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83|回复: 0

[大德开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浅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题——上海下峰禅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2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上海下峰禅师于同参道友狮子吼群所作开示
2015——2016年
浅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题
金,代表的是一色,含义即一切处也,永不变也。刚,代表坚固,能摧毁一切物也。金刚连接起来,即于一切处,皆能破一切障碍也。金刚是非常坚硬之锐器,佛陀就用金刚喻修行的方法,令每一位行者,亦即我们每一个行者修行时,要用金刚智来破我们的所知障,烦恼障。所知障没有了,烦恼障没有了,四相就没有了。佛道就成矣。
那么,什么是不变的金刚呢?佛说的经典,都是连接 在一起的,在《金刚经》里,佛陀就是讲般若。般若有四种,一种是文字般若,一种是日用般若,一种是观照般若,一种是实相般若。文字般若,对于一个修行的人来讲,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等于说食,不能充饥。亦如画餠,并不中用。真正的行者,是不会追求的。 而日用般若,倒是简单易行之事。但一般的行者,而不识之。如何说不识之呢?此般若,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常用的缘故,只知把它用在善恶方面,用在分别方面,而不是用在道上面。 我们的这一念般若心如何用在道上呢?不妨在这里做个比喻。
比喻:有人骂你,对于一般的人来讲,肯定是生气的。但对于一个行者来讲,就不一般了。为什么?对方骂你,能骂得到你吗?你不妨回光返照观察一下,自己身上的一个我,不是色身,亦不是肉团心。亦不是过去心,不是现在心,同样的不是未来心。过去心已过去,已经是生灭,肯定不是我。现在心刹那不停,刹那生灭,同样不是我。若说未来心,此是未知数,如何说是我。又观此我不在身外,亦不在身内,也不在自己身的中间。若说我在身外,那个所谓的我肯定是别人,与我无关。若说那个所谓的我在内,那我应该先见身内的五臓六腑,但你在见吗?由此可见,我不在内。那在中间吗?若说有个中间,以什么点为中间?无论你用什么点为中间,都会变成:看东方时,自己就变成了西方。看南面,自己就成了北面。由此可见,我不在外,不在内,同样不在中间,我观的一个我,了不可得。我都没有,试试看,谁骂得到你呀?
所以说,是没有人骂得到你的。那你就很淡定地看对方骂,当对方骂完了,你还可以问对方:骂完了吗?如果没有骂完,再接着骂。如果对方真要接着骂,你又很淡定地看着对方骂。待对方骂完了,你还可以搬条凳子给对方坐坐,问对方:是不是累了啊,先休息一下,休息好了再骂。如果对方休息了一会儿之后,还真的要接着骂,你就给对方倒杯水,请对方喝,同对方讲:你骂了这么久了,辛苦了,来喝杯茶,待会儿再骂。你看对方还骂得动吗? 所以说,是没有人骂得到你的。
这么一来你再看看,对方骂到你了吗?没有骂到你啊。因此,有般若智的人,别人骂他,就由别人骂吧。任别人怎么骂,都是骂不到我的,因为本来就没有个我。反过来是成就了我。看看自己识不识得一个我。看看自己的心动不动?量大不大?这就是日用般若的一个例子。当大家认识到,本来就没有我时,不与他人争执,这就叫做般若,若与他人争执,就叫做愚痴,不叫般若。般若,在我们日用生活当中处处可见。例如:喝茶时,当茶杯里的水很烫手时,你知道烫手,就放下来,这就叫般若。天冷了,要加衣服,就加一件衣服……依此类推。此皆为常用般若。《六祖坛经》云:般若智,人皆有之。不但是人皆有之。一切众生皆有之。若于一切时,一切处,将心安于道上,都朝道上会,于一切时,一切处,其心不动,不取于相,那一切众生,皆成佛道。
即般若,一切众生皆有之,只要视一切物,心若不住,自成佛道。心有所住,即是凡夫。昔日六祖惠能大师,听一居士诵《金刚经》,当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当下大悟。识此日用物,般若智。各位菩萨,欲求解脱,并不用求,无人系缚于你,而是你自己著相,自寻烦恼,自己造业,自己轮回,不关他事。成就道业,亦是自己自在,自我成就,自我受用,别人只有望尘莫及。
以上所说的,就是指日用般若,也就是所谓的平常心。向外即愚。向内即般若。至于观照般若,一般来讲:是指打坐参禅或念佛之时,或持咒语时之功夫。比如持《楞严心咒》时,将一个咒语绵密地持诵,心不要急。心急即嗔,即痴,即愚。也不能太慢:慢则滞,则堕,不思上进。这个功夫,要靠大家自己掌握。在念诵的当中,一定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心不要向外,心亦不向内,就在了了分明,清楚明了的当下,令《楞严心咒》清晰明了,就叫观照般若。耳朵也不要去听外界的声音,听也是听这个《楞严心咒》,令这个《楞严心咒》,清晰明了,就叫观照般若。在念诵的当中,见有妄想生起,刚用功之人,粗妄较多,知妄是幻,只照顾心咒,不随妄流,其妄自歇,此为观照般若。继续努力,天天用功,不计得失。又见细妄,而此细妄,非常绵密。知是细妄是幻,只管持咒,心不随妄。其妄自歇,此为观照般若。
至此,功夫特别好用,咒语绵密,妄心已歇,但还有咒语在,百尺杆头重进步,继续念咒,功夫不停,突然间,犹如闪电,咒语和念脱落,身心俱空,当下了了分明,清清楚楚,佛性现前,又叫实相现前,大彻大悟。此一番景象,非言语所能到。如古人所说,言语道断,心行处滅。由此而直接进入实相般若。《金刚经》云:十方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区别。当功夫到了一心不乱时,开悟的深浅还是有区别的。有的是虚空粉碎,有的是大地平沉,有的是豁然开朗,有的是哇地一声……至此初见法身,进入了实相般若。
