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15|回复: 3

[实修交流] [台湾屏东·慧广法师]禅宗见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5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禅宗见地

慧广法师开示
1999.3.17------(1)

△修除习气的方法

1、
观无我、证入无我,则习气不易起现行。
2、
坚定不拔的意志力,立志做个不随境转的大丈夫,决心不向习气投降,
要有勇士断腕的魄力,不作败将!
3、
禅定的锻炼,常在定中,则习气不易起现行。
先起观,然后照见「空」。因悟空而脱落了贪执心,断尽习气,即能入阿罗汉。
观有两种:
﹝1﹞是由解而知法理,知空、知无我,但情意上感受不到,只是知识上的了解。如今要将此知解,打入内心深处,以便转化情意。这时便须定下心来,反复的思维诸法是如何的空? 我在哪里?.......,去体会为什么什么是无我?这种观法,就是不断的在暗示自己,也可说是利用自我催眠的效应来转化情意。
﹝2﹞另一种观是:心中无成见,从实去思维宇宙万法的现象,从而发现原来一切都是无常、一切都没有意义,连自我都不可得,因而断舍了贪执的心。这种观的效果较第一种大。

1999.3.18------(2)

△为什么持名念佛不容易开悟?
当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也只是在「定」中,与一般禅定没有不同。光是禅定是无法开悟的,必须起「观」才能增长智慧。当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再把佛号舍掉,并起观。可以观三法印﹝止观﹞、或提起疑情﹝参话头﹞。让疑情功夫成片,如此,便有机会顿悟。
参话头起疑情的效果,比观三法印来得大。

1999.3.20------(3)

△参话头开悟的原理
在「疑情」成片的时候,突来的刺激,划破了疑团;或者,突发的境界,转掉了当下的疑团。此时,呈现出一种无滞、无着的清净心,心中空无所有﹝本来无一物,一丝不挂﹞,本来无烦恼 。一切是如此的安祥宁静,并不是疑团打破而得到了什么答案。
佛陀夜睹明星,与古人见桃花而开悟,其原理是一样的。在疑情成片时,出现的明星或桃花,是一种突发的刺激。此刺激把内心的疑团打掉,获证完全寂静的清净心。并不是夜睹明星悟到缘起法。
过程是:起疑情──住疑情──止观同运──功夫成片──爆破疑团。

1999.3.21------(4)

△对外道的看法与态度
一个开悟的人,确实有如《圆觉经》上的境界:「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因而在开悟者心中,不会对外道起瞋慢心。
但是,一个人若不开悟,便无法体会这种境界。所以开悟很重要。目前在外道中,似无人开悟的证据,因此虽不排斥外道,但积极推销佛法则有必要。对于外道,我们必须同情与尊重,有机会则可鼓励向佛。

1999.3.22------(5)

△悟后起修?
开悟以后,了知无生死。本来无「生」、本来无「我」,哪有「我」死后到哪里的问题呢?哪有业力或习气而造成轮回的情事呢?习气本来空﹝业障本来空﹞,开悟之后便「安」了。
可是为什么还要「悟后起修」呢?因为,那如幻的「习气」令如幻的「我」不得自在。亦即悟后可以没烦恼,但习气令人不自在。故销融习气、断尽余习,证入涅槃,才得大自在。
1999.3.23------(6)

△阿罗汉之后

但是,证入阿罗汉,烦恼止息后,还不能算圆满。因为啊,度众的「方便力」不够自在;「神通力」不够自在;报身不够自在。
所以,阿罗汉还要继续修学种种后得智,及锻炼刚强的体魄﹝报身﹞,以便达到更圆满的自在。这就叫做 「菩萨道」,而阿罗汉仅属解脱道。

1999.3.24------(7)

△小乘与大乘

佛法没有大小乘,人心却有大小目。
小乘与大乘如何界定呢?
阿罗汉就没有菩萨精神吗?阿罗汉当然也有可能进趣无上菩提、广度众生。菩萨乘所用方便法,很多是为了度众。那么,大小乘的差别,在修行上,可能是小乘强调如实境,不屑于欺骗众生,而大乘因大悲故,杜撰了很多方便法来度众。是一种善意的欺骗。
以欲相钩牵,后令入佛智──欲:他方有净土可往、有「我」不灭...。

1999.3.25------(8)

△定力漏尽

当一个人继续在定中,习气便不易起现行。
欲证漏尽,恐怕需要深厚的定力来达成。
佛陀时代,一言半句便能令人入漏尽通,可能是因为他们原先就已有深厚的禅定功力 ,习气也修的差不多了,只须东风﹝般若智慧﹞一吹,便证入阿罗汉。
只当逆境来临时,才能考验自己的习气是否已经断尽;逆境若没出现,就难确定是否已经漏尽。

1999.3.26------(9)

△心中常无真理

证入实相的人,不可能认为有唯一的真理。「真理」之本性亦空。真理的存在也是缘起缘灭,有时地之限制。「真理」不实,就像「我」之不实一样。无我则无法。
「空」不是唯一的真理,「空」亦自性空、「空」亦为条件下之一法。「空」非实,如同「我」非实。无「我」亦无「空」。
那么,空来空去、又空空,有什么意义呢?只要能令吾人生厌离、去贪执,则空或空空皆是妙法 ,否则便是戏论,毫无实益。
证入实相者,远离空或不空、真理或非真理等分别戏论。在实相中,一切只是如如,一言半句尽是多余。

