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57|回复: 8

饮茶之要 (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31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饮茶之要 (转)
   
茶叶:是饮、药两用之品,为世界无酒饮料之一,并享有盛誉。茶叶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黄酮类、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是中老年重要的保健品。
   

茶的品名繁多,有数百种之众。由于制法不同,其性各异,绿茶偏凉,有清热解毒之功;红茶性温,有温经散寒之效;青茶(即乌龙茶)与混合茶(绿茶与红茶混合)具备绿茶与红茶之性。
   
前人根据茶叶的功效与中药相配伍,用于临床治疗疾病。如:《赤水玄珠》所载“茶调散“、《证治准绳》的“腊茶散”等。随着养生学的发展与重视,对茶叶的应用更加广泛;糖茶、奶茶、枣茶、宁红保健减肥茶……相继问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治病、防病、保健的用品。然引用不当,亦会影响人体健康。应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四时冷暖的不同,四方之异,选择饮用不同的茶叶,并在饭前饭后不饮茶或饮淡茶,则更有利于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茶叶,是饮、药两用之品,与咖啡、可可并驾齐驱,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无酒三大饮料之一,亦是中老年日常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自养生、保健受到重视以来,有关茶叶的报道所见不少,但较全面论述者却不多见。
   
饮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茶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需品之一,已有二千年之久。因此,我国劳动人民在优选土质、气候、栽培、养植、施肥、管理、采摘、酿制、贮藏等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科学方法和经验。早在唐代,即编撰有茶的专著《茶经》。书中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此后,随着制茶业的发展,茶书著作亦相继问世。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一百余种。可见饮茶在我国的盛行与考究。
   
制茶业的精专,使品名繁多,如眉茶、珠茶、龙井、碧螺春、毛峰、白茶、雨花茶、红茶、铁观音、乌龙、普洱、云峰茶、陀茶、砖茶……计有数百种。这已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适宜种茶地区甚众,致茶业发达。饮茶、品茶、茶道也十分讲求。为保持每个品种的独特风格,古人创造出“贮茶器七具”、“茶具十六器”等。又对泉水、石流水、雪水、雨水、井水等进行鉴别,认为水清则“味全”。茶:有冲、泡、煎、煮之别;并对水的温度与茶叶所含成分的溶解、茶水颜色的浓淡、水之多少与茶叶量的比例等,均进行了细腻的观察与研究,发现沸水冲茶,所含维生素C破坏较重;而65℃水泡茶,维生素C含量最高。
   
建国后,制茶业得到飞跃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自然科学和医学的进步,对茶叶的研究工作逐步深入。目前已发现茶叶内含有三百多种化学成分: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黄酮类、糖类、磷、铜、锌、铁、钾、钙、维生素等,都是人体内必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茶叶中所含每种成分,对人体某种疾病有治疗作用。如:黄酮类:有扩张血管、增强心肌和血管壁弹性之功;维生素C对软化血管及眼疾有益;咖啡碱有促进血液循环、兴奋胃腺细胞增加胃酸分泌、提高新陈代谢功能等。因此,饮茶对冠心病、肝硬变、肥胖病、糖尿病、消化不良等均有一定治疗意义。

《本草纲目》载:茶叶“味苦甘、微寒无毒,主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眠、有力悦志、下气消食”之能,并有清头明目、除烦清心、利尿解毒作用。

《神农本草经》云:茶叶有“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的功效,亦为制茶碱、咖啡碱的原料和提供药用。如:孩儿茶,即茶叶经炮制加工而成,有化痰、生津、止渴之功。止泻茶:(绿茶9g,玫瑰花6g,茉莉花3g,金银花9g,陈皮6g,甘草3g)清热解毒,理气止痛,收敛止泻。莲花峰茶丸:由茶叶、公丁香、陈皮、桔梗、半夏、藿香、炒扁豆、车前子、谷麦芽、甘草等组成。其功能:健脾理气、和胃降逆、利湿化痰。苦丁茶:用苦丁叶焙制而成:甘苦无毒,散风清热,利湿解毒,是治疗湿热性疾病常用之品。香风茶:顾名而思义,因其气味芳香而得名。此为腊梅科腊梅属亮叶腊梅,药用其叶。性辛而温,有疏风解表、理气宽中、温经散寒、祛湿化痰之功。
   
