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099|回复: 17

[素食与佛教] 《佛遗教经讲解》中 佛 教 对 饮 食 的 看 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7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教对饮食的看法  (转)

——节录自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


经文:“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三德六味妙饮食


以上这段经文是讲饮食。人以食为天,不仅是人,一切有情生命都以食为头等大事。大家在公园里一定都有看到鸽子、松鼠等动物一天到晚不停地在找食物。鸽子、松鼠等动物的主要工作就是“吃饭”。


二十多年前,祖国大陆农村里的农民,为了填饱肚子的三餐,一年365天都在田园里劳动,可是,还是填不饱肚子。当时的社会,人们开口闭嘴、见面分手都离不开一个“食”字。如今,中国仍将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作为一项重大国策。就是当今物质高度文明的美国,人们日常生活也离不开食。确切地讲,人们就是因为“食”才忙碌着,就是因为“食”而活着。如果人没有食了,人的这一期生命也必将结束了。


许多人看到一些学佛人穿着随随便便,饮食也马马虎虎,不讲饮食营养,没有饮食卫生观念,以为学佛人不讲饮食,排斥饮食。这实在是莫大的误会。佛教不但没有排斥饮食,而且非常重视饮食,更对饮食文化贡献良多。


[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5-27 21:4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香馨 + 1 感恩布施!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轮未转,食轮先转


《大智度论》卷三中说:“比丘以乞食资养色身,清净延命。”比丘就是出家僧人。比丘,有乞士的含义。乞士就是,(1)上乞佛法以养慧命;(2)下乞饮食以养色身。从比丘一词中,可以见得出家僧人是离不开饮食的。换句话说,比丘就是饮食的异名词,比丘与饮食是密不可分的。


后世更有人大唱:“法轮未转,食轮先转”。过去,佛教寺院举行大法会时必有说法,“说法”是转法轮;又必行斋食,斋食称为食轮。现在,法会还未开始,厨房里已经开始准备斋饭了。这便是“法轮未转,食轮先转”。


不但出家比丘要饮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也需要饮食。《金刚经》一开头就向我们如实展现了佛陀持钵乞食的情景:“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佛陀亲自托钵上街挨家挨户乞食,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我们娑婆世界的佛、僧人、众生要饮食,其他佛国的众生也有饮食。《阿弥陀经》中就告诉我们:“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远离我们这里“十万亿佛土”外的极乐世界,也有“食时”,“食饭时间”。极乐世界众生“饭食经行”,吃完饭后,就开始修行。


饮食问题相当重要,菩萨在行菩萨道时,还将解决众生的饮食问题当作菩萨道的具体行为来做,把解决众生饮食问题作为成佛的一种重要承诺。《药师经》里说到,药师琉璃光佛在行菩萨道时,发下了十二条大愿。其中,第十一条大愿这样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有吃有喝,吃饱肚子,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上妙饮食”。《盂兰盆经》说:“具饭百味五果……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目连尊者为了救他的母亲解脱饿鬼苦难,就用“百味五果”、“尽世甘美”饭菜,“供养十方大德众僧”。“百味五果”、“尽世甘美”,是用以形容世间上最好吃的饭菜、水果等食品。“具饭百味五果”,又是形容饭菜、水果等食品品种繁多,具足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人体需要各种不同营养,因此,一餐饭里就要具有各种不同营养成分的食品。


吃上世间上“尽世甘美”的饮食,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品尝他方佛国的微妙饮食。《维摩诘经》里头就为我们作了示范。经中记载:舍利弗心想:“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舍利弗心一动念,维摩诘居士便已知晓,于是化作菩萨到“众香国”“香积佛”处取回“满钵香饭”。其饭的香气“普熏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维摩诘居士以此“香饭”供养与会菩萨、声闻、比丘等众。“诸菩萨声闻天人食此饭者,身安快乐。譬如一切乐庄严国诸菩萨也。”



大家都有参加“佛前上供”。我们在上供、用斋时,也以最好的饮食供养诸佛菩萨,以及法界一切众生,还不忘虔诚念诵观想:“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随愿皆饱满……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佛教饮食制造,早就注重色香味,“三德六味”。


