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042|回复: 3

[般若正见] 禅宗的开悟明心是什么意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4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禅宗的开悟明心是什么意思?

    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曾经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意思就是说学佛人如果没
有开悟亲证自己的本心,那么修学佛法是没有益处的!因为在佛法修行中,开悟明心是
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学佛人入门的一个枢纽。开悟明心之后才能进入菩萨内门中修行
,如果还没有开悟明心,那这个人即使努力行善积德,仍属于世间善法,未来世都还可
能会起无明,去造作诸不善业,而堕入三恶道中,因为没有亲证本心,无法受用本来自
性清净的功德,那都还可能在佛道上会有退转的机会。佛陀《楞严经》卷9中也说:「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故。」由此
可知开悟明心的重要!
     那什么是禅宗的开悟明心呢?现在佛教界都公认开悟明心是亲证「第八识如来藏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禅宗最有名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中说:「祖以
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言下大悟,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
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白话翻译一下,在《六祖坛经》中有记载:五祖大师以袈裟遮蔽围绕,让其他人看
不见他在为惠能说《金刚经》!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弘忍大师为他说《金刚经》之后,
在五祖大师的教导下,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惠能在五祖之言下而开悟明
心,悟到一切万法都离不开如来藏的自性,惠能悟了跟五祖禀告,用五个「何期」来赞
叹本心如来藏,何期就是「没有想到啊!」的意思。六祖惠能大师此时说:
「没有想到阿!这个本心如来藏的自性是本自清净的;
没有想到啊!这本心如来藏的自性是不生不灭的;
没有想到啊!这本心如来藏的自性是本自具足的;
没有想到啊!这本心如来藏的自性是原本就不动摇的;
没有想到啊!这本心如来藏的自性是能生万法的。 」
而五祖大师也跟六祖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这个开悟明心所亲证的「本心」就是能生万法的第八识如来藏,并不是意识心修到一念
不生!为什么呢?因为意识心无法出生万法。
    我们来看看中国禅宗的第一位祖师,达摩大师交给二祖慧可大师的《楞伽经》中有
说到每个众生都有八个识,也就是说每个众生都有真心和妄心,再细分也就是这八个识
。真心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名如来藏,妄心就是前七转识,也就是意根和眼识、耳识
、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七个识。
这些内容佛陀在《入楞伽经》卷8〈14 刹那品〉中说:「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
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
」《入楞伽经》卷7〈11 佛性品〉 佛又说:「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
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
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
在前面那一段经文中, 佛开示每个众生都有八个识,所谓八识的第一个是阿梨耶识(阿
赖耶识之另一译名),第二个是意根(又称末那识),第三个是意识,第四个是眼识,第
五个是耳识,第六个是鼻识,第七个是舌识,第八个是身识。在后面那一段经文中,
佛又开示阿梨耶识也称为如来藏,祂与有无明的另外七个识共同在一起,也和有情的色
身共同在一起,犹如大海中的波浪永远不会断绝;祂远离无常的过失,也远离众生我的
过失,自己本性清净,永不生灭。而其余七个识是念念变异无常,是生灭法。

