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92|回复: 2

[其它]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三十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巳六、伏遣随惑
成就增上柔和忍辱,能忍他恼,不恼于他;见他相恼,深生悲悯。
现在的文是广说菩萨不退菩提心的相貌,一共是有五科。第五科是说成就初发心坚固不退的菩萨的胜利。这里面第一科「标列」,第二科「随难释」。这个地方有八科,现在是第六科「伏遣随惑」。
「成就增上柔和忍辱」,这位发菩提心的菩萨,他成就了殊胜的柔和、忍辱的功德。「柔和」表示他内心里面很寂静,所以表现出来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行为不粗犷,所以叫做柔和;「忍辱」,就是外边有境界触恼他,「能忍他恼」,别人恼乱他、毁辱他,他能容忍。「容忍」这句话,就是心里面不动,安忍不动。「不恼于他」,众生恼乱菩萨,菩萨安忍不动,「不恼于他」,他不报复;凡夫是你触恼他,他心里面就愤怒,然后加以报复,就是恼乱他。菩萨没有这两件事,心里面不愤怒,所以能忍于恼;又不恼乱别的人。「见他相恼,深生悲悯」,看见众生来触恼菩萨、毁辱菩萨、恼乱菩萨,菩萨生慈悲心。菩萨生慈悲心呢,这不是在种性的阶段,是由种性进一步发菩提心了的菩萨。当然由前面的说到这个退不退相,说到发菩提心的相貌的时候会知道,那这位菩萨是通达无量无边的佛法的。所以他站在佛法的立场,他用般若的智慧观诸法实相的时候,就感觉到众生虚妄分别,是很可悲悯的:就是不明白诸法实相,这就是虚妄分别,所以菩萨深生悲悯。

《披寻记》一一五○页:
成就增上柔和忍辱等者:成就六种可爱乐法,易可共住,性不恼他,常令欢喜,是名柔和。遍于怨亲等诸有情所,堪忍怨害,是名忍辱。
「成就增上柔和忍辱等者」,《披寻记》这句话:「成就六种可爱乐法」,菩萨他成就六种可爱乐法,就是那个六和敬:就是戒和同修、见和同解……。我们若是学习佛法的时候,或者学习《法华经》,或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者《维摩诘所说经》,或者《华严经》,这个心常能够在道上去契会的话,就是「见和同解」,这个心里面触对一切境界的时候,都会归第一义谛。那么,这个地方是和平的,所以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就是有了利益的时候,没有人有特权,大家平等的享受,自然是容易办到这一点。这样子呢戒、见、利:人容易有争的地方,就是戒、见、利这地方,所以这三部份没有问题了;这身语意这三个部份也没有问题,我们大家可以同住;大家有事情说话的时候,也不会有争论。「意和同悦」,心里面大家都感觉到快乐,所以是「成就六种可爱乐法」,就是这位发菩提心的菩萨他具足了这六种功德。
「易可共住」,大家容易共住。当然你一恼乱他,他心里也不介意,当然这个人容易共住;若是你恼乱人了,你就不容易和人共住了。「性不恼他,常令欢喜」,性就是心,他这一念心老是和平的,他不恼乱人,就是他有所不足的时候,他也不会去恼乱到别人;「常令欢喜」,他和大家同住的时候,常时令别人心情快乐,「是名柔和」,这柔和就是这样讲法。
「遍于怨亲等诸有情所」,他这个柔和不是偏于一部分,是普遍对于有怨恨的有情、亲爱的有情,一切有情所都是柔和的。「堪忍怨害,是名忍辱」,有人有怨,于是乎要去伤害菩萨,菩萨也能忍受,这叫做忍辱。所以希望成就柔和忍辱这件事,一定要通达佛法、通达诸法实相,你这件事办到了,常常的思惟观察,他就容易办到忍辱柔和这件事。

忿嫉谄等诸随烦恼,皆能摧伏,令势微薄;或暂现行,速能除遣。
这一段文的标题是「伏遣随惑」,能伏随惑、能遣随惑。什么是「随惑」?「忿嫉谄等」:忿怒,对于感觉到自己吃亏了,这就忿怒。「嫉」:嫉妒,别人有了荣耀的事情,心里面不欢喜。「谄」:谄曲,谄曲也是个问题,下面有解释。还有等其他的烦恼,「诸随烦恼」很多的随烦恼。这个随烦恼和前面说的随烦恼不一样,这是观察烦恼的轻重,加以分类,有的是重的,严重的烦恼叫根本烦恼;不严重的烦恼叫随烦恼。随顺不同的因缘,又生起各式各样的烦恼,它也还是贪瞋痴,贪瞋痴是根本烦恼,这些烦恼也是贪瞋痴,但是因缘不同了,它比较轻一点,这叫作随烦恼。
「皆能摧伏,令势微薄」,这位菩萨他也有忿、也有嫉、也有谄等,但是他有佛法的智慧─摧伏,就是把这个忿烦恼、嫉烦恼、谄诳等烦恼破坏了它、调伏它,「令势微薄」,使令这个烦恼的力量由大而小,由厚而薄,就是这样子,他不放纵自己。我们不学习佛法的人,你不常常静坐的人,这个烦恼来了就是放纵这个烦恼去活动;但是这位发菩提心的人,他自然会是修止观的,他这心里面一动,他就知道:哎呀!我有烦恼了。立刻用止观来调伏,「令势微薄」。
「或暂现行,速能除遣」,前面「皆摧伏令势微薄」这叫做伏,就是调伏、降伏。「或暂现行」,他常常用功修行,究竟还没得圣道,还不是圣人、没入圣位,他有的时候他也有烦恼暂时的会出来活动,「速能除遣」,但是这位菩萨他就很快的把烦恼消灭了,不叫它活动。