1999.3.27------(10)
△「我」的观察
对「我」作深观,深入的观察「我」是什么?「我」在哪里?「我」是如何形成?构造如何? 深深的体验「我」是如何存在?如何感觉到有「我」?若无此色身,还会有「我」的觉知吗?麻药入体内时,「我」在哪里?为什么全身麻醉的人,一醒过来,什么都不知道?难道「我」 那么经不起考验?一下子就被麻药化掉了?等麻药过后,又慢慢感觉有个「我」存在了?  
那么麻醉时,是不是显示根本没有「我」的存在?「我」的存在感,只是因缘际会下的产物?可见有「我」是一种错觉。  
但是,什么东西引起这个错觉呢?是「受、想、行、识」。那么,受、想、行、识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仔细的一个一个分别、观察「受」、想」、行」、「识」的生起,都是缘起的产物。可见啊,观五蕴无我、无蕴也不是「我」。「我」不过是因缘际会下的错觉!误会有个「我」的存在。  
不断的观,观「我」如何形成........。啊!原来不过如此这般。  
1999.4.7------(20)
△实相
世间(俗谛)的真相与出世间(第一义谛)实相不同。
实相即指那不可言喻的不二境界。实相无相,无法言宣,亦即一真法界、禅。
涅槃是指贪瞋痴的止息。三毒止息,自然能体验到禅。
断诸贪着,则入不二境界。
於毕竟空法,不惊、不畏者,宿具善根。
1999.4.6------(19)
△贪瞋痴断尽
贪瞋痴断尽即便解脱。
在修行上,应直接从「痴」下手较善巧,先破无明、证悟实相,则贪瞋之消除较容易。
欲令人不贪,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就是让他体悟世间的真相——无常、苦、空、无我,因而引起对一切法的厌离,自然不起贪着,(无贪则无瞋)。
例如:当发觉胸部很可观的那人竟是男人时,贪心当下止息!
当发现眼前的大阁楼只是海市唇楼时,追逐的心当下止息!
当发现「我」的存在,不过是一种错觉的误会时,一切贪求当下止息!
所以,无常观、无我观(缘起观),值得推广;不二法门亦殊胜,打断一切妄想,直入不二境。
1999.4.5------(18)
△庄严是悲心
凡夫习惯於执取法相,如果一个悟道者,法相不够庄严,便很难令凡夫生起信心,所以一个悟道者,常须基於悲心来庄严他的法相,令众生欢喜,以便度众。
1999.4.3------(17)
△不二是禅境
凡是能打破吾人「妄想执着」的方法,都可体验禅。
由亲身经验得到的讯息,加上强烈自信心,容易造成偏颇的见解。这是过於盲目相信「经验」所产生的副作用,修行人本身要有这种惊觉心。
一切智、无师智人人皆同,后得智则需谨慎处理,宁可采取较保守的态度,免於以偏概全。
显然禅必须透过「缘起」的现观,方有可能,这句话已经违反了「经验主义」的原则,除非这个人已经圆满的透过其他所有修持的方法,才有可能下这种结论。
由悟缘起「空」(缘起)、悟「无生」证入「不二」,或直指「不二」都可。
禅,是「不二」的境界,只要打破「妄想与执着」,便可证入这不二的禅境。为了打破执着妄想,可透过缘起的现观、可透过疑团的爆破、亦可透过明师直指而到达。
1999.4.2------(16)
△不二法门
中国祖师禅,常用一言半句,打断学人的妄想执着,令人悟入「不二法门」。
这真是直截了当,无关乎常与无常、生或无生,无关乎空或缘起、无我或真我。这是一种直入不二境界的妙门,所以叫做不二法门。这是直指人心的禅。
「╳╳禅」所谓「禅必须透过缘起的现观方有可能」。这是一种偏见。若透过缘起的现观,而打破一切执着,确实也可以体验禅。但这也只是体验禅的方法之一。「缘起观」也不过是方便法之一,千万勿以为「缘起」就是唯一究竟的真理。
1999.4.1------(15)
△如何体会无生?
让我们来追究一下:吾人所谓的「生」,是指生命过程中的哪一霎那呢?是从娘胎出来的那一瞬间吗?但尚在娘胎里的胎儿,已经是活生生的一个生命体了。所以不应说脱离娘胎才算「生」。
进一步,胎儿形成以前,哪一天才算生命的「生」起呢?往前追究,可追究到一个受精卵。一个受精卵就是「我」吗?如果这就是「我」,那表示「我」不过是一个卵与一尾精虫和合而得。否则,那到底「我」是从卵子而来,还是从精子而来呢?  
再往前追究,卵子或精子又是如何形成?........这样追究上去,真正找不到有「我」「生」这回事。  
如果没有「生」,那有「死」可言呢?可见所谓「死」,一定是由我们误解事实所引生的观念。没有「生」,没有「死」,不就是「无生」吗?
1999.3.31------(14)  
△消除死忙的恐惧
要消除死亡的恐惧,体悟「无生」实在是最善巧的方法。明白本来就没有 一个「我」出生过,肉体的消亡是不生不灭中,因我们的误解而引起的假相,那也是 不曾间断过的变化中的片段。我们被这自己的误会而来的片段吓坏了。  
1999.3.30------(13)
△业障本空
业障本空,当我们说「业障深重」,其实是「我执很浓」的意思。我执越浓,便感业障越重,若打破我执,则业障不可得。  
1999.3.29------(12)
△禅定离欲
在家人若修习禅定,享受到禅定之乐后,自然就厌离欲界之乐。所以要远离欲乐,最好的方法 是让他尝尝禅悦之味。常以禅悦为食的人,逼他纵欲也难——吃过仙桃,就不想吃苹果了。  
当你已不喜欲乐,而你的另一半,无法与你同步升华时,要如何去面对性爱呢?这正是考验智慧的时候。
1999.3.28------(11)
△生死疑惑
有些人对於生命,抱着一种生任其生、死随它死的态度,似乎很淡然。但这不是真正的了脱生死,只是不管它,暂时漠不关心而已,并非达到对生死无畏的心境。  
生死的问题,只是让人感到「不安心」,真正让人烦恼痛苦的「我」的实在感。因 有「我」的存在感,而引发种种的烦恼,若能体证根本没有一个「我」存在着,则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包括生死的疑惑。  
所以,从「无我」下手是最直捷的修行法,而观无常是证入无我最便利有效的方法。
1999.4.8------(21)
△不如实
何以说「断灭空」是邪见呢?因为本来就没有「生」这回事,硬要妄指有「灭」,当然是不如实的邪见。
因为本来无生、本来无我,所以根本就不应该问「我」死后去哪?这是不如实的妄问。这也就是为什么佛要圣默然的原因。
1999.4.9------(22)
△不具善根
若未具足善根(具有戒定慧基础及慈悲心),随便给予空性或无我的直指,恐怕会有堕入顽空的危险性——反正一切皆空、一切都无所谓,便可胡作非为,因为既无作者亦无受者........。这将是多么可叹的并发症。
1999.4.10------(23)
△经验主义
个人的经验最可靠,但不一定可靠。
在修行路上,也不可能只凭个人的经验便可进行。如果我们根本不相信修行可以解脱,我们怎么会去修行呢?那我们凭什么相信修行可以解脱呢?只因为相信佛有解脱的经验而相信吗?这种信乃建立在非个人经验上。这是不是也带有迷信的色彩?通常是姑且先相信,验证后便不是迷信。
所以,要完全依凭经验主义是不可能的。
1999.4.11------(24)
△人类的局限
尽可鼓吹科学的态度、与经验主义的立场,但要尊重迷信的无法避免,世界上没有人不在迷信中。
佛就不迷信吗?佛凭个人智慧来推论「造物主」——上帝不存在,认为不可能有个主宰。若是凭人类所能拥有的意识分别推论而出,如果就这样相信了,岂不是迷信自己的「智慧」?人无法避免这种局限,因为人所拥有的「工具」本身便有局限。
故,若认为某法是唯一的真理,这是大我慢;既无一法可得,岂有「真理」这个法在!
1999.4.12------(25)
△五蕴非善恶
吾人可以经由分析、推论得知此身无我,然后确认无我。但虽无「我」可得,此身确具有种种的妙用,除了可以发神通外,眼耳鼻舌身意的种种感受,虽然是虚妄的,但「如实」的令人苦、令人乐。这种「实在感」有必要排斥吗?当一个人果真能不执着时,则离苦得乐,而随缘享受。何须视五蕴如毒虎呢?
