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00|回复: 1

[大德开示] 细讲《弟子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6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七集)

2005/2/17   台南净宗学会   档名:52-116-07

  

我们刚刚讲到,这位朋友他四十岁,接受五天圣贤的教诲,内心生起很大的欢喜,有很大的体悟。所以在第四天的时候,一大早刚好早饭还没准备好,他就约我,他说要跟我坐下来聊一聊。我的感觉就怪怪的,我坐下来就有点如坐针毡,他马上走到我面前,他说:我这一辈子只拜父母,只拜老师。我一看大事不妙,赶快跳起来,确确实实是因为圣贤的教诲让他很感动,我们没什么功劳,所以承受不起。结果四十岁的壮汉,一把就把我纤细的双手抓住,我不知所措。我看他这么诚意,我们就心也安住了,成全他这一分恭敬之心。

我们也感受到我们肩上的责任很重,希望透过我们这些课程能够真正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确确实实中国的古圣先贤非常伟大。中国的古圣先贤一定可以让我们透过他们的教诲,让未来二十一世纪能够得到家庭和乐、社会安定。所以诸位朋友,纵使你现在已经四、五十岁,纵使你的孩子已经二十几岁,你都不要害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问我们的道德、学问够不够,绝对不要担心别人不改变。

我们再看看其它的,为什么孩子会懒惰?根源在哪?诸位朋友,我看你们现在也很会分析了,孩子懒惰不可能是长大才养成,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育为什么一定要抓得愈早愈好,因为一旦养成就不好修正。我记得我这个外甥他小的时候,刚好看到母亲在擦桌子,刚好妈妈擦到一半有事先去处理。这个孩子看妈妈在那里擦半天,他就跑过来拿起抹布,也在那里模仿。后来我姐姐走过来,诸位朋友,你会怎么处理?我的姐姐马上就跟他儿子讲,她说:伟伟,你怎么这么小就这么懂得孝顺父母?还懂得帮妈妈擦桌子,真乖!他本来才这样擦,愈擦愈有劲。所以,孩子要透过我们多鼓励、多肯定,就会把他的潜能激发出来。接着他擦完以后,他母亲又跟他说:小伟,擦桌子,假如四个边边角角都还很仔细地把它擦干净,那你这个桌子就擦得很完美。一来肯定他的孝心,二来又教他做事的方法。所以我这个外甥很爱干净,三、四岁棉被都是自己折,看起来就白白净净的。所以,从小给他的态度就很重要。

当这一位母亲假如跑过去气冲冲的:哎呀,你搞什么!走开,不要在这里捣乱。你这只手给他推了两次、推了三次,他以后会不会过来?不会了。所以当父母的要抓住机会教育,不然很多好机会当面错过。等到他已经都不会帮你做家事了,那时候你再来生气也于事无补。很多家长都说:你只要把书给我念好就好,其它的事都别管。这样好不好?你看他只有会念书,其它事都不做,对他来讲,他信不信任自己做事的能力?不信任。他愈不信任他就愈不敢去承担工作,愈不承担,会不会有责任心?就没有!所以这都是连带关系,我们要深思熟虑。孩子多去活动,对他的筋骨有很大的帮助。在活动当中,孩子也会感受到:原来母亲持一个家真不容易,我才拖客厅的地就累了,妈妈还要上班,回来还煮饭,还要做那么多事。他一边拖,心生感恩。所以俗话说「习劳」,他真正付出,真正去劳动,才知感恩,才知付出者的辛苦。所以不能让孩子不劳动,绝对不能让他养成懒惰的习惯。

我们再看看生活规律,为什么孩子生活没规律?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说:今天有吃早餐的举手?很多,差不多一半都没吃。我接着就问:那你妈妈没煮吗?他说:我妈妈还在睡觉。他的早餐就是几个铜板摆在桌上,上面写着两个字叫「早餐」,家长出钱。请问出钱的家长有没有真正去了解过,那几个铜板有没有转成早餐?有没有?没有!你们怎么知道?转成什么?转成电动玩具,转成色素一大堆的零食。孩子假如吃这些东西吃个半年、一年,体质绝对直线下降。很多都是去打电动玩具,都没吃。