    因此,开悟明心就是要实证自性清净,永不生灭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这个第八
识如来藏能够出生万法,祂的自性是无我、离染、清净的,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复次,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应如是学,谓不执着大菩提心。所以者
何?心非心性本性净故。」
    学佛人经过动中定力的培养,有了般若正知见之后努力再参禅寻找本来自性清净的
第八识如来藏,在因缘成熟时亲证此真心如来藏,如此就是开悟明心。
    佛法中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9〈20 夜摩宫中偈
赞品〉:「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又说:「若人欲了
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意思就是说我们众生的五蕴身心(色、受、想、行、识)、都是真心如来藏所创造的!乃
至一切山河大地等器世间也是有情众生大家的如来藏一起共业所造的。
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一切佛语心品之四〉云:
【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
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
意思就是说,如来藏是一切善法与不善法之根本因,如来藏能够普遍出生一切五趣六道
的众生!如来藏就像魔术师一样,如果我们是造五戒十善等善业,如来藏就依照我们的
善业,将我们出生到人道或天道。而如果我们是造恶业,如来藏就帮我们出生到三恶道
中。但如来藏自己却是离开「我执」,也离开了我所领受的色身与六尘的执着!如来藏
只是依照我们的「业种」来出生我们未来世的善恶苦乐等果报,如来藏本身是完全无我
性的,因此称为「自心如来」。而外道或凡夫众生因为没办法觉悟这个如来藏自心如来
的所在,因此就想像有个造物主存在,但那却是因为没有开悟明心而自己发明的结果!
    因此,我们由此可知,开悟明心就是亲证本来自性清净的如来藏!而我们众生如来
藏中所含藏的种子却是不清净的。佛陀在《胜鬘经》中对初地菩萨胜鬘夫人说:「如是
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
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乃能听受,诸余声闻唯信
佛语。」
意思就是说有两个法很难了知,一个就是自性清净心;另一个就是这个自性清净心中有
烦恼染污。这两个法是像胜鬘夫人那样的初地大菩萨和其他开悟明心的菩萨摩诃萨才能
够听受了知的,其他尚未证悟的声闻只能相信佛语。
因此开悟明心的目的就是要先亲证如来藏,接着再让染污的意根、意识转依如来藏的自
性清净,以此修行让我们自己的前七识越来越清净。
而修定修到一念不生的意识心那还不是开悟,必须是亲证此能生万法又自性清净的如来
藏才是开悟;这点六祖大师的开示可以证明!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
「卧轮有伎俩,  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长。 」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  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  菩提作么长。 」】(CBETA, T48, no. 2008, p. 358, a26-b3)
白话翻译如下:有一位卧轮禅师修到一念不生,自称:「卧轮有伎俩,能断除心中的百
种语言文字妄想,面对境界能够一念不生、心不起念,这样让菩提心日日增长。」
六祖大师听了,说:「这段偈没有明心,还没有开悟,如果这样继续修行只会增加越来
越执着定境,增加我见、我执等系缚。」
于是六祖大师说:「惠能我没有伎俩,不断除心中的百中语言文字和妄想,
面对境界的时候还是继续起心动念,但我的菩提心还是本自清净、本来自在,这么的常
住不灭。 」

    为什么一念不生的意识心不是开悟明心呢?因为前六识在睡着无梦和死亡时都会断
灭,而第七识意根在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也会断灭;一切法都灭尽时,只有第八识如来
藏依旧常住不灭,如来藏就是佛陀所说的空性心、实际、涅槃、不生不灭、无相无愿的
境界,不同于外道所说的神我。
《入楞伽经》卷3〈3 集一切佛法品〉:「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大慧!我说如来藏
常,不同外道所有神我。大慧!我说如来藏空、实际、涅槃、不生不灭、无相无愿等文
辞章句,说名如来藏。」

    所以说真悟的大善知识会说:「禅宗开悟不是在转变原来染污的觉知心成为清净的
觉知心,而是要一方面把自己清净,然后用清净的自己去寻找本来就清净的如来藏,那
是另一个第八识心。」

    由此可知,开悟明心的意思是实证《金刚经》和《楞伽经》中所说的第八识如来藏
,那个金刚心是本自清净的,是能生万法的第八识如来藏。
发表于 2014-3-21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本心,学法无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我转载一位已明心见性的居士的博文,供师兄们参考!