近年来,随着养生学的发展与重视,茶叶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醋茶、盐茶、姜茶、葱茶、山楂茶、米茶、菊花茶、糖茶、蜜茶、飞燕减肥茶……相继问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健品。所以,饮茶对防病、治病、强身健体有一定价值。
   
然而,饮茶不当,则亦有损。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和茶碱,有助于消化之功。若饮茶成癖或过喜浓茶,借以助消化,则对人体内各种消化酶原及津液分泌量即会减少,自身的消化功能减退,使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出现:头晕头重、胃脘痞闷、胀满不饥、口干不欲饮、周身沉重、神倦乏力、便溏尿少或尿黄,甚者恶心呕吐、浮肿、脉沉滑、舌质淡、苔白厚腻等症。久之损肚伤肾,诱发疾病。前人观察到此,因之“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即去而脾胃不损。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漱条之,乃尽消缩,不觉脱去,不烦刺挑也。”(《饮馔服食笺》)故而饭前饭后不宜饮茶,特别是浓茶。即或饮茶,以淡茶为宜。
   
体质不同,生活地区之异,不同季节,食饮清淡或肥厚,饮茶亦各有别:南方属火,气候炎热,易汗出伤阴;东南之域,海滨傍水,其民嗜咸而血热;西方沙石之处,气候干旱而燥。夏季暑热,皆宜饮绿茶,因其气清而性寒,清热消暑、养阴润燥、止渴尤佳。北方气凉,冬季严寒,当饮红茶。红茶是发酵茶,其性温,善温经散寒之故。春季主木,万物生发,其应在肝。生发之机,易伤肝气,因之宜饮花茶。花茶虽为绿茶之列,但茉莉花性温,故而平和,气味芳香,有通经活络、疏肝解郁之能。秋季天高气爽,燥气当令,易伤阴液。然近初冬,气温转寒,当此之时,应饮乌龙茶,此茶属半发酵茶,具有红、绿二种茶之性。或饮红茶与绿茶按例的混合等。
欲强劳饮红茶;静思饮绿茶。食肉多,饮陀茶、砖茶或浓茶。因陀茶、砖茶是生茶紧压而成,未经炒制,茶酸、茶碱含量高,腐蚀肉及脂肪性能强。而平时饮茶,不宜过浓。
   
慢性病患者,依病情而定。如:胃病属寒宜红茶,胃热宜绿茶;糖尿病淡茶有益。癌症患者,乌龙茶、铁观音为先。血液病宜红茶;冠心病、高血压、血管硬化症当饮绿茶。而患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的病人,则不宜多饮茶,因茶中所含咖啡因,能增强胃的分泌而影响消化功能。素有失眠疾患者,晚间不宜饮茶。茶中所含茶碱、咖啡碱、挥发油等成分,有兴奋大脑和心脏的作用。古人早已认识到茶有醒神清心、消除疲劳的功效,但过量则引起失眠、心悸、头痛、耳鸣、眼花等不适症状。故不宜过量。
   
凡冲茶,不宜沸水,避免茶中有效成分破坏。依具体情况科学饮茶,方有利于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文:路志正)
发表于 2011-8-31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弘亮 于 2011-8-31 20:54 编辑

看此文时    偶正在饮茶真好

点评

此文配此茶妙不可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8-31 21:09
真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8-31 2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弘亮 发表于 2011-8-31 20:54
看此文时    偶正在饮茶真好

真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1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胃病属寒宜红茶,胃热宜绿茶;糖尿病淡茶有益。癌症患者,乌龙茶、铁观音为先。血液病宜红茶;冠心病、高血压、血管硬化症当饮绿茶。而患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的病人,则不宜多饮茶,因茶中所含咖啡因,能增强胃的分泌而影响消化功能。素有失眠疾患者,晚间不宜饮茶。茶中所含茶碱、咖啡碱、挥发油等成分,有兴奋大脑和心脏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1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弘亮 发表于 2011-8-31 20:54
看此文时    偶正在饮茶真好

此文配此茶妙不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冲茶,不宜沸水

点评

吃茶,润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9-2 1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题 发表于 2011-9-2 10:46
凡冲茶,不宜沸水

吃茶,润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众生内心皆充满无私的爱!感恩一切。愿无私的爱永远传播下去!

愿法界一切众生皆以感恩的心,将甚深般若的光明和佛陀的慈悲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知一切法如幻而不放逸,影响幻众入无余涅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0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1-1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07:30 , Processed in 0.267167 second(s), 20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