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们当老师要关心小孩,关心学生。我发现,因为我教的是六年级,六年级正值发育,肚子特别容易饿,都差不多十点多就咕噜咕噜叫了。所以我的抽屉里面随时都会放着饼干,他们都很爱我的饼干,这些小朋友都会过来。很多基本上九点多、十点,你看他在上课的时候脸色就有点发青了,肚子饿。一了解下来,他的铜板没有变早餐,拿去花掉。所以我们为人父母,要让孩子生活规律,自己要当榜样,要让他的三餐正常,我们也要多付出一点。而你这些付出对孩子将是一生的影响,不管是他的身体还是榜样,对他都很重要。

诸位朋友,这些坏习惯,你相不相信只要长了一个善全部都解决?长哪一个善?「百善孝为先」,这句话随着你深入圣贤教诲,你的体会会愈来愈深。这句话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孝为百善之首;第二个意思是孝心开了,百善自然就开。我们来看看,一个有孝心的人会不会自私?不会!一个有孝心的人会不会顶嘴?「父母呼,应无缓,父母命,行勿懒」。诸位朋友,不要小看《弟子规》,一个「入则孝」就解决你所有小孩的问题。当他知道「身有伤,贻亲忧」,他会不会生活颠倒?不会!他会不会没责任心?「德有伤,贻亲羞」。他会很勤劳,因为「亲所好,力为具」,希望能让父母欢喜,让父母安慰。

所以孝心一开,除了对父母孝敬,对兄弟?友爱!因为兄弟发生冲突,谁最难过?父母。所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们也体会到,一个人真有孝心,他对其它人的父母也会有恭敬之心。所以推而广之,他这一分孝、这一分敬会对一切长辈。那他会不会去欺负别人的孩子?不会。因为他知道当别人的孩子受伤害,他的父母最痛苦,他这分同理心就会自然而然延伸开来。所以一个人的仁慈之心是从这个原点,从「父子有亲」这个孝道扩散开来,所以学「入则孝」就特别重要。那我们进入「入则孝」。

教孩子孝,首先要告诉他,为什么要孝?所谓知恩才懂得报恩,所以我们会引导孩子去念父母的恩德。一开始我们会说,在两三千年前有位圣者叫佛陀。有一天他带着他的学生走在郊外,刚好看到一堆白骨,佛陀把这白骨分成两堆,一堆颜色比较洁白,一堆颜色比较灰暗。学生也很好学,他们知道「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所以懂得学问学问,要懂得发问。佛陀接着就跟他们说,他说,为什么这两堆白骨,一堆比较洁白?一堆颜色灰暗?这堆颜色灰暗是女人的骨头。女人的骨头为什么比较灰暗?因为当母亲要怀胎十月,在怀胎十月过程,孩子所有的营养都必须从母亲的血液中输给小孩,当小孩的钙质不足,就必须从母亲的骨头当中渗出来。所以怀胎十月很辛劳。

我们曾经就给孩子做过一个活动,叫他们拿一个鸡蛋,然后放在身上,叫「一日护蛋活动」。就告诉他们,你今天感受一下保护一颗蛋的感觉,只要一天,看你能不能把它保护好。结果孩子一开始小心翼翼,差不多过了一、两个小时就差不多忘记了。所以就听到很多声音,「啊」!到当天最后一节课,剩下没有破的寥寥无几。老师就引导他们,他说你看,你们才守一天就守不住,假如你妈妈像你一样,每天蹦蹦跳跳,你一生出来这边青一块,这边紫一块。你看母亲十个月都要很谨慎地保护你,而且你的体重一天比一天重。

母亲在怀胎的时候会有生理反应,会呕吐,吃不下饭,但是母亲吃不下饭的时候,还勉强自己一定要把食物吃下去。诸位小朋友,为什么母亲都没胃口了,还要把食物吃下去?为什么?为了让她的身体有营养可以输给你,所以纵使她很难过,她也会勉强自己把食物吃下去。所以诸位小朋友,你可不可以偏食?你看妈妈为了你,都愿意把食物吃下去,你也应该回馈妈妈,不要偏食,该吃的、营养的要吃下去,让身体强壮,让妈妈欢喜。我们这样引导,孩子就会感同身受。

