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080|回复: 25

[地藏法门] 《大集大乘地藏十轮经》讲记(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9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梦参老和尚主讲

因为持诵地藏菩萨、恭敬地藏菩萨,这位菩萨能够让你持戒坚固,就像妙高山那样子,“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说到精进难坏,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我们修一法,例如念《地藏经》,或者观想地藏菩萨圣像,当你修行的时候,会有很多障碍,障碍的意思就是让你做不成的意思。你每天诵一部《地藏经》,不过总是有些事情,让你中断不能诵经;如果坚持念地藏菩萨的圣号,使它不间断,任何的破坏也破坏不了你的精进,为什么破坏不了?你有一种坚固的心力,我们往往是有一些障碍就克服不了,做不到,这个时候精进跟懈怠两者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学佛的人,信佛的人,得不到实在的利益,是我们的精进不够,不能坚持。


  我们要发愿,一天诵一部《地藏经》,在任何困难的时候,都不间断,那么精进就有力量。为什么要精进呢?也就是不中断,很多人做不到,这看来是很小的事情,例如说我一天要念一百声的地藏菩萨圣号,我想这个很容易,不会断,你自己的意识忘了,或者一个间岔,今天就没有做了,我想每位道友都有这种体会。


  当你最初发愿信三宝之后,我跟很多道友讲过,受了三归依,从这天起,每天晚上临睡觉的时候念十声“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念完了再睡,早晨眼睛一睁开,就在床上先念十声“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样极简单了吧!每个人认为自己绝对做得到,我问了很多道友,当初他受三归依时,他保证做得到,隔一年再问他:“你有没有做?是天天做?”“哎呀忘了!”什么原因?当然是我们经常的推拖,业障懈怠,没有把这件事当一回事。


  像上面说的这么多地藏菩萨功德,就是佛跟无垢生天帝释说的。我们听到之后,有没有这个信心?这就是大问题。我们往往听经听了很多,学法也学了不少。很多道友经常说:“我对佛法知道太少,所以不能入门。”我的看法不是这样,我说:“你知道的很多!”起码你知道什么叫佛,法,僧。不会用功?念地藏菩萨总该会吧!念观世音菩萨总该会吧!你有念吗?你一天念了好多声?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睡眠、做事的时候,你心里缘念三宝又有好多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有好多道友共同吃饭,我心里就想,在这个时候东说西说的,就是不说佛,不说法,不说僧,如果你随时这样来提醒大家,他认为你很讨厌,太啰嗦。有没有这种感觉?你不说,他就是忘了。你一天二十四小时在缘念三宝的时候,到了晚上休息时,想一想:“我今天有多少时间念佛、念法、念僧?”你说求感应、求加持,感应、加持都是你自己。我记得星云法师说过,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若能够这样子观想,长时间观想,不说二十四小时,就是三分之一,八小时,乃至于一天能有四个小时,缘念三宝,精进不懈,绝对不会堕三涂的;你再增加八小时,再加十二个小时,一定能成道业的。

  我们为什么不明?为什么不通?为什么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智能?为什么入不了定?因为你的心跟三宝还是有很远的距离,我说这句话大家可能听得很不入耳。因为我信佛很多年了,现在天天念佛,我是专业的,有时候在大家聚会当中,突然间就想起了,现在大家在干什么呢?是在说佛呢?是在说佛法呢?是在修行呢?是在放逸懈怠吗?想要像金刚一样安忍不动,像大地那样,我们还得多用些功夫。

  “静虑深密,犹如秘藏,等至严丽,如妙花鬘,智能深广,犹如大海,无所染着,譬太虚空,妙果近因,如众花叶,伏诸外道,如师子王,降诸天魔,如大龙象,斩烦恼贼,犹如神剑,厌诸喧杂,如独觉乘,洗烦恼垢,如清净水,能除臭秽,如疾飘风,断众结缚,如利刀剑。”

