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47|回复: 1

[大德开示]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四十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10)
地四、善摄精进
若诸菩萨从师长所,或自多闻力所持故,无倒而取,为住其心,发勤精进;是名菩萨善摄精进。
这是九种精进最后一科「清净精进」。清净精进分十科,就是分十种精进。现在的文是「清净精进」里的第四科「善摄精进」。什么叫做「善摄精进」?「若诸菩萨从师长所」:这么多的菩萨从师长那里,继续不断的学习精进法门。「或自多闻力所持故」:或者自己博学多闻,忆念力非常的强,能摄持很多的菩萨道精进法门。「无倒而取」:即从师长所学习的佛法,能够没有颠倒,没有错误。所学习的也正是师长所教授的,没有误会,自己多闻力所持的,也都是很正确的。「为住其心,发勤精进」:从师长所学习的佛法,或者是自己多闻力所持的,总而言之,「为住其心,发勤精进」,为了把自己的心,安住在佛法上,不能远离佛法,而努力的精进,「是名菩萨善摄精进」。看《披寻记》的文:

《披寻记》p1437
「从师长所等者:谓如善达修瑜伽行诸瑜伽师之所开悟,即如是学:」
这是先解释「若诸菩萨从师长所」这句话。「谓如善达」:菩萨学习佛法的时候,能「如」:能契合,「善达」:善巧通达修瑜伽行的事情。「瑜伽」就是止观,就是禅,学习止观的法门。这位禅师善达修瑜伽行的事情,诸瑜伽师善达修瑜伽行,不是一个瑜伽师,是很多的善达瑜伽行的诸瑜伽师,「之所开悟」:善达修瑜伽行的这位禅师,他开示令你明白怎么样修止观。前面的「如」,是如他所开悟的。「即如是学」:这位学习的菩萨就按照「善达修瑜伽行诸瑜伽师所开悟」的这样学习,而不违背师长所教授的。
「于法于义,不颠倒取」:师长,就是善达修瑜伽行的瑜伽师,他教授你时,是有「法」,有「义」的。「法」是能诠显「义」的,「义」是文句所诠释的,一个能诠,一个所诠。「不颠倒取」:处在学位的这位菩萨跟师长学习法义的时候,他能够不颠倒取,不会搞错,止应该怎样修?观应该怎么样?他能如师长所教授的,不会有距离,这不容易。这就是听闻师长所教授的,不要有妄想,心里寂静住,就不容易起误会。如果一方面听,一方面打妄想,那就容易有误会了。
「无有我慢」:什么叫做「不颠倒取」?就是「无有我慢」,有我慢时就会颠倒取了。自己感觉博学多闻,我很有修行,你不如我,若以这样心情去听闻师长的教授,就容易颠倒取。现在这位菩萨「无有我慢」:没有这个心情。「我慢」,倒不是凭空的有高慢心,他是用功,对佛法有学习过,因为自己用功,心里有仗势,「我」就高起来了,这叫做「我慢」。菩萨「无有我慢」,「亦不安住自所见取」,他自己有自己的见地的,不完全是一张白纸,但是现在跟师长学习时,不安住在自己的思想,他把自己的思想隐没,然后一点没有成见的听师长的教授。「无邪僻执」,自己没有错误的执着,「是名从师长所无倒而取」。
在听师长的教授的时候,把这些事情统统都放在一边去,自己的心完全是明静而住的听师长教授,那就是「无倒而取」。然后你可以再把自己的意见拿来观察思惟,应该还容许观察自己的见地,不是说自己的意见完全取消了,听师长的教导,也不应该是那样。也可能师长教错了,但若是大菩萨不应该有这个想法。
「义如声闻地说」:菩萨地这段文的义如声闻地说的,就是(陵本三十一卷八页)那地方也有这个意思。 
「如说从师长所无倒而取,如是从自多闻无倒而取,当知亦尔。」:这个道理也是一样,自己多闻,或是阅读经论,也应该是有这样的态度,才能「无倒而取」。所以这一段文,我看也是实用的,你对禅可能是知道多少,但是那位「善达修瑜伽行」的那位善知识、那位师长,他学了很多,假设的话,他学了很多,也可能实际上有修行的经验,那你不可以轻易的挑他毛病的,如果冒充善知识,那另一回事,那也是不对的,你也没有实际的经验,你学的又很少,你不能为人做善知识的。