怀胎十月的时候体重很重,走起来都不容易。我们也曾经拿篮球给孩子放在身上,让他去感觉,因为很多你要去感受才生得起那个感触。接着我又会引导学生,我说:老师曾经了解到,产房生产的那个床旁边有两条钢柱,这么粗,结果那么粗的钢柱都弯掉了。诸位小朋友,什么力量让这个钢柱弯了?小孩就说痛的力量。因为母亲生产很痛,所以抓着这些钢柱,这两条钢柱日积月累,钢柱都被这些力量给拉弯了。生产的痛是比癌症还要痛,很多癌症病患为什么自杀?痛得受不了。结果母亲居然是承受比癌症还要辛苦的痛。结果母亲把孩子生下来,第一句话、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孩子健不健康!母亲对你的疼爱可以把这么样的疼痛完全拋在脑后,这样的恩德我们这一辈子都要记在心上。

接着养育、教育,那更是辛苦。有一位朋友她说,还没生孩子以前,常常想赶快把他生出来,结果生出来以后,觉得很想把他放回去。所以养育的功劳大过生育!因为多少的夜晚都要跟这些孩子耗,他假如晚上不睡觉,家里的人就必须怎么样?轮番上阵,做接力赛,因为我也做过。刚好外甥不睡觉,我也排到班,但是我接棒差不多二十分钟就撑不下去了,手都快断掉了。我抱着我这个外甥,我就对他说:以后你对你母亲不孝,我就第一个好好地责罚你。因为多少的夜里都是母亲辛劳让他入眠,陪着他熬夜;多少次的生病,都是父母在半夜当中带着孩子去看医生;多少天担心着孩子的下一餐怎么办。这些生活的压力,教育的重责,时时都担在父母的身上。

所以佛陀告诉学生,父母的恩德我们这一生是不可能报得了,我们应该尽心尽力来做到为人子的孝道。我们跟孩子讲整个父母的辛劳,在讲的过程,有些孩子也会感动地掉下泪来。我们进一步就跟学生说,对父母的辛劳我们很感动,掉了眼泪之后要怎么办?你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恩德,你就要起而去做孝顺的行为。当你能够做到《弟子规》里面的一条,你就是尽到一分孝心;当你把《弟子规》统统做到了,你的孝就做得很圆满。当孩子起了知恩之心,我们进一步引导他要报恩。从哪里力行孝道?我们来看《弟子规》这一段经文,我们一起把它读一遍: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呼,应勿缓』,这是提到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很重要。其实一个人的道德、学问从哪里看出来?从他的一言一行,所以孩子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对他影响很深远。当他所形成的是孝心、是恭敬心,那他的学问就扎得很好的根基。当他没有这一分孝跟敬,他生起的是什么心?可能是傲慢,可能是不恭敬,这很有可能就毁了他一生的道业。我这么讲不夸张,《大学》里面有提到,一个人假如要对社会、国家贡献,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要怎么样?「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所以孩子要能诚意、正心,他才能修身、齐家,长养孩子的孝跟敬就是正他的心。如何诚意、正心?必须格物致知。格物就是革除他的物欲,革除他的坏习性。而不耐烦、傲慢就是坏习性,从小就能够把他这个坏习性转化掉,就是格物致知,就能诚意正心。所以,大学问都是从小地方开始扎根的。

我们思考一下,现在的孩子你叫他:小明!他会怎么回答?标准答案。现在假如有个孩子,你叫他,他走过来:叔叔,你有什么事吗?你会突然对他怎么样?肃然起敬!现在真是硕果仅存的孩子。所以孩子要教!很多家长,我说孩子从小要教他礼貌,看到长辈要叫人。他说:叫人?他能对着你笑一笑就不错了,还叫人!诸位,这样对孩子的态度对不对?你看,我们现在教孩子把标准降低,会造成什么结果?一代不如一代。你看结果不都呈现出来了吗?所以教孩子的标准绝对不能因为时代而改变。你抓住原则,孩子就能学到这样的水准。我们要引导孩子,父母叫你的时候要赶快过来:爸爸妈妈,有什么事吗?当然我们做长辈的要先做给孩子看。当爷爷奶奶叫我们为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恭恭敬敬去演给孩子看。纵使你现在演不出来,也要怎么样?习惯就成自然。当我们做出这样的态度,这种孝心跟恭敬的气氛就会熏染,就会在你的家庭形成风气。