  “静虑深密,犹如秘藏”,静虑就是思虑,也就是在自己静下来思虑的时候,这就是甚深境界,这是不可思议的。例如我们随便持哪一个咒,长咒就是陀罗尼,短咒就是三个字、四个字,真言只说一个字,例如“嗡”字,很多字都是种子字,看是哪一位菩萨所传的。地藏菩萨就有这些功德、这些功力,能够让我们“等至严丽,如妙花鬘,智能深广,犹如大海。”这是佛赞叹地藏菩萨的语句。

  “无所染着,譬太虚空”,太虚空是无所染着的,虚空是无所染着的,过去的妙果是由他修因说的,现在所修的因是成就未来的妙果,“妙果近因,如众花叶”,像开花结果的时候,因为还得用枝叶来扶持它。好花还得绿叶扶,你的种子种下去了,先长叶子,后来才开花。叶子要吸收营养,那是有关系的。降伏一些外道,像师子王降伏一切天魔,“如大龙象,斩烦恼贼”,犹如神剑,神剑就是智能剑。

       “厌诸喧杂,如独觉乘”,独觉呢?他要找寂静深山的地方修行,厌离喧哗。“洗烦恼垢,如清净水”,这两句是上句对下句的,我们要想洗净烦恼,地藏菩萨就变成清净水,洗净我们的烦恼;要想除去臭秽,如疾风,把臭秽飘走了。“断众结缚,如利刀剑”,结缚是指我们的惑业,无量劫来的惑业,把我们缚住。就像我们身上好多的枷锁捆绑,解不开。

  “护诸怖畏,如亲如友,防诸怨敌,如堑如城,救诸危难,犹如父母,藏诸怯劣,犹如丛林,如夏远行所投大树,与热渴者作清泠水,与饥乏者作诸甘果,为露形者作诸衣服,为热乏者作大密云,为贫匮者作如意宝,为恐惧者作所归依,为诸稼穑作甘泽雨,为诸浊水作月爱珠。”

  “护诸怖畏,如亲如友”,生起恐怖了,我们的亲人、朋友会帮我们解除困难的。防怨贼,怕怨贼来攻我们,那就修城,城外修堑,堑就是护城河,这都是比方的意思。“救诸危难,犹如父母”,任何人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娘的,都叫妈妈。人在临死的时候,或者在最危难的时候,或是小孩痛苦的时候,大多数是喊娘的,只有我们的父母,才关心我们,地藏菩萨就是像我们的父母那样子似的保护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藏诸怯劣,犹如丛林”,在那么一片大森林里,有什么恐怖就逃难到里面去躲避。“如夏远行所投大树”,像走远路的时候,被太阳晒得很痛苦的时候,走到大树下去乘凉。地藏菩萨就像大树给我们乘凉,要是热恼又很渴,那么地藏菩萨就像清凉水那样子似的;还有饥渴贫乏,作诸甘果就是很美妙的饮食。没有衣服穿,“露形者”,地藏菩萨就施舍衣服给我们。

  “为热乏者作大密云”,很热恼的时候,像密云把太阳一遮住,我们立时就感觉清凉。

  “为贫匮者作如意宝”,如意宝,如穷困者得到宝藏,就像地藏菩萨手里的宝珠似的,能出现像如意这样的宝贝。

  “为恐惧者作所归依”,害怕就归依菩萨,他就心得安稳,不害怕。“为诸稼穑作甘泽雨”,到了干旱的时候,庄稼长不好,地藏菩萨就给我们降甘雨,是那样的意思。“为诸浊水作月爱珠”,我们这里没有这种珠子,这个月爱珠能够把浊水变成清净水,即使是很混浊的水,把月爱珠放下去,水马上就清净。

  所以在混浊、不清净的时候,一念地藏菩萨圣号,我们心里就清净了。在烦恼的时候,不得解脱,就可以到佛堂或者对着地藏像,静坐一下,念地藏菩萨圣号,你会感觉到好很多,这都是形容地藏菩萨的功德。