地五、应时修习相应精进
若诸菩萨无倒取已,于应止时,能正修止;于应举时,能策其心
前面是「善摄精进」,这「善摄精进」的大意,你要不断的摄取修止观的知识,不是我听那个法师讲两个钟头的止观,我就可以修止观了,不是这样的啊!要不断的丰富你的止观的知识才可以的,现在这是第五「应时修习相应精进」。
「若诸菩萨无倒取已」,这位菩萨,他不懈怠、很精进,他「从师长所,或自多闻力所持故」,学习到很多的修止观的方法,而且没有犯错误,「无倒取已」,「于应止时,能正修止」,他就实际上来实践他所学习的止观的方法,这个时候,怎么样来修止观呢?应止的时候,「能正修止」,你能正确的修这个奢摩他的止,能正修奢摩他的止,当然心里面散乱、掉举,那这个时候应该修止,应该修止,这个修止的方法,我们从天台智者大师的止观的书上看,智者大师,当然他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是两个方法,一个是用奢摩他的止,把这个妄想停下来,怎么用奢摩他的止能停止妄想呢?就是忆念所缘境,你忆念所缘境的时候,其它的妄想自然是不生起了,用这个方法,这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是用观,观察这一切妄想是缘起的、自性空的。这缘起的、自性空这句话,是通于唯识、也通于中观,这句话两方面都是通的,但是我现在多说一句话,我们学习唯识,当然我们愿意学护法的唯识,那当然也可以,安慧菩萨的唯识都可以,但是主要是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的唯识思想是主要的,其他的那些人都是跟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的唯识,学习这两位大德的唯识思想,然后他们才能有所发挥,都是这样子的,而世亲菩萨是和无著菩萨,一大部份时间是同时的,他也是跟无著菩萨学习唯识的,所以世亲菩萨的唯识思想,当然《唯识三十颂》,是世亲菩萨写的,那么在那里就是「三能变」,那就和《摄大乘论》有所差别,也是有差别。
「于应止时,能正修止」,你或者是用奢摩他的方法,或者用毗钵舍那的方法来修止,用毗钵舍那的方法修止这句话,天台智者大师是很明显的说出来,就是「体真止」,《释禅波罗蜜》里边它说的「体真止」,《摩诃止观》里面也有这句话,「体真止」,用「体真止」来修止,「体真」实在是观啊!「体真」不是止,是观。但是观的时候,观完了就停在那里,所以用观作止,智者大师这句话是符合《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前面有四十作意,那上面有这个意思,就是用观来作止,有这个意思。
「于应举时,能策其心」,「于应举时」,「举」是振作起来,这个振作,发动自己的智慧力量,发动起来,那这是怎么回事?就是在沈没的时候,你修止的时候,还没得定,心就是有的时候不及,有时候过头了,修止应该把妄想停下来,但是修过头了,就失掉了所缘境,所缘境没有了,那么心就沈没了,就是轻微的昏沈,会有这个情形,有的人智慧不敏锐,说我刚才心里没有分别,我得定了吧?其实不是,就是轻微的昏沈,所以没有妄想,没有妄想,你失掉了所缘境,你一稍微精神有点沈没了,就没有所缘境,但是还没有妄想,所以这个地方,常常静坐的人,有的时候,常常静坐照理说,不应该误会这件事,会知道,坐的时候,唉呀!我刚才是干什么?不知道!那就是昏沈了,静坐的人,你要知道,有的时候坐,它现在有所缘境,有所缘境在心里面很明了的显现在前,我就停留在那里无分别住,那自己会知道吧!你怎么知道?你有自证分!这就是这么回事,你在这里明明了了的,你自己知道我现在没有妄念、也没昏沈,自己知道,但是忽然间,隔一会儿,不知道,刚才干什么?不知道!那就是昏沈了,就是这样子,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心里沈没了,沈没这个字和昏沈有点差别,我们说昏沈就是比较重的昏沈,说沈没是轻微的昏沈,轻微的昏沈,你自己不知道,不容易知道是昏沈,而重的昏沈自己知道,我刚才打瞌睡了,轻微的不知道,但是「应举」就是昏沈的时候、沈没的时候,你应该振作,把自己的精神振动起来,要这样子。「能策其心」,能够鞭策自己不要懈怠,把精神振作起来,振作起来,当然是或者修止、或者修观,应该这样子。