“三德”

(1)净洁,指清洁卫生健康的食品;

(2)轻软,指食品吃起来柔软,而不粗糙涩滞,泛指好的食品;

(3)如法,指饮食制造得宜。


“六味”

苦、酸、甘、辛、咸、淡。食品色香味俱全,吃起来味道适宜,可口可乐,又有益身体健康,这就是三德六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吃粥吃饭入道途径


吃饭,看似普通平常之事,可是,吃饭在佛门中看来又是非常崇高的事,吃好饭还是佛家修行之道。《云门广录》上,有僧人问云门禅师:“请禅师指示入道的途径。”云门禅师说:“吃粥吃饭。”吃粥吃饭,是进入佛道的途径。大家天天吃粥吃饭,有没有“入道”?《景德传灯录》第六卷中,源律师请教慧海禅师:“如何用功?”慧海禅师答:“饿了吃饭,困了就睡。”《五灯会元》第十九卷中记录,一日,守端禅师上堂说:佛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我也有四弘誓愿。我的四弘誓愿是“饥来要吃饭,寒来就添衣,困时伸脚睡,热时爱风吹。” “饥来吃饭”是守端禅师的四弘誓愿之一。


我们这个肉体,是靠饮食来维持的,怎么可以不饮食呢?以前,我也受一些所谓的“老修行”的影响,也不爱饮食,不把饮食当作一件事,觉得饮食是浪费时间,真正要吃饭了,就随随便便吃点什么哄哄这个“臭皮囊”的身体算了。现在,大家明白了,原来吃饭是“四弘誓愿”之一。饥来无饭吃,身体无力气,神志也昏迷,哪还有佛的四弘誓愿?


我们这肉体,虽是四大假合无常的,但是,我们现在要借用它修行,所谓“借假修真”。然而,这肉体是要靠饮食来维持的。因此,我们要发愿“吃粥吃饭”,用了饮食才有健康的身体,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学法门、断烦恼、度众生、成佛道。饮食本来就是广大菩提行。


吃饭怎么是悟入佛道的途径?原来悟道是在平常的生活之中,悟道的过程仍然没有离开生活。吃饭如何是用功办道?原来禅师吃饭时就在吃饭,没有千般计算、万种思索分别,目前明明了了,这就是用功办道。我们凡人就不同了,人吃饭时心还在工作那里,甚至人在吃饭,心在烦恼,心在打种种妄想。


禅师吃饭是用功办道,禅师吃饭是“四弘誓愿”之一。可见,吃饭,并不是浪费光阴;吃饭,也不能够敷衍了事;吃饭,乃修行办功之大事!


中国汉传佛教,提倡素食。汉传佛教的素食烹饪技艺,在世界饮食文化中影响深远,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这个这里就不多讲了。


以上这些,说明了我们佛教对饮食,不仅讲吃饱,而且讲吃好。吃好饮食是美好、极乐生活的一部分。极乐的生活,是我们佛教所追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世间出世间饮食


经说:“汝等比丘,受诸饮食。”饮食,一般指我们吃的和喝的东西。依据《增一阿含经》说,食有长养、资益的意义。就是说,饮食有养育、资助、利益众生肉体的作用。食,如果是从一个有情众生的本身来讲,则有6种食。这就是(1)眼以睡眠、形色为食;(2)耳朵以声音为食;(3)鼻子以香气为食;(4)舌头以味为食;(5)身体以感触为食;(6)思想以法为食。


如果,从世间出世间上讲,则有9种食之分别:


(1)段食:以色、香、味、触等为体,分段而饮食的。

(2)触食,又称乐食。以精神的感触器官,接触外界之境,产生喜乐作用,而不觉饥饿。如棋迷下棋时,下到入迷,不吃饭亦不觉饥饿。

(3)思食,又称意念食。人们通过求生的顽强意志力可以维持生命。

(4)识食:识是精神的主体。识的活动,能缔造众生未来的高低层次的生命载体。因此,识称为食。

(5)念食:修行人忆念出世间善法,恒常不忘,能养育增长一切善根。

(6)法喜食:修行人闻法欢喜,能增长道业,养育法身慧命。

(7)禅悦食:修行人得禅定力,禅悦充满,能滋养修道品级。

(8)愿食:修行人发大誓愿,常修万行,普度众生,长养无上菩提道种。

(9)解脱食:修行人解脱种种惑业,不受生死逼迫,得大自在。


以上段、触、思、识四食,为世间食。又,段食仅限于欲界众生,其余的触、思、识三食则通于三界。再者,由于凡圣迷悟不同,因此,对上述四食也有区别。欲界凡夫以不净住食;色界、无色界众生以净不净住食;声闻、缘觉以清净住食。诸佛菩萨以示现住食。念、法喜、禅悦、願、解脱五食为出世间食,它们能养育法身慧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受饮食如服药


有条件的话,饮食吃饱、吃好,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一天到晚就是吃吃吃,没有条件也过分地追求好吃好喝,拼命讲究“三德六味”等等,这就要引起注意了。这也就是本经要提醒我们的。


有位赵先生家庭贫穷,但他很讲吃,天天要他太太煮好吃的饭菜给他吃。如果,他太太煮的菜不合他口味,他就打他太太,出手还相当凶狠。经常这样,他太太实在受不了,忍无可忍,最后服毒自尽。人们就向县衙报案,县太爷将赵先生捉拿归案,经过审判,就将赵先生打入死牢。赵先生因美食而家破人亡。


刘员外逝世了,留下万贯家财给他的儿子刘公子。刘公子一天到晚就是吃吃吃,好吃懒做,吃尽山珍海味,结果坐吃山空,吃掉万贯家财,最后,饿死在街边。《地藏经》中有个故事说:光目女的母亲因“好食啖鱼鳖之属,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计其命数,千万复倍”,最终堕落地狱,遭受极大苦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受诸饮食以除饥渴


本经文告诉我们:“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不管好吃的食品、不好吃的食品都不能吃太多。吃太多,偏食,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贪吃,吃过多的食物,还能发生营养过甚、肥胖症、食物中毒等种种病患。


“受诸饮食”,受,是接受,接受饮食,“当如服药”当作吃药。药,虽然有各种各样,有便宜有昂贵,但是,能治好病的就是好药。因此,对药品不要以好坏昂贵便宜、甘苦长短等来做取舍。饮食也是药品,它也是用来治病的。它治的是什么病呢?它治的是我们的饥渴病。所以,“于好于恶,勿生增减”,对喜欢吃的饮食不想多吃,对不喜欢吃的食品也要吃,对精细的饮食不要多吃,对粗糙的饮食也不可不吃,不能偏食,平等受食,讲究营养均衡,这是科学的饮食方法。


对喜欢吃的饮食不想多吃,吃少一点,这好办,吃少一点更觉好吃。对不喜欢吃的饮食也要吃,不能少吃,还是要吃那么多,这可不好办了。一般来说,我们对不喜欢吃的饮食,本来就不喜欢吃,一口都吃不下去,勉强吃一点还可以,可是,现在也要你吃那么多,吃饱,这可怎么办?不要紧,照样吃下去,而且,吃得非常开心。这就是“勿生增减”。


1983年,我在苏州灵岩山寺读书,全寺上至方丈和尚,下到僧众,早餐吃干饭,统统配以又咸又硬、黑如木炭的咸萝卜头。


萝卜头咸得不得了,吃一餐饭只要两三片萝卜头就足够了。游客看见眉毛紧皱,说:“这是什么生活?”如果,逢萝卜收成季节,我们就连续一个多月,吃饭只配萝卜。如果,逢包菜收成季节,我们就连续一个多月,吃饭只配包菜。这种伙食,我们吃了5年多。虽然,饮食生活艰苦,然而,我们却吃得开心,活得开心。


古往今来,许多高僧大德饮食生活都是非常艰苦,将佛法理论应用在饮食生活日常之中。近代,弘一法师未出家时,可谓风流倜傥人物,可是出家后,却过着戒律严谨,安贫守道的生活。