《披寻记》一一五○页:
忿嫉谄等诸随烦恼等者:此约烦恼品类,名随烦恼。忿、嫉,是瞋品类。谄是邪见品类。等者等取覆、恼、憍、害,随其所应品类应知。约彼种子,说能摧伏;约彼现行,说能除遣。由诸菩萨成就柔和,性不恼他,能正对治忿、嫉、覆、恼、等随烦恼;又由成就忍辱,能忍他恼,依思择力,能正对治谄随烦恼。由生悲愍,能正对治害随烦恼,依此故说能伏能遣。摄事分说:若瞋恚缠,能令面貌惨裂愤发,说明为忿。心不正直,不明不显,解行邪曲,故名为谄。隐藏众恶,故名为覆。心怀染污,不喜他荣,故名为嫉。(陵本八十九卷七页)逼恼有情,无悲无愍无哀无怜无恻,是名为害。如显扬论说。(显扬论一卷八页)
「忿嫉谄等诸随烦恼等者:此约烦恼品类」,就是轻重的品类,名随烦恼;就是不是根本烦恼。「忿、嫉,是瞋品类」,这忿怒和嫉妒,在根本烦恼来说,就是瞋烦恼那一类的。忿也是恨,嫉妒也是恨,但是比那个瞋,瞋是最严重的了,这个比那个是它一类的,「类」就是流类。
「谄是邪见品类」,这个「谄」这句话呢,是邪见品类。这个有邪见的人,他自己知道他的见地和别人不一样,不是正见;或者是他认为他是正见,认为别人是邪见。但是他多少有一点自己知道有点问题,所以要谄曲,要隐藏自己的见,表现出来的呢令你满意!他心里面是不同意你的见地的,但是表现出来的是令你满意的,所以叫作谄。谄者曲也,是这么意思,「谄是邪见品类」。但是这个谄:实在来说在烦恼里面是属于那一类呢?是愚痴!前面的忿嫉是瞋品类,这个谄是愚痴,贪瞋痴,这愚痴一类的烦恼。
「等者等取覆、恼、憍、害,随其所应品类应知」:这个「覆」是个愚痴,也是属于愚痴一类的。这个下面有解释这个「覆」,覆是什么呢?就是造了很多罪过,但是隐藏起来。表面上好像是好人,实在里面都是污浊的,这叫作覆,这个覆是这个意思。这个「恼」是什么意思呢?恼是我犯戒了,你要指责我,我就忿怒,我就不接受,他就吵起来了,那叫作恼,这就是恼。这个恼呢?在贪瞋痴的境界来说呢,是什么烦恼?就是瞋烦恼一类的。这个「憍」,憍就是憍慢!憍慢是什么意思呢?它这里说这个人,他是得到名闻利养了,或者是他会讲经说法了,他就憍起来了!那么这就是憍。这个憍是什么烦恼?是愚痴,就是愚痴的意思,叫作憍烦恼。这个「害」就是要伤害别人,这个是瞋烦恼一类的。「随其所应品类应知」。
「约彼种子,说能摧伏」:这个论上的文,是「皆能摧伏」。这个「摧伏」这句话是说什么意思呢?「约彼种子,说能摧伏」,就是约这个忿、嫉、谄、诳、憍这些烦恼的种子,叫做摧伏。就是叫他不要动!叫这个种子不要动,那么就叫作「摧伏」。这个意思呢?下面的文:「或暂现行」,那这是种子发动出来烦恼了,这个是和种子又不同了;种子就是烦恼还没动,烦恼没动的时候呢,说能摧伏。他这时候静坐修止观,观察一切法是无常无我的,是毕竟空的,使令这种子不动,烦恼就不动,这个约种子,「约彼种子,说能摧伏」。
「约彼现行,说能除遣」:这个「或暂现行」呢,就是烦恼动起来了,这时候心里面有了烦恼。前面,烦恼还没动,没动的时候呢,你就得用功修行,叫它不要动;若是已经动了呢,「速能除遣」,你立刻要用止观的力量就把它除遣,把这个烦恼的活动破除去,「速能除遣」。
「由诸菩萨成就柔和,性不恼他,能正对治忿、嫉、覆、恼、等随烦恼」:由于诸菩萨成就了柔和这种功德、这种品德。「性不恼他」,他不恼乱人,「能正对治」,他为什么有这种事情呢?就是他常常静坐修止观,所以能够对治;就是除灭这个忿烦恼、嫉烦恼、覆烦恼、恼烦恼等,这些都是随烦恼,能除灭这些烦恼。
「又由成就忍辱,能忍他恼,依思择力」:就是思惟观察的力量,「能正对治谄随烦恼」,能灭除去这个谄诳的随烦恼。
「由生悲愍,能正对治害随烦恼」:因为这个菩萨他能够生起慈悲心,所以能正对治这个害烦恼,不会伤害别人;还要救护人、利益人,怎么会伤害人呢?所以「依此故说能伏能遣」,就是因这里,前面这段解释的话呢,就说明什么叫作这是能伏烦恼;这是能遣烦恼。这个能遣是约现行说的;能伏是约种子说的。
「摄事分说」,这个〈摄事分〉,我们现在这个是〈本地分〉,后面有个〈摄事分〉。「若瞋恚缠,能令面貌惨裂愤发」,就是我们的这个忿怒,这个瞋恚的烦恼。缠就是指烦恼现行的时候就叫作缠,就像大毒蛇缠着你似的,就是烦恼像毒蛇似的缠住你。这个瞋烦恼来缠绕我们的时候,这个相貌是什么样呢?「能令面貌惨裂愤发」,能令我这个面上面貌的相貌「惨裂」,就是非常的愤怒。这个「惨」呢?就是毒也。这个「裂」呢,就指这个眼睛现出一个忿怒的相貌叫裂。「愤发」:这个「惨裂」呢,就是内心的愤恨发之于外,叫作惨裂,「说名为忿」,这个忿就这么讲。
「心不正直,不明不显,解行邪曲,故名为谄」,说这个「谄」。他的心不正直,就是里面有黑暗这些事情。「不明不显」,但是你从表面上你看不出来,他心里面那个污浊的那个弯曲的事情看不出来。因为什么呢?「不显」,他内心里面的事情没有现出来。「解行邪曲」,他内心的解,和作出的事情,都是不合乎道理的「邪曲」,故名为谄。
「隐藏众恶,故名为覆」:很多的罪过都藏在里面,所以叫做覆。「心怀染污,不喜他荣,故名为嫉」:这个嫉妒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心里面染污,就是所有的好事都是要属于我才可以,你拿到一点好处是不行!我不能同意的。所以「不喜他荣」,不喜欢别人有荣耀,故名叫作嫉。这些解释都是(陵本八十九卷七页)上说的。
「逼恼有情,无悲无愍无哀无怜无恻,是名为害」:「逼恼有情」,就是逼迫、恼害有情,恼害别的人。「无悲无愍」:没有悲、也没有愍。「悲」,是想要消除别人的痛苦,叫作悲,他没有这个悲心。没有「愍」,就是别人有苦恼的时候,他心里面感觉痛;但是这个人不是,别人有苦恼的时候他心里不感觉的痛,这是无愍。「无哀无怜」:别人有痛苦的时候,叫别人有痛苦,别人本来没有痛苦,他逼恼叫人有苦恼,说这个人没有这个哀伤之心,没有这种心情。「无怜」,怜者爱也,没有爱心这个人。「无恻」,就是没有恻隐之心,就是别人叫别人痛苦的时候,他无动于心,所以叫作无恻。「是名为害」,就是解释这个害,用这么多的字来解释这个字。「如显扬论说」(显扬论一卷八页)这是解释这个烦恼的相貌。

巳七、现住安乐
随所居止国土城邑,于中所有恐怖斗诤、饥馑过失、非人所作疾疫灾横,未起不起;设起寻灭。
前面这一段呢?是说菩萨呢,「伏遣随惑」,能调伏、能驱逐一切烦恼,使令心里面清净。下面是第七科「现住安乐」。
「随所居止」,这个菩萨随顺各种因缘,他居住这个国土这里、居住这个城市里,或者是居住这个城,一个小镇里面。「于中所有恐怖」,那个地区原来有恐怖,或者是有斗争,或者是有饥馑的过失,还有种种的这些苦难的事情。「非人所作疾疫灾横」,或者这个地方呢,有传染病,或者有其它什么灾难的事情,而这个是「非人所作」,就是鬼神做这些恶事来恼乱人。可是这个菩萨现在在这里住了呢,「未起不起」,这些恐怖斗争、饥馑过失、非人所作疾疫灾横,就不起了。菩萨到这来住的时候,这件事就没有,就不不起了,鬼神不敢到这里来放毒。「设起寻灭」,或者是有生起,有这些事情来,但是很快的就灭除了,「寻灭」。这是说「现住安乐」。