于应舍时,能正修舍
「舍」,对静坐的人非常宝贵,「舍」这个「舍」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止的时候,心里面散乱了,你要修止,现在沈没了,应该修观,要用方法来调自己。我现在心里面散乱,不要继续散乱,要修止,用止来调这一念心。我现在沈没了、昏沈了,应该修举,把精神振作起来,或者修止、或者修观,应该这样来调这一念心。这个「舍」是什么时候呢?什么时候叫「舍」呢?就是这个时候止也修得很相应,修止、修观都很相应,那就是这样下去,你不要再去搞什么事情了,不要!止得很相应继续止,怎么叫做止相应呢?就是心里面明静而住,心里面没有昏沈,心里明了,但是也没有妄想,寂静住,这时候很好,你不要再加上其它的事情,就继续这样下去就好了,所以那叫做「舍」。「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你明静而住叫做「舍」,一个是明静而住了,不要再去加上止、加上观,那就是多余的了,是这么意思。「于应舍时,能正修舍」,你明静而住相续不间断的,很相应的这样下去,你就要修「舍」,不要再加上止、加上观,不要这样做,当然你要常常静坐,这句话你能懂,因为这等于是你的经验之谈。

是名菩萨应时修习相应精进
「应时」,那个时候应该修止、那个时候应该修举、那个时候应该修舍,就是「应时」,那个正相应的时候,这样修习相应精进,就叫做「应时修习相应精进」。

地六、通达众相精进
若诸菩萨于其种种止举舍相、入住出相,能善了知,能无忘失
这是第六个「通达众相的精进」,「若诸菩萨于其种种止举舍相」,有止相、有举相、有舍相,这叫「种种」。各式各样的,「入住出相」,这时候是「入」,这个时候是「住」、这个时候是「出」。这个「入」就是由散乱到寂静,由不修止观入到修止观的时候叫做「入」。「住」是安住在止观的时候,「出」就是从止观里面出来,现在不修了,我现在坐了五个钟头了,我要去厕所去,这就是出来,从止观里面出来,去厕所去,那叫做「出」。或者其它的什么事情,你答应要到那边去说法去,那你要从止观里面出来,因为你没到那个程度,你在禅定里面为人说法,没到那个程度啊!所以你要出来啊!所以这叫做「于其种种」的「止举舍相」,种种的「入住出相,能善了知」,你自己完全是明明了了的知道,知道现在是应该止、应该举、应该舍、应该入、应该住、应该出,「能善了知」。「能无忘失」,你对于这件事,到什么时候应该怎么做,这些方法,你不忘失。

能善通达
你就知道这个时候应该修止、这个时候应该修举、这个时候应该修舍、这个时候应该入、应该住、应该出,你能够通达这件事。

无间修作,殷重修作,是名菩萨通达众相相应精进
「无间」是不间断的修止、举、舍、入、住、出。「殷重修作」,「殷重」,我们前面讲过,就是周备的意思。「是名菩萨通达众相相应精进」。