五蕴皆空、非善非恶,但离贪执,则随缘摄用无妨解脱。
1999.4.13------(26)
△证入
知无我,尚有「我」的实在感;证入无我,才能泯除实在感。所谓「证入」,是将你悟得的真相,渗入心髓,刺激或感动了你的整个心,并因此改变了你的情感,以致种种感受起了变化。
1999.4.14------(27)
△自在
悟空的人,也许会认为习气不必修,因为一切本来空、万事自如如,何须再修整?确实,悟空可以抖落一切的分别烦恼。但「习气」是否令人自在呢?若真能自在,也就无习气烦恼了。若无法
达到真正的自在,只好悟后起修吧。
修行的目标是「自在」,不应只是开悟。
1999.4.15------(28)
△自性见
听说某人修行好,就起怀疑、不以为然或嫉妒,这就是一种「自性见」、一种法的「实在感」,表示他尚未证入空性。
看到某外道名闻利养,便起冲动,觉得难过、觉得邪法逍遥,感到很不爽快。这也是一种「自性见」、一种「实在感」,表示尚未证悟。
无修无证、无修而修,这是悟后的说法,未悟的人可别受到迷惑。
1999.4.17------(29)
△无我妙用
佛法之殊盛,在於其「无我」、缘起法。唯「无我」乃能令人进入彻底的解脱,否则执有梵我或上帝,都无法完全超越,即使自己是上帝,又有什么用呢?「无我」的观察,让人彻底的泯除一切欲望,免於一切妄想。真是妙极了!
1999.4.18------(30)
△方便
「不二法门」也是方便法,如同「无我」、「空」等皆为方便法,欲令吾人证入那无法言宣的境界。在不二中无不二想;在如如中,无如如想,一切心行止息。
1999.3.28------(11)  
△生死疑惑  
有些人对於生命,抱着一种生任其生、死随它死的态度,似乎很淡然。但这不是真正的了脱生死,只是不管它,暂时漠不关心而已,并非达到对生死无畏的心境。  
生死的问题,只是让人感到「不安心」,真正让人烦恼痛苦的「我」的实在感。因 有「我」的存在感,而引发种种的烦恼,若能体证根本没有一个「我」存在着,则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包括生死的疑惑。  
所以,从「无我」下手是最直捷的修行法,而观无常是证入无我最便利有效的方法。
1999.3.29------(12)  
△禅定离欲  
在家人若修习禅定,享受到禅定之乐后,自然就厌离欲界之乐。所以要远离欲乐,最好的方法 是让他尝尝禅悦之味。常以禅悦为食的人,逼他纵欲也难——吃过仙桃,就不想吃苹果了。  
当你已不喜欲乐,而你的另一半,无法与你同步升华时,要如何去面对性爱呢?这正是考验智慧的时候。
1999.3.30------(13)  
△业障本空  
业障本空,当我们说「业障深重」,其实是「我执很浓」的意思。我执越浓,便感业障越重,若打破我执,则业障不可得。
1999.3.31------(14)  
△消除死忙的恐惧  
要消除死亡的恐惧,体悟「无生」实在是最善巧的方法。明白本来就没有 一个「我」出生过,肉体的消亡是不生不灭中,因我们的误解而引起的假相,那也是 不曾间断过的变化中的片段。我们被这自己的误会而来的片段吓坏了。
1999.4.1------(15)
△如何体会无生?
让我们来追究一下:吾人所谓的「生」,是指生命过程中的哪一霎那呢?是从娘胎出来的那一瞬间吗?但尚在娘胎里的胎儿,已经是活生生的一个生命体了。所以不应说脱离娘胎才算「生」。  
进一步,胎儿形成以前,哪一天才算生命的「生」起呢?往前追究,可追究到一个受精卵。一个受精卵就是「我」吗?如果这就是「我」,那表示「我」不过是一个卵与一尾精虫和合而得。否则,那到底「我」是从卵子而来,还是从精子而来呢?  
再往前追究,卵子或精子又是如何形成?........这样追究上去,真正找不到有「我」「生」这回事。  
如果没有「生」,那有「死」可言呢?可见所谓「死」,一定是由我们误解事实所引生的观念。没有「生」,没有「死」,不就是「无生」吗?
1999.4.2------(16)
△不二法门
中国祖师禅,常用一言半句,打断学人的妄想执着,令人悟入「不二法门」。
这真是直截了当,无关乎常与无常、生或无生,无关乎空或缘起、无我或真我。这是一种直入不二境界的妙门,所以叫做不二法门。这是直指人心的禅。
「╳╳禅」所谓「禅必须透过缘起的现观方有可能」。这是一种偏见。若透过缘起的现观,而打破一切执着,确实也可以体验禅。但这也只是体验禅的方法之一。「缘起观」也不过是方便法之一,千万勿以为「缘起」就是唯一究竟的真理。
1999.4.3------(17)
△不二是禅境
凡是能打破吾人「妄想执着」的方法,都可体验禅。
由亲身经验得到的讯息,加上强烈自信心,容易造成偏颇的见解。这是过於盲目相信「经验」所产生的副作用,修行人本身要有这种惊觉心。
一切智、无师智人人皆同,后得智则需谨慎处理,宁可采取较保守的态度,免於以偏概全。
显然禅必须透过「缘起」的现观,方有可能,这句话已经违反了「经验主义」的原则,除非这个人已经圆满的透过其他所有修持的方法,才有可能下这种结论。
由悟缘起「空」(缘起)、悟「无生」证入「不二」,或直指「不二」都可。
禅,是「不二」的境界,只要打破「妄想与执着」,便可证入这不二的禅境。为了打破执着妄想,可透过缘起的现观、可透过疑团的爆破、亦可透过明师直指而到达。
1999.4.5------(18)
△庄严是悲心
凡夫习惯於执取法相,如果一个悟道者,法相不够庄严,便很难令凡夫生起信心,所以一个悟道者,常须基於悲心来庄严他的法相,令众生欢喜,以便度众。
1999.4.6------(19)
△贪瞋痴断尽
贪瞋痴断尽即便解脱。
在修行上,应直接从「痴」下手较善巧,先破无明、证悟实相,则贪瞋之消除较容易。
欲令人不贪,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就是让他体悟世间的真相——无常、苦、空、无我,因而引起对一切法的厌离,自然不起贪着,(无贪则无瞋)。
例如:当发觉胸部很可观的那人竟是男人时,贪心当下止息!
当发现眼前的大阁楼只是海市唇楼时,追逐的心当下止息!
当发现「我」的存在,不过是一种错觉的误会时,一切贪求当下止息!
所以,无常观、无我观(缘起观),值得推广;不二法门亦殊胜,打断一切妄想,直入不二境。
1999.4.7------(20)
△实相
世间(俗谛)的真相与出世间(第一义谛)实相不同。
实相即指那不可言喻的不二境界。实相无相,无法言宣,亦即一真法界、禅。
涅槃是指贪瞋痴的止息。三毒止息,自然能体验到禅。
断诸贪着,则入不二境界。
於毕竟空法,不惊、不畏者,宿具善根。
1999.4.8------(21)
△不如实
何以说「断灭空」是邪见呢?因为本来就没有「生」这回事,硬要妄指有「灭」,当然是不如实的邪见。
因为本来无生、本来无我,所以根本就不应该问「我」死后去哪?这是不如实的妄问。这也就是为什么佛要圣默然的原因。
1999.4.9------(22)
△不具善根
若未具足善根(具有戒定慧基础及慈悲心),随便给予空性或无我的直指,恐怕会有堕入顽空的危险性——反正一切皆空、一切都无所谓,便可胡作非为,因为既无作者亦无受者........。这将是多么可叹的并发症。
1999.4.10------(23)
△经验主义
个人的经验最可靠,但不一定可靠。
在修行路上,也不可能只凭个人的经验便可进行。如果我们根本不相信修行可以解脱,我们怎么会去修行呢?那我们凭什么相信修行可以解脱呢?只因为相信佛有解脱的经验而相信吗?这种信乃建立在非个人经验上。这是不是也带有迷信的色彩?通常是姑且先相信,验证后便不是迷信。
所以,要完全依凭经验主义是不可能的。
1999.4.11------(24)
△人类的局限
尽可鼓吹科学的态度、与经验主义的立场,但要尊重迷信的无法避免,世界上没有人不在迷信中。
佛就不迷信吗?佛凭个人智慧来推论「造物主」——上帝不存在,认为不可能有个主宰。若是凭人类所能拥有的意识分别推论而出,如果就这样相信了,岂不是迷信自己的「智慧」?人无法避免这种局限,因为人所拥有的「工具」本身便有局限。