《披寻记》一一五一页:
恐怖斗诤饥馑及诸疾疫灾横未起不起等者:此说菩萨与他增上果。有寻有伺地说:犹如如来所住国邑,必无疾疫灾横等起,佛神力故,无量众生,无疾无疫,无有灾横,得安乐住。(陵本九卷三页)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恐怖斗诤饥馑及诸疾疫灾横未起不起等者:此说菩萨与他增上果」:这是菩萨的大福德、大功德力!给众生的增上果,就是借他的光了。就是由他的威力,我们就没有这些灾难,这叫「增上果」。不是我们自己有这个功德没有这些灾难,是菩萨的威力,我们借光了,那就叫作增上果。就是此法影响了彼法,若是大罪过的人呢?也可能有增上果,就是使令这地方有灾难!本来我们没有灾难,因为他来了,使得大家斗争,就是很多很多的苦难都来了,这就是增上果。
现在是说菩萨这种大慈悲心的人,有大功德的人呢,很多人都借他的光了!所以叫作增上果。「有寻有伺地说:」我们已经学过了这个地方。「犹如如来所住国邑」,像佛所居住的地方,「必无疾疫灾横等起」,也就是增上果。「佛神力故,无量众生,无疾无疫,无有灾横,得安乐住」这是(陵本九卷三页)说的。「此中道理,当知亦尔」,前面是说佛给众生的增上果,这里是菩萨也有相同的情形。

巳八、厌苦生悲
又此最初发心菩萨,或于一时生极恶趣那落迦中,多分于此那落迦趣速得解脱。受小苦受,生大厌离,于彼受苦诸众生等,起大悲心。
这是第八科「厌苦生悲」。「又此最初发心菩萨」,我现在忽然间想起一件事,我看见一本书上,就是基督教的人吧,说释迦牟尼佛死的时候是被毒死的。一个佛教徒做的,请佛吃饭,这菜饭里有毒,使令佛因吃了这菜饭,佛就死了!有本书说这件事。我看见这件事呢,当然心情不舒服,不舒服我就特别去查这件事,查这件事。当时,法严法师在,你们知道法严法师吧,法严法师他的英文很好,所以我就查到这个书,《阿含经》的部派有提到这件事,《大般涅槃经》也提到这件事。提到这事,当时是怎么说的呢?当时是一个铁匠纯陀,铁匠,佛是入涅槃之前,佛就是从一个村落、一个村落走到这个地方,这个铁匠叫纯陀,他信佛嘛,他就恭敬佛!给佛烧了木耳。烧这个木耳,特别的给佛这一杯,供养佛。他当然还有其他的菜,供养大众僧!佛当时说,这个只要给我一个人吃,不要给他们吃,就说这个木耳,你只可以给我一个人吃,不可以给他们吃!那么就是这样子吃这餐饭,就吃过了。吃过了以后呢,佛就有病了!佛当时好像是说:身体很痛!身体很痛!佛就入无相三昧,就把所有的病痛都驱逐出去了,还有这么一段事情。
我就把这件事,我看见文上说这件事,就向法严法师说,他说:「是,他看见英文的什么书上也说到这件事」。说到这件事,但是我们把这件事,你不要就看这一件事,把前面的事也放在一起来看呢,佛是这个临涅槃的前三个月,前三个月的时候,佛就对阿难尊者说,说:「若是一个人成就了四神足的话,就是若是得了这个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无色界的四空定,就是这些有禅定的人」。这当然指佛说,佛教的圣人来说的。「这种人他可以住世,可以住一劫、能住一劫,他这个生命,身体可以安住一劫而不会死的,能住这么久!」连续说了三次!阿难尊者不支声,不支声。不支声以后呢,就是过一会儿,这个大地震动!大地震动的时候,就是地震了,地震,这时候阿难尊者惊了,就问佛,说:「怎么了,大地震动,怎么回事?」佛说:「我舍掉了寿命,把寿命给舍了!」说:「我只留三个月,过了三个月我就死了,我可以活一百二十岁,这一年才八十岁,就是舍掉了四十年,还保留三个月,我现在不死,我还再继续三个月。」佛说过这么一句话。那么现在这个,中间的时候,就是到了涅槃那个地方去,经过多久了,就是有经过铁匠请佛吃饭这个事情。佛当时说了:「这个菜只可以给我,不可以给别人」。那就表示什么呢?就是这里有毒,不可以给他人吃,就是给我吃可以。
这样说呢,这件事和基督教的人说:「瞿昙释迦牟尼佛,是被毒死的!」我们就知道,佛不是被毒死的,可以知道这件事!但是你若不读这个文呢,你不知道这件事!那这个事怎么讲呢?就没有办法讲了呀!就知道这件事。我以前是看见这个文,我看了多少次!这个事应该说出来,应该详细的说,我们大家知道这件事!如果基督教的人,拿这句话,对我们说,我们会有话解释。不然的话,我们有什么话说!因为你没有看见这个文你怎么说,你凭空说也不好,但是我们自己没看见这个文。而这上面说这个事情,佛菩萨,佛所在的地方,「所住国邑,必无疾疫灾横等起」。还有这个事情。
「又此最初发心菩萨」,一共分八科,现在第八科「厌苦生悲」。又此最初发心的菩萨,「或于一时生极恶趣」,这发菩提心的菩萨,当然他不是圣人嘛!不是圣人有什么问题?不是圣人就是有烦恼、有烦恼。就是有特别的因缘这烦恼可能会动,也可能会做恶事的!所以最初发心菩萨,或于一时生极恶趣,跑到三恶道去了!可能有这种事情。「那落迦」,中国话就是苦器,就是地狱!
「多分于此那落迦趣速得解脱」,这菩萨造了罪的时候,他是多数在地狱里受苦,很快的就解脱,就从地狱里出来了,是这样。「受小苦受」,受到很小的苦恼,这种苦恼的苦受。「生大厌离」,但是虽然苦恼不是那么严重,但是厌离心很大。「于彼受苦诸众生等,起大悲心」,说还有其他的众生在那里受苦,菩萨生起大悲心。因为厌离心强,所以他也不敢作恶;我们厌离心不强,厌离心不强,有时候会作恶。作恶的心就强一点。

《披寻记》一一五一页:
生极恶趣乃至起大悲心者:先所说相种性位中,未为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尚得相应,何况发心?
「生极恶趣乃至起大悲心者:先所说相种性位中」,这个是「又此最初发心菩萨,或于一时生极恶趣」,这个是发心菩萨,就是从种性菩萨又进一步发无上菩提心,这时候是佛教徒了,而且是大悲心的菩萨。所以「先所说相种性位中」,是没有发心的时候,种性位就是没有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未发菩提心的菩萨呢,「未为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就是没有发心的菩萨,但是他有佛性!他这个时候还可能没有为随烦恼所染污的时候,他有时候这种有佛性的菩萨,他的心性良善!这个烦恼轻微,所以有的时候没有烦恼。「尚得相应,何况发心?」那种没有发菩提心而有佛性的菩萨,还有这么多的功德,何况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的功德不是就更广大了吗?这个意思。

辰二、结
如是一切皆因摄受无恼害福,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由能摄受无恼害福,便能领受如是等类众多胜利。
前面就是说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他有这个「摄受」,就是成就了,成就了无恼害的这个福,就是大悲心不恼害众生。因这一念的慈悲心,就有无量的福报。「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由能摄受无恼害福,便能领受如是等类众多胜利」,像前面所说的,这个菩萨有这么多的殊胜的功德。实在这个文就是劝发菩提心的意思,劝我们发菩提心这个意思。