看《披寻记》
「于其种种止举舍相等者:声闻地说云何止相?谓有二种」,止相有两种,一是「所缘相」,这个「所缘相」非常重要,就是所缘境,你修止,一定要有所缘境,把你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这是一个止的方法,怎么样修止?就是这样子,找一个与你相应的所缘境,把心安住那里不要动,那么这是一个止相,「二、因缘相」,第二「因缘相」就是观,观能帮助你止,所以它叫「因缘相」,能为止做因缘,能帮助你。
「云何举相?谓由净妙所缘境界策励其心」,什么叫做「举相」?我现在精神就是振作不起来,就是要打瞌睡,振作不起来,那时候怎么能叫它振作呢?「云何举相?谓由净妙所缘」,就是由那个清净微妙的所缘境界,你去忆念「净妙所缘境界策励其心」,来鞭策自己、勉励自己,就有举相了,这个举相就出来了。「净妙所缘境界」是什么呢?什么叫「净妙所缘境界」?当然就是佛、法、僧。这又是不容易,我们出家人,多少要观佛像,佛像是「净妙所缘」,你观佛像心里面精神愉快,这个精神就来了,叫「净妙所缘」。或者是某一部份佛、法、僧,某一部份的经论,对于你特别相应、特别欢喜,譬如我欢喜《金刚经》,我要一听见《金刚经》心里就欢喜,一念《金刚经》的时候,精神就来了,你也要有这些事情,佛、法、僧,或者那一位大德是你所恭敬、尊重、赞叹的,你若思惟他的事情,精神就来了。或者说你特别对观世音菩萨有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你能背下来了,念《普门品》精神就来了,也不沈没了,不昏沈,就是这个意思。「谓由净妙所缘境界策励其心,及彼随顺发勤精进。」,就是「净妙所缘境界」为主要的一部份,但是另外其它就是随顺的一部份,随顺这件事,譬如说《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假设你是这样欢喜,但是白纸黑字的《金刚经》,文字就在那里写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就是「随顺」,那个本子就是「随顺」的。或者说是其他的谁,他在念《金刚经》,他的声音很妙,那么从那微妙的声音上来听这《金刚经》,那个音声也是有「随顺」的作用,是这样,「及彼随顺发勤精进」,那么这叫做举相。
「云何舍相?谓由所缘令心上舍,及于所缘不发所有太过精进」,这就叫做「舍相」,谓由所缘境,所缘境或者是用出入息做所缘境,或者是用光明做所缘境,有太阳光、月光、或者灯光做所缘境。或者用水做所缘境,地、水、火、风,或者用风做所缘境,随你个人的欢喜。「谓由所缘令心上舍」,你缘所缘境的时候,使令你的心达到很高的一个舍的境界。「及于所缘」,这个时候,你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不发所有太过精进」,不会发动一个太过头的精进,太过头的精进就有可能会破坏了你的舍,所以你不要发太过头的精进,它就能安住上舍,这时候就叫做「舍」。若是这个时候正是相应的时候,你若是加强去止、加强去举,就过头了,过头了就破坏这个舍了,所以这时候不要发动,(陵本三十一卷九页)有说到这件事。
「今说菩萨于此三相能善了知」,现在这一段文是说菩萨对于这个止、举、舍三相,他能善巧的通达,什么叫做止?什么叫做举?什么叫做舍?你能够明白。「于诸定地诸行相状善取善了能入诸定」,「于诸定地」,很多的定的境界,那么按照所缘境来说,你用息做所缘境那也是「定地」,你用水、或者用光明、地、水、火、风、青、黄、赤、白都是所缘境。《清净道论》有四十业处,《瑜伽师地论》前面也有四十作意,也说到很多的所缘境。《清净道论》是佛音论师,他和无著菩萨、世亲菩萨的年代可能差不多,也可能是同时,不同时?差不多。「于诸定地诸行相状」,止也是「行」,观也是「行」,止、举、舍都是「行」,入、住、出都是「行」,「诸行相状」。「善取」就是能够取到,我现在愿意止,止就会现前,愿意观,观就会现前,那就叫「善取」。若是我们不熟悉的时候,想要止,止不来,想要观,也观不来,那就不叫做「善取」了。「善取善了」,也明白现在这是什么?「能入诸定」,因为「善取善了」,所以自然是能入定,要止就止,要观就观,它就入定,若是你不「善取善了」就不行了。「是名」叫做「入相」。这个入、住、出,这个「入」是这个意思。
「又复善取善了诸行相状,随其所欲,能住于定」,「又复」,你能「善取善了诸行相状」,随你所欢喜的,能住于定,前面是入,是开始由散乱而寂静,现在能住,是相续的寂静住。「于三摩地无复退失」,你住在那里,它就不会跑掉的,能「于三摩地不复退失,」 是名叫做「住相」。
「若于入定诸行相状不复思惟」,那怎么叫做「出」呢?就是「若于入定」的「诸行相状」,就是你心里面安住在所缘境这里,那它就是住在那里,你若「不复思惟」的时候,入定的「诸行相状不复思惟」,不思惟所缘境了,那就出定了。「于不定地分别体相所摄定地不同类法作意思惟」,定地和不定地,你现在是在定地的时候,你想要出定了,于不定地的「分别体相」,先在心里面想,我要到什么地方去讲经去,一想这个事,那就不对了,就和定地相违了。「于不定地」的分别体相所摄,属于那一类的,「定地不同类法」,和这个定地「不同类」,那就是散乱境界,定地是不散乱的境界,散乱和不散乱是不同类的,「不同类法作意思惟」,「作意」,「作」是生起来,能令你的心生起来,我现在在入定的时候,这个心是安住在那里,安住不动,现在忽然间起一个心,我要去厕所,这叫「作意」,各式各样的情形。「作意思惟出三摩地」,从定里面出来了,怎么叫做「出定」?就是你思惟与「定地不同类法作意思惟」,就出定了。什么叫「入定」?你能「忆念思惟所缘境」,那就入定了,是名叫做「出相」,「义如三摩呬多地说」(陵本十三卷三页)。〈三摩呬多地〉那不是〈声闻地〉。
