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48|回复: 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释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4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果你这样想,如来不用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而随因缘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不要这样想。如来不用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而随因缘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为什么这样解说,请看下面。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你如果这样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说要舍弃灭绝一切法相。换句话说就是我成佛也不用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了。不要作这样的想法啊。为什么?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对于法相不能舍弃灭绝不用,如果你说断灭相了,那就是迷于缘起,大乘所谓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真空要能随缘起妙有,如果不能起妙有,那就是顽空了;我们的真心是没有变异的,但是要能随缘而起变化,这样就能方便度化众生了。我们且看世尊住世是以圆满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示现于我们的,大家看到佛的相貌没有不赞叹、欢喜由此而对佛产生净信并归依出家修梵行,如阿难是看到佛的三十二相,心生欢喜而出家的。所以我们修行在离一切相并最终亲证实相,神通具足后,对于法及法相还是应该加以利用的,要随缘变现运用种种法相渡脱众生,当然如果想运用法相,那你的修行境界也要跟上去,而且还得激发神通能起神变。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前面经中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现在又说于法不说断灭相,二者是否矛盾?回答当然是不矛盾,两句话说的层面不同,如我随缘变现种种法相方便度化众生,而所用的这些法相也是虚妄的,所以二者不矛盾,大家要正确理解意思。菩萨一般都是随顺世间法、随众生心、根器而方便善巧变现各种法相来度化众生,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就说到: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身得度者,即现执金刚身而为说法。
经云:“以何义故名为实智。谓一切法了无根本无生无灭。彼无实性亦无所得。若有实性即是灭法。彼虽有生而无主宰复无摄受。妙吉祥。若无主宰无摄受法即是灭法。此等诸法若生若灭。当知皆是缘法所转。亦非此中有少法可转。然佛如来不于诸法说断灭相。”由此可以看出,若说诸法断灭相,就是迷于缘起,一切诸法本无生灭,于无生灭(第一义)中妄见生灭(缘起),不要不要迷于缘起啊,如果没有缘起,那哪来芸芸众生,如果没有众生,又是怎样一个世界?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如果菩萨用充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如果有人知道法无我,亲证无生忍的境界,这个菩萨所得功德胜于前面那个菩萨。此处引恒沙七宝施福挍量,明得福甚多,用比初地无生忍无漏功德乃至一念,百千万亿不及一分。“知一切法无我”者,于一切众生五阴有为法中,解知从本以来无有神我人及以寿者,故言知一切法无我也。得无生忍者,证得人、法无我,明因缘法体本来不生名为无生,真如法体无有一法可得,名为无生。。须菩提!因为诸位菩萨不接受福德的缘故,明菩萨于初地中不取世间有漏福德。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为什么说菩萨不接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就是不要心生贪恋,不要贪求世间有漏人天之福,所以说菩萨不接受福德。菩萨证出世间无分别智,受无漏福德,出离三界。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为什么不理解我所说的法义呢?因为说” 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这句话的人只知道应身如来有去有来,而实不知法身无去无来。这里突出的是如来法身,法身无相,无所住,故无来无去。明诸佛菩萨真实法身虽无去无来,而应身从咸去来化物,众生用之益,真实不虚,如此则菩萨善根,众生用之,本愿不虚,非谓法身有去、来、坐、卧四种威仪教化众生。
现在反过来看看我们自己,大多执四大、五阴假合之躯为实有,谓之有来有去、有坐有卧,大家要明白,这都是凡夫妄见。我们学佛要见性,就是要见到这个真如道体,你亲证了真如,离一切相,于无所有境界中才会明白什么是无来无去。大家要明白说有来、有去、有坐、有卧都是住在相上,所以大家平时去寺庙参拜佛菩萨,看到佛菩萨的坐相、卧相不要迷惑哦,要明白法身如来无相,我们学佛就是要去证得究竟法身,但是这是真如内境,不可说,所以我虽说了这么多,也只有亲证真如的实修者才会明白我到底在讲什么。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这里又讲到了微尘和世界,其实它们都是虚幻的,所以“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此明如来依世谛道中,说虚妄微尘故,言佛说微尘众也;此微尘众虚妄不实,本来空寂,故言则非微尘众。“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明如来说假三千成一世界,若有一世界不为他成,可有世界是实,然无一世界不为他成,是故无实,以其无实故,言如来说三千世界则非世界也;然此细尘既无,明知三千粗界亦虚假不实也,是故佛说三千世界者,欲明:若有一世界是实非虚妄者,佛则不虚说言三千世界,佛既说揽三千为一世界,故知虚假不实。说过唯识学的知道世界属于器世间,是阿赖耶识所变,所以也是个假名,无有真实。