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见他吃饭只有一道咸菜,不忍心地说:“你不嫌这咸菜太咸吗?” 弘一法师回答:“咸有咸的味道。”弘一法师吃完饭,手里拿着一杯开水,夏先生看到难过地说:“怎么吃这种清淡的开水?难道茶都没有得吃吗?”弘一法师微笑说:“开水是淡,可是淡有淡的味道。”明白佛法,菜根有味,自然能吃出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凡人迷惑,吃四道菜叫苦连天,苦啊,“我的命怎么这般苦!吃饭才四道菜,人家吃饭五道菜,我好命苦呀!”吃四道菜,苦而不乐,就是吃上五道菜、六道菜仍然是苦而不乐。凡人心不知足,就是吃山珍海味,也是不知其味,而觉烦恼痛苦。佛法说,吃饭也能吃出佛法,悟入佛道。弘一法师的“咸有咸味”、“淡有淡味”的话语,就道出了佛法。


华严经》中,文殊菩萨回答智首菩萨问题时说到:“若得美食,当願众生,满足其願,心无羡欲;得不美食,当願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得柔软食,当願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得粗涩食,当願众生,心无染著,绝世贪爱。”随缘饮食,平等饮食,欢喜饮食,快乐自在。


经文说:“如蜂採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华通花。蜜蜂采花的行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蜜蜂采花,只采取花“味”,而不损坏花的色彩和香气。也就是说,蜜蜂采花,只要蜜蜂自己所需要的那一部份,它不去损害其他的部份,其他的那部份让给他人分享。这是蜜蜂采花的风格。我们中有些人就没有蜜蜂采花的高尚风格。小时候,我师父智参上人常常交代我们,参加宴会,见到再好吃的菜,也只能吃自己的那一份,别人的一份要留给别人。不可认为好吃就多吃,把别人的那一份也吃了。这同“蜜蜂采花”是一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当饮食趣自除恼


“比丘亦尔”,比丘也是这样,接受饮食,只为消除饥渴,不执著饮食之相好坏,不执著饮食之味好坏;比丘也是这样,“受人供养”,接受大众供养的饮食,或好吃或不好吃,都只是接受自己的那一份,让其余的饮食让给他人。这样我有得吃你也有得吃,大家都有得吃,物得其所,物得其用,没有浪费。我有饮食自然无烦恼,你有饮食自然也无烦恼,所以说,“趣自除恼”。不分别不执著平等受食,自然开心无烦恼。你欢喜接受饮食,供养、制造饮食的人也自然欢喜,所以说,“趣自除恼”。趣,就是“趣向”。没有饮食,是人生大烦恼之事,三天不让你饮食,看你烦恼不烦恼?一定烦恼。历史上,许多战争就跟饮食有关。有了饮食,填饱肚子,除去饥渴,自然消除饥渴烦恼。


上面说饮食能除病,现在这里说饮食还能除烦恼。有位禅师深得如来“趣自除恼”的至理。侍者说:“今天,我煮的饭太硬了。”禅师说:“今天,我正想吃硬饭。”禅师欢喜接受,“趣自除恼”,侍者听了也“趣自除恼”。第二天,侍者说:“今天,我炒的菜太咸了。”禅师说:“今天,我正想吃咸菜。”侍者说:“为什么?”禅师答:“吃完咸菜,我就喝开水。医学上说,多喝开水有益健康。”禅师、侍者开怀大笑,双双“趣自除恼”。


不好吃的饮食,不必要担心有人会多要,这就不必提了。但是,对于好吃的饮食,可能有人会“多求”,因此,佛对此再加以强调,说:“无得多求,坏其善心。”接受好吃的饮食,施主供养多少就多少,千万不可多要。有人说,我一定要“多求”。“多求”就是贪,你贪心还将伤害到施主的布施善心。施主因供养你不开心,甚至退善心,那么接受供养的人不但形象受损,而且折善损德。


