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布施网共修 于 2018-10-29 13:21 编辑
序 言 以前发表的《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浅释,是根据录音整理。经净慧法师认证,重新核对校勘,不影响浅释内容原义。如果前后有文字不符时,以此为准。 敬请诸位法友同仁涵谅。 特此说明! 智慈愧拜 佛历二五五三年九月 公历二零零九年十月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浅释 净慧法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属于大乘三藏十二部中的论部。佛灭度后,有些法师讲“论”,属于法师的论。《达摩祖师论》,《六祖坛经》,《灶王经》等,在佛教里为“杂论”,是释解佛法的,与佛论不是一回事,要清楚这个区别。再看经名,《佛说大乘金刚经论》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有区别,名称不一样,内容不一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须菩提长老请法;是佛说大乘佛法,不含小乘;而《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是文殊师利菩萨请法,大乘里含小乘,小乘中有大乘,是立体的。从初发心修行到声闻,再到行菩萨道至成佛,全过程都有,不要将二者混为一谈。从经名含义上看, 金刚二字是般若,是智慧如金刚。金刚属于坚固不坏,智慧是明心见性,一切可摧。通过修证,智慧开启,得到的智慧就能无坚不摧、无魔不破,如金刚一样坚硬无比,这就是经名法义。这部经是佛图澄法师译;佛图澄法师为天竺僧人,也是晋代一位得道高僧,诵持此经应感重恩。
经正修法师推荐,法供养诸位,这是讲经缘起。这部经非常难闻、难得、难值、难遇,特别对于初发心修行的人非常重要。
【开示初机论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灵鹫山中。清净台上与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围绕听佛说法。时有无量初发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佛说大法我意不通愿佛方便浅处开示。令我等辈悟佛知见皆得道果。若欲请问不得近前。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知诸四众心之所念。即作方便从座而起前白佛言。世尊。大慈愿设方便开示初机。直指众生见性成佛。乃为末世初进佛门求道众生。得正知见不遭邪惑。不假多功皆得道果。佛言善哉善哉。
佛经的开始“如是我闻”,与其它外道典籍加以区别,并释解三疑。地点在灵山清净台上,佛经常说法的地方。听众有菩萨、声闻四众、天龙八部。现在有人见面互称“菩萨”,这是方便说;但佛住世时,称谓菩萨那就是菩萨。然后才是比丘、比丘尼。称比丘、比丘尼就不是小沙弥,而是受了具足戒的。然后才是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有一念无明未破,智慧不通达。现在一些人不知世界上有一些存在,是我们肉体感知不到却真实存在的。感知不到,就认为不存在;用科学手段探测不到的存在,就认为是荒谬的。佛法不否定科学,但是科学没发展到那一步,探知不了未知领域,就属于世俗世论。
这时,法会大众各自在想,对所知法理尚不通达,请佛方便开示。注意,方便可不是随便说法;而是通过观察众生的根基,观察众生能听什么法。最好从浅处开示,让大众能听闻明白,能悟佛知见,得佛知见。在佛法上,讲知见。现在修行人,出家也好、在家也好,知见不同,不是谁对谁错,对错是两边;知见不同是有深有浅,见得近一点、远一点,多一点、少一点,但都是佛法。不要互相指责、争论。证悟多一点,知就多一点;没有证悟,知就少一点。佛的知见是无上正等正觉,理悟佛知见不是目的,行入道果、证得佛知见才是目的。一果罗汉以上道次皆为得道,出家人为得道高僧,没有果位的人称不上得道高僧。什么是道?果位是道。没有果位就无道;因为会被这个世界的无常法破坏,证得果位的人,道力什么也破坏不了。