「今说菩萨善取彼相,能无忘失,于彼种种证得心一境性」,现在这一段文说的菩萨「善取彼相」,「善」,是善巧,那就是智慧。「善」也当「能」字讲,「善」者「能」也。「善取其相」,能取彼的相貌。「能无忘失」,你若忘掉了,就取不到了,「能无忘失」,就是你的念心所很强。「于彼种种证得心一境性」,种种的所缘境,你能成就「心一境性」,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而不变动,那就是入定了。「是名能善通达」通达是这个意思。「谓通达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识故」,「能善通达」这句话怎么讲呢?「谓通达三摩地所行影像」,「三摩地」就是定,翻做中国话是「等持」,「等持」这两个字要明白,我是讲过,现在不要讲也可以。「所行影像」,就是在定里边,你的心是能行的,心是能行,行于所行的影像。「唯是其识」,那个影像是以你的心为它的体性,离开了你的心没有那个影像可得的,所以叫做「唯是其识故。」如《解深密经说》(三卷三页)」。
譬如说你心里面用光做所缘境,心里面思惟光明,而这个光明是你心所变现的影像,不是外面那个光。譬如说用光明做所缘境的时候,怎么样取得这个光明相?最好是在高山上面,高山这个时候万里无云,太阳的光明遍照,这时候你卧在草地上,看天空,不要看太阳,虽也是光明,但是不看太阳。这时候看完了,把眼睛闭上,再看这光明相,你多做几次,这光明相就拿到了,拿到在心里面。然后,譬如夜间静坐时候,没有开灯,但是心里面有光明,就是你拿到这个光明相,而那光明相是那里来的?就是「唯是其识」,就是「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识」,所行的光明是你心变现的,不是太阳的光明啊!不是!是你心里面的影像,就是这么回事。
用水做所缘境,也是一样,用水做所缘境,或者是用大海水,到海边看大海水的波浪漂动,然后你闭上眼睛看这个水的相貌,你取到了水相,然后静坐的时候就把这个相现出来,在你心里面现出所缘境。这个时候,这个所缘境是你心变现的,不是大海水,所以叫做「影像」,就是大海水的影像。但是水在什么地方现出来,你心一念就现出来,譬如说这地方有个镜子,现出来一个形相,镜里面有一个影像,那影像和那个本质不同,不是那个,不一样。所以现在你静坐修止观的时候,你修止,所缘境是个影像,修观也是影像。修观的影像,从《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里面,说无我观、界分别观,那一段文字上说的道理,你多读几遍,把那个道理取下来,取在心里面了,静坐的时候,心里这样思惟,它就是那个影像,一样,也是影像,「唯是其识」,不是离开你的心,另外有一件事,没有!你要知道这件事,知道这件事有什么好处呢?就是你常能够知道唯是心,离开心没有那件事,那是空无所有的。有的人静坐的时候,忽然间看见狮子来了,睁开眼睛没有狮子啊!那就是狮子现出来,也是你的心的影像,它没有体性,若真有狮子,那你睁开眼睛怎么会看不见呢?所以静坐的时候,说我看见大莲花,看见什么、什么事情,心里很高兴,但是你要知道都是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静坐的时候,你要知道什么是你的成就,不是看见佛了,看见莲花了,是你的成就,不是这个意思,是你的智慧有力量,定有力量,明静而住的力量强大,那是你的成就。你要知道这件事,不是说我看见老虎了、看见毒蛇就不好,不是的,没这个意思。或我看见有人拿着刀,向我来了,说这是很恶、很凶,不是!都不是这个事情,你若能知道这是假的,是心所变现的,那表示你有功夫,你若随着这个境界去了,表示你没成就,你静坐时候,你要知道这个事,不要说,唉呀!我今天静坐时候,有坏境界出现了,你的成就不在乎那个地方,不在那里!要知道这件事,所以这句话里有这个意思,就是「是名能善通达。谓通达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识故」,这是你的智慧啊!这是你的成就在这里,你要有智慧,常常静坐的时候增长智慧了,那是表示你有成就了,所以你要考验自己我的修行怎么样?很容易知道,很容易知道我现在心情怎么样?就是你随时和人谈话,你就知道自己的修行怎么样?其中一样事情──原谅别人,别人说话有什么错误的地方,不介意,这就表示你有成就,你又进步了,不介意。我现在也多少有一点感觉,佛菩萨说话少,佛菩萨若是为我们宣说经论,不可思议,很多很多,但是平常一般的事情佛菩萨说话少,不多说。假设说你现在静坐的功夫很高了,得到未到地定了,或是初禅了,在禅定里面看见了弥勒菩萨,和弥勒菩萨说话。但是这时候看看你的智慧多高,在这里看出来,也会看出来,因为这个时候,也是这句话呀!「是名能善通达。谓通达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识」,还是这个意思,道理是一样。不论遇到什么境界,你都要做如是观,离开了分别心另外没有事情。这一共是十种精进,现在是第六通达众相精进。下面第七是不退弱精进。