  “令诸有情善根不坏,现妙境界,令众欣悦,劝发有情,增上惭愧,求福慧者,令具庄严,能除烦恼,如吐下药,能摄乱心,如等持境,辩才无滞,如水激轮,摄事系心,如观妙色,安忍坚住,如妙高山,总持深广,犹如大海,神足无碍,譬若虚空,灭除一切惑障习气,犹如烈日销释轻冰,常游静虑无色正道,一切智智妙宝洲堵,能无功用转大*轮。”

  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如果我们现在已经种下种子,有了善根,或者来生的善根不坏,又能遇到地藏菩萨,念地藏菩萨圣号,地藏菩萨就能加持你。地藏菩萨在《地藏经》上,对释迦牟尼佛发的愿,释迦牟尼佛把末法众生咐嘱给他,他说:“只要在佛法之中,有一微尘一滴水那样子的功德,我都能使他解脱。”他发了愿,他要做。只要善根种下去,等因缘成熟,一定成长,现妙境界,令众欣悦。

         现在这个会上就表现了,他所现的都是很殊胜、很不可思议的境界,大家都生欢喜心,可以令一切有情生惭愧心,晓得自己为什么不能解脱?为什么不能积聚善业?为什么不能帮助别人?为什么自己的自私心那么重?为什么这么多的苦难加到自己身上?那就悔愧自己过去做的不对,没有积福业,所以今生事事不如人。那么,地藏菩萨就能帮助你,使你增长福慧,使你忏悔心强壮,使你能够庄严,使你能够除掉烦恼。如果是腹部不清净,就吃一点泻药;就像我们有很多的烦恼,不晓得怎么解脱,多念地藏菩萨圣号,念《地藏经》,你就能够解脱,就是这个涵义。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心很散乱,就多念念圣号,念圣号是最好的方法。有时候我们念经,效果都不好,就念圣号,可以考验自己的散乱心,也考验你所具足的烦恼。念一百声不行,就念一千声;不行,就念一万声;不行,就念十万声;还不行,就念一百万声。这样效果就产生了,我不是瞎说的,我自己就这么做过的。我先准备念一千声,不成,那念一万声,一万声还不成,念十万声,十万声不成,就念一百万声,那就行了。如果还不行,再继续念,不定数量的念。但是,这只是为某一件事情,我想做某一件事情,想达到平安,想达到如意,自己要先测验一下,那就念吧!最初念的时候,还会散乱,等你念到十万声、几十万声以上,散乱自然就少了,这叫功夫,谁做都一样。你们如是念,也如是这样,谁肯去做,就这样。但是你得放下,黑夜白日的念。你要定期限,或者二十天,念一百万声,我一天平均念好多声,一定要做到,做不到你可以不睡觉,不吃饭,等做到了,也用不着不吃饭、不睡觉,你可以照样的睡,还是这样的念。

  你要是学观音法门,念观世音菩萨也可以,念哪一个菩萨圣号都可以,只要你肯精进,肯用功,就能得到。这些都是用比喻的,讲经说法,或者跟人家辩论,你没有辩才,经常有障碍,人家问了,答不出来,那就多念地藏菩萨圣号,增长你的智能。或者喝点地藏水加持你,那个时候对境能够摄住你的心了,不然你对境摄不住心。境就是现象,面对一切现象,你能够不动心。

  “如观妙色,安忍坚住”,妙色是什么色?妙色是无色。这就深了,如观妙色身,妙色身是无相的。举个例子,观地藏菩萨圣像的时候,我们借这个色相的色身,是假的;画的或者是塑的,但是假的会生出真的。真的是什么样子呢?无相之相,妙色身是光明的,这样观久了,那光明跟你的光明,跟你的自心,跟你自性的地藏心,两者相结合起来,安忍坚住不动。