法会中的大众都想请法,但不能靠前。文殊师利菩萨知四众心中所想,就随顺从座而起,上前礼佛后说,世尊,您大慈大悲,广设方便,开示初修行四众弟子,面对他们心性、根基,让他们尽快见性成佛,证得果位,也为未来世初进佛门或者修行众生得到正知、正见。什么是正知、正见这里不讲,讲一下什么是“邪知、邪见”。最大的邪知邪见是相似法,因为它破坏佛法。有两个特征;一是打着佛的旗号,谁谁是某某佛转世,来到这个世间度众生,讲的法和佛法有相似处可又不是佛法;二是贪求名闻利养,其目的是惑乱人心,使其失去正知正见,用世论替代佛法。其它的邪知邪见就更多了,你要吃素,他那里说,这多亏啊。这类都属于邪知邪见。
有正知正见的人,就不受邪魔鬼秽等外道所迷惑。末法时代中,世俗世论破坏佛法。凡不是正常修道之事都是世俗,离开正知正见的种种说法就是世论。出家人穿衣做饭,处理僧团内部关系时,仍然要有正知正见,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世间人有追星的,修行人有追法师名相的。如“唯这位法师讲法我听,别的法师讲得再好也不听。”听的不是哪位法师的法,听的是佛法。是佛妙、是法妙,不是法师名相妙。不受迷惑,才能其心坚固;不受迷惑,才能积聚功德;否则,就是假功德。离开正知正见,证不了果位。证果才能出世间,不证果就是六道轮回;这就是凡圣差别。正知正见,对修行人能否出世间至关重要。如一人出家多年,突然改主意了;见这个、见那个,脑袋一灵活,随缘去了。该随缘随缘,不该随缘就不能随缘。万万不可把佛事、佛法沦为世俗、世论。
【金刚心论第二】
文殊师利有大方便。请问如来开示三根。及于末世初入门者。修行正路。从汝所问当为汝说。时诸大众默然而听。佛告文殊师利菩萨。有陀罗尼名金刚心。能令众生一见一闻便得道果。善男子云何名金刚心。此心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是诸众生自知自觉本等之心。何以故。一切善恶皆出自心。自心修善令身安乐。自心造恶令身受苦。心是身主身是心用。所以者何。佛由心成。道由心学。德由心积。功由心修。福由心作。祸由心为。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狱。心能作佛。心能作众生。是故心正成佛。心邪成魔。心慈是天人。心恶是罗刹。心是一切罪福种子。若有人悟自心。把得定。作得主。不造诸恶。常修诸善。依佛行持。立佛行愿。佛说是人。不久成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者。不明自心。名未成佛。若人明自心。达自性。依佛修行。决定成佛。胜如颂读金刚经三十万遍。功德无比。何以故。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自心流出。无穷无尽不坏不杂。故名金刚心。悟此心者。名悟佛心。是故佛与众生。心性一般。只因修与不修。信与不信。所以有成佛者。有众生也。
文殊师利菩萨请法后,四众静听。
佛说,文殊师利菩萨有大方便,知大众心想什么,为之请法;请如来开示三根。三根,为大乘、中乘、小乘三种不同根基的四众弟子。有陀罗尼名金刚心,能令众生一见一闻就能得道。佛有密要的修行方法,名金刚心,能让众生得坚固不坏智慧,进而证得果位。开门见山,直接告诉大众这部经的重要。什么是金刚心?心,人人都有,个个不无。众生自觉之心;不是肉团之心,而是体内的八识,都属于心。人手一疼,心疼;财物丢了,心疼。看谁受点苦,心不好受。这个心,不是单指某个部分。思维一想,也属于心的一部分。