故,若认为某法是唯一的真理,这是大我慢;既无一法可得,岂有「真理」这个法在!
1999.4.12------(25)
△五蕴非善恶
吾人可以经由分析、推论得知此身无我,然后确认无我。但虽无「我」可得,此身确具有种种的妙用,除了可以发神通外,眼耳鼻舌身意的种种感受,虽然是虚妄的,但「如实」的令人苦、令人乐。这种「实在感」有必要排斥吗?当一个人果真能不执着时,则离苦得乐,而随缘享受。何须视五蕴如毒虎呢?
五蕴皆空、非善非恶,但离贪执,则随缘摄用无妨解脱。
1999.4.13------(26)
△证入
知无我,尚有「我」的实在感;证入无我,才能泯除实在感。所谓「证入」,是将你悟得的真相,渗入心髓,刺激或感动了你的整个心,并因此改变了你的情感,以致种种感受起了变化。
1999.4.14------(27)
△自在
悟空的人,也许会认为习气不必修,因为一切本来空、万事自如如,何须再修整?确实,悟空可以抖落一切的分别烦恼。但「习气」是否令人自在呢?若真能自在,也就无习气烦恼了。若无法
达到真正的自在,只好悟后起修吧。
修行的目标是「自在」,不应只是开悟。
1999.4.15------(28)
△自性见
听说某人修行好,就起怀疑、不以为然或嫉妒,这就是一种「自性见」、一种法的「实在感」,表示他尚未证入空性。
看到某外道名闻利养,便起冲动,觉得难过、觉得邪法逍遥,感到很不爽快。这也是一种「自性见」、一种「实在感」,表示尚未证悟。
无修无证、无修而修,这是悟后的说法,未悟的人可别受到迷惑。
1999.4.17------(29)
△无我妙用
佛法之殊盛,在於其「无我」、缘起法。唯「无我」乃能令人进入彻底的解脱,否则执有梵我或上帝,都无法完全超越,即使自己是上帝,又有什么用呢?「无我」的观察,让人彻底的泯除一切欲望,免於一切妄想。真是妙极了!
1999.4.18------(30)
△方便
「不二法门」也是方便法,如同「无我」、「空」等皆为方便法,欲令吾人证入那无法言宣的境界。在不二中无不二想;在如如中,无如如想,一切心行止息。
1999.4.20------(31)
△无惑
达摩祖师,到中国要找一个「不被人欺」的人,也就是指「无惑」者。
众生一直都被五蕴所惑,以为色、受、想、行、识皆是实在有的,所以会见色等而起烦恼。真能照见五蕴皆空的人,便不为「色」所骗、不为境所转,如此才能成为大丈夫。
故要不被人欺、不为色惑、不受境转,如如不动。
1999.4.21------(32)
△观心
今天的社会,一般在家众要像古人那样专参话头,恐怕不易。可以在工作时,用「观心法门」,不须动脑筋时,再提起「疑情」。这样较为善巧方便,适合今人修。
观心、起疑情,互为交叉运用。
1999.4.22------(33)
△信仰
「证入涅槃,便得解脱」,并不是依据科学方法而得到的真理,还是属於宗教的信仰。谁能证明没有贪瞋痴便是解脱(没有贪嗔痴,当下即解脱),不必再受生,死后便没事了?既无法验证而相信,岂非便是迷信!(事实上,
 楼主| 发表于 2015-10-5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本没有可解脱的主体)
佛法或禅,只是解脱我们当下的烦恼、安我们的心而已,勿以为佛法万能、莫以为「某某禅」就是科学、理性,其实一样的不够科学、不够理性,切勿自我虚夸、自我欺骗。
1999.4.23------(34)
△皆是虚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指众生心中所执着的一切相。人不实、佛不实、爱不实、恨不实、山河不实、鬼神不实........,凡能想像的「相」,皆是虚妄不实,并非单指你在定中的境界为虚妄。
所以,不能用这句话劝修行人,认为定中所见之相皆是虚妄。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在定中看到的人,与平常时候看到的人,是同样的虚妄,也等於是众生心中,同样执以为实的人。平常若无法「见人非人」,定中当然亦无法「见人非人」了。所以定中见到的佛菩萨,与平常见到的佛菩萨,应同是一样的真实、或一样的虚妄。
1999.4.24------(35)
△花开花落
一朵绽放的花,飘放出满园的芬芳(花开花落,身不由已)。曾经只是一颗种子、萌芽、生根而成长,只是绵绵密密的变化着,找不到「生」的原点,也没有「灭」的终点,在缘起缘灭中,不由自主的装扮与表演
1999.4.25------(36)
△止观
好像断电似的,面对美色不再起冲动(无心行故),不再发射脑波,如深潭无波。
止观的力量,没有参禅来得强。疑团一破,心意顿时转化。止观应属渐修,参禅属顿悟法门。
如果不在「禅定」下功夫,对於「妙境」便只看得到而吃不到。
悟时必然定慧等持,没有散乱中的悟境。
没有「慧」的「定」是木头,没有「定」的「慧」是知解狂慧。
1999.4.26------(37)
△疑与悟
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应作如是解:
「疑情」本无大小可言,此处大小盖指用心之力道。如果全心全意整个心都浸润在疑情里,则疑团爆破时,会有身心全然脱落的感觉,其悟也大点;倘若用心不专,不能整个心投入疑团里,则有所省悟时,只是感到淡然的轻安而已,其悟也便小些。而「不疑不悟」则是大家都不认的。
1999.4.27------(38)
△二谛融通
我们可能会犯上一个错误,那就是:用真谛来讨论俗谛、或用俗谛来议论真谛。
既然要开口讨论,便只得站在俗谛的立场,真谛只能用来印证自己的境界、或验证弟子的境界,不是用来议论的。
譬如,有人说:「最近治安不好,应想些方法来防治。」另一人却说:「世间本来清净,治安岂有好不好的问题,何用对治乎?」这就是犯了「真谛」与「俗谛」的混淆与不融通。
一个证悟者,要在「无分别智」中面对差别的世间相,在真俗二谛中融通自在。
1999.4.28------(39)
△真俗不二
修行中最难得的是:如何将「正觉世间」与「有情世间」融通自在,这需要「后得智」的锻链。以「无分别智」来面对「差别的世间」,这也就是从空起有、从真入假的锻链,等到一切都融通无碍了,便叫做「真俗不二」的中道。
1999.4.29------(40)
△方便
一切法门都是方便法,「佛法」亦不例外,但佛法有其基本教理,即三法印。勿以「方便」为由,而违反三法印的说法,否则便不能宣称是佛法。在觉者的胸怀里,包容了一切法,不会对外道起贪瞋心,但也不会让佛法任由破灭,最佳的护法方法就是修道有成,并积极去宣扬佛法。
1999.5.1------(41)
△不是悟
勿以「学识」当作悟,懂得很多宇宙人生的道理,那是知,
不是悟;
勿以「轻安」(大乐)当作悟;
勿以「发通」当作悟;
勿以「解脱感」当作悟;
勿以「悲天悯人」当作悟;
勿以「物我两忘」当作悟;
勿以「天人合一」(万物同体感)当作悟;
勿以「何处非佛」当作悟;
勿以「心空如洗」当作悟;
勿以「空无自性」当作悟;
——於如如中无如如想,近矣
1999.5.2------(42)
△证悟
并非证悟以后便知道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来源,而是明白了生命的真相。
证悟以后便没有「疑惑」的困扰,对於「生」与「死」的问题不再有困惑。
注:了解「根本」未曾生未曾死,本来不生不灭,但如果心中尚有「不生不灭」的概念,那只是解悟,不是证悟。在证悟上则没有这种概念,生或无生都不会影响心的清净。
1999.5.3------(43)
△证悟徵象
什么才是证悟呢?说即不中。但「悟」的人至少有以下这些徵象:无一法可执着、心中常无烦恼、佛理通达、没有惑恼(可能还有习气)、很容易体谅别人。
1999.5.4------(44)
△唯识
「万法唯识」并非说一切色法由心识所造出来,而是指一切法的相