  总持一切法的、持无量义的深度,像大海那样的智能。神足就是神通,神足通,他的神足无碍,犹如虚空。虚空对一切都是无障碍,这就是地藏菩萨的功德,他的修行,证得很深入,把一切的障碍、烦恼习气全断了。断的情况就像太阳照薄冰似的,太阳一出来薄冰全化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常游静虑无色正道”,无色的正道是什么?就是智能,就是菩提道,就是无生法忍。无色,一切色相都没有。真正的道是无道,那么就能够得到一切智智。一切智是普通的,一切智智就是专指佛说的一切智能。最殊胜的智能就是一切智智,这时候才能够转最殊胜的不可思议的妙*轮,妙*轮就是使众生一切的无明感染都能消除。

  “善男子,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具如是等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与诸眷属欲来至此,先现如是神通之相。世尊说是地藏菩萨诸功德已。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与八十百千那庾多频跋罗菩萨,以神通力,现声闻像,从南方来,至佛前住,与诸眷属,恭敬顶礼世尊双足,右绕三匝,在如来前,合掌而立,以颂赞曰:”

  佛就向无垢生天帝释赞叹这位地藏菩萨,具足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而他的眷属,也就是长随他度众生的这一批人,那不是过数量的,而是有八十百千十兆频跋罗来到这里度众生的菩萨。虽然菩萨还未到,但是他们就先现出了如是神通之相。“世尊说是地藏菩萨诸功德已”,无垢生天帝释问为什么有这些瑞相显现呢?佛就告诉他,因为有一位菩萨叫地藏菩萨,带着他的八十百千频跋罗那庾多的眷属,来到这个地方供养我;来到我们这个大集会随喜功德,所以有这么多殊胜的境相。佛刚说完了,地藏菩萨也就到了。

  “尔时地藏菩萨摩萨,与八十百千那庾多频跋罗菩萨,以神通力,现声闻像,从南方来。”从南方来,当然是指佛在说法的时候,地藏菩萨从罗邻山这个地方来。不过有的人解释说,罗邻山就是地藏菩萨的净土。不过,如果是他的净土,他应该就在罗邻山住着,为什么还从南方来呢?地藏菩萨究竟在什么地方住?遍一切处。哪个地方有地狱,哪个地方有苦难,地藏菩萨就在什么地方住,从什么地方来都可以。佛说完了,地藏菩萨以他的神通力,到了会场。

  “尔时”正是佛对着无垢生天帝释说完话的时候,地藏菩萨就与他的眷属,现声闻像,从南方来,来了就到了佛前住,来的时候先做个仪式,先恭敬顶礼世尊双足,这就是我们每逢礼拜的时候都做的仪式。大家礼拜时,为什么两个手掌要翻呢?双手是接佛的双足,就叫头面接足皈命礼。两手不要距离头部太远,因为你的脸面跟你的手都趴在佛的双足上,头面接足,两手接足,脸面就依着佛足,就是头面接足皈命礼,皈命礼要顶礼世尊双足。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在世说法的时候,我们到寺庙的时候,或者遇见塔的时候,一定要顺绕三匝,也就是绕三圈。为什么寺庙大殿上的佛像要塑在中间?不靠在墙壁呢?因为要绕佛,一进来一定向右绕,也就是佛所规定的顺时针绕,绕了三匝而后顶礼。进来一定先绕三匝,三匝完了顶礼,顶礼完了在佛前坐。

  但是这个时候地藏菩萨来了,到了佛前,绕了三匝之后而立,用偈颂来赞叹佛的功德。佛赞叹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又赞叹佛;地藏菩萨还没有来就现神通,佛就赞叹他的功德不可思议。他到了佛的面前,恭恭敬敬顶礼佛之后右绕三匝,立在佛的面前合掌,赞叹佛的功德。

  “两足尊导师,慈心常普覆,安忍如大地,遍除嗔忿心。”

  这是第一个偈颂,四句为一偈,总共是三十四赞,也就是用三十四个偈颂来赞叹佛。“两足尊导师”,就是福足慧足,给一切众生作引导的导师,能够引导一切众生出离苦海。“慈心常普覆”,说佛的大慈心常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快乐。慈心是给快乐的,普是普遍的,没有遗漏、平等的。