因为凡夫认为世界是实有的,存在的,所以佛就说,如果世界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有一个整体的相状。如来说世界的整体相状,其实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名字叫“一合相”而已。“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此言世界者,名微尘为世界,明何故三千世界是不实?若微尘世界是实者,四方微尘来则冥然一合,作一世界,不可分别,不应有三千之名,既有三千之名,故知能成微尘世界,是虚妄不实也,以此微尘虚妄不实故,即体是空,空无形状故,往来无障,乃至铁围山,亦不相妨碍,故理而言之。东方微尘来无障无碍,西方乃至南北上下六方微尘来,皆无障无碍,此微尘既不相障碍,亦无聚集之相,泯然空无有形状,乃至须弥山,亦不可见,以此验知,有为世界,莫问粗细,皆是虚妄不实,本来空寂,依世人妄情。说有世界,此明因缘法体本来空也。
“如来说一合相”者,依世谛名,用虚妄法中,说一合相也。“则非一合相”者,究理而言,无有一世界冥然一合,不假三千成故,言则非一合相也。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须菩提!世界合而为一的整体相状(只能假名说之),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者,明有为虚妄不实故,无有一世界冥然一合相是实而可说,故言则是不可说也。但是凡夫都贪得无厌、拘泥于世界上的事物。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如来随世俗于一切法假立名相为诸有情方便宣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而凡夫闻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便执著名相不了如来方便建立假说。然如实知随世俗说,无有真实诸法名相,故言:“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些见解也不是实有,这个我见是第七识末那识所属的四烦恼之一(我见、我痴、我慢、我爱),要除我见,就要先灭末那识,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我见就灭除了。另外,无分别智生起时,已离心、意、识活动,亲证真如,人、法双空,也不会生起我见(我见即我执),所以我见、人见等也是名言假立之法。诸佛如来解一切法本来空寂,尚无我法可除,况有我法之见可存也,故云即非我人等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对于一切法,应当这样去认识,这样去理解,这样相信理解,心中不应执着法的自相共相。
经云:佛告天子:“随法行者,不行一切法。所以者何?若不行诸法,则不分别是正是邪。如是行者则不行善、不行不善,不行有漏、不行无漏,不行世间、不行出世间,不行有为、不行无为,不行生死、不行涅槃,是名随法行。若起法相者,是则不名随法行也。若念言我行是法,是则戏论不随法行。若不受一切法则随法行,于一切法无忆念、无分别、无所行,是名随法行。”
上文说“若起法相者,是则不名随法行”,起法相,就是起分别,而我们修行就是为了离分别,离心、意、识,证出世间智。所以要随法行,不行一切法,心中不分别诸法,于一切法无忆念、无分别、无所行,也就是先从离心、意、识开始做起。如何离心、意、识?就要勤修止观和禅定。
须菩提,所说的法相,是指世间色、声、香等有为法有、无之相,比如桃树上长出了朵朵桃花,世间人谓之为有,过几个月桃花谢掉了,世间人又谓之无。总而言之,若执法相为实有则堕于有、无二边。如来知道法相皆是幻化,是缘起生灭法,无有自性,徒以名字而假称谓之,如谓之色、声、香等;而缘起之法性空无所有,所以说它不是法相,世人无智,迷于法相,若修行功夫到了,引发无分别智亲证真如无所有境界就明白,所有法相都是虚妄,诸法唯有名字,法界唯真如一相。真如缘起,显现种种差别法相,为教授童蒙,为诸法起诸假名而引导之,所以经中最后说“是名法相”。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这里讲了发菩萨心的人,受持、读诵、为人演说金刚经所得到的福德胜于“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所得到的福德。什么是“菩萨心”?是自利利他之心,大家通过受持读诵金刚经自己得到了利益,然后为别人演说金刚经的义理,并劝他人受持读诵,那就是发菩萨心者,因为你不光自己得到利益,还利益了别人。至于你能不能觉悟有情,那要看你是不是亲证了诸法实相,传播的是不是正法眼藏。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大家注意啊,我在上面说了那么多,都只是是通过语言(声音)、文字来解释这部金刚经,说不可说,而强说圣智所行无所有境界即无分别智亲证真如,这是第一义,是无法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唯有亲证者能知之清净现量(非世间)。(何为清净现量?《显扬圣教论》云:有清净现量非世间现量,谓出世智于所行境,有知为有。无知为无,有上知有上,无上知无上,不共世间名清净现量。)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世尊在演讲金刚经结束前,为我们这些将来要发菩萨心、演说金刚经的后辈开示“于第一义不动”,而第一义是不可说的,而强说之。“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凡夫取相,虚妄分别,若心不取相,亲证真如,才能明白什么叫如如不动!这个“不动”的境界也不是语言所能表达的,若强说之,只怕不能言尽其义。反观现在佛法修行者,在所谓的参话头或禅修中动不动就说找到了这个如如不动?我想请问,你们那个是如如不动吗?恐怕你们是一直在动吧?我在这里可以打个包票,大多数参话头和禅修者所谓体验到了如如不动都是在瞎扯。
再深入一点,世尊告诉我们应先为人演说第一义,也就是先亲证真如实相,得妙观察智后再回过头来分别诸法相。正所谓“于第一义不动而善能分别诸法相”。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前面讲到真如无为,第一义无有生灭。然后开示一切有生灭变异的有为法,就好象梦幻泡影,好象雨露和闪电,暂起还无,都是虚幻不实的假象,应当这样观察(妙观察智如是观察)。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完这部经,长老老须菩提和诸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听佛所说,都很欢喜并接受、崇奉、恭敬遵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 10:52 , Processed in 0.13401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