经云:“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你一定要“多求”,那么你就是没有智慧的愚人。因为,智者通达礼义,懂得待人接物,明白自己的德行,明白自己的饭量,没有贪心。有智慧的人,能够“测量”一头牛能够运载多少物品,“不令过分”,不会让牛运载过多的物品,“以竭其力”,以致完全消耗牛的体力。一头牛运载超过牛所能承受的重量,这头牛就走不动了。


“牛”是比喻饮食的人。一个接受饮食的人也要知道自己“所堪多少”,就是清楚知道自己本人的饭量多少?清楚知道自己本人的德行多少?然后决定接受多少饮食,尽可能接受适量的“饮食”。佛制比丘用以接受饮食的钵,其大小就是根据本人的饭量大小而定,就是饭量大则钵大,饭量小则钵小。所以,比丘盛饭的钵,就叫“应量器”。


一个人吃太多“饮食”,长久以往,必将影响身体的健康。接受太多“饮食”,吃不了,倒掉,则浪费珍贵的饮食;另外还要想一想自己有多少福报?有多少德行?“食存五观”中有这一观:“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想想自己的德行,完全没有资格接受饮食。没有道德,接受供养,将来是要堕落的。接受供养,不好好用功办道,不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业,来生必定“披毛带角还”。佛经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披毛带角”就是投胎做牛马等畜生披着毛皮带着头角还债。“了道”,就是“了脱生死”之道。你了脱生死道了,你成佛做祖了,你才真正报答了施主之恩。


《僧祗律》中说:“多食有五苦:一、大便数;二、小便数;三、多睡;四、身重不堪修养;五、多患不消化也。”一个人每天吃太多的食物,或者太讲究美食,则增长贪心,妨碍修行,影响身体健康,闹出人命。


贪吃的人,明白了以上经文后,还可以做一种叫“食厌想”的观想,它对治疗贪吃病也很有效。许多同修通过“食厌想”而不再贪吃。什么是“食厌想”呢?《法苑珠林》说,“食厌想”:观想世间饮食由种种不净的因缘而产生,如肉从精血水道生,精血水道是为脓虫住处。又如苏乳酪从血变所成,血水与烂脓无异。以此观想,能远离对食物之贪爱,而达到厌食的效果。还有《地藏经》中说到:地藏菩萨“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这是说,对饮食没有限度的人,将来要得饥渴、咽喉疾病的报应。


饮食的目的,在于消除饥渴,养身健体,如法饮食更能延年益寿。因此,讲究实益,没有必要铺张浪费。反而,有时吃些粗粮淡菜,对身体健康有益。吃清茶淡饭,并不是难以见人的事。《荀子·天论》里说:“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君子吃豆类,喝清水,过清苦生活,并不是愚昧。大梅禅师“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的诗句,也道出了僧人清苦生活的本色。然而,如今有些人经济条件很好,就是不买好的食物,上街专门找便宜的菜摊,购买最便宜的蔬菜,买自己不喜欢的蔬菜,还要讨价还价,钱财抓得紧紧的,煮饭吃饭随随便便,马马虎虎,不讲卫生,还说自己是“惜福”,能吃苦,不贪饮食,是讲修行,其实,这已是贪了。


饮食,除饥渴,养身体,消烦恼。可是,贪求迷恋饮食,则“竭其力”,适得其反,是谓愚人。现在,我们根据我们的条件正当享有、正当追求美食,是完全符合佛法精神。我们拥有饮食就很知足,就有惭愧心,更何况是接受好的饮食?!如今,我们虽然是自力更生,自给自养,可以较自由地选择饮食,然而,我们仍然需要有以上经文所说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饮食行持及其他

说到这里,我们顺便再来简单了解一下中国丛林生活中僧人用餐仪规,以及僧人饮食方面情况。
   

吃饭的行持

中国汉传佛教僧人住在寺院内,饮食由寺院统一制作,僧人从事农田耕种等劳动,自己生产粮食蔬菜,也接受施主供养。
用斋板响,大家从各个殿堂鱼贯出来到吃饭的斋堂,依序端身正坐,坐势如钟。“行堂师”为大家上饭菜之后,大家先念“供养词”,唱佛菩萨名号,供养佛法僧、法界诸众生。念诵结束,拿起筷子,端菜碗过来放好,然后端饭碗过来,才开始吃饭。端饭碗时,左手持碗,大姆指压在碗边上,其余四指托碗底,叫做“龙含珠”。左手比喻龙头,碗比喻珠。右手拿筷子,叫做“龙爪点珠”。古人说,这是“吉祥尊贵相”。