  “覆”是盖覆的意思,就是佛的慈心普覆一切众生。

  “安忍如大地,遍除嗔忿心”,安忍是忍受的意思,对一切众生所有的恼害,所有一切不如法的事情,五浊恶世的种种灾难,佛以大慈心,不但能忍受而且能拔除。佛本身是没有嗔忿心的,众生有嗔念,佛替他们除掉。普覆就是遍众生的意思,也就是要遍除众生的嗔忿心。慎怒心就是嗔痴最厉害的一个,所以,众生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这是是众生的嗔恨心,稍微不如意就发脾气,一发脾气就把他的功德林烧了。这是第一个赞叹的偈颂。

       “具殊胜相好,庄严诸佛国,能以谛慈悲,充满一切土。”

  佛的相貌是具足的,不在人天间而具足无量庄严相好。这个相貌有两种,一种是化身相,一种是报身相。报身相,像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报身千丈圆满,跟阿弥陀佛的无量光佛一样,无量寿光是佛的报身相,诸佛的殊胜相,不论报身化身,都是殊胜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叫人天相,佛有无量庄严相好。

  “庄严诸佛国”,庄严一切的佛国土,诸佛国土可以说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国土,也可以说是普遍法界的一切佛国土;佛佛都是庄严的佛国土,佛的慈悲不是爱见大悲,而是“谛慈悲”。谛就是真理,所谓真理就是真心,也就是我们的实相,这个谛是指这个涵义。“谛慈悲”,如理的慈悲,而拔除一切痛苦,给一切众生快乐。让一切众生都能够明了自己的法性,让一切众生都能具足般若智慧,充满一切佛国土。佛的慈悲是没有分别的救度一切众生,这是第二个偈颂。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永绝诸爱网,如实善安住,舍诸清净国,度染浊众生。”

  这是赞叹释迦牟尼佛。成佛,得到究竟清净,爱欲是永远没有了。这个网字是形容词;爱欲的爱就像那网似的,想找个起头也找不到,掉到网里面就出不来的意思。佛已经永远断绝爱欲网,不但他自己断绝了,他还要断绝一切众生的爱欲网。能够证得真实的实际理体而善安住,常住于寂静无为的境界,也就是涅槃。我们说:“他安住在常寂光净土!”这么好的地方,佛不住,“舍诸清净国”,舍他的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来到五浊恶世度染浊众生。这个世界的众生染垢是很重的,佛是为了度他们而来的。这是赞叹佛的功德,佛的功德不可思议。

  “本愿摄秽土,成熟恶众生,起坚固正勤,久修诸苦行。”

  佛在这娑婆世界度众生,很不容易,这是他本来的愿力,他初发心时的愿力。说将来成佛的时候要度最苦的、最脏的众生,要到那个地方去;那些众生是具足一切恶见的,刚强难调难度,我要把他们都成熟了。那不是轻易可以做得到的,必须经过无量劫的勇猛精进,勤修不息,坚固正勤。“久修诸苦行”,修苦行就是能够示现跟众生同类来修苦行,示现作榜样,在苦难当中修,才来成熟众生的。下面是重复的。

  “久修诸苦行,闻生悚惧心,修诸施戒忍,及精进定慧。”

  修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就是六波罗蜜。怎么成就六波罗蜜呢?修无量的苦行。所以,释迦牟尼佛说这个娑婆世界上,没有一个微尘不是佛舍生命的地方。普贤十大愿王的第八大愿,佛是怎么样来这个世界度众生的?他书写经典的时候发愿利益众生,没有纸,就把身上的皮剥下来作纸,把骨头当作笔,把身上的血当作墨,他是这样的书写经典。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学经的时候,要生起这样的恭敬心,想到佛过去为了度我们,他所修的这些苦行;我们一听到这样的境界,就会生起畏惧心。投身饲虎,割肉喂鹰,像这类事情我们都是听说的,想起来会产生悚惧。佛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久修得来的。

  “曾供事无量,佛菩萨声闻,及济诸有情,饥渴病死者。”