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自他利品第三之一
这个「种性品」和「发心品」这二品都讲完了,现在是第三品「自他利品」。癸三「觉分持」。前面「种性持」、「发心持」,这二大段讲完了,现在是第三段「觉分持」。分二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

癸三、觉分持(分二科)   子一、结前生后
如是菩萨既发心已,云何修行诸菩萨行?
发心发完了,已经发无上菩提心。「云何修行诸菩萨行?」发无上菩提心,以后干什么?他就是要修菩萨道。但是这个菩萨道怎么修法呢?这句话是生后。「如是菩萨既发心已」,这句话是结束前文。「云何修行诸菩萨行」,这就是生后,生起后文。这是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摄举纲要」。这个菩萨行是很广大的,现在把它「摄」,就是把它集聚在一起,先说它的纲要,不是说那个细节。先说个大纲。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

子二、摄举纲要(分二科)  丑一、总标
略说菩萨若所学处,若如是学,若能修学。
若是说个纲要的话呢,分三大段。第一段是「若所学处」,或者是菩萨先要所学的事什么?所学的境界。「若如是学」,这些是应该是学的,怎么样学呢?这样学!要如是学、这样学。这是一大段。「若能修学」,说是这个人具足这样功德、这样功德,修学菩萨道。分这么三大段。

《披寻记》一一五一页:
若所学处等者:所应学处,名所学处。如是应学,名如是学,精勤修学,名能修学,若能修学。下自文中正广宣说如次应知。
「若所学处等者:所应学处」,这是所应该学的这些广大的境界,这是一部分,「名所学处」。「如是应学,名如是学」,就是这样学习,这又是一大段。「精勤修学,名能修学」,「若能修学」这一段就是精进勇猛的修学,叫做能修学。「下自文中正广宣说」,就是下面就是说这些事了,说这三大段,「如次应知」。

如是一切总摄为一,名菩萨行
「如是一切总摄为一」,前面这是分三句话,也就是三大段。总合起来变成一大段,「名菩萨行」,就是菩萨的德行。这个「行」这个字,我是愿意念行(ㄒ一ㄥˊ)。这是我曾经说过:你采取行动的时候叫做行(ㄒ一ㄥˊ),有了成就的时候叫行(ㄏㄥˋ),是这样意思。但是这个地方又不是说是在果上说的,你现在这样用功修行,有布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这些功德就可以称作为行(ㄏㄥˋ)。但是这还是无上菩提的资粮,得无上菩提才算是果。这是「总标」,下面第二科是「别广」,分三段,第一段是「所学处」。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丑二、别广(分三科)  寅一、所学处(分二科)   卯一、标
是诸菩萨于何处学?谓七处学。
在什么地方学呢?这是个问。「谓七处学」,就是在这七个地方应该学习的,所学处有七种。这是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列」出来。前面是「标数」,有七处学;后面是列出来名字。分二科,第一科嗢柁南。

卯二、列(分二科)   辰一、嗢柁南
云何七处?嗢柁南曰:
这个数目这么说。

自他利实义,威力熟有情,成熟自佛法,第七菩提处。
这是个颂。下面「长行」,分二科,第一科「标名」。就是把这个颂,把它再详细的说一说。这七种是:

辰二、长行(分二科)  巳一、标名
一、自利处,二、利他处,三、真实义处,四、威力处,五、成熟有情处,六、成熟自佛法处,七、无上正等菩提处。
「一、是自利处,二、是利他处」。菩萨自利,这个很明白的标出来,菩萨不可以完全是利益众生,应该自己要修学圣道,所以叫「自利处」。第二是「利他处」,前面颂文上是「自他利」,这三个字现在这变成二个。「三、真实义处」,就是这一品还是不是容易懂的这「真实义处」。现在是〈自他利品〉,那个是〈真实义品〉。「四、威力处,五、成熟有情处,六、成熟自佛法处,
 楼主| 发表于 2016-8-13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无上正等菩提处」,这是七个处,就是七种境界是菩萨所应学处,标出来。这是标名,第二科「释义」,解释这七处之义。分五科,第一科是「自利利他处」即〈自他利品〉,这一品就是这一科。这一科里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巳二、释义(分五科)  午一、自利利他处(即自他利品)(分四科)
未一、征
云何自利利他处?
怎么叫做菩萨自利、菩萨利他的境界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列」。

未二、列
谓自利利他,列有十种:一、纯自利利他,二、共自利利他,三、利益种类自利利他,四、安乐种类自利利他,五、因摄自利利他,五、因摄自利利他,七、此世自利利他,八、他世自利利他,九、毕竟自利利他,十、不毕竟自利利他。
「谓自利利他,列有十种」不同:「一、是纯是自利,纯是利他」,这件事只能对自己有利;这件事只是对他人有利。「二、共自利利他」,说是自利呢,但是也能利他;说是利他,也能自利;自利也是共,利他也是共。和前面纯自利,是相反的。「三、利益种类自利利他」,这个自利也有利益,利他也有利益。而这个自利、利他的利益是有种类的,有各式各样的不同。这是第三。「四、安乐种类自利利他」,这个利益是一种;安乐又是一种种类,也是有自利、利他的不同。「五、因摄自利利他」,这个自利也好、利他也好,不是果,是属于因的。「六、果摄自利利他」,这样自利利他的六波罗蜜结果了,所以叫做果。「七、此世自利利他」,这个自利利他,限于现在世。「八、他世自利利他」。「九、毕竟自利利他」,是究竟的。「十、不毕竟自利利他」。这分这么十种,分出来这十种不同。这是列出来名字,下面第三科就加以解释,解释的时候分六科,第一科是「纯共自利利他」。这一科分成二科,第一科是「征」。

未三、释(分六科)  申一、纯共自利利他(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菩萨纯共自利利他?
这个题目是这样界限,这是「征」。下面第二科就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略标所应」。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略标所应
谓诸菩萨于纯自利利他,应知应断。违越不顺菩萨仪故,于其所余,应勤修学,不越随顺菩萨仪故。
这个菩萨对于做这件事,纯是自利;做这件事纯是利他,是「应知应断」,这件事你要认识它有过失的呀,这个纯自利、纯利他是有过失的,应该要「断」,不要做这种事。为什么要应知应断呢?「违越不顺菩萨仪故」,它违越菩萨仪,菩萨的威仪不符合,它不随顺菩萨的威仪故,所以应该断。「于其所余,应勤修学」,就是不顺菩萨威仪的去掉了,剩下来的那就是顺菩萨仪的,「应勤修学」,这是有功德的,没有过失的。「不越随顺菩萨仪故」,对于菩萨仪不违越,而能随顺菩萨的威仪,所以你应勤修学。