除了「父母呼,应勿缓」,这样的恭敬心,除了对父母,还要对谁?对师长,也要「师长呼,应勿缓」,还有没有?「长辈呼,应勿缓」、「上司呼,应勿缓」。假如你明天去上班,你的上司叫你,你马上跑过来:经理,你有什么事吗?你经理马上说:你今天有没有发烧?没有关系,从我们开始改变,整个地球都会变,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所以学习要举一反三,要能从我们的内心,所谓心行一如。

心是根本,所有的行为都从你的心延伸出来,当一个人的内心真正恭敬,他会对一切人都恭敬。所以《礼记》第一篇「曲礼」开头就说,「曲礼曰,毋不敬」,对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诸位朋友,一个人对父母、对兄弟、长者都恭敬,对父母交代的事,他会怎么样?同样尽心尽力;当他对人敬,对事就会敬。当他对人恭敬,父母辛辛苦苦赚钱买的食物,他会不会糟蹋?不会!当孩子对人懂得恭敬,对事、对物自然而然也会心生恭敬。所以诸位朋友,恭敬心太重要了。

那对孩子要不要「儿子呼,应勿缓」?你不要说蔡老师说对一切人都要恭恭敬敬,今天回去你儿子叫你,你马上跑过去:儿子,有什么事吗?那你就学呆了。孩子,我们是长辈,他是晚辈,我们要让他对我们恭敬,要去成全他的恭敬心。所以应该是,孩子假如今天说:爸爸,你过来一下。你要不要过去?不可以,要说:你怎么不过来。然后他过来再跟他说:来,我们一起来学《弟子规》。你不要又开始训斥他,不要,要循循善诱,跟他一起学,他自然在这些圣哲的故事他会心生效法。所以,我们面对不同角色,我们要懂得如何去运用学问。

有一位老师,她的孩子刚好有一天在她的门口给她敲门,她的婆婆(就是孩子的奶奶)就走过来,可能是要叫孙子吃东西。结果她孙子马上就回了一句话:你别吵了!怎么办?你看孩子对奶奶不恭敬。所以教育很重要,要慎于开始,你一发现就要赶快处理,不然等他习惯了就很难改。这位老师很有敏感度,马上开门跟她的孩子说:跟奶奶道歉。马上纠正他讲话的傲慢、不恭敬。这孩子死都不道歉,不愿意道歉。结果她的婆婆就说:天气这么热,别道什么歉。这时候怎么办?这个在考验我们为人父母的智慧。

结果看孩子不道歉,他母亲马上就说了,她说:妈妈,孩子没有教好是我的过失,我跟你道歉。这个妈妈话才说完,儿子眼泪就掉下来。眼泪掉下来代表什么?有惭愧。接着母亲又告诉孩子:你看你对奶奶这么不恭敬,奶奶却念念都想到你,怕你太热了,你有没有看到奶奶的心都是时时为你着想。当媳妇的要帮奶奶说话,这个奶奶听了以后很感动,然后就走了。所以婆媳关系因为这件事会有很好的发展,因为奶奶觉得这个媳妇知道我的心。

接着这个孩子,他妈妈就跟他说,你今天晚上要写日记,好好反省一下。结果这个孩子晚上写日记,说他有两个我,一个是很善良的我,一个是不善良的,那个不善良跟善良在那里拔河。诸位朋友,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大的挣扎,长大以后有更多的挣扎。但是假如孝心从很小就扎根,他人生就不会有这些矛盾,他人生也不会有因为不恭敬,因为坏脾气,做了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所以,当孩子一犯错,我们为人父母的也要很敏感,赶快去处理。我们这一句教诲,「父母呼,应勿缓」,要恭敬;『父母命,行勿懒』也是恭敬;『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都是对父母的一分恭敬心。

