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241|回复: 2

[因果之律] 因缘果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5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间法因为受到个人主观、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有绝对的公平,即使是赖以维系社会秩序的法律,也常因为受到客观因素所左右而难以获致绝对的公平。世间真正的公平是“因果”□,无论达官贵人或贩夫走卒,无一能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下获得宽贷或殊遇。因此,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才是人间最公平的仲裁者。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佛教的因果观源自“缘起性空”□的道理,旨在阐明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待“缘”聚集又生他“果”,如是辗转相摄,乃成森罗万象。因此,宇宙间从自然界到众生界,从天体到微尘,没有一个现象能脱离得了因果的关系。
  因果律是事物生灭变化的法则,《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任何思想行为,必然导致相应的结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作一定的业因,也就不会得到相应的结果。因此,因果是宇宙人生的实相,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
  因果的道理,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不管我们相不相信因果,因果是绝对存在,它像空气一样,充满整个宇宙,无时无处不在公平地执行着有情人间善恶的赏罚,或无情器世间的成坏。《涅槃经》中郑重指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因此,一个人可以不怕鬼神,不怕生死,但是不能不怕业报,不能不畏因果。因果,具足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因是主因,缘是助缘,由因缘和合所产生的事物称果。宇宙中,大至一个世界,小如一个微尘,都没有实存的自性可言,而是随着因缘不同,果报就会有所差异。因此,要想了解因果,就必须认识因缘,因缘的种类包括:□有因缘与无因缘□;□白因缘与黑因缘□;□内因缘与外因缘□;□正因缘与邪因缘□。能够正确认识因缘,才能趋正避邪,才有好的果报。
  在佛教诸多教理中,“因果观”与人生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对“因果”应该有如下的正确认识:
  一、因果通于三世:《大宝积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业报,如影随形,造了善恶业因,不管时间久暂,只要因缘成熟,必定要受果报。因此,因果报应在时间上有现报□、生报□、后报□等“三时报”之分。
  佛教的三世因果论,乃是“惑、业、苦”三者相续循环的因果关系,亦即由“惑”起“业”,因“业”感“苦”,于“苦”复起“惑”,于是三世流转,循环不已。三世并非专指前生、今生、来生,而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因果非宿命论:《因果十来偈》说:“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憍慢中来,瘖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这首偈语说明人间的贫富贵贱,生命的长寿夭亡,容貌的端正丑陋,都是受过去生所造善恶业影响的结果,并非由他人所操纵,更不是命中注定。因此,因果观是肯定努力、上进,是乐观进取的道理。
  三、凡事各有因果:世间诸法的形成,“因”是能生,“果”为所生,“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将这种因果关系表现得最为浅显易懂的,莫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法则。植物如此,非植物的任何现象莫不如此,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不爽的业报思想对社会人心的规范,远远超越法律条文有形的束缚,因此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法可以补法律之不足。”
  四、果报自作自受:《地藏经》云:“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一语道尽“善恶因果,决定有报”、“因果业报,自作自受”的至理。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因果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条,是人人心中的一把万能尺,度量着自己一生的命运,也刻划着人世间善恶的长短,更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未来的我。
  [注释]
  □指原因与结果,也就是指因果律。在佛教教义体系中,因果是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盖一切诸法的形成,“因”是能生,“果”是所生,也就是能引生果的是“因”,由因而生的是“果”。以时间的因果关系而言,因在前,果在后,此称为因果异时;若就空间而言,则如束芦之相倚相依,此乃广义的因果关系,称为因果同时。
  □世间一切诸法,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本无自性,故说缘起性空。
  □因缘不是知识上的问题,不是靠研究讨论就能理解,因缘的真理是要靠自己在事理上修行,在心境中证悟,才能体会。这种经由真实的修行、了悟而体会的因缘,是“有因缘”。如果只是滞留在抽象的理论上,表现在空洞的言语中,那就是“无因缘”。
  □因缘有善有恶,白因缘就是善的因缘,黑因缘就是恶的因缘。“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知。”一个人若不能明白生灭的道理,对因缘只是肤浅的认知,就很容易随外界环境的变迁而随波逐流,陷溺在黑暗的、恶性的因缘里无法自拔;反过来说,如果道心坚定,信念不变,那么,所成就的因缘就会是光明的,所得的果报就是良善的。
  □因缘有外在和内在的不同,外在的因缘是一般因缘,内在的因缘是价值因缘。外在的因缘如同一块田地,播下不同的种子,收成就不一样,这个种子就是价值因缘。又如一样的父母、老师,教养出来的儿女、学生,程度各不相同,因为内在的价值因缘,如资质、心力等各有千秋。所以说:因缘有内外,外缘虽然具足,而内因不同,果报自然有异。
  □因缘有正、邪,有的人生病了,知道是身心失调,接受对症下药的医疗,病自然痊愈,这是“正因缘”;有的人生病了,不能找出生病的真正原因,反而疑神疑鬼,以为是神明的惩罚,到处求神问卜,吃香灰,结果病情反而加重,这就是“邪因缘”。
  □指现在世造业,现在世引生果报。
  □指此生所作业,于次生招感果报。
  □指此生所作之业,于次生乃至多生以后感果。
  

本文来源于《淮北学佛网》 原文链接:http://www.huaib.com/ketang/zhenli/2007-09-11/7306.shtml
发表于 2010-9-6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布施
发表于 2010-9-7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 11:11 , Processed in 0.119256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