吗?行不行?不行,一定要建立在一定的信任度上才行。所以《论语》里面有一句话说「君子信而后谏」,当朋友信任你的时候,你才可以劝诫他;不信,还不信任你,你就劝诫他,「则以为谤己也」,他就会觉得你是不是找我麻烦,你是不是在毁谤我,所以劝别人要先建立在信任的基础。

  很多人都说他很正直,他很会规劝别人,但是朋友都不接受,他会觉得这些人都很没有善根,都很不受教,问题在谁?还在自己,我们没有审时度势,没有先从信任扎根基。而且规劝别人还要看看时机情况,所谓「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你称扬一个人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称扬,但是你要规劝一个人要在私底下,因为他的什么东西还没有卖出去?他的面子还没卖出去,所以你要给他留面子,不然他会恼羞成怒。所以很多人没有这个洞察能力,旁边还有一堆朋友,你马上就指出他的缺点,他内心在那边想「你给我记住」,所以一定要信任才行。而信任是不是一朝一夕?「我很相信你,你也要相信我」,他就信任你了?也不是,必须在什么基础?你懂得付出的基础。而付出要能洞察别人的需要,你要常常观察别人需要才能做好付出,才能取得信任。今天我们课先上到这边,明天我们再继续,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12:39 , Processed in 0.18723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