人造作一切善恶,皆出自心。自心,一是根尘入想而思维;二是无量劫来的习气,习气变成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一件事,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想法。想法不同,是因为业力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最后的果报肯定不同。除了各自需要不一样以外,就是业习不一样。修善者,身体安乐。谁做点好事,心情挺好;善人见到有人需要帮助,若没有帮助,心里会过意不去。贪官都身体不好,因为贪污点钱,睡不着觉。做点恶事,总担心仇人上门寻仇。心中时时有恐惧,能安稳吗?这些都是思维想出来的,业惑召感,身体受报。
佛由心成,道由心学。若心不善,不去修行,就永远不能成佛。不要认为人人是佛,就不去修持。只能是众生自性与佛性无二无别。义理是由人发心修道而成法,法无定法。
德由心积,功由心修。人所做一切功德,都是修持身心,心行善事而积累;福田也是由心种得。心常善念,能生天人;心行慈悲,就是菩萨;心坚修道,就能成佛;心常俗想,就是众生。反过来,福由心作,祸由心为。一切灾祸也由心产生;起一恶念,能堕地狱;心邪成魔,魔子魔民为魔王所用。心行恶毒,就是罗刹。
心就是一切福田的种子,能作恶,能为善。只有通过修证,把身体静下来,才能证悟心净;否则,悟不得真心。悟得真心的人,禅宗是开悟。悟得自己身体里还有一个神识存在,明心见性才是真我。再往前行,可以出离肉体,生天堂是它,证果也是它;如作诸恶,堕地狱是它,脱牛变马还是它。无量劫来就是它来回换房子住,换形变态异新命,十法界里自选身。
心是身体的真正主人;但心还不能自己做主,而被六贼牵着走。别以为脑袋里想什么,自己说的算,能当家作主。其实,外界一件事物就能把心牵走了。有定力的人,能自己做主;因为神识在定中,外界一切对它没有妨碍。就像窗上有玻璃,但玻璃挡不住阳光,这就是没有妨碍。声闻、缘觉暂时能做主,长久还不能做主。
做主以后,不造诸恶,常修诸善,依佛行持。佛住世时,按照佛说的法修行,也有律仪;佛不住世,守持戒律。戒律有两个方面,一是依教奉行;二是奉持戒律。如果只依教奉行,不守持戒律,还是不能成就。必须在依教奉行的基础上,守持戒律,才能成就;这才是真正的持戒修行。
立佛行愿。佛发愿度众生;我也有志修道,未来一定会有成佛那一天,去度众生。我现在不是佛、不是菩萨;但是我有心修道,未来一定成就佛与菩萨。
这样行做的人,不久必定成佛。人每日的行做有漏,思维有漏。只有证得无漏的人、行菩萨道的人,如此行做,不久成佛。如果有人,不明自心。心由业牵,怎么能成佛呢?要想成佛,就从当下开始,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一些人,以为成佛得三大阿僧祇劫,太难了。我告诉诸位,品位前菩萨是太难了,品位菩萨后就容易了。心能转万物,而不被万物所转。如果有人,明自心,达自性一定能成佛。这样胜过读诵此经三十万遍,而且功德无量。因为佛的菩提之法是从自心流出,他人勉强不了。自心流出就是他人帮代不了、逼迫不了。如果他人能帮,佛把所有众生都拿到极乐世界不就行了吗!
自心流出,没有终结时间,能与这个宇宙同存,这才是金刚心。作恶众生是受苦受报无穷无尽,证道人享受法喜也无穷无尽,不坏不杂。是故佛与众生性是一样的,只有信与不信,修与不修,觉与不觉,才是佛与众生的区别。
【金刚经论第三】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名金刚经。世尊曰。金刚喻自性。经者喻自心。若人明自心。见自性。是人自己身中有经。六根门头。常放光明。照天照地。具足恒沙功德。出生四果、四相、十圣、三宝。乃至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功德皆从自己心地修成。不从外得。何以故。若是明心见性之人。常闻自己心佛。时时说法。时时度众生。时时现神通。时时作佛事。得此理者。名持金刚经。名得金刚不坏身也。
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法说,为什么称此经是金刚经?