  上求下化,向一切诸佛求法,供养一切诸佛,供养贤圣僧。还要求度众生,“下化”就是济度一切有情,舍自己救他人。

  “本为他有情,自舍多身命,本为正法故,舍多骨血皮。”

  为了利益众生,自己舍自己的身命,利益他人,这跟我们恰恰相反的。我们往往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却伤害了别人的生命。口里说我为了大家怎么样,其实是大家为了我。古来说那些话的将军都是一样的,以前有句诗:“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位将军成名了,你晓得死了好多人才成就他?在战场上牺牲好多人才成就他,这是业。但是佛恰恰相反的,为了有情众生,舍自己多生的身命,这不是一生、两生。佛曾经为了一个众生,用好多劫,舍自己身命救他。为了求正法,保存正法,可以用自己的皮来做纸,用骨头来做笔,用血来做墨,书写经典,在普贤菩萨第八大愿里头就是这样说的。

  “弃舍自安乐,悲愍诸有情,专为诸有情,勤修断惑网。”

  他不为自求安乐,专为众生得幸福,就像观世音菩萨似的,每一位菩萨、每一位佛都如是。极乐世界虽好,观世音菩萨不在极乐世界住,而是到娑婆世界度众生。释迦牟尼佛的华藏世界是清净国土,他到华严世界示现,到娑婆世界度苦众生,其它的诸佛寿命有八万四千岁的,有八万岁的,有四万岁的,释迦牟尼佛的寿命只有一百岁。

  “善护于六根,恒远离诸欲,观有为无常,苦空无我性。诸苦业增长,皆贪爱为因,故先于六根,永断诸贪欲。”

  佛看见众生的苦业在增长,为什么会增长苦业?是因为贪爱,以贪爱为因,感到苦业的苦果。你应当认识到,好好护持你的六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善护不要放逸,不要造罪,不要起种种的贪欲,远离一切欲。观一切有为法,世间一切法,凡是有形有相的,这些有为法都是无常的,观一切法是无常,观一切法是苦,观一切法是空。

  苦业增长,你知道这个苦果是怎样来的?是贪爱为因,由贪爱来的。所以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头,要是把贪欲断了,苦业就不会增长,苦业不增长,你就不受苦。佛在这里示现教育一切众生,赞叹佛在因地以这种方式教导化度众生。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普于有情界,常安住大悲,虽得胜菩提,而不舍本愿。”

  这是赞叹佛在有情界,常时的发大悲心,看着有情众生苦难。虽然佛已经证得殊胜的菩提果,但是他本来的愿是利众生的,不舍本来的愿力,所以还来这里度众生。如果从理上讲,佛度一切众生无众生可度,我们现在先讲事不讲理,因为地藏菩萨赞叹佛就从我们众生所能体会到的事开始。我们是怎么来的?我们就是这么来的,这就叫十轮。十轮是苦轮,要断这个苦轮,就得修佛的智轮。以智轮来对治苦轮,两者对比,地藏菩萨在赞叹佛的时候,很简略地提个名词而已。为什么不说?他知道一切诸法皆是空的,皆是假的,但是众生不知道,众生是真苦。

  “随见诸有情,逼切在众苦,随起勤精进,勇猛而济拔。”

  他见到了一切诸有情,被苦楚逼迫,的确在诸苦当中。所以佛就勇猛精进,来济拔这些受苦众生。因此就给他们示范,希妄他们勤修布施,要持戒,要忍辱,要精进,要修定,要求般若智能。

  “令勤修施戒,忍进定般若,如母于一子,慈心而养育。”

  “如母于一子,慈心而养育”,就像妈妈只生这么一个孩子。母亲的整个身心,就是为了这个孩子,爱护、养育这个孩子,这是母爱。至于现在有的母亲把两个孩子都杀死,推到海里,那是特殊的现象。现在,这个社会的业障太重,才会产生这些现象,这是业障特重。一般而言,母亲爱孩子的心,百分之百都是真切的,现在的人,都有点打折扣。有人举这个例子,妈妈杀孩子也多,子女杀父母的更多,这就说明了这个五浊恶世是到了业障极深重的时候。因此佛精勤真切要想成佛,就是想要度众生。