,是随着心识而转变。比如说,同一件事,有苦有乐乃心识的呈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相,皆是妄心分别执着而显现。
所以,不能冀求一个念头就要山河大地化为乌有、一个念头就要
让自己长出三个头来。因此,也无法要求「明心见性」的人,身无百病、或以健康状况来衡量一个人的悟境。
1999.5.5------(45)
△见性
打从开始学佛,我们就被吓住了,说什么成佛、作菩萨有多难,明心见性多么不容易,还是老实念佛吧,抓住一句佛号,到了西方再说。
其实,成道确是不容易,见性则没有想像中的困难。
成佛没有急就章,见性却有速成法。
1999.5.6------(46)
△直指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直指的对象,应具备哪些条件?(1)善根;(2)闻思慧成熟;(3)基本的定力。
如果尚有丝毫好恶之心,表示你还是凡夫一个!
无所得的平常心里找不到「豪情万千」,一切归於平实、平淡、平凡。
安心之道,一般宗教教人把心安在一个对象上,如上帝、天国或净土,而禅宗是教人「住於无住」。
1999.5.7------(47)
△空
在「空」(果地)中,法门是没有差别的,修与无修都一样、苦与乐都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啊,有一个事实摆在眼前,能让人离苦得乐,达到苦的完全止息的法门,这种法门,我们就称它为究竟法门。(世上无所谓唯一究竟的法门)
在「空」(果地)中,悟与不悟都一样,反正大家都在涅槃中(没有人不在解脱中)。可是啊,不悟的人就得枉受假苦!
1999.5.8------(48)
△空有
如果心中尚有「缘起缘灭」的真理在,表示尚未进入真如三昧。应
於空中不起空想、於有中不起有想,远离空有之戏论。
(更确切的说,於空中就是於有中,於有中就是於空中,空有是不二的,为了方便凡夫去理解,才有空、有之分别戏论。)
悟空只是进入实相的过程,实相非空非有、离言说相。
1999.5.9------(49)
△唯识
众生皆生活在观念与想像当中。由於各有各的想像,所以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各自所想像的世界里。这就是「万法唯识」的道理。
禅不是定,但没有定就没有禅,所以体验禅,应先具备禅定的基础。
「悟」是佛法的目标,「解悟」可减轻烦恼,而「证悟」则彻底了无烦恼,修行的目地是为了「证悟」。
欲除贪瞋痴是下根人的修法,证悟则贪瞋痴根本不可得,自然无烦恼。
不二法门,将心境提升到那「不二」的境地,离两边不立中间,进入实相的世界。但不二法门,亦为悟入实相的方便法。
1999.5.10------(50)
△悟道
悟道,并不是指了解了一个什么真理,而是体验到一种境界。所谓禅悟,就是体验到那无以言喻的清净心。那种境界离两边、无分别,又叫不二境界。而这种境界,就是人人本具的「原始样态」,所以称为「本来面目」。恢复这个本来清净的面目,叫做悟道、见道。此时的感受是自在。
1999.5.16------(51)
禅 问 答(上)
△入定是什么?
问:
禅定、入定是通达解脱的种种,一般人未经历其境,大多不了解,可否谈谈入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答:
入定时,内心上是一种「明觉」、「空明」。那种状态是:
你心里很清楚,像一面镜子,可以感觉到一切的存在,但心中不会有念头产生。也就是说:虽然心里可以感受到一切动静,却不会产生妄念,内心清清澈澈,有如镜子。
问:
这种情形,可不可以解释成心里感觉很明白?
答:
普通人心里明白,只是一种感受。感受是一种念头,但入定的状态却是完全没有一点念头的产生,心中像平静的湖面。湖水清澈无比,有别於散乱或昏沉。昏沉的话,心就不会敏感,对外界会显得迟钝。所以,入定的心仍明白的觉知万事万物的存在,但是却都不会起一个想要什么的念头。
1999.5.17------(52)
△定心与开悟之心相同吗?
问:
这种禅定的心跟一般开悟的心境,有没有一样?或有什么差别?
答:
「定」只是一种明觉,开悟的话,则不只是定,而是在定的背后,还有个「安心」。换句话说,开悟不只是心定,而是得到了心安。
问:
开悟的人与入定的人,有没有一样?
答:
不一样。入定只是一种心中无念的状态,开悟则是体验了本来面目。於是不会产生妄想、不会有种种妄想的产生;对於生死问题,已经明了。由於明了了生死的真相,所以对生死不再感到恐惧,心中不再有生死问题存在;入定只是超越乎散乱与昏沉,心中清澈无比而已,并没有对生死问题觉悟。
问:
开悟过的人,其平常心境跟定中的心境有没有一样?
答:
不大一样。大致上来说,开悟者内心常常保持在「定」的状态。但有个差别:面对事物时,会有念头起伏,遇到问题时也会起念加以思考。不同於凡人的是:他不会受其所思考的问题困扰,也不会被妄念所拘束。至於打坐入定时,念头已没有起伏,不会对问题做思考了,有别於悟者平常「不断百思想」的状态。六祖惠能所说的这句话,便是在表达开悟者平常的心境。
问:
那是说,开悟过的人,心里仍会起念头、会面对一切好坏,但是他的心很安,不会受到影响、束缚?
答:
对。有念头起伏没有关系,不会受其影响,更不会起烦恼。
1999.5.18------(53)
△开悟到什么(上)?
问:
这能否说是,对万事万物本质的一种透视,了解它是怎样之后,就不会再执着了?
答:
应该是了解到本性、见性之后,就自然而然放下,不会再执着种种形相或概念。
问:
万物跟人同一个本性,那么,可否说见到了这本性,就像哲学家认为的宇宙人生有一个原理,一旦透视了它,一切问题就都能融会贯通了?
答:
不大一样。如果说有一个本性可见,那还是认为有个真理,执着了真理。开悟的内容是:根本没有一个真理可执着。所以,见性不过是个方便说,事实上,没有一个性可见。那是一个过程,必须超越空呀、有呀....的概念,然后心中没有一点真理可以执取。
1999.5.19------(54)
△开悟到什么(下)?
问:
这样说来,「见性」的境界,是超越了一切语言、思想....等等?
答:
对!进入「不二」的境界。
问:
好,现在我们知道「见性」是一种超越相对的境界,说什么也不是。那么,这是不是什么都「没有」?
答:
不是「没有」。所谓「有」,是指现象,我们必须尊重现象的存在。
问:
那么,是「空」罗?
答:
到那种不二境界,已没有空、不空的问题了,那是属於一种心无所执的境界,所谓的「解脱」,就是说,没有什么可让你去执着的。举个例子来说:当一个人悟到原来一切都是缘起、都是空的时候,他受到所悟缘起或空的感动,当下打断了妄想、执着的心,进入一种无所求的意境——啊!原来一切都是不可得、不可求的。於是,在他脱落了执取的妄念后,心就进入一种很清净的境界。在那种境界里,他不觉得还需要什么,也没有想要去考虑什么是真理、什么非真理的念头。
问:
这是说,当一个人体会到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空、是缘起之后,他内心会产生一个大转变?
答:
这是一种方法。由缘起的体悟而转变他的心,但并非每个人都如此。例如:以参禅者而言,是在整个心念凝结成一个疑团。当疑团被打破后,整个妄心亦被粉碎,然后体会到,就是这么一回事而已,所以心就放下来了。放下以后,心就变成一个很清境的心,没有想要去执取什么欲念。由於没有什么心想,就能享受当下的美好。
1999.5.20------(55)
△有佛性吗?
问:
现在我们换个话题,有没有「佛性」?
答:
这要看「佛性」的定义是什么?
问:
一般认为「佛性」,就像有一个东西存在着,只是看不见、摸不着,依这个定义讲,有「佛性」吗?
答:
如果「佛性」用境界来讲,就比较讲得通。例如:每个人都具有
成佛的实在性。所以「成佛」,就是进入一种完全没有烦恼的解脱境界,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到达的。依此而言,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佛性。