其实当一个人能深刻体会父母的恩德,他的心境就自然柔软,自然恭敬。记得我姐姐出嫁的时候,我是独子,所以是我去帮我姐夫开门。一路有很多迎娶的礼仪,其实这些迎娶的礼仪都有它的意义在。其中有一个礼仪让我的印象最深刻,就是迎娶最后我的姐夫带着我姐姐拜别我的父母,我就在旁边观礼。当我姐姐跟姐夫跪下去的时候,我的父亲眼泪瞬间就迸出来,我父亲那一滴眼泪迸出来,瞬间我的眼泪也掉出来,我在那个时刻感受到一个为人父亲的心境。父亲照顾这个女儿二十多年,不知道操了多少心,不知道挂碍了多少事情,念念都希望孩子长得好,孩子书念得好,孩子能有个好的归宿。所以父亲那一滴眼泪,是还有这么一点安慰,今天终于帮女儿找个好归宿,是那一分欣慰的眼泪,感动的眼泪。

而父母对于子女的关怀、辛劳,是不是嫁出去就不操心了?不是,而是一辈子的爱护。所谓「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母亲纵使活了一百岁,八十岁的儿子在她眼里还是她的小孩。当我的内心感受到一位为人父亲的辛苦、辛劳,我告诉我自己,这一辈子父母的恩德都报不完,绝对不能再对父母讲一句忤逆的话,讲一句不恭敬的话。因为有这一分体会,自然而然看到自己的父亲就会心生恭敬、心生欢喜。所以很重要,我们要念念把父母的恩德放在心上,自然而然「诚于中,形于外」,我们的恭敬的言语跟行为就会表现出来。

「父母命,行勿懒」,我们答应帮父母做的事不可以懒惰,答应了要赶快去做,这个我们要求孩子就很好用。你不是说要去洗澡吗?赶快去洗,父母命,行勿懒。当你跟孩子都有取得这个共通语言,我们都是一起要遵守孔老夫子的教诲,孩子跟你有共通语言,你就很好沟通。那我们要反思,我们长这么大了,父母命令、父母交代我们的事,我们有没有行勿懒?我们面对的亲友,答应的事情,最容易跳票的是哪件事?是跟谁的事情?是跟最亲的父母,甚至于是跟最亲的先生、太太。跟我们最亲,都是对我们的人生最重要、最有恩德的人,结果我们反而很容易对他不守信,什么原因?因为对客户不守信就没钱赚,对父母不守信还可以找找借口,「我最近很忙,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所以人要省思!我们应该对父母更守信用,这样才是正确的态度;当然对父母守信,应该对一切人都要守信用。今天上完这节课,我们要想想,有没有曾经答应父母的事现在还欠着,要赶快去做。

在深圳有位老师,他刚好听了课,就说:我前几天刚好回家,看到我爸爸拿一支很不好的刮胡刀。我就跟他说:爸,这个那么旧了,不要用了,我去给你买一个。马上就把他爸爸的刮胡刀丢到垃圾桶里面去,结果就忘记了,他爸爸已经气了好几天。他突然听完课才想起来,赶快打电话回去跟他爸爸道歉,赶快安排买了之后,赶快寄回去。结果无独有偶,有另外一位老师,也发现答应爸爸要买刮胡刀也没买。所以人确确实实需要被提醒,你身旁有好朋友,你常常能够看经书,就能够常常看到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古代很多的孝子,他不等父母命令,他都能够去感受到父母的需要,自己主动去做。在三国时代,有个孝子叫孟宗,大家可能听过「孟宗哭竹」,他看到母亲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吃不下东西,突然很想吃竹笋煮的羹汤。他一看,因为母亲长期胃口不好,脾胃都衰弱,突然很想吃一个东西,假如吃不到一定会怎么样?很痛苦。所以他就走到竹园里面在那里哭泣,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这分孝心,这分真诚心,眼泪滴下去感动了什么?感动了竹子。我们的眼泪去滴滴看能不能感动?那时候是冬天,基本上是不会长竹子,但是他这分孝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竹子是植物,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已经研究出来,人的意念可以影响矿物,可以影响水。当人有善的念头,水就会结晶得很漂亮;当人有善的念头,连很肮脏的湖水都会变得清净。所以,大自然跟人心是呈现一个互动,呈现动态。古代这么多的孝子,为什么能感动竹子,可以感动很多的动物,甚至于感动最凶猛的老虎?凭的都是他的什么?孝心!这样的好戏,我们的老祖宗上演了几千年,这样的好戏,我们应不应该继续演下去?应该!只要我们能够学到他们的孝心,一定可以在我们的人生上演一出一出感人热泪的好戏。他的母亲吃了这个竹笋煮的羹汤,病就好了,真正孝子能够让父母宽慰,让父母身体健康。所以「父母命,行勿懒」。

