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677|回复: 12

未婚男女以怎样才能离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未婚男女如果淫欲心炽盛,应以何方便令其离欲?
  答:淫欲是与生俱来就有的,非一朝一夕就能净化断除,必须非常的用功,才能达非常的成果。
  但凡夫在修行的历程,尚未证得果位,有时炽盛,是在所难免,因为众生所以为众生,就是以淫欲为生命的所依所归,情欲境界现前,的确难调难伏。疏导、对冶淫欲的法门甚多,今就以佛法常提的几项,供诸位实践:
  (一)、未婚男女,不要阅览色情书刊、网站,不要观看*情录影、***,不要涉足*情娱乐场所。《老子》曰:“不见可欲,令民心不乱”,凡夫的特点,是五根随五境 转,但只要眼不见,则心不乱。
  (二)、进入结婚年龄的青年,可考虑寻找志同道合异性组成家庭;
  (三)、已婚者,应加强道德修养,不要甘做淫欲的奴隶。应正观诸法无自性,本性不可得,乃幻化缘起,缘起必缘灭无常故;淫欲之心亦缘起,心与境结合,产生相应,淫心便起,是名缘起。正心观淫心,淫心即起即灭,瞬眼生瞬眼灭,如幻如化如电如泡如影,丝毫不可得,诸法毕竟空故,若如此正观淫欲之心,即可根治淫心之道,亦名正观。
  以佛法常提的几项,如:不净观、骷髅观、父母兄弟姊妹观、淫欲无常观等,这些法门因人而异,根机不同,用法则不同,契机则宜。
  (四)、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吃得清淡,以素食为佳;
  (五)、多进行健康的户外锻练,如散步、郊游、登山、游泳,或读书、练字画等,渐渐可减轻、排遣淫欲烦恼。

转载
发表于 2011-3-14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3-14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已婚者,应加强道德修养,不要甘做淫欲的奴隶。应正观诸法无自性,本性不可得,乃幻化缘起,缘起必缘灭无常故;淫欲之心亦缘起,心与境结合,产生相应,淫心便起,是名缘起。正心观淫心,淫心即起即灭,瞬眼生瞬眼灭,如幻如化如电如泡如影,丝毫不可得,诸法毕竟空故,若如此正观淫欲之心,即可根治淫心之道,亦名正观。
发表于 2011-3-1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淫欲心到还好说 就是这个感情折磨真是受不了啊 请问感情折磨也是淫欲心的一种么?
发表于 2011-4-10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愿《戒淫》顺利圆满入世,法界众生恭敬欢喜而得大利益,正发并不舍大菩提心,破除淫心,早入法身圆觉。

愿我对无始劫来,所有引发众生心动情执之事,皆发广大忏悔之心,愿此等众生对我不再有六道情执,不为我修行之障碍,皆发大菩提心,证法身圆觉。

愿自今日至未来际,一切众生对我不起六道情执,皆发大菩提心,证法身圆觉。愿自今日至未来际,一切众生不起六道情执,皆发大菩提心,证法身圆觉。

愿将我的情执心回向给法界,愿法界吉祥、平和,佛陀法轮常转。

愿我修甚深般若将无量劫来所有的六道情执皆速转为如来无我的慈悲,早证慈悲遍一切法界三昧,早证法身圆觉。

愿法界一切众生修甚深般若将无量劫来所有的六道情执皆速转为如来无我的慈悲,早证慈悲遍一切法界三昧,早证法身圆觉。

愿我生生世世永断邪淫,愿一切与邪淫有因缘的众生永断邪淫。

愿法界一切众生皆远离邪淫之因,不造作邪淫之恶业。

愿我生生世世皆以童子身入道直至法身圆觉。

愿建立佛化家庭的佛子夫妻皆能以圆满的婚姻和家庭示现大乘佛法的入世精神,影响一切因缘众生学习大乘佛法,皆发大菩提心,习修甚深般若,外显家庭圆融,内守清净戒行,今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早日入无余涅槃。

愿法界一切幻众皆修习甚深般若,将无量劫来所有的六道情执皆速转为如来无我的慈悲,早证慈悲遍一切法界三昧,早证法身圆觉。

愿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常说甚深般若波罗蜜,愿一切受持者,皆能幻法影响幻众,所求如意,常行甚深般若波罗蜜。

回向西方极乐世界。

回向一切如来法身圆觉大寂灭海。
发表于 2011-4-16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托佛
发表于 2011-4-17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盘。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剎。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剎。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奶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份。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份。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炫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热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蓄。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消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发表于 2011-4-17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1-4-20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戒淫》顺利圆满入世,法界众生恭敬欢喜而得大利益,正发并不舍大菩提心,破除淫心,早入法身圆觉。
愿我修甚深般若将无量劫来所有的六道情执皆速转为如来无我的慈悲,早证慈悲遍一切法界三昧,早证法身圆觉。
愿法界一切众生修甚深般若将无量劫来所有的六道情执皆速转为如来无我的慈悲,早证慈悲遍一切法界三昧,早证法身圆觉。
愿我生生世世永断邪淫,愿一切与邪淫有因缘的众生永断邪淫。
愿法界一切众生皆远离邪淫之因,不造作邪淫之恶业。
愿我生生世世皆以童子身入道,直至法身圆觉。
发表于 2011-4-23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種清淨明誨》經文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阿難。雲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雲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雲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份。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份。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己得上人法。炫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捨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雲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燃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熱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若諸比丘。衣缽之餘。分寸不蓄。乞食余分。施餓眾生。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不將如來不了義說。回為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是一顛迦。消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奸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末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雲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雲何自稱得上人法。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若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06:29 , Processed in 1.00140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