问:
是不是可以说,有成佛的可能性才能成佛?众生都有觉性,既然有觉性,是否就表示有个东西存在。
答:
应该也可以这样讲,每个人都有觉性。
问:
但是,觉性也是有对象,如果没有对象的时候,觉性也不存在呀!
答:
对象并非没有....。这个问题谈来总是困扰,唯有进入不二境界,才无此困扰。
问:
不二境界,也不是每样东西都断灭?
答:
那不是断灭,绝对不是断灭。
问:
若不是断灭,就表示有存在。既然有存在,可否用「佛性」或「涅槃」来形容它?
答:
这种文字、语言上的争议,实在是讲不通了。真的,讲到最后还是不通的。文字语言只能让我们体会到,那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实际上,那是没有办法用文字语言来完全表达的。因为,不论怎样表达都会有漏洞的。
1999.5.21------(56)
△涅槃是怎样?
问:
换个方式来说,开悟的人,就是进入涅槃,刚才说过,那种境界不是断灭、不是什么都没有。既然如此,用世间法来说,当一个人进入涅槃之后,他还是存在。那么,他是怎样的存在?
答:
那种存在就是:他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该睡觉的时候就是睡觉,如此简单、自然。
问:
站在凡夫的立场来讲,证入涅槃者,死后就不再受轮回。那么,他死后是怎样?
答:
已证涅槃的人,没有死不死的问题,因为,当下就是不生不灭。
问:
这个我了解,死是身体在死。
答:
「死」的概念,是来自於相对世界的错觉。当一个人进入涅槃之后,就超越相对概念,所以没有生与死的困扰。因为超越相对概念,就不受相对概念(生、死)的束缚,但可以有相对概念来和一般人沟通。沟通必须有相对概念才行。
1999.5.22------(57)
△解脱者死后去哪?
问:
对。我们就是站在相对概念上来讲,有一天,这个身体死亡了,
修净土宗者有净土可往生;凡夫有六道轮回,那么,一个证入涅槃、已得解脱者,他是怎样?他要去那里?
答:
如果站在相对上来讲,有来有去的,来了之后要去哪里呢?当然是去到他来的地方。问题是:根本就没有来、也没有去——不生不灭的,你说他要去那里呢?他没有这个问题。
问:
那解脱者,死后岂不变成宇宙间的孤魂了?
答:
一个真正得到禅悟的人,他不会有这种种的疑惑。死后要去净土或哪里,都是一种方便,用来安慰众生的心,让众生有个依靠。真正证入解脱、入不二境界的人,心中没有这些问题存在,没有这种困扰。
问:
难道他没有想要去佛的净土、或乘愿再来?
答:
没有,都无来无去。
问:
都无来无去,那是怎样?
答:
这种心想是错误的。这是想以有限的、相对世界的语言文字,来拟议无限、觉诸对待的境界,那是不可能的。
问:
大乘经典曾谈到,阿罗汉还要回小向大。言中之意,似乎说阿罗汉
死后仍将往生佛国的净土、或乘愿再来?
答:
大乘经典就是大开方便之门,讲了很多方便,每位菩萨都可以讲许多的方便。
问:
原始经典说,涅槃不可思议,不能用凡夫的思想去臆测。
答:
对!一个人必须到达相当的程度;程度不够,听到涅槃就会起疑惑,觉得没有依靠。所以,大乘经典为了摄受这些人,只好用种种方法来引渡他,告诉他死后有个去处或什么的,主要是在安众生的心。
1999.5.23------(58)
△不生不灭是什么?
问:
一般人感兴趣的,可能是证涅槃者,在不生不灭中是怎样?能够表达出来吗?
答:
其实,不管有没有证入涅槃,每个人都是不生不灭的,凡夫只是不知道而已,证入涅槃者,则是悟到、知道罢了。由於证悟不生不灭,心就进入了一种清净的状态。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的清净、自在,不会起个念头想:死了是怎样?不生不灭是怎样?心完全安於那种平静、自在、清净的境界。在那种境界里,心可以说彻底的安了。
问:
可是,肉体总有死亡的时候,那时候,他是怎样?他要做什么?
答:
没事可做。这个肉体的存在和毁灭,只是同一件事,并非肉体死了,就有一个「我」要到哪里去,根本是无我、无主宰。
1999.5.24------(59)
△回小向大的含义
问:
那么,大乘经典为什么说,阿罗汉还要回小向大?
答:
这是说阿罗汉,他自己解脱了,但如果不讲究方便,光用他证悟的境界来演说佛法,可能很多众生都接受不了。如此,便只能自受用,不能度众生,终究不圆满。而度众生,就要有许多的方便、要吸收很多的方法,才能摄受众生。一个解脱者,不见得有这个能力,於是他开始学习这些方法,充实度化众生的方便。这就叫做
「回小向大」。所以,一个解脱者,也可以劝人念佛,求往生净土。如此做,只是度化众生的一个方便而已。
问:
看来很多问题,都是在钻牛角尖?
答:
对!都是为了度众生,不得不施设方便,若以禅的立场来说,根本就直截了当,就这样而已,讲那么多干嘛!可是,没有办法,众生心实在太难度了。真的太难度了,需要许多的拐弯抹角才行。
1999.5.27------(60)
△它不是个东西
问:
「如来藏」也是常被佛教徒谈到的名词。「如来藏」可能有几种解释,其中一种是:如来「藏」在众生心中,每个众生心中都有如来,只是被妄想、烦恼、执着蒙蔽了。
答:
这也是方便说,「如来藏」名词的提出,只是为了让人们了解:
每个人都能成佛、到达解脱,只因妄想、烦恼、执着太多,以致不能解脱。
问:
如此说来,「如来藏」也和「佛性」一样?
答:
可以说是同样的意思。
问:
不是说有个东西,这个东西不是世间物?名词如「佛性」或「如来藏」,只是用来表达它的存在,而它的存在不像世间物的存在?
答:
它不是个东西——不是世间上的东西,也不是世间外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东西。它只是一种表徵、一种形容,不是说有一个如来藏的东西,被另一个东西包起来。它的含意是说,人们所以不能进入清净的涅槃境界,都是妄想烦恼与执着在作怪,一旦妄想等打掉之后,心就会进入清净、不生不灭的境界。那时就会发现:自己本来是如来,只是被妄想等覆藏,不知而已。
问:
既无我,涅槃中的清净,是谁在感觉?
答:
「清净」也是方便讲,是针对烦恼来说的。也就是要让众生感觉到,自己有很多的烦恼,而消除了烦恼、没有烦恼的那种境界,就叫做「清净」。
1999.5.28------(61)
△解脱道上四层次
问:
依你看,从凡夫修行到达解脱,有几个层次?
答:
从禅悟修行来说,应该有四个层次。它们是:(1)放下;(2)明心见性;(3)无我,真正证入无我;(4)阿罗汉,贪瞋痴永远止息。这是参考一些资料,再配合修行经验,觉得这种分法,蛮实用的。
譬如说,某某人开悟了,通常我们会误以为他进入无我的境界了。於是,便用「无我」来衡量他,结果就会感觉:这个人还有点我执吗?怎么会是开悟的人呢?然后,一个无我的人,我们又用阿罗汉来衡量,於是又发现,这个人还有点习气,怎么是阿罗汉呢?
其实,开悟不过是解脱道上的一个阶段。所谓「开悟」,只是得到安心,对生死问题了无牵挂。但是呢?他可能还没有进入无我。他会比较倾向无我,却还不是无我。真正无我的话,心就不会再有厌烦。因为,他的心已跟世间的缘起缘灭完全融入。所以,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他都能无怨无悔。可是,习气或许还存在,必须不断的修行、磨练,直到贪瞋痴慢疑等等都止息了,才是圆满的境界。这就叫阿罗汉。
问:
开悟、明心见性还不能「无我」吗?
答:
这要看「无我」的层次,一般来说,明心见性只是断「分别我执」而已。我们看过去禅宗祖师语录。一个人已经开悟了,师父却还要鼓励他,必须继续修,不断的起疑情、不断的用功。由此便可见,开悟绝非就是无我,更不是已圆满。
1999.5.29------(62)
△怎样是「无我」?
问:
你说的「无我」,是怎样的情形?
答:
「无我」就是说,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他的心完全的跟因缘融合在一起。换句话说,不管所遇到的事情怎样,心都在无怨无悔的状态,不会起厌烦、不会讨厌、不会不满,心里不会有什么不爽快,一点点都没有。这才是真正的「无我」。
问:
会觉得厌烦,可说还有俱生我执?
答:
是啊,有俱生我执,还没有进入无我。必须俱生我执除掉以后,才叫做四果。而俱生我执实在是很难断的。
问:
看来,要达到「无我」,可不简单?
答:
俱生我执断了,进入无我,才是达到解脱的境界;对凡夫来说,便可以说已进入大解脱境界。但还有点习气,不算圆满,只是那些习气不会带给他烦恼。能够进一步消除了习气,就已到达圆满的境界,也就是大自在——随时都自自在在的。
问:
习气为什么难断?
答:
习气虽然难断,却不会令开悟者烦恼。通常开悟后,就没有烦恼,虽然知道自己有习气存在,也感到有些不自在,别人看他也不自在,但他不会为此产生烦恼。
问:
初步的无我,凡夫较有修养也做得到,但要完全无我,就不容易了。
答:
这就如,突然间有人拿着枪指着你、要枪毙你的时候,你心里有没有吓一跳?没有的话,表示你已达到真正的无我了。相反的,感到震惊、害怕,那表示你还有「我」——俱生我执未断。
1999.6.1------(64)
△本来是佛
问:
在真谛是这样讲,本来是佛。
答:
是的,我们本来就是佛,不是经过修行才成佛。所以,为什么大乘佛教不要像小乘那样、一步一步修,而要人马上就进入不二境界?它并非否定小乘的修法,而是用另外一种比较直接的方法。例如:密宗就讲,你就是佛,要把自己当作佛、观想成佛,然后烦恼很快就能消除。因为.佛是没有烦恼的,佛也不是修来的。既然如此,经典为什么又说了那么多的修法?只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方便而已。
问:
既然众生本来都是佛,为什么会有众生?那不成了佛来做众生?未来我们成佛之后,也会再轮回做众生?
答:
其实,般若经典说,无佛、无众生。这是真的,确实是没有佛也没有众生。因为,没有一个轮回的主体,何来众生?既无众生,哪来佛?一些佛学名词,在有妄心的人看来,会觉得困惑,一旦没有妄心的时候,就会发现:啊!那都是多余的,主要是在诱导众生。我们把大小乘所讲的对照、浓缩一下就知道.所有的佛法都是一种方便,主要是让众生的心有所依靠之后,慢慢的再来步入没有烦恼的境界。
但在讲说方便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大乘经典常常强调「本来成佛」。例如:《圆觉经》说:「众生本来成佛」,《观无量寿经》说:「是心是佛」。这绝不是乱说,而是直接说出事实,让众生能够很快的体验到;如果不能,只好绕圈子了,绕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都在原地踏步。
问:
能接受这种理念的人,恐怕不多。
答:
就是这样,所以要回小向大,以大众能够接受的方法来摄受众生。因此,大乘的方便,有很多值得谅解的地方。有不少人一直反对大乘,认为用原始佛教的方法来摄受众生就好。可是,有些众生没有给他佛号、给他消灾就不行,那将如何?
问:
其实,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也是一种方便。
答:
对呀!都是方便,「无我」是方便,「空」也是方便,龙树菩萨就说过:「空」是个手段。(全文完)
1999.6.2------(65)
△不需要「我」
感到不需要有个「我」,不必为了什么而活,只是随缘度日,不再贪求「我」的存在。没有可嫉妒的对象、没有令人讨厌的目标、没有死后如何的疑虑,对净土毫无兴趣,当下就是净土、当下就是极乐。
想要往生净土的欲望,本身就是一种妄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5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妄想有个「我」可以往生那常恒安乐的世界。「净土」是为那些「我执」心无法破除的人安立的,这个法门有其存在的价值。
1999.6.4------(66)
△「我执」
「我执」本来空。
「我执」也是因妄想而有,由於长久以来的妄想,造成「执着」有「我」的习惯性。这种执着的习性(惯性),让我们难以一下子就消除,所以悟后需要「保任」的功夫来渐渐消弥那一种坚固的习性。所谓「大澈大悟」,就是指所有的妄想与执着的习气消失殆尽,达到完全的清净,而显得自在。
1999.6.5------(67)
△顺境
在一个太顺利的环境里,确实难以检验是否已得心解脱,只有在
种种的逆境里,才能侦测出那微细的烦恼。像美色的诱惑、无理取闹、无中生有的污蔑、逼迫就范(逼你作你不想做的事),为你作你认为不必要的帮忙、故意找你麻烦......
1999.6.6------(68)
△根境
若无六尘,则显不出有六根之性用。例如:若无外境,则不知有眼根之见性。在外太空中,所见一片漆黑,若一出生即处於这种环境,则无「见」之概念。耳、鼻、舌、身、意等亦同。由此可推知,心与境同时出现,心境合一,无心则无境、无境则无心。主客合一,无主体则无客体,无客体亦无主体。
1999.6.8------(69)
△悟道
悟道,并不是指了解了一个什么真理,而是体验到一种境界。所谓「禅悟」,就是体验到那无以言喻的清净心,那种境界离两边、无分别,又叫做「不二」境界。而这种境界,就是人人本具的「原始样态」,所以称作「本来面目」。恢复这个本来清净的面目,叫做悟道、见道,此时的感受是自在。
1999.6.9------(70)
△生灭
佛不说断灭,因为本来就无「生」,如何有「灭」可说呢?换言之,并不是过去有「生」,也不是将来有「灭」,其实,当下就是寂灭啊。
因为真妄不二,所以不求真、不除妄,一切都是真如体性的流露
,皆是菩提的花朵。
1999.6.10------(71)
△迷悟
迷与悟之分别执着也是一种妄想,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证悟者的心中,根本没有「我」「证悟」的心行,心中根本没有「众生应度」的想法。看到婴儿饿哭了,就赛给他牛奶喝,心中不去思考有什么事发生,但是明白一切。这就是惺惺而寂寂、寂寂而惺惺。
迷与悟是三界内众生的心行,证悟者发现根本无悟可悟。
1999.6.11------(72)
△自在
无量劫以来就是这般自在,无量劫以后仍然如其本来。本来自在,不必他求;向来如此,不用害怕。
原来众生皆在极乐净土而不自知——众生无不皆已往生。
1999.6.12------(73)
△觉性
觉性亦空,若求一个永不生灭的觉性,乃妄想也。
「成佛」是说给贪执的凡夫听的,鼓励他们破除烦恼——破迷悟实,悟后则知无佛、无众生。
见、闻、觉、知乃梦幻中事,莫执有一个永恒的觉知。
「常、乐、我、净」是现量境界,乃相对於凡夫之「无常、苦、空、无我」而立言。不二境界,远离这种言说相。
1999.6.14------(74)
△善根
对於善根不具足的人,「空」容易落入断灭。若一切皆空,该当何为?随缘自在可也。
对於见道的人,说空也好、说不空也好,不碍自在。因为禅乃不二法,离开分别相、离开言说相。
1999.6.18------(75)
△无欲
「无欲」得以入禅,无欲则无所求——不求依处、不求有我。无我则无我所,故「空无所有」并不恐惧。因为无始以来,本就一无所有,万法本来空、本来就是涅槃。
见道之后,才真正体会什么是「妄想」。所谓妄想就是於本来清净的实相里,自己在那儿加油添醋,编造莫须有的种种烦恼,以致枉受诸苦也。
1999.6.19------(76)
△解脱
众生本来就已解脱,更贴切而言,本来就没有解脱不解脱的问题,种种问题皆出自众生的妄想。为什么会在清净中无端起妄想呢?这正是《圆觉经》所探讨的的理趣。