佛说,金刚比喻自性,经者比喻自心。修行人明白自己有个心,通过修行,找到自己的性。人开悟以后,一切佛法,一读诵就通达义理。一样的佛经,若自己没修、没证,容易变成理障法执。
如果有人能明自心,见自性,这个人自己身中就有佛经。即自性是佛,法从自心流出。六根门头(见闻觉知),常放光明。照天照地,具足恒河沙功德。眼根不著色,清净心不被所迷,常观佛的法身在宇宙中无处不在。
眼睛所见处处都是般若,一切万物都自有规律。五行相生相克,生出万法,可以为众生利用。转有为法为无为心,这是具足眼功德。
耳根转贪声带来的境界,去掉障碍,觉自性本空,世间声声都是佛圆音说法。听得明白是佛圆音说法,听不明白就是障碍自性不空,沉沦万劫迷不知。转迷为觉,这是具足耳功德。
鼻根转贪香气带来的境界,香不喜,臭不烦。常闻自性功德妙香,不是外来,本自具足。转尘入为心出,这是具足鼻功德。
舌根转贪众味带来的境界,不食众生之肉,就是慈悲不杀众生身命。再用舌去说诚实语、佛法语、清净语、柔顺语,赞叹三宝,恭敬父母和他人,常餐佛法之味,常放光明。转众味为法味,这是具足舌功德。
身根离触带来的境界,昼夜处在法喜之中,生有禅昧之乐,去得寂灭之乐。转一切诸恶行杀盗淫,为一切善行戒定慧。身心常接受诸佛慈光照触,增长身功德。转苦为乐,这是具足身功德。
意根空诸法相所生境界,转触境攀缘、贪嗔邪见,为恒住净戒、随喜功德;转一切诸恶从意根生,为一切诸善从意根生;转诸非三业为清净三业。转有为法空,这是具足意功德。这样六根具足的功德,才能生出声闻四果,缘觉四向,菩萨十地和佛果。
一切功德,都是从自心的心地修成,不是从外边得到的。明心见性之人,常闻自性心佛说法度众生,现神通,做佛事,得金刚不坏之身。为什么要找自性观世音,自性就是观世音。讲法要直指人心,教修行人心内求法,不要心外求法。不要眼睛专见他人过失,口专说他人是非;自己的心声时时监督自己的行做。这样就名义上听懂这部经了,真懂还得去证悟。
佛法难闻。不管年龄大小,在这个世界上,听闻一部佛经,无量劫来有的人还是第一次,不要以为容易。就说现在这个世界,哪位法师在讲法,哪位法师在讲正法,有机缘亲临道场去听闻,非常难得。亲临道场和听录音完全是两回事,感应很不一样。能临道场来亲自听闻是无量劫来最大的善事,是无量劫种善根的人。今生能听闻到佛法都是三生有幸,实不容易;是人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最大的事。因为解决的是生死大事,得永久的利益;所以,其它小事,都是暂时利益。一些事物,可能是今生今世的大利益;而听闻佛法,却是生生世世的大利益,永远没有享尽的那一天。今天挣多少钱可能随时会失掉,爱也好、恨也好都是生灭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一忘掉。但听闻佛法一生不忘掉,生生世世不忘掉,直至成佛那一天。成佛是从听经闻法开始的,从当下这一念心开始的,明天的事不去想知,保持当下一念清净。
当下一念心能做主,长久心能不能做主?只有有证悟、有道的人能够做主;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可以随缘、可以不随缘;这才是做主。否则,只在当下一念做得了主;念念就像钟表的秒针一样,滴答走过,无量劫来就这么一下下地过去,却做不了主。所以,听闻佛法对所有人都确实是好事,是万幸的事。
【四句偈论第四】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金刚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偈等。为人演说。所得福德。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又胜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乃至百千万劫以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未审云何是四句偈。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误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长迷不觉。所以永劫堕落。诸佛常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云何空身。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气。九孔常流种种不净。四大假合。终须败坏。有知男女知身是幻。未死之前。当死一般。借此幻身。学佛修行。名悟身空一句偈也。复观自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令悟真心。常觉不昧。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二句偈也。复观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名悟性空三句偈也。复观如来所说经法。皆是方便。引导法门。如水洗尘。似病与药。令证心空法了。病退药除。名悟法空四句偈也。此四句偈乃是超凡入圣。进道门路。三世如来从此成佛。十方菩萨。依此进功。所以者何。悟得初句意。依义修行。便证预流须陀洹果。悟二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一来斯陀含果。悟三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不来阿那含果。悟四句意。依义修行。便证无诤阿罗汉果。此四句偈。大开诸佛道门。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能令闻者。悟佛知见。成佛无疑。是故得福胜前七宝身命布施。所得福德。百千亿分不及其一。
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法说,此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偈等,为人演说,所得福德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用整个娑婆世界为七宝去供养,也不如诵持四句偈的功德。此经中说受持四句偈,其它经中也说受持四句偈,都是说受持四句偈的心行功德要胜过财物供养功德。为什么受持四句偈的离相功德大于用满虚空七宝供养功德呢?