  “本于有情类,常住普慈心,故速证菩提,度脱无量众。”

  佛是为了众生才修佛道,为了众生才成佛,成佛了好度众生。

  “本修菩提行,无不为众生,故今于有情,不舍于六度。昔常于末世,求无上菩提,今还末世中,速成无上觉。”

  佛是永远不停地度众生,精勤不息。为了众生才修菩提行,为了众生才修佛道,成了佛道,还是要度众生,度脱无量的众生。在地藏菩萨赞叹佛的时候,佛并不是我们所看见的释迦牟尼佛。从发心、证菩提、度众生、成佛、入涅槃,地藏菩萨所看见的不是这样,是成了佛度众生,度了众生又成了佛,成佛又示现做众生;做众生又修,又修又成佛,这么不停的度众生的佛。这几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调伏诸恶见,天龙人药叉,安住能断惑,如金刚圣道。”

  恶见,邪恶之见很难调伏。现在我们常遇到,你跟他说好的善道,他听不进去,他的恶见是不可思议。什么叫恶见?我们可以经常听到的,我们说杀人不对,他说:“杀人为什么不对?我不杀他,他要杀我。”或者他也没有杀你,他就是抢钱、杀人。我们看见无头的尸,或者无名的尸,不知道是谁杀的。杀了丢弃的,你要找原因,为什么?台湾的青年人,飙车族,骑到车上,他就往人家开车的开枪;看不顺眼,一刀就杀过去,什么冤仇也没有。这是什么业呢?这是现在众生的共业所感。这种见地,是不是恶见?你问他为什么要起这种看法呢?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他也无所求,因为杀人是快乐吗?这叫恶见。要想调伏这些恶见,大家想想看,好调伏不好调伏?他听不听劝导?很难。

  药叉就是夜叉,我们经常说是药叉。夜叉是魔鬼,但是还是有好的,有善类的。夜叉大将,他是有护法的。人、天、龙也有恶的,都是有善有恶。调伏这些恶见,来制服这些天、龙、人、药叉,恶的那一方面。

  “安住能断惑”,让他们断了恶见,安住于善道,安住于金刚圣道,那需要多大的力量?所以,只有佛与诸大菩萨才能来调伏。这也要有缘,也要有善根。在佛经里有那么多的菩萨、那么多的诸佛,有的人连名字也没有听到,连耳根闻一下的因缘都没有,又怎么能调伏他呢?像我们周围的六亲眷属,大家都有爱心,对自己的子女特别有爱心。但并不是你一说,他就听了,要是那么好度的话,现在就没有恶众生。我到台湾土城监狱,看到重刑犯都是年轻人,把他送到里面,那样的管教他们,他都不听了;你用善心劝他,他就会听你的?你想让他听你的,得有大威力,你自己修的德要足够,德不够不行。“德不足以服人,威不足以治人。”怎么让他听你的?所以要靠我们自修。佛就是先自修,这是地藏菩萨赞叹佛的。

  “授无量有情,得胜菩提记,成应供导首,最上良福田。”

  这是好的。无量的有情众生,发心行道,勤修六波罗蜜,佛就给他胜菩提记,说他将来一定能成佛,将来一定能成得应供、正遍知、明行足,跟一切众生作引导,给一切众生作最上的良福田,也就是成佛了。

  “世尊无等侣,普覆诸群生,无量大名闻,充满十方界。”

  能跟世尊相等的一切同侣,那就是一切诸佛。没有超过佛的也没有跟佛相等的;只有佛才能够普度一切诸群生,一切众生。佛都能够普覆他们,普覆的意思就是能够给他们滋润,使他们成长,成佛。像佛这种名闻,名闻遍十方,十方界都知道释迦牟尼佛,这就是佛的大名闻。乃至于佛的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这十号是佛佛道同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9 10:24 , Processed in 0.167756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