不管你学不学佛、不管你信不信上帝,众生本来就已解脱,根本没有得救不得救的问题,无始以来众生皆在极乐净土中。只是,悟则还我本来清净,不悟则枉受诸假苦。
1999.6.20------(77)
△醒梦
「醒梦一如」乃不二境界,是指醒与非醒乃吾人妄心之分别。醒与非醒皆不可得,欲求觉醒、欲求不入梦寐亦属妄求。醒也自在、梦也自在,无梦无醒可得,乃真入不二也。
欲修得无梦之境界,是有为法,不足取。
999.6.23------(78)
△醒梦一如
众生本来成佛,不管你是醒着还是睡着,毕竟都是佛,也无需一直
想着「原来我就是佛」,知道的时候是佛、睡着了也是佛,昏迷不醒了,仍然是佛。
所以啊,你不必害怕「睡梦中怎么办?」这种忧虑,是因为不了解醒梦一如的真义。
1999.6.24------(79)
△真心何在
问:「当你睡着的时候,真心哪里去了?」
答:「万法本无生,无你也无我、无心也无境、不来也不去,不管是睡着还是醒着,『心』毕竟不可得,没来也没去。」
所谓「自主」,是指「心境」不受贪瞋痴习气的左右,能随缘而自在,并非能「为所欲为」的自主。
在空无我的实相中,哪有「自主」的法呢?「主宰」不可得,追求一个能主宰的我,是妄求,那是根本违背缘起法的。
不问你懂得多少道理,但问自己尝到多少解脱味。
1999.6.25------(80)
△具足
本来具足一切。具足个什么呢?三身四智吗?既然是本来具足,岂是「修得」?原来是「修悟」而知本来具足,并非悟后能多「出」了什么。
1999.6.26------(81)
△能所
没有能得的「主体」[能],也没有被拥有的「客体」[所],一切是如梦如幻、如真如假, 并没有「人」或「佛」拥有过什么,所以具足一切。这一切就是「空」——原来就是空无一物。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亦 如此,一切皆空。
1999.6.27------(82)
△有我、无我
说有我、说无我皆是方便说,只为了让众生体悟那不二的境界。在不二的境界里,超越了「有」、「无」的相对概念。在能所双泯、双融中,根本没有「我有」、「我无」之问题存在。同样的,生与死的概念也不存在,当然就没有生死的烦恼。
「无生」也是一种方便说,极善巧的让众生度过生死的烦恼。所以,「无生法」确实是极微妙的方便法。
1999.6.28------(83)
△无执
贪而无执、瞋而无执、痴而无执,当下解脱。「无执」就是戒定慧
。「无执」即无住——无住生心。在无执着中任凭发挥种种妙用;在「无执」中,当下即不二境界。所以啊,贪瞋痴与戒定慧不二。如何不二呢?因为贪瞋痴本空、戒定慧本空。[这个,未悟者是难以理解的]
1999.6.29------(84)
△不起执着
去爱你的孩子吧!去爱你的情人吧!没有情感的心,岂不只是一滩死水?爱算是一种贪,这种贪若起执着,就会生烦恼;若不起执着,当下便是解脱;能不执着,便是上上戒啊。
去指责不自爱的人吧!去惩罚犯法的人吧!没有作用的心,岂不只是一滩死水?「怒」算是什么一种瞋,若起执着,就会生烦恼,若不起执着,当下便是解脱。
1999.6.30------(85)
△痴与慧不二
昧於实相的人,会自觉有许多的忧恼,其实呢,不管是痴迷或觉悟,都不妨碍众生本来涅槃。众生从本以来就已经解脱啊!痴与慧都是涅槃相,若不执着,便无痴、无慧可议!痴与慧乃无二无别。痴与慧会有不同,是由於凡夫的分别心所生起。
但,「痴与慧」是悟后的境界。悟前,痴是痴、慧是慧;悟后,痴与慧无二无别。
1999.7.1------(86)
△不二
小乘行人以断除贪、瞋、痴、慢、疑之习气为成就,大乘行者则以证悟不二为成就。
证悟不二则无烦恼,当下解脱自在。贪瞋痴与戒定慧不二,不假修持,习气本身亦是涅槃相。习气本身不是烦恼,为习气而烦恼才是傻瓜。所以,大乘佛教行者证悟不二后,当下悟知原来一切众生本来就已解脱[更贴切的说,是根本就没有解脱、不解脱的问题],凡夫则因不明真相,而枉受轮回的心行。
1999.7.2------(87)
△不二的效用
证悟不二者,因无贪、瞋、痴可得,便能在凡夫眼中的「贪、瞋、痴」里逍遥自在。但却令凡夫莫名其妙、甚至误解而谤佛。故证悟者以慈悲为怀,为众生表演出较合乎凡夫口味的举止,最好能不带一点点五毒的习气,较能让众生满意、让众生信服。当然啦,若能表演些微神通,更让众生倾倒。
1999.7.4------(88)
△事实
众生本来就已解脱,从本以来就已在极乐净土中,根本没有往生不往生的问题,无需阿弥陀佛来接引。只是未悟的众生,不知摆在面前的这一个事实。
1999.7.6------(89)
△实相
当下就是实相的显现,然而凡夫却带着种种的有色眼镜来观看,在实相中添加了许多影像,以至不认得实相。那些添加的影像,就是贪瞋痴的投影。
基於贪,便加上贪爱所引起的概念与价值感;基於瞋,便加上瞋恨所引起的概念与价值感;基於痴,便加上许多的妄想与臆测。
所以啊,若要见到本来面目,必须要打开三毒的覆盖,也许需要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慢慢去琢磨,也有可能在一瞬间顿悟本来。但是,不管哪一种途径,基本的禅定功夫是需要的,没有定不可能体验禅。
1999.7.7------(90)
△体验禅
「无我」,是体验禅的途径之一。那么,「我」可不可以体验禅呢?在「禅」境中,并无「我」或「无我」的概念,若执着有一个「常我」、或执着根本「无我」等体验,表示仍未体验实相。可见藉由「真我」的方便修行,到达某一个层次,可能瞬间远离「我」、「非我」等概念,而体悟实相。
1999.7.8------(91)
△佛性
人人皆具佛性,乃指人人皆可修成佛。
成佛是指成为一个没有烦恼的解脱智者。
解脱,是指不再罣碍、不再恐怖,究竟涅槃。
《心经》所言「究竟涅槃」,乃由「般若」智慧断除「执着」后,自然达成的境界,是原本具有的状态,不是「修」而「得」,乃还其「本来面目」的境界。
1999.7.9------(92)
△本具
既然「本来具有」,何以无法享用呢?由於一念无明,不明实相
,而起妄想执着之故。
证悟的人,并非比别人多出了什么,只是减少了那些莫须有的烦恼。
1999.7.10------(93)
△正念、妄念
要达到「正念」与「妄念」不二的境界,必须要证入空性才有可能。在空中,自然无正念、念妄之分别,证入空性则远离贪执,[自然在定中]。
而「妄念」是什么呢?一念离贪执便是「正念」,因「贪执」使得「念」成「妄」、因贪执而随妄念转。
所以啊,一念离贪执,则念念皆菩提。东想想、西想想,则生种种智慧,如果「断念」,那只是「无想定」,与禅并不相应。这也就是为什么六祖要说「惠能没技俩,不断百思想」。
什么时候,才算「证入空性」?断尽「我法二执」时。
1999.7.11------(94)
△妄念非敌
所谓「不与妄念为敌」,是指在修行时,「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一发觉有妄念时,妄念自绝,心中不必为了有妄念而懊恼不已。随它来也随它去,心中不再介意,当下便是解脱。
当证入不二时,则无正念、妄念之分别,哪来的敌对状态呢?
若能做到「不与妄念为敌」,便是快乐修行人。
1999.7.14------(95)
△见山不是山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是初悟见性的境界,见到万法空性,不被假相所迷惑,无我无法、无凡无圣。
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这是澈悟之后的境界,肯定人间有善恶、有凡圣、有业报,但能随业而不变,不忍众生苦。
第一阶段:色即是空,第二阶段:空即是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9 08:01 , Processed in 0.21528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