下一句,「父母教,须敬听」,父母教训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恭恭敬敬地聆听,绝对不能一言九「顶」。假如父亲他在训斥我们的时候,讲了十件事,其中只有两件事是真的,八件事你觉得是他误会你了,你要不要马上就把他顶回去?要不要?不要!因为在训斥我们的时候正是气头上,这个时候你只要说「是」,可能你父亲本来火气很大,慢慢就消下去了。等他骂完你,他的情绪已经平和许多,突然又想想,我好象骂儿子骂怎么样?骂过头了。他可能就会很主动地削一点水果,「来,一起吃水果」,打打圆场。这个时候你也要很自然地走过来,当作若无其事。你可不能马上又说:爸爸,怎么样?要跟我和解了吗?不要这么死脑筋,我们要顺势而为。

当父母对你的责备,你都没有回嘴,对你的误会,你都能够平心静气去接受,你父母对你的尊敬,对你的佩服会怎么样?提升。当父母愈尊敬你,以后你跟父母就很好沟通,他慢慢会觉得谁最值得我信任?就是我的儿子,就是我的女儿。所以父母教,须敬听。假如你的父亲有心脏病,你也要视状况而定。比方说他看到你,骂得很凶,已经心脏病要发作了,你还要站在那里「父母教,须敬听」,要不要?所以,求学问要学得很灵活,是念念为父母着想,你就知道当下应该怎么样进退才得当。

下一句「父母责,须顺承」,父母有责罚,甚至有打,我们也应该欣然接受。想想为什么父母这么生气,我们的过失到底在哪里?有一次曾子的父亲,因为曾子犯了一个错,他很生气,拿起一根大的木棍打曾子。曾子因为说「父母责,须顺承」,所以动都不动给爸爸打,结果爸爸出力过猛,把他打晕了。这件事传到孔夫子的耳中,他就跟学生讲,曾子这样做不孝。为什么?孔夫子就说,父母在生气的时候,情绪比较控制不了,假如失手,刚好一棒打到你的头上去。那儿子死了,谁最伤心?父母,对!所以孔夫子说,「小杖则受」,拿小棍子可以乖乖地接受处罚;大杖用跑的,以前的人比较斯文,「大杖则走」。所以,看父亲拿起来的棍子可能会打死你,赶快跑!不能陷父母于不义。诸位朋友,学圣贤学问要能灵活运用。

所以「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会问学生,我说:你每次被妈妈爸爸骂完之后,你的内心有什么想法?孩子的答案是什么?好衰!被爸爸看到,被妈妈看到,下一次不被看到。我们观察到孩子在接受父母教诲的时候,他的心态不对,所以你要适时替父母讲话,把他的态度扭转过来。我们会跟学生讲,我说当你的父母在责罚你的时候,当他在生气的时候,其实他的身体已经受伤了。发一次脾气要几天身体才会恢复正常?要三天左右。你看,有没有人喜欢骂人?骂人对身体这么不好。你的父母是因为要让你记住这个教训,以后不要再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所以他宁可发脾气伤害自己的身体,也不愿意你学坏。你要能体恤父母这一分存心,为了让你的道德、学问能提升,不会堕落,他才要教训你、责罚你,你要对得起父母的这一分关怀、爱护。

父母爱你的方式,有时候是对你轻声细语,有时候却是对你非常地凶,同样都是对你的这一分爱心,你要体会。我们要对得起父母的教诲,这个脾气不能白发,不能白让父母身体受伤害,所以我们记住这次错误,要懂得挨骂要能换得什么?进步,要学习孔老夫子的好学生颜渊的德行,要能「不二过」。这次被父母骂完了,一定要记住,下次不能再做让父母生气、伤心的事。当孩子有这样的心态,他就不会觉得很衰,他所记住的就是下一次不能再犯。今天的课就上到这边,
 楼主| 发表于 2017-9-6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 00:34 , Processed in 0.13479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