《披寻记》一一五二页:
违越不顺菩萨仪故者:菩萨所受三种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一切名菩萨仪。障碍不行,是名违越。颠倒而取,是名不顺。
「违越不顺菩萨仪故者:菩萨所受三种净戒」,有三种清净戒,「谓律仪戒」这是一种,第二种「摄善法戒」。律仪戒大概的说,就是一切不律仪的事情都禁止,就是不合法、有罪过的事情要停下来,叫律仪戒。「摄善法戒」,有功德的事情,你要努力的去做,要成就它,这叫「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前面这两种是菩萨自利,菩萨自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饶益有情戒」就是菩萨大悲心要利益众生,使令众生也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加起来就是三种戒。
「如是一切名菩萨仪」前三种戒,这是符合菩萨的威仪的。「障碍不行,是名违越」,如果你自己有烦恼,障碍自己不修行这三种戒,「障碍不行」,这就叫做违越菩萨律仪了,「是名违越」。「颠倒而取,是名不顺」,菩萨说戒上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是他错误的去认识这句话,不符合佛的正义,那就叫做「颠倒而取」,所以叫做「不顺」,不顺菩萨仪。
这是「略标所应」。下边第二科是「广列种类」,分四科,第一科「纯自利」,又分两科,第一科「列种种」,分五科,第一科是「贪悭财法」。

戌二、广列种种(分四科) 亥一、纯自利(分二科)
天一、列种类(分五科)   地一、贪悭财法
此中菩萨于纯自利,应知应断者:谓为己乐,求财受用。或为吝法,于佛菩萨所说教法,追访受持。
说是在前面「略标」里边,有一种事情是菩萨纯自利的事情。这个事情是不对的、是错误的,「应知应断」,你要认识这件事是有罪过的,所以应该不要做。究竟是说的什么呢?「谓为己乐,求财受用」,这是纯自利。我的目的就是希望我自己快乐,是这样子;所以我就去求财,求到了以后,我就受用,我来受乐。「或为吝法,于佛菩萨所说教法,追访受持」,前边是世间的财利,这第二句是佛法,但是他的目的呢,「我吝法,我不布施出去,我保住我自己有,纯为私有,我不共与大众」,这样子,他心是这样的。于佛菩萨所说的教法,「追访受持」,到处不怕辛苦去追求、去请问;请问得到了,他能受持而不忘失,但他不布施给其他的众生的,这是纯是为了自利。就是一个财,一个法,都是悭吝而不肯给别人享受。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是「希求染有」。

地二、希求染有
或为生天受天快乐,受持禁戒,发勤精进,修习定慧。或求世间有染果报,为世财食,恭敬供养诸佛制多。
这个菩萨呢,他的目的,他也感觉到人间很苦!生活很苦!他想要「为欲生天」,想要到天上去享受五欲之乐。那么这个「天」,佛教是讲因果的,不是自然有的,于是乎他受持禁戒,他受的戒他不犯,持守清净。这是不愿意在人间,当然也不到三恶道去,想要到天上去。那就是受持禁戒,这个戒呢,能够保护你解脱了地狱、恶鬼、畜生,跑到人间,或者他现在说得清楚:就是要到天上去「欲界天」。你受戒清净,持戒清净,你若愿意生天,这件事是能做到的,戒能有这个力量。
「发勤精进,修习定慧」或者这个菩萨呢,他想要生到色界天、生到无色界天,不愿意在欲界。那怎么办呢?要精进的修习「定」,修习色界定、无色界定,那才行的,不然你不能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你不能超过欲界的。或者修习「慧」,修习慧那这应该说我出离世间,我得阿罗汉道,这「慧」能出离三界;「定」能出离欲界;「戒」能出离「三恶道」。他就是为了自利,纯是为自利。
「或求世间有染果报」,他前面说是为求生天,或者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现在或者这位菩萨呢,「希求世间有染果报」,世间上有染污的果报。世间上有染污的果报是什么呢?「为世财食,恭敬供养诸佛制多」,他的目的想要得到世间上的福利。世间上的福利不那么清净,是染污的福利。怎么办法呢?下面这句话就明白的说了,「为世财食」,就为求世间的财富和饮食,饮食也就是财。「恭敬供养诸佛制多」,他对于「制多」就是塔,佛的塔,佛的这些有尊像的塔,或者有舍利的塔。对塔恭敬礼拜,或者是香花供养,他的目的就想要得到财、得到食,这是纯为自利。第三科是「贪得利养」。

地三、贪得利养
或贪利养,为利养故,自说种种无有义利、不实功德,诳惑于他,招集利养。
这是说谎话了,贪着人家的财利的供养,他心里面是贪心,那么他就怎么办法呢?他为求利养的缘故,他就有了这个行动,自己说自己「种种无有义利、不实的功德」,不真实的功德,就是说谎话了。对人说:我有什么什么义利、有什么什么功德。「种种无有义利,不实功德」,他没有功德,但是他就向人说有功德,这不真实的功德。「诳惑于他」,来欺骗人家、迷惑人家。「招集利养」,用这个,用语言来欺骗人家也有效,也有人去供养他。这是「贪得利养」,是这样子。第四科是「贪他供事」。

地四、贪他供事
或欲贪他作己僮仆,为驱使故;非法摄众,不如正法。矫设方便,拔济有情,令于他所,免为僮仆。还自摄受为己僮仆拔济有情,令脱系缚,还自拘执,成已事业。拔济有情,令于他所解脱种种治罚怖畏,还自摄伏,令惧于己。
「或欲贪他作己僮仆,为驱使故」,或者他的心情希望,贪求他人给他自己作僮仆,做僮仆干什么?「为驱使故」,驱遣他,用他做种种事,想要做这件事,目的是这样子。「非法摄众,不如正法」,就是他是不合法的引这个人来,而不符合正法,不符合正法的,这个地方也的确是有问题!总而言之:要有「般若」和「慈悲」,这些事就容易如法;如果是不用般若,也不用慈悲,贪求供养,那多数是不合法。
「矫设方便,拔济有情」,前面是他的目的,现在是采取行动了。怎么办法才能够把那个人引过来呢?「矫设方便」,就是「诈」,矫者诈也,就是用一些虚妄的、欺骗的方法,就是经过矫设。设,也是经过内心的设计的,想出一个方法来。「拔济有情,令于他所,免为僮仆」,就是原来这个人是在给别人做僮仆,现在想办法「拔济」,把他挖墙脚,是这样意思。把他拔出来,把他引导出来,「令于他所,免为僮仆」,不做僮仆了,「还自摄受为己僮仆」,再把他引导过来给自己做僮仆。
「拔济有情,令脱系缚」下面这是第二段,另一个意思了。就是有的这种人,被然家控制住了,被别人控制住,做种种的事。那么这个菩萨呢,「拔济有情」,就把那个人把他夺取过来,这个「拔济」夺取过来,「令脱系缚」,使令他解脱那个人的系缚。「还自拘执,成己事业」,把他解脱出来,成为自己的人以后,也是要控制他;「还自拘执」,把他控制他为我做事,就是这样子。
「拔济有情,令于他所解脱种种治罚怖畏,还自摄伏,令惧于己」,这是第三个意思。那个人在受到别的人的治罚,那个人有什么威力,能恐怖他,那么他就拔济,把那个人把他引导出来,那么使令那个人在那个人那个地方解脱了种种的治罚,不受他的治罚,不受他的恐怖。那么这个人解脱出来以后呢?「还自慑(这个竖心加三个耳朵(聂)这个字念ㄓㄜˊ, 也念ㄕㄜˋ)伏,令惧于已」,到了自己的地方,还是用自己的威力镇伏住他,叫他对我有恐怖心,你不要不听我不可以!「令惧于已」。这三段文是「贪他供事」,是这个意思。这个就是:不是大悲心。不是慈悲心、也不是智慧,这是容易有纠纷的,就算是你一时的达到目的,以后还有问题的!这件事。