浅谈真如和无分别智  -- 转自南火居士的新浪博客

为何要把真如和无分别智放在一起说呢?真如和无分别智俱起故。
《成唯识论》有云:证真如智(根本无分别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以生起的无分别智来证真如,两者是俱起的,平等的。现在参禅求明心见性,就是指无分别智亲证真如。真如是心真实性,所以明心就是觉悟明了心之真实性——真如;见性就是亲见佛性,这个佛性也叫真如、菩提、涅盘。我想也只有等你亲证真如实相后你才会深刻明白上述这些话的涵义,所以现今在这里简单提一下。
明心见性简称见性,又可称为无分别智亲证真如、真见道(这是唯识学的叫法),或叫亲证实相,这都是指见性,只是名称不同,一般人看到这些名相未必能将他们一并联系起来,想明白,或许有些人可能连这些名词都没听说过。提到见性,就必定会牵涉到无分别智和真如这两个概念,如果不把这两个概念搞懂了、搞通了,那你对见性也只能说是一知半解。为什么这么说呢?如前所述,真如和无分别智俱起故。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某人说他见性了,亲证实相了,那他肯定是引发无分别智证真如了,真如就是实相,要靠生起的无分别智去证得,换句话说,如果实相现前了,那无分别智肯定已经生起了,因为这二者是同时出现的。自古以来,由于缺乏实证和理论支持,对于见性的具体描述基本上找不到,但是如果引入唯识学的无分别智、真如和藏识这些概念,那见性亦可用文字进行表述。本人以自己亲证过的实相境界,把见性表述为“无分别智生起,藏识转,亲证真如”(这句话追根溯源是出自《楞伽经》中,可惜如今世人研究通楞伽经的少矣,对下面这句话有深刻了解的鲜矣。经云:“复次大慧,诸声闻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盘,不知生死涅盘差别一切性,妄想非性,未来诸根境界休息作涅盘想,非自觉圣智趣,藏识转。”这句话简单说就是声闻弟子把未来诸根境界休息当作涅盘,而不是自觉圣智趣,藏识转当作涅盘,这句话中的自觉圣智就是指无分别智。)一句话就可以把见性境界简单表述出来,但是大家未必能看明白吧?那我们接着阐述:所谓见性就是亲见佛性,那一般人的肉眼能见到佛性吗?肯定见不到把!所以要先生起无分别智,只有这个无分别智才能证真如,也就是见佛性,佛性不可眼见,而是通过生起的无分别智才能见到;这个无分别智生起后,藏识必然会先转掉并消失,既然藏识都转掉消失了,那根、境、识自然也都没了,学唯识的都知道,藏识是六根所依,而前六识也是依止藏识才能生起,既然藏识这个根源都消失了,那依止藏识的六根六识自然也早没影了,境是指六尘,六尘要靠六根起六识来执取,由于六根六识消失了,那自然无法执取六尘了;接下来就是亲证真如,也就是某些人所说的打开本来,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了,这个本来面目就是指真如,亦称涅盘。由于打开本来时,这个本来面目持续的时间也就几秒钟,所以不少人都会错过(识得本来面目,即真如),本人一开始也是错过的,后来是读到了弥勒菩萨的《辩法法性论》才兴奋得知道自己已经见性了,至今还记得自己当时惊讶的神态,非常甜蜜啊!现在好多人通过参话头来求见性,找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可都是瞎扯啊!见性哪里是通过参个话头就能见到,参话头的人必然是不解实相或错解实相才会认为参话头能引导学人见性,其实哪有这么简单啊!见性不是靠持个什么咒,然后抛个话头(比如念佛是谁?煤球为什么是白的?天大、地大,我在哪?等等)起疑情,再禅修一段时间(几十天、几百天)就能证得的,而是需要累积无量福德后,因缘具足(有些人是发了济世度人的慈悲心,如龙树菩萨;有些人是遇见如来后证得,如我南火居士)才能证得,不是随便搞个参话头就能证得,见到“那个”就是指见性、见到真如道体、真见道了,真见道就是初地菩萨了,现在好多人都说通过参话头见性了,也就是说好多人都成就初地果位了,是初地菩萨了,而事实上哪有那么多初地菩萨?就我目前所知,有个龙树菩萨是在有生之年证到初地果位的,龙树菩萨虽然只是证到初地,但是理论功底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而许多自称因参话头而见性的大德怎么都不见有什么大作呈现于世呢?未证言证吧!搞参话头真是愚弄无明者啊,这都是由于学人不解实相进而错解实相而造成的过失,所以提倡参话头的“明师”看到这儿是不是都会为自己的无明和愚痴而感到惭愧呢?好了,关于参话头就点到这里。
下面继续说说无分别智和无分别智相。其中,无分别智相将是本文主要讨论的课题。
先简单阐述下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分为三种,加行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和后得无分别智。其中,证真如道体的是根本无分别智。
