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920|回复: 0

留针、行针与得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0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留针、行针与得气


     今针灸者,于留针、行针与得气之关系,多曰行针之目的乃为得气,而留针,则是得气后将针留于穴位之内,以加强治疗效果。程莘农详细分析《黄帝内经》原文,发现《黄帝内经》中留针与得气之关系是:留针是为得气,而得气之后,就要按补泻治疗目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置。
  如针刺手法是补法,《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这段论述指出,针刺补法,若针刺之后未得气,也即气未至,就要耐心地留针,以待气至。在等待时,要耐心,小心地体察针下的感觉,要像等待自己尊敬的贵人到来一样那样耐心、小心,不能着急,要留针至气至之时,哪怕是等到白昼变为黑夜。而在得气之后,配合呼吸,在吸气时起针就可以了。《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也就是说,如果未得气,则我们可采取多次针刺、手法行针,以达到加强刺激、使经气得至之目的。在针刺达到得气的目的之后,就可以起针,不要再继续进行针刺。
  如针刺手法为泻法,《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针刺入内,吸气时转动行针,以使得气。待得气,配合呼吸,在呼气时摇针,扩大****,使邪气从****泻出,然后在呼气末的时候将针起出。如此,邪气从针而去,邪去则正安,针刺泻邪气的目的就达到了。
  孙思邈所著《千金翼方》,对于留针与得气,有更明晰的论述:“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主。重则为补,轻则为泻。虽有分寸,得气即止。”明确指出应用针刺疗法进行重刺激、轻刺激补泻操作时,虽各有针刺分寸的把握,但是有一个准则,那就是“得气即止”,也就是说一旦得气,就可以停止继续针刺了。这和而今多数针灸医师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01:03 , Processed in 0.24799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