地五、贪着定乐
若诸菩萨耽着诸定现法乐住,弃舍思惟利众生事。
这是第五科「贪着定乐」,这是又一种境界了。是「若诸菩萨耽着诸定」,就是特别地爱着,修学禅定,特别地这样。当然他特别地欢喜呢,这个爱着心,爱着禅定的心如果重的话呢,他就会特别努力地去做这件事。他就把别的事情,不是他所爱着的事情多数都停下来,专心地努力去修禅定。那当然这样做的结果呢,就成就了,就得禅定了。是「现法乐住」,现法就是你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就成就了色界四禅。色界四禅是令你特别快乐的地方。这个「乐住」,你住在定里面特别有快乐。这个乐呢,是强过那未到地定,未到地定所不能及的。
那么,这个菩萨成就了定力以后呢,他特别地爱着这定的乐。「弃舍思惟利众生事」,就把思惟利众生的事都弃舍了,那事情我不要做。天天哪就吃完饭,经行就入定。当然这种人常常入定,睡眠会减少,有可能完全不睡觉也可以,他就做这件事。其它度众生的事不管了、放弃了。这件事呢,也是纯是唯求自利,而不利益众生的。那么这是「贪着定乐」。

《披寻记》一一五三页:
耽着诸定现法乐住等者:谓不摄受下地白法,由悲愿力还生欲界故。
这个解释又深一层,就是「谓不摄受下地白法」,你常常入定的话呢,寿命到了,这个臭皮囊就死掉了、结束了。结束了你就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了。这个「现法乐住」单指色界四禅说的,那么就生到色界天去了。生到色界天呢,他就不来欲界了。这个耽着诸定现法乐住的人就是这样意思。这样意思,现在这个文上说,「谓不摄受下地白法」,他就不成就,不成就下地的清净功德的事情。
这话呢,要是有大悲心的菩萨呢,他成就了色界四禅的时候,他临命终的时候,他不到色界天去,他还方便地动心,方便地动一点欲心,那么就不生色界天,还来在欲界里,找一个父母,就投胎了,就得果报。那么在欲界的时候,等到他身体长成了,他这个色界四禅还会现前。因为这个菩萨,他就是有了神通了,他一正念呢,这个禅定会回来,回来以后呢,他是原来有大悲心嘛,他就做种种利益众生的事情,就叫作白法,是下地白法。就是在这个世界、在欲界这个地方,做种种功德的事情。
「由悲愿力还生欲界」,就是有大悲心的关系。因为色界天上的人哪,他们的痛苦很少,也可以说完全没有苦恼。有苦恼的就是欲界的人,欲界的人痛苦特别多。所以菩萨有大悲心,不到色界天,就是在苦恼的世界来度众生,这是要大悲心。而这位菩萨呢,「耽着诸定现法乐住,弃舍思惟利众生事」,我不在众生,不在欲界了;我到天上去,到色界天上去。这个呢,这叫作纯自利,纯是为自利:贪着定乐,不度众生。这是第一科,列出来了种种纯自利的行为,现在第二科嘛「结所应」。

天二、结所应
当知此等,名纯自利。菩萨于是纯自利行,应知应断。
我们应该知道,前面说出来这五个,就是菩萨纯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菩萨于是纯自利行,应知应断」,纯是为自己的利益这件事在菩萨道来说呢,是不合法的。所以发大悲心的菩萨呢,于是纯自利行,前面说这五样,应知应断。你应该知道那是有过失的,应该要断掉它;要发大悲心,普渡众生的。这是纯自利,这一科说完了。

亥二、自利共他(分三科)   天一、略举事
若诸菩萨或悲为首,或为回向无上菩提,及为生天,于一切时修施忍等,当知是名自利共他。
这是第二科「自利共他」。也是自利,但是同时也能利益众生,这叫自利共他。分三科,第一科是「略举事」,简略地说出它的相貌。「若诸菩萨或悲为首」,假设这位菩萨,他是以大悲心为重要的,以大悲心为导首。领导的导,以大悲心为领导者,就是不忘众生苦,这件事是最重要的!「为首」。那当然这里面就包含着度众生的意思,不全是为自利。「或为回向无上菩提」,那么他悲为首,这是指你内心里面的事情。那么你怎么样做呢?他就会做种种利益众生的事情,也可能利益自己的事情但是目的是回向无上菩提,「愿以此功德,皆共成佛道」,得无上菩提。那么这里面就有利益众生的成份在内了。「及为生天」,或者这位菩萨,他也愿意生到天上去,但是生到天上是为利益众生,所以还是有利益事、有慈悲心在内。「于一切时修施忍等」,那么他在回向无上菩提及为生天,这还是属于偏于内心的动机、愿乐,表现出来行动是什么?「于一切时修施忍等」,是修六波罗蜜,有布施、持戒、忍辱。「当知是名自利共他」,这样子,这个菩萨发菩提心这样子做的时候,就在自利之中同时也能利益众生的。

天二、翻前相
又除如前所说诸相,其余一切与彼相违所有自利诸菩萨行,当知皆名自利共他。
这是第二科,「翻前相」。前面「略举事」,这是第二科,「翻前相」。「翻前相」,就是前面那纯自利那五种相。「又除如前所说诸相」,又这个菩萨呢,就是除掉前面纯为自利所说的那五种相貌,把它简出去,不算。其余的「一切与彼相违」,都是与前面那个纯自利是相违反的。「所有自利诸菩萨行」,你做出这个自利的菩萨行。虽是自利而同时也能利他。所以「当知皆名自利共他」,都可以这样说。这是「翻前相」。

天三、结所应
菩萨于此应勤修学。
这是第三科「结所应」。说是这个发菩提心的菩萨呢,「于此」,就是大悲为首,悲为首所做的这些事情,「应勤修学」,你应该努力地去做。

亥三、纯利他(分二科)  天一、列种种(分五科)  地一、邪见行施
此中菩萨于纯利他应知应断者:谓以邪见修行施等。
这是第三科,「纯是利他」。第一科是「纯自利」,第二科「自利共他」。现在第三科「纯是利他」。分二科,第一科是「列种种」,分五科,第一是「邪见行施」。
「此中菩萨于纯利他应知应断者」,这里面还有一种情形,这个菩萨所做的事情,纯是利益众生的,这件事有过失,应该断,「应知应断」。什么呢?「谓以邪见修行施等」,就是他用邪见的这种思想,去修行布施等的功德。这件事也有问题!