地七、不退弱精进
若诸菩萨闻说种种最极广大最极甚深不可思议不可度量菩萨精进,不自轻懱,心不怯弱,不于所有少分下劣差别证中,而生喜足不求上进;是名菩萨不退弱精进。
不退弱是这个意思。「若诸菩萨闻说」听人说,「种种最极」「种种」是各式各样「最极」是广大,没有比他更广大的。「最极甚深」没有比他更深奥的。「不可思议不可度量」这个境界是不能思惟、议论,也不可以度量、推测。这样最极广大的菩萨精进,最极甚深、不可思议、不可度量的菩萨精进,这是大菩萨精进,太难了。「不自轻懱」菩萨有这么大的精进,我不轻视我自己,说我办不到「不自轻懱」,要说我也能办到,不会自己轻视自己。「心不怯弱」心里面不恐怖,不要说这件事我没这能力,要说我也能。「不于所有少分下劣差别证中」,前面是高过自己的境界,自己不怯弱。现在说是少分证中、下劣差别证中,小小的得一点功德而你心里生欢喜,唉呀我有修行了,不会小小的境界就满足,就欢喜了,而不希求向上进步了,我不这样子。是名菩萨不退弱精进,不退弱精进分两个意思。

地八、不舍轭精进
若诸菩萨于时时间密护根门,饮食知量
这是地八、不舍轭精进。「若诸菩萨于时时间」,不懈怠时时的精进,「密护根门」。很严密的保护眼耳鼻舌身意的清净,不要染污了它。这个密护根门,就是在默默中保护,也没讲什么话。但是你自己要有道心保护内心清净。「饮食知量」,前面的〈声闻地〉有提到,前面有个安住境界,然后有个密护根门。饮食要知量,不要吃太多,但也不能吃太少。

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正知而住。
这〈声闻地〉也是说「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初夜不睡觉、后夜也不睡觉,心里时常明明了了的悎寤瑜伽,明明了了的修习止观,「正知而住」。不管什么时候,到聚落里往来,或是在寺庙中,我从藏经楼到讲堂,从讲堂到禅堂,各地方往往来来「正知而住」,时时的保护内心清净,「正知而住」。这件事也不容易,你不妨试一试。本来是从早晨起来一直到晚间休息,中间一直保持正知而住,应该要这样做。但现在我们将时间缩短一些,就说从寮房出来到禅堂,中间不需要五分钟。这五分钟正知而住,心里念念保持清净,你试一试。我现在三十分锺内,不是静坐,看自己这一念心照顾念头,三十分钟内叫它没有虚妄分别、不散乱,叫它明静而住。可以试试这样做,「正知而住」。