满虚空的七宝是外物、外财,本来就不属于自己,自己只是暂时使用它、支配它;自己不在这个世界时它又随他人去了,又被他人所支配。它具有这个物性,是受他人支配的。对于一个饿了几天几夜的人,拿着黄金不能当饭吃,饭食要比黄金贵重;对于家财万贯,不愁吃、不愁穿的人,黄金比什么都贵重。佛法的四句偈也如此,听闻佛法,入人的内心,使内心起变化,是柔能克刚。这柔的法无声、无色、无言、无说、无香、无味。四句偈入到人的心田,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可以改变人的身体状态。人都有肉体,没证悟时,那是业报之身;有证悟、有道果的人,那是快乐之身。世人成天不是愁这个,就是忧那个,成天被烦心的事围绕。难以忍受时,就去找寄托。小孩闹心上网吧,然后被网络虚拟所迷惑;大人闹心喝酒、赌博,然后就被酒局、赌局所迷惑。总而言之,心被身外境界牵着走,被这些所牵就是受邪惑,就没受持四句偈。贪著物欲之乐,下生就是畜生;贪著赌博之乐,下生就是邪魔鬼秽;贪著饮酒之乐,下生就是魔子魔民;贪著网络游戏之乐,下生就当蜘蛛织网去;专门见人过失、说人是非的,下生就脱生飞蛾、蝴蝶之类。生命状态是怎样轮回的呢?如蛾产卵,卵变虫、虫成蛹、蛹变蛾,如此分段循环。业报感召如此,业因不同,业果有别。所以,四句偈指的是从内心起变化。
静坐一须臾,胜造七宝塔。七宝塔再雄伟壮严,也有坏灭的那一天。静坐一须臾,就这一须臾,永远不失掉。今生静坐一须臾,下生再静坐一须臾,慢慢积累,总有成佛的那一天。造别的塔是福报,造自性的塔才是真功德。所以,用外财布施千万亿劫,所得都是人天福报;而受持佛说四句偈,是成就自性佛。
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蠕动含灵。自性本来就是不生不灭,只因迷、悟不同而升而沉。升就是生天,沉就是三恶道。为什么是这样呢?众生是常迷不觉。长期处在沉迷之中,出了三恶道,又被“人”这一道的酒、色、财、气四大魔军牵着走。
人生颠倒,将钱看得比命还重要,把名闻利养、酒色财气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人说两句坏话就放在心里,就为这两句坏话活着,成天想怎么不让他人说坏话。这么想有用吗?修证成佛了,还有人说坏话呢!能改变得了吗?自己就做自己的事,别为他人活着,对得起自己良心就行,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他人的看法是他人的事。谁若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对某些人来说却是最坏的事;反之,亦然。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是非各占百分之五十。你说你有理,对他人也有百分之五十为非;你说你没理,对他人也有百分之五十为是。你说那个人坏,却有一些人追随他、拥护他,他正得势;你说自己好,还有一帮人整你、害你。想一想,世事皆如此,是非利弊各占百分之五十,这是两边。众生由于迷和业感召,自性不显现。因为经常堕落三恶道,嗔恨心重、欲爱心重;所以,对佛法、对善心很难接受。这样的人是不觉不悟的人,永远不可能成就佛道。
若有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人须有善根,才能接近善知识,再经常听闻善法,按照佛教的正常功序去做,才有机缘听闻佛说的四句偈。不同的经典上有不同的四句偈,但是不管哪部经中的四句偈,总的概括起来就是;
