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004|回复: 4

[大德开示] 圣严法师《生命的主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3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若不透过佛法来认识生命,那么,生命的事实,只是无可奈何的一种现象,永远在生死中流转,周而复始。曾有人问我:「为什么父母要把我生出来,让我在这世界上受苦、受难?」其实,不是父母要将我们生出来,而是自己要被生出来,若无业感果报,是不会被生出来的。这虽不是出于自由意志,确是出于自作自受,因为由于无明烦恼,使得自己作不了主,若不修学佛法,也没有办法使自己得到自由与自在。

       我曾遇到一个人,他的家境富裕,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及学校教育。可是对一般人的生活,他都没有经历过,因此他反而羡慕一般的人。有一次,他对我说:「师父,我不知道我究竟是幸福、不幸福。我的父母对我实在太好,也因此许多事情我都不会做,也不懂。我没有办法像一般人那样过一般人的生活,有时,我觉得这是生命中的无奈,我无法如一般人那样的自由自在。」在常人想象 之中,有钱人家的孩子,一定是非常满足的,想不到还有不满足的人,似乎比穷人家的孩子更不满足。

       由此可见,人在世上,对自己生命现象的处境,很少能感到是非常完美的。换言之,即使一生一帆风顺的人,在他们的心里,仍有苦恼,仍感怀疑:「为什么好像孤零零地被生在这个世界上?」因此,我们在听到佛法之后,就应该了解到生在世界上来,是因自己的往昔因缘所造成,不是受制于他人,也没有被谁作弄。而能不能有办法来改善自己、提升生命,才是重要的课题。

       提升生命

       生命的提升,首先是不造恶业,要造善业。若能够不造恶业,多造善业,对我们的生命,不能说立竿见影,马上就能改善,至少将会改善,如若这一生不能改善,未来生也能改善。将希望与信心寄托于未来,对佛法有信心,便对自己能够去恶向善有信心。 佛教所说的「业」,可分为两大类:一为有漏业,另一为无漏业。有漏业是你做多少行为便会得到多少果报,果报完了之后,业便没有了;也等于说,赚了多少钱便花掉多少钱,花完就没有了。有漏业又可分为黑业及白业两类:黑业是造 作恶业,而白业是造作善业,黑业有恶报是堕落三恶道,白业有善报是转生三善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受报的同时,又造新业,或白或黑,因果相循,永无尽期,故称有漏的业海是茫茫的苦海。

       无漏业乃是行善不求报,只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漏业亦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修得解脱道以后,就不再到这个世界来,故称之为光为自利的小乘,造的是无漏业,修的是无漏学,但在进入涅盘道的解脱境之后,也不再到世界上来了。另一类的无漏业是以利他为优先的大乘菩萨行,凡对众生有益的事,永远尽力去做而不求果报,他们虽已不需在这人间受种种苦难,但由于众生还在苦难之中,所以永远还在娑婆世界救度众生。

       三无漏学

       至于无漏业的修行,是以戒定慧的三无漏学为基础。以「戒」而言,有消极和积极的两个层面:消极方面,是一切恶事不可做;积极方面,是一切好事不得不做。
以「定」而言,打坐,当然也可以称为习定,也可以得定,可是若在平常生活里面,能够心平气和与他人和睦

       相处,反省自己,不闹情绪,这些也都是定的工夫。经典里教我们许多纠正情绪波动,平息心情混乱的修养方法,无非都是定的工夫。

       定的工夫,在一般的情况下,几乎人人都能做到。未受刺激时,当然可以不动情绪,一旦遇到环境中的人事物,和自己的利害冲突、意见相左之时,仍能不会生气,就很难了。人们往往在信佛学佛之后,仍免不了夫妻吵架,那就得用修行的方法来对治。曾有一对夫妇,在大吵一顿之后,跑来找我,双双向我请示:「师父,我们已经学佛多年了,仍不能不吵架,该如何是好?」我说:「很简单,知道吵架不对,以后就不要再吵,万一又吵起来,则要相互忏悔、相互道歉,然后每天要定时做功课,无论是拜佛、念佛或者是打坐。如此修行之后,遇到外境与自己冲突的时候,便不会那么容易动情绪,当然也不易跟人吵架了。」在修定的过程中,修行的方法很多,可能包括诵经、念佛、持咒、拜佛、忏悔以及打坐等等。

       以「慧」而言,也有不同的层次。基础的层次是信解因果和因缘的道理;最高的层次是大自在、大解脱,也就是佛的境界。普通人,欲达佛的层次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享受一点佛法的智慧,则是很容易的。若能深信因果,则不会怨天尤人;若能明白因缘,则会促成好因缘的成熟,改善坏因缘的变迁,如此,对未来将抱着无限的希望,对自己、对他人,用因果、用因缘,也都能够得心应手了。

       自觉圣智

       生命本身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如果能从生命得到解脱,便是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范畴。人们对生命的无奈与困扰,无法自救,便要用佛法的智慧来处理,有了智慧的人,自我中心,自然淡化,而至消融消失,那便是证入无我的实相,亦即是佛的境界──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由于自我中心彻底消失,而生命的现象依然存在,既是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也是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外,无以为名,名为「解脱自在」。
发表于 2010-11-13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何人也?菩萨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发表于 2010-11-14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布施
发表于 2010-11-14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发表于 2010-11-14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3 10:26 , Processed in 0.16888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