于如是类等持资粮,能摄受转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10)》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前面是「密护根门」、「于食知量」、「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珈」,这是什么?这些都是你修等持的资粮。「等持」就是修止观,修止观以此为因,若能这样做,静坐的时候妄想会少。你没能安住境界、密护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勤修习悎寤瑜珈,这些你都没做,静坐会妄想多,修止修的不相应,修观也修的不相应。所以是「于如是类」一样是一类,「等持资粮」是什么东西呢?是你修止观的因缘,资粮者,因也。「能摄受转」,你能够摄受成就这个资粮,我能密护根门、于食知量、能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能解决这问题,要怎么解决呢?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上面有提到,我觉得那方法,轻的惛忱可以,重的惛忱那些都无效。那怎么办呢?有两个办法;第一;先一天不要吃饭,早晨不要吃饭、中午不要吃、晚上更不要吃,只要喝水,看看能不能改变这个问题。因为睡眠这件事,天亲菩萨《遗教经论》上面有提到,为什么会打瞌睡?因为吃饭的关系,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呢?就是习惯,你习惯这时候睡觉,到时间就要睡,不睡不行。第三是放逸,放逸就要睡觉,这三个原因,我们出家人没有放逸这件事。所以我们是两个原因:一个是习惯;一个是吃饭。我们断食一天没关系,由吃饭来的睡眠没有了,应该减去很多睡眠,你再静坐看看还会不会惛忱。这是一个对治的方法,不吃饭。
第二个方法:拜忏。拜《大悲忏》、《梁皇忏》、《万佛忏》拜《法华三昧忏》都可以。照理说年轻人四大调合身体健康应该是正常。如果是年纪大的人四大的机能衰退,随时会惛忱,那是另一回事。年轻人四大调合跟年老的人不同,但是也会惛忱,应该容易对治,如果你能对治把这障去掉,心里面宁静而住,修止观很好,很容易有成就。但是你若不努力就不行。这上面说「密护根门」、「于食知量」、「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正知而住」再加上个「安住境界」,这都是等持的资粮。「能摄受转」能够「摄受」就是拿过来,这个方法你能拿过来照这样做,就可以成就修止观的资粮。

即于其中炽然修习,于能引摄无倒义利,于一切时勤加功用,是名菩萨不舍轭精进。
「即于其中炽然修习」,就在日常生活中「炽然修习」,很勇猛的修习止观,爱惜光阴。「于能引摄无倒义利于一切时勤加功用,是名菩萨不舍轭精进。」「于能引摄无倒义利」,就是你能修习等持的资粮,有了这个资粮就能常修止观。止观能引摄无颠倒义利,能得禅定、得无生法忍、能得三明六通、无上菩提「无颠倒义利」。「于一切时勤加功用」在一切时间内,一次又一次很努力的用功修习止观,而不懈怠。「于能引摄无倒义利」的等持,「于一切时勤加功用」修习止观,是名菩萨「不舍轭精进」。这是一直不弃舍这个善法。我前面讲过「轭」。这个「轭」就是用马来拉车,车前面有个辕,把马放在辕那儿,再用一块夹板套在马的脖子上,马就没有办法跑出去了,一直会拉着车不可。这意思就是,你跑不出去。现在这里说:一切善法就叫做「轭」,善法放在身口意上面,一直不弃舍这个善法,像马拉车脖子上被套住,没有办法离开。是这意思「不舍轭精进」前面这段文,是教我们初发心的人修学止观的方法。「不舍轭精进」,初发心的人要这样做。佛菩萨要令我们修学圣道,不是要难为我们。我们很难修学圣道,不容易做这件事。佛就安排「安住境界」,就远离很多放逸,你要「密护根门」又远离很多的放逸,要「于食知量」,若是吃饭不知量,修止观不可以,吃太多太少也不行,要「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你若是饭量适当,睡眠就会减少,饭量多那不行,睡眠也会多,长时期保持「正知而住」,静坐就容易有成就。