一、空身。空身是由修证得来的,不是想空的,人若一天也没按佛法静坐禅行密修,哪来的空身?空身不是静坐时什么也不想;而是当静坐到一定程度后,先觉自身心里有一个念佛的。这还不算,真正的空身是静坐时,根本觉察不到身体的存在。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整个身体仿若坐在虚空,与虚空合为一体。走路时,如风摆柳,觉察不到身体的存在。
二、空心。空心是思维空。无念是空心的前提,心里不起一念,念一句佛号都很困难;那个境界念佛是真难。当人进入定境,想提起一句佛号来,提不动。脑里、心里一念不生、一念不起,就像一潭静水那么深邃平静。波澜不兴,一念难起。这时非常关键,如果继续下去,最容易起枯木禅;枯木禅空下去以后,不得证果;还容易着天魔类。这时,如同一块石头扔到平静的水面能起波澜一样,谁扔的很重要。所以,必须念佛,佛号提不起来也得提。为什么说一切佛法不离净土,根源就在这里。无论禅行、密修或其它法门,必须把这句佛号提起来,这时提起来的念是净念,似是思维念,不是思维念,实际是心在念。提起这句佛号以后保持住,心才不是枯木禅,而是和佛的禅,和正知、正念的禅接上。有证悟功夫的人,听到这里一定注意;没修到这里的时候,知道就行。
三、空性。当修行人得身空、心空以后,可以经常觉知自性本自清净。修行人的神识出离肉体到各个地方游走,它有一种渴望心;不要以为它无形无作,这时的神识是有想、有作的。它要到各个天上去观察,要到地府去观察,也想到其它佛国土去,不愿在这个世界上待着。因为它见到这个世界完全是颠倒的,虽然有好的一面,可是它不贪著、不喜欢这个世界,想离开这个世界。那它能离开吗?我告泝诸位,功德不具足,没有佛菩萨接引,没有西方三圣来接引,走不了。昨天的我已死掉,我没死也当死了,借此假身,修我真身,达到自性无染著。
四、空法。对这个世界、整个宇宙当中一切万物,一切生灭,如阳光、雨露,包括人的语言造作等等等等,都不起心、不起念、不受支配,完全是自己做主,就是空法。你说佛法,我如如不动;你说魔法,我也如如不动;你说魔王怎么恶,我感觉都是众生,和我都一样,性无差别。心不被这个世界上好坏、美丑、万事万物所动摇,这才能谈得上法空,成功了才有法空。这样才是四句偈。
再具体地讲,什么是身空呢?这个身体都是父母所生,九孔常流不净之物;地、水、火、风四大假合,几十年后要坏掉。有智慧的人,知身是幻、不真实,没死之前,就当它死了一般。我的身体已经死掉了,刚才讲的“昨天的我已经死掉,今天的我已经新生”就是这个道理。我没死,就当我死了,借此假身,修我真身。我现在的肉体之身是假身,将来修到阿惟越致菩萨金刚不坏之身,直至成佛,那才是真身,这才是借假修真。依佛戒行、依法修行,证得身空。从理论上讲身空,是想身空;从实相上是证得身空,方为身空;这是受持第一句偈。
再观自心。我的自心也不生、不灭,成佛由它,神通妙力还由它,境界生似有、境界灭又没有;这个心就是人经常自觉的。普通人说我得对得起良心,就是不受道德谴责,这是假心;修行人讲的是自性之心,知觉内里有个神识,悟到不生不灭,它才具足一切,又不显一切。这个我是真正的我,这个我是真正的主人,常觉不昧,不随妄想,依法修行,这时是证悟心空。今生身体里的思维心,被外缘所牵,不是心空。世事破坏佛法。世事指什么?你不想喝酒,有人请你喝酒;不想打麻将,有人找你打麻将;心又所执。总而言之,被这些世俗之事牵着走,心被所染,就没有心空;这是受持第二句偈。
再观察自性,寂然不动。它处在一种清净的状态中,随着事物变化无穷,对什么事物都能通达,不愚昧,不糊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做人,明明白白修道,明明白白证果,这是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觉知灵寂,无为常为。为什么观世音菩萨感应千手千眼,这是根据众生的根基不同而说法,实际万手万眼也能做到,只是未现。人现在这个业报之身,自性就在肉体里住持,被六根所覆;地府里那个性识也被押着,不能自由、不得自在;最后那个性识虽然在天上留守,也受困不能动。只有证得这些,才自明自白,自觉自知。不受业召感,变化万千,可为万千所通,通达宇宙法则,明白世间一切,才是证悟性空;这是受持第三句偈。