开始吃饭时,要作三念,就是在第一口饭时,心中默念:“願断一切恶;”在第二口饭时,心中默念:“願修一切善;”在第三口饭时,心中默念:“願度一切众生断恶修善,普共成佛。”吃第四口饭时才可以吃菜。


吃饭之中,还必须始终作“五种观想”,这就是“食存五观”。一、观“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观“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观“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观“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观“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吃完饭,摆好碗筷,还要唱谢词,感谢天地日月万物、国家人民众生,并祝“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饭食己讫,当願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吃饭之中,没有碗筷相碰、嚼食等声,非常安静,上百位僧人在斋堂吃饭,斋堂外游客走过都不知道斋堂内有人在用斋。据说,朱德到福州鼓山涌泉寺参观,刚好从斋堂外经过,有人告诉他里面有上百位僧人正在吃饭。朱德不信,往门缝一看,大吃一惊,连忙称赞说:“怎么上百人吃饭一点声音都没有?佛门纪律比军队纪律还好!”


平时,我们各位吃饭前,也应该恭敬默念:“供养十方三宝一切众生。”然后开始用餐。用餐后以感恩的心默会:“感谢天地万物、一切众生!祝愿一切众生断恶修善,皆成佛道!”我们不仅自己有色良好的习惯,也要教导我们的儿子们有这个良好的习惯。但是,不勉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饮食卫生有功德


有人说:“佛门饭菜,味道不错,就是卫生不够。”他们的根据是,有些寺院厨房邋邋遢遢,蔬菜随便放着;怕浪费水有罪,碗、碟、蔬菜也不怎么洗,等等。其实,佛教是最重视饮食卫生。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第三十六卷中,佛说:“若诸苾刍曾所触钵,未好净洗。若小钵,若匙,若铜盏,若安盐器,而用饮用食者,皆得波逸底迦罪。”梵语“波逸底迦”又译“波逸提”,意译应忏悔、令堕等。是说,所犯的罪比较轻,如果及时忏悔,罪业可以消除;如果犯罪的人不及时忏悔,这些罪能够令犯罪的人堕落恶道。又说:“若手触钵袋,若拭巾、锡杖,若户钥及锁,如是等物。若触捉已,不净洗手,捉余饮食,乃至果等,吞咽之时,皆得波逸底迦罪。”


我们都知道吃不卫生的饮食,能感染种种疾病。佛更告诉我们吃不卫生的食物,或让不净之物接触食物,或给人不卫生食物,都犯“波逸底迦罪”,都可能招来恶报。《佛说护净经》是宣扬饮食卫生的经典。经中佛告诉阿难,有比丘“食不净食,堕此臭秽粪屎池中,常食不净。五百万世中受此苦恼。”经中又记载说,有一比丘以不净的手接触僧众饮食,以不卫生的饮食供养僧众,后堕饿鬼中受苦。又说:“诸有设食之处,一切如法作斋,不得怀挟余残食。”什么是残食?“于先尝啜此食,都作残食。”该经又说:“如法作斋食,可得福德。诸天欢喜,百神庆悦,天神拥护。”


佛还教导佛子不要吃葱蒜薤菲兴渠等五辛。五辛之所以禁吃,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吃五辛后,讲话有五辛味,大小便乃至整个身体都有五辛味,不符合“卫生”要求。


佛教的饮食,不但讲究卫生饮食,而且讲健康饮食。回教徒严禁吃“性情不好的动场肉”,说是为了“卫性。”佛教饮食不仅讲“卫性”饮食,而且,讲“卫心”饮食。佛教提倡素食,不杀生,禁吃一切动场肉,就是基于保护慈悲心,增长慈悲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9 02:45 , Processed in 0.195772 second(s), 18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