《披寻记》一一五三页:
谓以邪见修行布施等者:于施戒修诸福业事执为最胜,心为邪见之所覆蔽,此不自利,唯说施等名纯利他。
「谓以邪见修行布施等者:于施戒修诸福业事执为最胜」,先解释什么叫作「邪见」。就是对于这个布施:当然可能多数是财布施;这个戒:受三皈五戒、五戒或者是十戒,或者是什么戒。「于施戒修」:这个修就是禅定;「诸福业事」,这个修施、修戒、修定,都是福业的事情,这种事情「执为最胜」,认为这是一切功德中最殊胜的功德,他有这个思想。「心为邪见之所覆蔽」,这样就是邪见,他的思想呢,就为这个邪见所蒙蔽了,他另外不知道,什么都不知懂。「此不自利」,他自己呢,他也不布施,也不去修戒、修定,所以不自利。「唯说施等名纯利他」,唯对别人说这种事,劝别人去施戒修,所以纯是利他。这个文上有这种意思,邪见行施。但是《瑜伽施地论》只是说邪见行施。什么叫作邪见?《瑜伽师地论》在这里没有说。那么在《披寻记》里,这个作者把它解释这么一段文,是这么意思。这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是「坏戒说法」。

地二、坏戒说法
以无因见,及无果见,毁犯尸罗,远离正行,为他说法。
说这位菩萨呢,没有因见,没有果见,就是不相信有善恶果报。见者,思想也。他有这样的思想,就是世间上的事是没有因,没有果的;做善没有善报,做恶也没有恶报。他这样的思想,当然就不持戒了,杀盗淫妄这个事,他不持这个戒的,「毁犯尸罗」。「远离正行」,他有这样的思想是邪见,他有这种行为,就做种种罪过的事情。这是他自己,他对别人做什么呢?为他说法,为人说佛法的事情:你要持戒,你不要做恶事怎么怎么,这说法,这也是纯为利他,是坏戒说法。
这个平常说到二件事:一个是破戒,一个是破见。就是我自己我不受戒,我当然也不守戒,就把这个戒都破了,这叫破戒。第二是破见,就是不相信有善恶果报,这就有邪知邪见。破这么二个。他这个人呢,这二个都破了,但他为别人说法,佛法这个地方还是有因果、有正见的。这世间上有这样事情。

《披寻记》一一五三页:
以无因见及无果见等者:谓若毁犯尸罗,远离正行,此不自利,为他说法,名纯利他。闻所成地说:自不住律仪,而能为他宣说正法,即此类似。
「以无因见及无果见等者:谓若毁犯尸罗」,毁犯净戒,「远离正行」,持戒清净,名为正行;现在是破了戒,就是没有正行了。「此不自利」,这是没有自己的利益的,这也是有害的。「为他说法,名纯利他」,纯是为利益他人。「闻所成地说:自不住律仪」,自己不安住净戒,「而能为他宣说正法」。这是在〈闻所成地〉说的。「即此类似」,就是这一段文说的话,也是解释这个意思。

地三、舍色生欲
若诸菩萨于诸静虑善巧回转,已超下地而更摄受下地白法。谓彼已能安住静虑,由悲愿力舍诸静虑,随其所乐,还生欲界。
现在第三科「舍色生欲」,就是弃舍了色界,弃舍了色界天,生到欲界来,叫「舍色生欲」。「若诸菩萨于诸静虑善巧回转」,说菩萨他能够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他已经成就了色界天的四静虑,就是现法乐住成就了。成就了,临命终的时候呢,「善巧回转」,因为他若不回转的时候,他就乘着静虑的功德,就生到色界天去了。现在他回转一下,他回转呢,在《大智度论》上解释,就是方便地生起一点欲心,这个菩萨,故意的生起一点欲心,就把这个四静虑的境界就隐覆住了。
是「已超下地,而更摄受下地白法」,这是说这个菩萨呢,他已经超过了欲界地,他的程度超过了欲界,但是他因为慈悲的关系,「而更摄受下地白法」,他还是愿意成就在欲界里做种种功德,所以叫做「善巧回转」。
「谓彼已能安住静虑」,这底下就等于是解释了,说这菩萨他已经能够安住在色界四禅里,「由悲愿力舍诸静虑」,由于他对于众生苦,他有慈悲心,所以由这样慈悲的愿的力量,就是「舍诸静虑」,把色界天的四静虑弃舍了,在临命终的时候弃舍了。「随其所乐,还生欲界」,随他所欢喜的。因为这个菩萨是能成就色界四禅,是有大威德力,所以随他所欢喜的,又还生,又回到欲界来。或者是在欲界天,也可能是在欲界的人,随他所欢喜的。他也有可能会在国王那里做他的儿女,也可能是在一个大学教授家里面做个儿女,也可能做一般的老百姓家里面做个儿女,就是又回到欲界来。这是「舍色生欲」,这是这个菩萨的慈悲心。

地四、现变化事
又诸菩萨已得自在,于十方界种种变化,作诸众生种种义利。
下面第四科是「现变化事」。「又诸菩萨已得自在,于十方界种种变化」,又这个菩萨他对于第一义谛得大自在,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达到自在的力量。我们初开始学习还是不自在,没能达到那个境界。你说是「老虎来了」,老虎是空的,但是还是不行,不自在!等到成功了的时候,那真就是没有事,他观察那空就是空,他就是在空里面,心里面什么事都没有,得到自在!对于这个世界上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他大自在,他在这个第一义谛里面安住不动。他在定也可以;出定也可以,心里面都是清净自在的,能得自在。
「于十方界种种变化」,得自在会有什么现象呢?是在十方世界,不只是在一个地方,不只是一个国土,在十方世界种种的变化,「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就像《普门品》观世音菩萨那种境界!是「作诸众生种种义利」,在十方世界同时的能创造利益众生,各式各样的功德利益,这不是平常的菩萨,这是到八地菩萨境界。这是现变化事,这个菩萨呢,纯是为利益众生,为利益众生的事情。这真是为利他。

地五、作诸佛事
又诸牟尼自事已办,依止如来力无畏等所有一切不共佛法,遍于十方无量众生,能作无量大利益事。
这是第五科「作诸佛事」,实在这个地方就指佛说的。说这个菩萨,「又诸牟尼」,牟尼翻中国话是寂静的意思,就是一切烦恼已得寂静,就是灭除一切烦恼了。烦恼种子也没有了,就是心清净,这心到极清净的境界了,就是成佛了。「自事已办」他自己的功德事已经完全圆满了,成功了。这样人呢?「依止如来力无畏」,他就以佛的十力、四无所畏,所有一切不共于其他众生的佛法功德,他都成就了。以此功德为依止处!「遍于十方无量众生,能作无量大利益事」,这就是佛的境界了。前面那个第四个现变化事是菩萨、是大菩萨,第五「作诸佛事」是佛的境界了。这是大利益事。

天二、结所应(分二科)  地一、应知断
当知此等,名纯利他,如是所说纯利他行,菩萨于前所说二种应知应断。
「当知此等,名纯利他」这是第二段「结所应」,就是总结前面这一段。分两科,第一科「应知断」。「当知此等,名纯利他」,前面这几样一共是五段,这纯是利益众生的。「如是所说纯利他行,菩萨于前所说二事」,前面这五种都是利他。如是所说纯利他的菩萨行,菩萨于前所说两种事:第一种是「邪见行施」,第二种是「坏戒说法」,这两种事,说是二种,「应知应断」,你应该认识那是有过失的,也不要做这种两种事。

地二、应修学
于余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3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纯利他行,多应修学。
后面这三种,所说的纯是利益众生的菩萨行,你应该多数的应该修学。「多应修学」这个意思是说,你若是大菩萨呢:已经得大自在的人的修学;还有你还没到那个程度的,那么也应该修学。当然你也要行自利行,不纯是利他了。