再有,菩萨境界是菩萨的性空,声闻有声闻的性空,大乘和小乘不一样,佛既为小乘人说,也为大乘人说,自然为三乘人都说了。根基不同,自己去感悟,现方便引导法门,是方便说;这些法都是方便说,都是根据众生的不同业力说。就像水洗灰尘,有病吃药一样,什么病吃什么药,我证我得心空,然后证得法中无我,心转万物破法执,心转万法破无明。无明在心灵当中,为尘缘杂染;当性外无明被功德化掉,自性显现出来,这时才能心转万法,法中无我,不受法则的约束。为什么,性在心里,拿不出来,做不了主。如这个身体想飞,须坐飞机,心性受身体束缚。这就是法,身体本身就是法,身体受大自然法则的约束。所以,还谈不上法中无我。只有证悟心空法空,才能药到病除;这是受持第四句偈。
四句偈就是身空、心空、性空、法空这四空,只有证得四空的人,才能超凡入圣。只有这四空,是入道、证果的门路,证罗汉果这么走;证菩萨果这么走;证佛果也得这么走。三世如来,十方菩萨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谁也没有例外。是入道必经之路,不能绕过。
得初句义,依义修行,能证一果罗汉。佛法非常有义理,若听闻了佛法后,就按佛法修行,一定证果。听闻不是目的,关键在修和行上。若想证一果罗汉,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天也没修行,进不了一果的道门。按照佛法去静坐念佛就是修行。行就是除了静坐念佛以外,还须持戒。日常行作不造业,行善积德,种福田,积功德,这才是行。只有这样的人,能证一果罗汉。依二句义再往前修行,能证二果罗汉。依三句义再往前修行,能证三果罗汉。依四句义修行直至四果罗汉。此四句偈菩萨有菩萨的修持,大开诸佛道门。要是不依义修行,光依义没修行,不入圣道;还是六道轮回。一果罗汉已经超凡入圣,他做什么事,别跟他模仿;他有七返生死,这七返生死肯定得了。他仍须生到此世界为人,小时候不懂事,也可能打过鸟,捕过魚,但不要跟他学,由于他是圣人,他所吃、所杀的这些动物,当他入道时,顷刻之间就能把这些业力化掉。要是跟他学,见他打鸟也打鸟,见他捕鱼也捕鱼,最后他能成圣人,发菩提心能超三界;而跟他学的人,还在这受报呢!区别就在这里。人没有修行,业力天天在增长,造的业有本、有息;他造的业好像也一样,但有功德,时间不长就还上了。如他有万贯家财,还个十元、八元,轻而易举;而跟他学的人,本来就穷,还想赊账,赊不到啊!所以,修行和不修行不一样,看他人造业不要模仿,果位根基不一样,最后受报也不一样。有些法语,那位法师那么说,也跟着说,一说就谬误、就造业。要依法不依人,依法做,依佛的戒律做,不要模仿他人。若见师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见同修怎么做我也怎么做,做出来各自的业报不一样。有道的人,可能顷刻之间化掉如须弥山那么高的业报;而无道的人,一个小过失的业报都化不了;而且业报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有道的人,消业如热水化雪;而无道的人,业报如雪上加霜,不但没化,还成冰山了。这就是读诵受持四句偈,并为人演说空身、空心、空性、空法,入佛知见。这样的人也能得到福报,必定成佛道。所以,外财布施所得的福德,不及其百千亿分之一,外财永远赶不上内财,永远只种福田,只得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