此中,证真如智即根本无分别智,加行无间,此智(根本无分别智)生起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亦名见道。此见道又分真见道(根本无分别智)和相见道(后得无分别智),通达位中见道是真见道。此智断世间故,名出世间,二取(能取、所取)随眠是世间本,唯此智能断。出世名依二义立,谓体无漏和证真如。
此根本无分别智有见分而无相分。没有相分可取,虽有见分而不取相;虽有见分而无分别;说非能取,不是连能取的见分也没有;虽没有相分,而带如相(真如相)起不离如(真如)故。(上述这段话非常拗口,没有亲证过的人未必能看明白。这里简单讨论下:证真如的根本无分别智有见分,这个见分是无漏的,它不像藏识境界能取的有漏见分,所以才说到“虽有见分而不取相;虽有见分而无分别”,为什么有见分却不取相、无分别呢?因为这个见分体无漏,无漏故不取相、无分别。关于这个见分我们只作粗略探讨,本人也是在摸索中,大家参考一下即可。)
本文标题虽然说是浅谈真如和无分别智,但是主要论述的是无分别智相(此乃道相,末法年代唯传道相,不期感果,所谓感果就是证得果位,比如阿罗汉果或初地到十地菩萨乃至佛果。因为末法年代众生烦恼重,想明心见性证得果位很艰难,所以只传道相,这个道相就是指无分别智相),本人虽已明心见性,但是关于真如和无分别智具体而言到底是什么我确实还搞不懂,比如:无分别智中见分是什么你知道不?真如妙物具体是什么你知道不?佛经中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论述。末法只传道相,我们可以通过对无分别智相进行“敲敲打打”把这个道相显出来,因为前面说了,道相就是指无分别智相。搞懂了无分别智相后,就容易明白禅宗所谓明心见性到底是怎样一种境界和如果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容易否以及你是否达到了明心见性的境界。
《辨法法性论》有云:由无现二取及言说,根、境、识、器世,悉皆不见故。以是此即明:无所观、无对,无住、无所现,无了、无依处,无分别智相。
注意:这里提到了无分别智相(无所观、无对,无住、无所现,无了、无依处),由六种相不现来说明。
这里的无所观是针对二取,即能取所取而言;无对是针对言说而言,通常不是都讲至道无言吗,就是指至道是离于言说的,开口即乖;无住是针对根而言,根中藏有无始虚伪习气,扰乱自心,如无根,则心不妄起,无所住;无所现是针对境而言,若无外境,即无所显现;无了是针对识而言,识谓了别,若无识,自无了别;无依处是针对器世而言,器世间是我们人类的共同依止居住之所,若无器世,自然亦无依处。以上就是无分别智相,见性时,这些情况都是会出现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牢记,以免有缘亲证实相而不识错过,那就甚为可惜了!
真正的无分别智现前,有六种相不现:“二取及言说,根、境、识、器世,悉皆不见”。
1、二取不现。
   无分别智离能取所取,能取所取俱是分别,而无分别智只有见分而无相分。所取即相分,能取即见分;无分别智无相分即是离所取,无分别智亦离能取,但不是连能取的见分(无漏的,这个情况是比较特殊的,也是无分别智和能取识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呢?无分别智离能取识(这里的能取识为第六和第七心品,七识转有生灭,而无分别智虽有见分而无分别,这个“见分”是指无漏善种。而且无分别智生起时,藏识也转掉了,所以转识(第六和第七心品)根本也无从生起,转识不生起,当然能取识自然也没了,无能取识(见分)故,所取境(相分)自然也不出现了。
2、言说不现。
   无分别智生起的时候,藏识都转掉了,说得更直白点就是身心都不现了,身心都没了,那六根当然也没了,所以脑子和嘴巴也不听使唤了,所以你根本是说不了话的,就算是想思考东西,想起心动念也是不可能的;别人说话你也听不见的,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可以说是很微妙的,所以佛家把证实相境界时什么都思考不了,什么都说不了的状态和境界用三个字来描述,那就是“无生忍”,本人现在想想这个忍字用得真好,因为当时融入实相前,我确实反抗过,但由于藏识转掉了,识也发不出来了,识发不出来就意味着你思考不了事情和说不了话了,所以再如何挣扎也无济于事,最后就“忍”了几秒钟。所以说无分别智生起时是远离言说戏论的。
   很多禅宗祖师都一再提醒“能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18:53 , Processed in 0.17556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