亥四、利他共自(分二科)  天一、随应翻前
又除如前所说诸相,其余一切与彼相违所有利他诸菩萨行,当知皆名利他共自。
「又除如前所说诸相」这第四段,利他共自:利益众生同时也利益自己。分两科,第一科是「随应翻前」。
「又除如前所说诸相,其余一切与彼相违所有利他诸菩萨行,当知皆名利他共自」。这是又一类的,「除如前」把前面说的五种,所说的纯利他相,把它除掉。除掉嘛,剩下来其余的一切的「与彼相违」,与前面那五种相违,也是所有的利他的「诸菩萨行,当知皆名利他共自」。就是另一种的,没能完全举出来。举出来只是五样,还有很多的属于利他而又自利的,这些利他的事情,「当知皆名利他共自」这是这么说。第二段「结所应学」。

天二、结所应学
菩萨于此应勤修学。
除了前面说的,但是也是有功德而无过失;利他而又能自利,这种菩萨行,你也应该去修学。

申二、利益种类自利利他(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菩萨利益种类,自利利他?
这底下是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现在是第二科。第一科是「纯共自利利他」,现在第二科是「利益种类自利利他」,分三科,第一科「征」。
怎么叫做菩萨利益种类,又是自利又是利他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列出来。

酉二、列
略说应知有五种相,一、无罪相,二、摄受相,三、此世相,四、他世相,五、寂灭相。
「略说应知有五种相」,有五个相貌是属于这一类的。那五种呢?一、是无罪相,二、是摄受相,三、是此世相,四、他世相,五、寂灭相,这是列出来这五种相,是属于利益种类自利利他的。下面第三科加以解释,分四科,第一科先解释「无罪相」。

酉三、释(分四科)  戌一、无罪相
若诸菩萨所有自能若少若多摄受善法、增长善法;或复令他若少若多摄受善法、增长善法,劝勉调伏安置建立,是名菩萨利益种类,自利利他无有罪相。
「若诸菩萨」很多的发菩提心的菩萨「所有的」,就是所能做到的。什么呢?「自能若少若多」,或者属于你自己利益的,或者是很少的利益的事情,或者很多的利益的事情,都是有利益,但是有少有多的不同。「摄受善法」,或者少的摄受善法,或者多的摄受善法,这个「摄」者取也,取到心里面来,叫做受。这个世界上,也有造罪的事情,也有作恶的事情,也有作善的事情,你要菩萨的智慧、慈悲心,要抓住这个作善的机会,作善的机会来了,就去摄,你主动要去采取行动了,所以叫做摄。当然这个是善法,有功德有利益的事情,而且还不只一次的摄受,还要多次,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增长善法,使令这善法要增长,这样做。这是自己,你自己。「或复令他」或者你用你的慈悲心,你能够劝导他人,「若少若多摄受善法」,「增长善法」。
这件事我们学习佛法就是你会感觉到,这个世界上有些众生很苦!不要说三恶道,就是人:有的人能力不够、智慧不够、知识也不够,他在世间生活很困难!很苦;有的众生能力很强、知识很广、做大事情很自在!那么这个菩萨他学习经论对于佛法有信心就知道:做善法的功德是这样子;他不做善法的那个境界是这样子。他就在心里面就是有了敏感了:「哎呀!是这样子,做善是这样子!」于是乎他积极的要做善,就是努力的争取机会,去做种种的善业。这是什么呢?感善法恩,感善法恩!或者菩萨自己很苦,但是他学习佛法有智慧的时候,「哎呀!我前生没有栽培!我今生要积极的努力!」那么要是自己已经有了成就,感善法恩:「我前生做过很多善事,今生得到这样优越的境界,所以是这样子,继续多多的做善!」所以是「若少」不可以少,要多!做了以后还要增长,或者要劝别人也这样做。这是这两句话说完了。
「劝勉调伏安置建立」这句话下面有解释很妙的,又能劝免又能调伏,又能安置建立,「是名菩萨利益种类自利利他无有罪相」,这就是菩萨利益种类,有自利还有他人,这是种类不同,但是都是有功德而没有过失的。

《披寻记》一一五四页:
劝勉调伏安置建立者:摄事品说:谓诸菩萨不信有情于信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犯戒有情,于戒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恶慧有情,于慧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悭吝有情,于舍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陵本四十三卷十五页)其义应知。劝导赞励,是名劝勉。诃责治罚,是名调伏。令出不善,安置善处,是名安置。令种善根,是名建立。
「劝勉调伏安置建立者」这句话怎么讲呢?「摄事品说」,就这现在〈菩萨地〉,下面有〈摄事品〉。「谓诸菩萨不信有情于信圆满殷勤劝导」,谓诸菩萨,他菩萨自己观察世间上的众生,有的众生不信!对于佛法没有信心,这个有情,「于信圆满殷勤劝导」,这菩萨就去殷勤的劝导这个众生,能具足圆满清净的信心,他就去做这件事,去做这件事。那个众生没有信心,他劝他,他具足信心。这个菩萨他做什么事情?这是他一件事,做这件事好,「殷勤劝导」而且是特别精勤的,劝诫他,教导他。「乃至建立」就是劝你不要做恶事,乃至到建立善法。下面还有解释。
「犯戒有情,于戒圆满殷勤劝导」,这菩萨看见这个社会上有的众生,就是犯戒,持戒不清净,「于戒圆满殷勤劝导」,菩萨也到他那儿去劝他持戒圆满,而做这件事不能一次就成功的了,要殷勤的劝导,所以菩萨学习佛法特别的感觉到殷切,就是增长智慧,你劝导众生没有智慧能行吗?是特别的愿意学习佛法,殷勤!「乃至建立」。
「恶慧有情,于慧圆满殷勤劝导」,他有这个人也有智慧,但是「恶」就是邪知邪见,这种人,「恶慧有情」。「于慧圆满殷勤劝导」,就是殷勤的劝导叫它改邪归正,有具足圆满的智慧,菩萨也是劝导他,「乃至建立」。
「悭吝有情,于舍圆满殷勤劝导」,看见那个众生很悭吝,他一毛不拔!他悭吝!这位菩萨呢,也是殷勤的劝导让他具足布施的功德,圆满的具足布施的功德,也去殷勤的去劝它。「乃至建立」,乃至他最后成就了(陵本四十三卷十五页)前面这个文就是从这里来的。「其义应知」,这里说的「劝勉调伏安置建立」,和前面这段文意思是一样的。
「劝导赞励是名劝勉」,现在解释这个「劝勉调伏」,什么叫做「劝勉」呢?就是「劝导赞励」,先是用种种的智慧来劝他,然后就教导他,这样子,是赞叹他!他接受了以后就肯做这种功德的,赞叹他;但是有时候也可能会懈怠,再勉励他、再鼓励他,是名叫做「劝免」。
「诃责治罚是名调伏」,这个调伏怎么讲呢?就是「诃责治罚」叫「调伏」,就是他有了信心以后,要做种种,因为他有时候又会做错事了,菩萨会呵斥他、处罚他,也可能会这样做的,是名叫调伏。
「令出不善,安置善处」,这个「安置建立」这个「安置」怎么讲?「令出不善,安置善处」,就是劝导他从不善的罪过的事情出来,「安置善处」就是安住在有功德的境界里面。「是名安置」,这安置就这么讲。「令种善根是名建立」,这「建立」怎么讲呢?就是他自己主动地开了智慧了,他知道要多栽培善根,叫做「建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9 10:17 , Processed in 0.13715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