地九、平等精进
若诸菩萨发勤精进,不缓不急,平等双运;普于一切应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是名菩萨平等精进。
这是第九平等精进。若诸菩萨发勤精进的时候,先要学习佛法。开始行动了,精进用功「不缓不急」,也不缓慢但是也不要特别的急,太急也不行。譬如说打「禅七」或者打「念佛七」,七天一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呢?就是太多了不行,太多你做不来。七天还能做得到,有这堪能性。若说一百天那不行,你受不了,因为心力不相应,体力也不相应。那怎么办呢?像我们出家人,天天要用功,慢慢训练堪能性增长了,可以打七七四十九天,那可以。若是一点都没有训练过,说要打四十九天的禅七是不可能的事情,做不来,从这里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们的心一直在散散乱乱,身体也没有禅坐的训练,这不可以,佛菩萨不勉强,你要坐禅七天,不是的。要常常训练自己,常常训练慢慢的堪能性有增长,我可以七天、三七、五七、七七乃至几个月都可以,要常常训练,那就行了。常常训练你的堪能性进步了,就可以这样做。不训练,就说我可以,真做起来,三天你坐不来,就跑了。所以「不缓不急」精进用功的时候,不要太缓也不要太急,就是合乎中庸。静坐的时候,我们能坐一个钟头,就坐一个钟头,坐完后要跑一跑,缓和一下。说我一定一下子要坐三个钟头,你做不到,做不到,反倒是自找苦吃,不要那样子。佛菩萨很合人情。我们看出家人的戒律,比丘戒、比丘尼戒,佛非常知道人情,合乎人情,所以「不缓不急」,你若要坐一个钟头,然后再一个钟头跑香,就不对了,太过了。如果你用南传佛教行香的方法慢步经行,一个钟头可以。他那种方法有好处,也有短处。好处在那里呢?经行的时候就是静坐。虽然是放了腿在那儿慢步走,但那就是静坐,还在摄心不乱。另外有个短处是什么?我们腿不好的人,慢步经行一个钟头之后,再去静坐容易腿疼,不因为你经行一个钟头腿就不痛。快步经行就不同,原来坐半个钟头就腿痛,快步经行要三刻钟才会腿痛,它能缓慢一刻钟,快步经行有这个好处。慢步经行的好处是心容易定,你若是慢步经行半小时或一小时不感觉时间很多,然后盘腿一坐心容易定。所以「不缓不急」,看你安排的方法,原则上说是不缓不急。「平等双运」本来是止观双运,或者也可多方面解释,就是安排的功课表要契合。经行也适当静坐也适当叫平等双运。或静坐的时候有止有观,有观也要有止,止观平等双运。「普于一切应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不是只有这件事,就是一切应该作的事中也要恰当平等,「殷重修作」,就是全面都安排的很适当,「是名菩萨平等精进」。
《披寻记》p1438——平等双运者:「此说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这个止观平等双运境界是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就是在这时得无生法忍,小乘佛教在这时得初果。就是止观两种和合平等双运,得圣道在这时候。「即此说名双运转道」,止也在运作,观也在运作,这条道路是这样向前进住到圣人的境界。「声闻地中显示其相应知」。(陵本三十一卷十六页)「由此成办一切神通所作,名于一切应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这里的「一切应作」是指什么呢?是指神通说的,就能成办一切神通所作的事情,「名于一切应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是说你已得到了禅定又想得神通,在这里可得神通。这是「殷重修作」。「决择分说此名速疾神通清净故。」决择分是在下面。「说此」,说这意思,叫做「速疾神通清净故」是说得了神通后,发生作用时候是很迅速的。如果你能够止观双运,达到这个程度,很快就能得神通、得圣道,就在这时候。这是(陵本七十五卷六页)所说。

地十、回向大菩提精进
若诸菩萨一切精进有所为作,无不皆为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萨回向大菩提精进。
「若诸菩萨一切精进有所为作,无不皆为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这是第十种精进:回向大菩提。我们有的时候看见高僧大德有神通,心里面很羡慕,如果你自己用功修行,也是可以成就,这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是要努力。第十回向大菩提精进:「若诸菩萨一切精进有所为作」,一切的精进是有所作为的,早晨起来静坐,乃至午前、午后,一直到晚间,一切时间。「无不皆为」完全都是「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想要得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就是佛的种智「是名菩萨回向大菩提精进」。

戌四、结
如是最初自性精进,乃至最后清净精进,皆得菩萨大菩提果。菩萨依此所有精进,圆满精进波罗蜜多,能于无上正等菩提、速疾已证当证今证。
「如是最初自性精进,乃至最后清净精进 」这是第四科结束这段文,「皆得菩萨大菩提果」,这十种精进都是为了成就无上菩提的果报。「菩萨依此所有精进,圆满精进波罗蜜多」,前面那么多的精进能圆满你的精进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圆满,「能于无上正等菩提速疾已证当证今证」,很快的过去世的菩萨已证,将来菩萨就是当证,现在菩萨就是今证。精进波罗蜜多有这样的功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9 20:08 , Processed in 0.118656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