修学佛法,不管是哪一个法门,都要讲究一心不乱。只有达到了一心不乱,才会产生奇迹,才能开悟了生死。我这么讲话,可能有人会反对。为什么会反对啊?因密宗现在倡导闻思修,而山僧我在这里倡导一心不乱,好像与密宗有点背道而驰。还有人会附和,佛经里也讲闻思修。为什么我这个出家师就提倡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有何好处啊?现在不妨同大家商量一下。闻思修,是密宗的一种修法,其最高果位是阿罗汉。佛经里讲的闻思修,是对初发心的人讲的。一心不乱,是对大乘佛教徒讲的,是对一生补处的大菩萨们讲的。因此,佛在药师经,无量寿经里都讲过,如念佛之人,只要一心不乱念佛,就可以证得不退地,就可以在一生补处成佛。你们不知道一心不乱的力量,比如:原子弹,那是最小的一个东西,但它威力无穷。抗日战争期间,美国两颗原子弹,就把日本广岛给毁了。那个力量,任何建筑物,犹如风卷残叶。所以,行者用功,亦复如是。当你用功用到一心不乱时,一日至七日,就会大爆炸,虚空粉碎,此时此刻,法身遍一切处,般若现前,炯脱根尘,灵光独耀,即如如佛。这就是实相般若。
当一个行者,初破本参,见到法身,不能说已经功德圆满,不能说不用再用功了。此时此刻只不过是见到位,见到的只不过是个素法身。见到的是因地佛,而不是果地佛。所谓的因地佛是因地当中,还不俱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后面的路程还长得很。又初见法身之人,还有很多的习气毛病未断,在《法华经》中佛陀又云:叫做除粪。所以说:初见法身之人,就是刚刚开始用功之人。此时有觉有照,即我们常说的实相般若观。只要有一丝毫的烦恼,知此实为生死根本,当断令断。说话想体现一个我时,此实为生死根本,当断令断。当你想不通时,此实为生死根本,当断令断。将一切习气毛病断尽无余,如是用功不断,突然又如电闪雷鸣,三关透彻!大事已毕。当然,也有些行者,可能还得从有觉有照的功夫,用功用到无觉无照处,此时已破重关。单破重关还不算,古人在此有一说:莫说无心便是道,无心还隔一重关。此时此刻,功夫又是成片,哇地一声,踏破末后牢关。此时行者,扒一根稻草,也是丈六金身。从此,只管搬柴运水,不再招摇过市。破本参有深有浅。最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一定是上品中品往生,得千佛授手,可以示现百世界八相成道。破重关者,不用求生极乐世界,若求生极乐世界,定是上品上生,万佛授手,可以万佛世界示现八相成道。踏破末后牢关者,得大圆镜智,体如虚空,有虚空藏菩萨之美名。到此无修无证。释迦如来,于佛遗教中云: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修无证之行者!在此足以证明,三关透彻之行者,其功德不可思议,十方诸佛,赞莫能穷。如是行者,十方诸佛皆为其摸顶授记。可于十方无量刹土示现成佛!
下面就谈谈什么是波罗蜜,及经之一字。谈佛法,本人喜欢根据自己的修持而与大家分享。其它的还是讲不来。其主要原因:是本人看经看得少,也没有看过其它的注解及一些法师们的开示。在没有办法的基础上,就根据自己的修持而讲点心得体会。可能与过去的法师们有些出入,与现在的法师们也有出入,但愿不离佛陀的宗旨,相信这个就是对的。而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陀有一个宗旨:以不着一切法为宗,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一切相即是。前几天,已经谈过了般若。般若有文字般若,日用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这四种般若,都同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就是告诉大家,用功,都要依般若而起修,也要依般若而得究竟,而得圆满。如日用般若,只要你不随境缘,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当下解脱,入甘露城,得甘露味,心得自在,此即波罗蜜。波罗蜜又是行者的心的径行处,此即一念般若波罗蜜经。如果念念不随境缘,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即念念解脱,念念入甘露城,得甘露味,心得自在,此即念念般若波罗蜜经。昔日六祖惠能大师,一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识得诸佛法要,以无住为本。所以,六祖惠能大师有个一行三昧,以无住,无相,无念为宗旨,为修持,为证道。故六祖只论见性,而不论禅定解脱。因此,只要每一个行者,心无所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已经得到了佛法的根本。明了诸佛法要,得甘露味,当下成就。即到彼岸。此时得知,我与众生,佛性本自具足,佛性本自清净,佛性本不生灭,佛性本不动摇,佛性能生万法。故曰:佛性本自解脱,无人系缚于汝。佛陀在此《金刚经》中,教诸菩萨们,不要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于诸行中,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若无所住,即离四相。此经不讲修证,只因般若人皆有之,著与不著才是关键。此为径行处,又是此经之要领。故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14:38 , Processed in 0.161546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